四、竹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上海造纸志》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534
颗粒名称: 四、竹类
分类号: TS721+.2
页数: 1
页码: 134
摘要: 本文讲述上海机器造纸工业初期主要依赖舶来木浆,解放后因木浆来源断绝,开始采用商品竹浆作为代用原料。之后,上海造纸工业进一步采用云香竹、什竹等自制漂白竹浆,这些原料主要来自广东、广西、江西等省。商品竹浆和竹类原料的年供应量在不同年份有所波动。
关键词: 上海市 纤维原料 竹类

内容

有竹浆(商品竹浆)、云香竹、什竹、竹白等。
  竹类,是我国劳动人民在世界上首先发掘的造纸原料,千百年来为手工制纸所沿用。上海机器造纸工业形成后,依靠舶来木浆为主,工艺流程比较简单,竹浆基本停用。解放初期舶来木浆基本断绝,上海造纸工业的原料方针是自力更生,节约代用,商品竹浆即是代用原料之一,1950年7月开始逐月少量供纸厂试用,效果较好,至当年12月底共供纸厂试用商品竹浆250吨。1951年后,每年通过华东区土特产物资交流大会与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安徽等省代表签订供需合约,按月供货。商品竹浆最高年供应量为1952年14652吨,最低为1959年241吨。其后,上海造纸工业即采用云香竹、什竹等自制漂白竹浆。云香竹,什竹等采购自广东、广西、江西等省土产公司,年供应量,最高为1977年17036吨,最低为1973年423吨,1990年为8647吨。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上海造纸志》

出版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上海造纸志》的出版标志着上海造纸工业的历史得到完整记录。作者回顾了中国造纸工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强调了历史教训,指出经济发展需要独立自主的国家和清廉政府,并倡导开放创新的态度。文章呼吁牢记历史,继续前行,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阅读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湖南省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安徽省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
广西壮族自治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