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上海解放后发展历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上海造纸志》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49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上海解放后发展历程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7
页码: 45-51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上海造纸工业在解放后经历了从私有到国有、从混合所有制到全行业合营的发展过程,尽管在某些阶段面临挑战和困难,但通过政府引导和行业调整,逐步实现了产业的稳步发展和技术进步。
关键词: 上海市 发展史略 解放后

内容

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濒临破产边缘的上海造纸工业获得新生。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在贸易处内设置代理部,收购工厂库存成品。6月1~9日收购天章、江南等7厂新闻纸6152令。6月9日后由新成立的国营上海市贸易信托公司收购。到8月底共收购22789令,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周转困难。第四季度华东工业部与贸易部门商定,由商业部门供应原料向纸厂换纸。化工原料公司也与造纸工业同业公会订立每月以漂粉3000箱(30万磅),换取纸张的合同,为期3个月。市贸易信托公司与天丰纸厂订立以方块布2400箱(每箱39磅)换取白报纸920令的换货合同,12月,上海市进出口公司向天章纸厂预订新闻纸200吨,向大中华纸厂预订新闻纸75吨,均预付货款总额的55%。经过短短几个月,上海造纸工厂陆续开工。9月中华制纸工厂更名大明造纸厂,10月人民印刷厂(542厂)出租原日商井上制纸所给新和造纸厂,11月中华制纸一厂改为金城造纸厂,3厂相继开业。当年,已有24个厂恢复生产。经济效益逐月好转,10月份终止亏损,11月起开始盈余。
  1950年“二六”轰炸,供电减少,生产又遇困难。停工厂占70%,20%以上工厂陷于半停顿状态,4月份产量仅330余吨。少数资本家有消极行动,有的甚至弃厂去港。海龙、大信、晋丰三厂资方,分别将厂售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三野后勤部、江西赣县人民造纸厂、江苏镇江大东造纸厂;工人以自觉减薪,部分暂时遣散,整修车间改装设备等积极行动,协助资方共渡难关。6月电力好转,生产趋向正常。下半年起人民政府对各厂进行加工订货,造纸行业产品遂有更新换代的条件,扭转解放前以生产连史、毛边、海月等纸为主的局面,1950年老品种仅占年总产量的4%,增产道林、白报纸、牛皮纸等品种,大明造纸打字纸,中国水泥公司造纸部水泥袋纸均试制成功。1950年全年盈余500亿元(旧版人民币)。1家专以制造商品浆的友联木浆厂开业,职工43人,日产机械木浆1吨。1951年纸及纸板产量5.25万吨,为1949年的2倍半。盈余极丰,利润率为33.70%,有的厂利润已经相当其资产总值,称为“难忘的1951年”。与此同时,造纸行业中陆续出现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
  1950年2月三野后勤部以24亿元(旧版人民币)购买老海龙纸厂,经过短期整修于4月运转生产,定名勤丰造纸厂,为部队用纸服务,此为上海造纸工业中第一家公有制企业。年底,中国版纸公司实行军事管制。1951年3月,天章造纸股份有限公司,积欠客户款为数甚巨,无力清偿,总经理刘季涵与债权人,人民印刷厂、解放日报社等6个单位取得协议,将东厂作抵人民币300亿元,除抵偿订货欠款外,余10亿元作为私股投资,占全部股份360亿元之2.78%,双方签订草约,改组为公私合营利华造纸厂,由华东工业部于3月10日派员接办。1952年10月天丰造纸厂没收反革命分子股份后成为公私合营。造纸工业的公有制成分逐步扩大。1951年,国家行政机构采取措施,缓和上海纸张紧张情况,打击纸商投机外流的行为,对私营造纸厂第四季度生产作了安排。新闻纸全部由中百订货,新闻纸以外的薄纸,中百订购70%,其余30%由纸厂在纸交易所自销,黄板纸全部由中百包销。对于30%的自销部分,亦由纸交易所掌握分配给“专业彩印业、铅印业、文教用品业、纸盒业、卷烟业”等6个用纸行业。自销虽然仍旧存在,但是已经在国家控制之下进行分配。政府安排任务,已从加工订货发展到初步包下来的阶段。私营纸厂的生产开始纳入国家计划轨道。