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纸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上海造纸志》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500
颗粒名称: 六、纸板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6
页码: 77-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上海的纸板产业起源于民国时期,经历了战乱和政治变迁,逐步发展壮大。从白纸板到箱纸板再到牛皮箱纸板,各类纸板产品相继问世。制造技术不断进步,质量逐渐提升,适应了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环境意识的觉醒,生产原料也逐渐由木浆转向废纸,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 上海市 主要产品 纸板

内容

1.单面白纸板
  上海最早生产白纸板的是美商孟德尔创立的“中国版纸制品公司”,始于民国25年(1936年)。该厂有蒸球2只,自制木片浆,采用德国“VOLTH”公司制造的旧圆网造纸机生产白纸板,日产11~12吨,50%供本厂制纸盒用,多余部分供应英美烟草公司,上海制皂厂、各纱厂、服装厂等制盒用,并有少量出口到印度及南洋等地。
  民国30年(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该厂被日军侵占。民国31年(1942年)日本“王子制纸株式会社”对板纸机进行改造,增加长网部,成为长圆网混合造纸机,继续生产白纸板。
  民国30年(1941年)7月天丰造纸厂采用兴华机器厂定制的阳克式48英寸圆网板纸机1台,式样新颖,小巧玲珑,烘缸内燃烧柴油直接加热,生产“火车”牌白纸板。同年中和德记纸品有限公司新建制浆和造纸车间采用双圆网单烘缸造纸机,于民国31年(1942年)起生产“交通”牌白纸板,民国35年(1946年)12月该厂将另一台造纸机改成双圆网,于民国36年(1947年)8月开车生产白纸板,至民国37年(1948年)该厂从美国购进7辊超级压光机生产道林纸后,停产白纸板。
  这一时期上海生产白纸板的厂家还有:民国33年(1944年)光中造纸厂生产“五福”牌白纸板,日产量约9吨,销售畅旺;勤工造纸厂采用多网多缸造纸机生产“工字”牌白纸板,日产量5吨;民国36年(1947年)华孚新造纸厂生产“A”、“B”两个等级的白纸板,设备为铁木结构,日产量7吨;华章益记造纸厂用三圆网板纸机,生产白纸板,纸宽55英寸,日产量5吨;大中华造纸厂有96英寸和62英寸板纸机各1台,日产“鹰王”牌180克/平方米~220克/平方米白纸板19吨。
  民国37年(1948年),由于受国民党发动内战影响,各厂制造板纸产量每况愈下,至1949年第一季度,上海的纸板产量仅及正常生产产量的四分之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工业产品的增加,纸板的需要与日俱增,而制造纸板的原料大部分可以自给,纸板的产量有显著增加。1950年1~10月,白纸板产量为3546.84吨,占上海生产的纸及纸板产量总量的12.61%。
  从1955年开始,中国版纸厂生产白纸板,品种有灰底白纸板、白底白纸板、整饰细板纸以及1#、2#涂料纸板等。1956年该厂日产纸板35吨。
  勤工造纸厂于1954~1959年停产白纸板,1960年恢复生产。1964年4月15日勤工造纸厂采用气刀涂布头和可动的呼吸式空气干燥器,进行机内涂布取得成功,1965年批量生产粉面白纸板,印刷质量优于一般白纸板,而成本下降40%。
  1972年宝山造纸厂开始建造1092毫米双长网多圆网多烘缸造纸机,1977年投入生产,生产250克/平方米~450克/平方米灰底白纸板。
  1980年中国版纸厂生产C80微涂料白纸板取得成功。
  1986年红光造纸厂(即勤工厂)板纸车间因设备陈旧,车间建筑属危险房屋,停止生产白纸板。
  1982年中国版纸厂“帆船”牌单面白纸板荣获轻工业部及上海市轻工业局优质产品奖;1983年获国家优质产品银奖、上海市优质产品奖。
  1990年上海造纸工业生产白纸板24734吨。