1952年3月“五反”运动开展,7、8月定案,核定私营造纸厂30户违法所得应退金额为550万元,占全市私营工业退财总额的3.36%“五反”后,订货检查加强,资本家认识到不改变生产关系企业经营难以完善。1953年,中和等15家造纸厂联名申请公私合营。1954年产品由商业部门全面包销。1954年1月5日江南纸厂与益中纸厂合并,并批准为公私合营。4月1日宏文纸厂批准公私合营。接着中泥、大明、中和、华丽等厂先后批准公私合营。由上海市第二轻工业局领导。10月25日上海造纸工业公司成立,确定为一级管理机构,领导勤丰、中版、利华、天丰4家公营纸厂。翌年5月21日市二轻局将江南总厂、分厂、宏文、中和、大明、华丽等6家纸厂移交上海造纸工业公司领导。10月1日其余24家私营纸厂经政府批准成批实行公私合营。采取单独合营为主,合并合营为辅两种形式。职工在百人以上,管理机构较齐全者单独合营,有海龙、光中、国丰、合众、上海、宝山、大沣、中国、天章、大中华等10厂,职工在百人以下的小厂,有大公、永安等14家,并为6个单位。建中造纸厂机器修理部并入大明纸厂修造部,成立独立经营的建明机器修配厂。
  造纸工业全行业合营后,全归上海造纸工业公司领导。公司集中人力、物力、财力,统一采购原材料,合理安排品种到机台,充分发挥各机台的特点,促使生产和技术经济指标达到良好状态。1956年国家投资425万元,有计划地进行技术改造,当年修复8台闲置纸机,并改两班制生产为三班半制,产量遂迅速增长。1956年纸及纸板产量12.16万吨,比1955年增长42.4%,品种不断增多,1956年经常生产的品种有64种,以造印刷、书写、包装等用纸为主。中泥造纸厂用废木料生产硫酸盐木浆,以100%自制硫酸盐木浆代替进口牛皮木浆制造水泥袋纸获得成功,为国家节约大量外汇。在各种品种中高级印刷书写纸占13%,中级印刷书写纸占30%,包装用纸占37%,建筑用纸占8%,工业技术用纸占8%。打字纸、涂料纸、印刷纸、牛皮纸、白板纸等均在全国同行中领先,出口国外受到好评。1957年建立了造纸机械修配厂,作为全行业的机器设备大修理及备件制造中心。1957年纸及纸板产量达到14.11万吨,比1956年又递增16%,为1949年产量的7倍,占当年全国机制纸总产量的16%,提前1年2个月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纸及纸板的产量任务。
  1958年1月根据工业管理体制的改变,上海市造纸工业公司及所属造纸厂、修理厂等共26个单位由国家轻工业部造纸局下放上海市轻工业局领导。
  1958年全国出现“大跃进”势头。为发挥设备潜力,提高产量,减轻劳动强度,促进生产发展。上海造纸工业掀起了以机械化、目动化、连续化、管道化(以下简称四化),新工艺、新技术(以下简称二新)为中心的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以下简称双革)群众性活动。1958~1960年共实现革新项目3540项。其中带有行业性意义的69项。“二新”、“双革”结果,把上海造纸工业机械化程度由1959年的54%提高到1960年的69%,有1404人由原来手工操作转化为机械化、半机械化操作,节约劳动力909人。革除了历史遗留下来的扛、抬、背等笨重体力劳动。1958年,江南、利华等纸厂在“双革”中试用锥型除渣机,对草浆的小节点去除力很强。利华厂采用50%漂白草浆制造单面胶版纸,为草类纤维制造好纸闯出了途径。新工艺、新技术的创造和发展,扩大了产品品种。1958年以前的9年共试制成功新产品35种,生产品种共60多个。1960年底产品品种已达120余种。从而加强了出口能力。1957年出口纸张15000吨,至1960年扩大到23000吨。
  但由于“大跃进”中严重违反客观经济规律,盲目追求产量,造成产品质量严重下降,纸张水份步步上升。有的厂生产的薄纸水份高达15~20%,箱板纸水份高达30%以上。各类纸张还普遍出现了“黑”、“粗”“厚”的状况。这些低劣的纸张,不仅造成各厂自身经济上损失,也造成社会上的严重浪费。同时由于车速不断加快,纸机超负荷运转,时常发生断轴事故,应修不修,带病运转,导致事故频繁,运转率低。1958、1959两年全业平均每天每台纸机运转时间不到20小时,大大低于1957年的22.5小时。烘缸锅炉等压力容器,也在超负荷情况下运行。上海、华孚新、大明、勤工、合众、光中等厂因锅炉事故停产达3000小时。失却控制的发展,造成了严重浪费,1959年用浆量比1958年上升4919吨,1960年又比1959年上升327吨。成本大大超支,可比产品成本1958年比1957年上升0.58%,1959年比1958年上升3,1960年又比1959年上升7.95%。全业利润减少。1958年全业利润为4543万元,1960年利润仅2710万元。部分厂还出现亏损情况。1960年7月有8个厂亏损60余万元。
  1961年开始,根据压缩工业战线,合理安排生产的方针,制订年产纸13万吨的计划(年终完成13.06万吨)比上年下降40%,全业75台抄纸机停开20台,停停开开6~7台,正常运转的48台。9月份光中、天丰、上海绝缘纸厂等3个厂全部停产。为克服造纸原料严重紧缺的困难,宝山纸厂,由厂长带领部分工人赴江苏镇江与正在建设中的镇江制浆厂协作,临时生产部份苇浆,支援上海。其他停产厂的职工(除部分技术工人外)分别调往湖州、松江等原料基地或至崇明参加围垦。1961年湖州、松江两厂共供浆15000余吨。1962年松江县属光荣纸料厂被接收为上海造纸工业公司领导的制浆厂,翌年2月增添两台蒸球,生产亚硫酸盐草浆,年产可漂草浆9000吨左右,利华、江南、大中华(今新华)等厂,加强制浆技术设备改造,提高自制草浆的质量,1961年12月利华厂正式生产净制草浆,日产从开始时的6吨,提高到1963年底的20吨左右。1962~1963年两年共生产净制草浆4000吨。其中3500吨配用于出口产品。江南厂在1962年冬新建草浆处理流程,生产漂白草浆抄造书写纸,到1965年漂白净制草浆年生产能力已达5000吨左右,9月份,设立中泥纸浆厂,利用废木料制造硫酸盐木浆,10、11、12三个月生产硫酸盐木浆1953吨。迨1965年底上海造纸行业已拥有两座专业制浆厂,年产纸浆18000吨左右,实现上海无专业纸浆厂零的突破。
  上海纸品复制厂1960年11月由上海市文教用品工业公司移交上海市造纸工业公司领导。1961年6月又有文化纸品厂、中国标准纸品厂、公信帐簿印刷厂、良益纸品厂、上海绝缘纸厂等5个厂划归造纸工业公司。1962年7月马江晒图纸厂(今感光复印纸厂)归口造纸工业公司,壮大了加工纸生产能力。60年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防工业、无线电仪表工业的发展,许多自动化记录仪器需要各种技术加工纸的配套。国家科委、中央轻工业部确定上海组建技术加工纸中间试验工厂。上海市也把技术加工纸作为“上海18项新技术”之一。由华丽铜版纸厂厂长孟宪荣负责,组织筹建工作。1963年11月1日筹建处提出“组织技术加工纸中间试验工厂”计划任务书。1964年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复同意,并提出试验完成后转为年产1000吨的技术加工纸生产厂,投资270万元,定址青浦县朱家角镇。1965年5月,征用土地9.428亩,开始建厂。定厂名为地方国营朱家角造纸厂(今三五纸厂)。1966年竣工投产。生产力、光、电、热、化学等类型技术加工纸,为军工科研生产服务。至1985年,即先后试制投产了国家紧缺的37个新品种,军民用户,遍及全国。
  1965年8月23日上海造纸工业公司将文化纸品、良益、中标、公信4厂划归上海市文化体育用品工业公司领导,同时,接收经过上海技术局投资进行技术改造的现代记录纸厂(今天章记录纸厂)作为生产记录纸的专业工厂,并与中标厂对调厂址。该厂拥有独占优势的绘图、照相和制版等人才。上复、马江、记录纸厂的划入,为上海造纸工业发展加工纸聚集了设备与力量。1965年底全业有24个造纸厂,2个制浆厂(年产纸浆18000吨),连同各厂自制浆,合计年产纸浆7.5万吨左右。浆纸不平衡状况有了明显改善。1965年国家分配给上海造纸工业的商品浆减少到27%,73%的纸浆(包括生打浆)由本行业自行生产或采购。华丽、上复、马江、朱家角(三五)等5个加工纸厂,年产加工纸约5000吨。经过数年调整,上海造纸工业已形成浆、纸、加工纸生产一条龙雏形。
  1961年在设备长年失修的情况下,利用开工不足的有利条件,认真进行行业性的设备大检修。并根据机台性能和特点,采取保证重点,和择优安排生产的原则,既减轻了原料压力,又扩大了出口产品,产品质量也有很大提高。打字纸在中轻部的“全国名牌产品选拔赛”中名列前茅,被评为八大优胜产品之一。1961年全行业不仅完成中轻部下达的14450吨出口任务,而且通过扩大机台增加出口品种的措施,还完成地方出口任务9825吨,全年出口交货总量25874吨。是年,还试制成功外文版毛选专用布纹纸、高压电力记录纸、水彩画纸等14项新产品。
  从1961年起,还有计划地对全行业的打浆设备进行改造,较好地解决了全业长期存在的打浆与抄纸不平衡状况。神州造纸厂使用大型封闭式螺旋浆机后,每天打浆能力相当于4台250公斤荷兰式打浆机,节电75%、占地节约56%。在全国造纸工业技术成就总结会议上得以推广。是年,还耗资36万元,对循环不良、制浆能力差的全业165台荷兰式打浆机中的82台进行了技术改造,提高打浆能力50%,使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经过1961~1963年有计划有步骤的设备维修工作,迨1964年全业已修复失修设备近千台,在此基础上建立记录卡等“四落实”设备管理制度,设备事故大为减少,8月份纸机平均运转时间已达22∶24,接近1957年22∶30的水平。1965年大力发展高频疏解泵,首次生产40多台,为进一步改善落后的打浆设备摸索了经验。当年全业有7条流程采用高频疏解泵,大大提高打浆效力节约了占地面积,节约了电力。经过几年调整、更新、充实等举措,纸张产量、质量、品种都有很大提高。1962~1965年的4年中纸及纸板产量以每年平均12%的速度增长。