  2.箱纸板
  上海最早机器生产普通箱纸板是光中造纸厂,于1949年生产箱纸板1241吨。历年产量时有起伏,最高1959年达到7169吨,最低1961年仅297吨。1962年起停止生产。
  1955年,宏文造纸厂试验全部用稻麦草生产普通箱纸板,1957年该厂正式生产以全稻麦草为原料,定量为530克/平方米的箱纸板,年产1万吨以上。1970年改生产定量为475克/平方米的二号箱纸板,纸板质量按轻工业部颁发的“QB324—62”标准执行,产品由上海市文化用品公司、上海市包装公司收购和经销。
  1971年,因稻麦草原料供不应求,内销箱纸板中掺用芒干及野生植物“黄荆条”等,产品质量下降。1978年9月,475克/平方米箱纸板采用麦草浆挂面新工艺,原料配比稻麦草浆稳定在35~40%,废纸占60%,纸板质量稳定,用户反映“纸张光洁、平整、杂质少,印出来的字、图清楚、上油光亮”。1980年宏文造纸厂产品恢复“象”牌商标,同年4月该年厂生产的475克/平方米箱纸板在轻工业部全国箱纸板质量评比中获得第一名,10月获轻工业部优质产品证书,1982年9月被上海市经济建设委员会评为优质产品。
  1989年12月27日,宏文造纸厂为减少草浆废水对黄浦江水质的污染,稻麦草浆停产,改用废纸生产的箱纸板,质量指标略有下降,1990年该厂共生产箱纸板25327吨。
  3.牛皮箱纸板
  1962年,宏文造纸厂为满足出口包装材料需要,在国内首先研制用硫酸盐木浆挂面,稻麦草浆为芯底,定量从200克/平方米到360克/平方米的牛皮箱纸板;当年试制成功,并开始部分生产。牛皮箱纸板的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标准由本厂制定,被轻工业部确认定为标准产品。1963年轻工业部指定宏文造纸厂每年生产4000~6000吨牛皮箱纸板,供作外贸出口商品的包装材料。
  1984年12月,上海市建设委员会正式批准宏文造纸厂从日本购置年产5万吨牛皮箱纸板关键技术设备及打浆配套系统,于1988年12月16日正式投产,以进口本色硫酸盐木浆挂面,进口瓦楞废纸为芯底生产的牛皮箱纸板经国家商检局认可,为各类出口商品专用包装箱纸板。1989年生产牛皮箱纸板22172吨,1990年年产量已达30732吨。
  4.黄纸板
  黄纸板俗称马粪纸。上海最早生产黄纸板的厂家是竟成造纸厂。该厂于民国13年(1924年)成立时采用72”多烘缸圆网造纸机一台,生产“金熊”牌黄纸板,日产12吨。民国31年(1942年)7月,竟成造纸厂被日军侵占,改为江南制纸第三工场后,停止生产黄纸板。
  金星造纸厂于民国27年(1938年)8月采用40”小型板纸机1台,生产“鹰球”牌黄纸板,日产不足3吨,产品由涌生泰纸号经销,营业殊佳。民国32年(1943年)该厂生产的黄纸板因销路呆滞而停止生产。
  1950年9月,上海宏文造纸厂投产出纸,日产“象”牌黄纸板10吨,当年生产1058吨,1952年达7373吨。该厂生产的220克/平方米和440克/平方米黄纸板质量较好,部分产品经香港销往南洋群岛一带。1953年6月宏文造纸厂高强度含麻箱纸板试制成功后,停止了黄纸板生产。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上海造纸志》

出版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上海造纸志》的出版标志着上海造纸工业的历史得到完整记录。作者回顾了中国造纸工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强调了历史教训,指出经济发展需要独立自主的国家和清廉政府,并倡导开放创新的态度。文章呼吁牢记历史,继续前行,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阅读

相关人物

孟德尔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英美烟草公司
相关机构
上海制皂厂
相关机构
兴华机器厂
相关机构
勤工造纸厂
相关机构
华孚新造纸厂
相关机构
华章益记造纸厂
相关机构
中国版纸厂
相关机构
上海市轻工业局
相关机构
上海市包装公司
相关机构
上海宏文造纸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