  1958~1965年,上海造纸工业系统工厂企业变动比较频繁,在不断调整中前进。
  崇明浆厂设备安装后,因芦苇原料没落实未生产就撤销了该项目;标准造纸厂开始并入中国版纸公司,1965年又分开独立经营;大沣造纸厂初并于破布加工厂、金属丝布厂、时光拉丝厂合组成的上海造纸铜网厂,1965年又分立;上海纸品复制厂1960年11月从文教系统并入后,1965年又划归文体系统,不久再划入造纸系统;上海绝缘纸厂从文教系统划入不久,即在调整中关闭;文化、中标、公信、良益、中国晒图行1961年6月从文教系统划进,1965年8月23日重新划归文体系统。1966年1月大明造纸厂分厂与总厂分立,成为独立经济核算单位,定名为江明造纸厂。4月1日成立上海市造纸工业研究所。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整发展,上海造纸工业的生产日趋正常,物质技术基础和生产能力逐步有了增强。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上海造纸工业刚恢复正常的生产秩序再次被打乱。生产下降,事故频繁,7、8两月发生伤亡事故189次,比上年同期130次(无死亡事故)增加45%,3季度又发生一次死亡事故。1967年1月24日造反派对全业所有单位的领导实行全面篡夺。之后,部分厂接踵发生武斗,7月份江南厂发生两派武斗和冲厂事件,有100多人离厂“避难”脱离生产42天。8月,人民造纸厂发生绑架人质,全厂停产6天半,同月大明纸厂停机62天,,利华厂厂内发生激烈武斗,全厂停产一星期。宝山造纸厂8月7日发生武斗后,于8月26日和12月1日又连续2次爆发武斗,是造纸行业中武斗停产次数最多的一个厂。不断的停产事件造成重大损失。1967年的产量比1966年减少14351吨,下降7%。
  1968年1月29日上海市造纸工业公司革命委员会成立。10月份,造纸、木材两公司合并,成立上海市造纸木材工业公司革命委员会。1967~1971年的5年中,生产始终不稳定,年产量长期徘徊在20万吨左右。5年中平均年产量205635吨,低于1966年的208691吨。平均下降0.9%。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荒谬的批判所谓“束缚生产力”的“管、卡、压制度”使企业管理全面破坏,无政府主义盛行,各班操作自行其是,造成质量下降,纸机失修等严重恶,果。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通过拨乱反正,恢复了正常生产秩序,并对全业主要设备63台造纸机进行了普遍调查,其中有46台必须大修,占73%。1977年上半年修复19台。利华厂2号机大修后,生产效力提高10%,质量好转。8月份,经中央轻工业部批准,上海拨款327万元,宝山厂3台纸机进行改造,日产量从改造前12吨提高到25吨,品种从单一牛皮纸发展到卡纸、板纸等10个,利润从每月4万元增加到20万元。学大庆、办大庆式企业推动各厂重新健全管理制度,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各级责任制普遍建立起来。全业产品质量有显著提高的占12%,稳定的50%,波动的30%,差的下降到8%。
  1978年7月造纸木材两公司分开。成立新的上海市造纸工业公司,郭忠实任经理。同年10月虹口造纸厂考虑外销市场的需要,恢复原厂名神州造纸厂。翌年3月,百年老厂——天章造纸厂恢复老字号,同时期恢复老厂名的有宝山(武夷)、国丰(沪光)、大沣(沪新)、万利(东风)、中国版纸公司(红卫)、华丽铜版纸厂(上铜)、宏文、大明、华伦等纸厂。

知识出处

上海造纸志

《上海造纸志》

出版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上海造纸志》的出版标志着上海造纸工业的历史得到完整记录。作者回顾了中国造纸工业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强调了历史教训,指出经济发展需要独立自主的国家和清廉政府,并倡导开放创新的态度。文章呼吁牢记历史,继续前行,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季涵
相关人物
孟宪荣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江苏省
相关地名
松江县
相关地名
青浦县
相关地名
朱家角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