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纸工业纤维原料结构的回顾、现状和展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2009》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365
颗粒名称: 中国造纸工业纤维原料结构的回顾、现状和展望
并列题名: Review,present situation and forecast offi brous material used in China’s paper industry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5
页码: 139-143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国造纸工业纤维原料方针的发展历程。从1980年至1998年,中国造纸工业贯彻“草木并举”的方针,积极开展木浆造纸新举措,并建立了多个造纸林基地。
关键词: 造纸工业 纤维原料 2008年

内容

一、造纸纤维原料方针回顾
  1.1980—1998年——草木并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由于国家开始执行对外开放政策,可以较好地借鉴国外发展造纸工业的经验,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纸及纸板的社会需要量急剧增加,品种结构不适应社会需要的程度日益增大,因此对木材在造纸原料中的地位逐渐取得共识。1985年11月轻工业部党组会议纪要重申,造纸工业的原料方针是“草木并举,因地制宜逐步增加木材的比重,同时要加强原料基地的建设”。
  20世纪80年代,造纸工业在草木并举方针的引领下,积极开展发展木浆造纸的新举措。
  1981年3月8日国务院颁发了《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关于煤炭、造纸和其他以木材为原料的大型企业,都应提取一定数量的育林费,建立原料基地。”根据这一精神,轻工业部通过一系列的细致工作,获得财政部、林业部的支持和赞助,在同年10月14日联合发出文件,提出了《关于造纸厂建立造纸林基地和提取育林费试行办法》,并要求佳木斯、吉林、南平、青州、广州、宜宾等以木材为主要原料的17个制浆造纸综合工厂作为首批试行建立造纸林基地和提取育林费的试点。
  “六五”、“七五”期间列为国家重点科技攻关的造纸项目“造纸速生丰产林培育与应用”,由佳木斯、齐齐哈尔、吉林、江西、奉新、岳阳、柳江纸厂分别负责樟子松、小青×黑杨、小×黑杨、湿地松、火炬松、桉树(柳桉和柠檬桉)重点丰产造纸林培育及其应用研究,轻工业部造纸研究所负责上述七种材种的纤维形态、化学组分及相应的制浆造纸试验。通过造纸和林业部门共同协作,边研究、边营造试验林多处,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均先后通过了国家验收。试验结果表明:樟子松、火炬松、湿地松、小青×黑杨、小×黑杨、柳桉、柠檬桉等都是较好的造纸原料。
  1987年,中国林学会与中国造纸学会召开的“林纸联合论证会”,提出了“林纸结合是我国林业和造纸工业的必由之路”,“以林养纸、以纸促林,林纸结合一体化生产”的建议。国务院领导对此作了批示,并由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对“林纸结合问题”作了专题调查。国务院于1988年1月下发了“关于研究林纸结合问题的会议纪要”,并确定在十八站、雷州、延边、南平四个条件成熟的林业局和造纸厂进行试点。国家在制定“八五”“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时,又决定加快制浆造纸的结构调整,尤其是把商品木浆列入了优先发展位置。具体指标为:到2000年,木浆比重由目前的13%增加到18%,新增商品木浆160万吨生产能力;到2010年,木浆比重增加到22%,再增加商品木浆160万吨的生产能力。并将湛江、牡丹江、牙克石等大型木浆项目立项。1996年8月,国务院第121次总理办公会议原则同意了湛江年产50万吨商品木浆项目建设,国家计委于1997年7月批复了该项目建议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工作业已完成。
  1980—1998年期间,造纸工业认真贯彻“草木并举”方针,截至1995年,全国24个大型造纸企业已造林23万公顷,有重点芦苇基地11个,芦苇面积50万公顷,芦苇年产量185万吨。1980—1995年间国内供应造纸用各种纤维原料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木材、芦苇、蔗渣、竹等为4.6%、草10.4%,废纸16.8%。数据表明,木材、芦苇、蔗渣、竹等原料的平均增长率跟不上同期纸及纸板年均增长10.5%的发展速度,在此期间,国内木浆虽然增加到230万吨,但是木浆比重却因纸及纸板数量增幅过大,每年下降0.6个百分点,因此在调整原料结构方面,一直未实现提高木材比重的计划。
  2.2000年至今——以木纤维、废纸为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造纸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到2000年纸和纸板的产量已经达到3000万吨,消耗量达到3525万吨,分别跃居世界第三位和第二位。但是,我国造纸原料仍然以草为主,自产木浆不足10%,而高档印刷纸、强韧包装纸等以木浆为主要原料的高档纸已经成为纸品消费市场的主流。为此,国家每年不得不花费大量外汇进口木浆、废纸等造纸原料,以及直接进口成品纸及纸板以满足国内需求,仅2000年用外汇就接近70亿美元,这不但增加了国家外汇支出的负担,也是摆在造纸工业面前的一个严峻的现实。同时,我国加入WTO后,国际大型造纸企业集团装备精良、原料充足的优势,必然大举抢占国内纸张市场。为此,要提高纸品的品质,塑造中国现代造纸工业,就必须逐步地把造纸产业放在以木浆为主的基础上,尽快跟上林纸一体化和现代化大生产的潮流。
  当前,建立造纸原料林基地,走林纸结合之路,进而实现林纸一体化的战备目标,不仅成为纸业、林业专家们的共识,而且已经受到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1998年10月,在15位专家的倡议下,向中央领导同志呈报“关于加快人工林建设,振兴中国纸业”的建议,温家宝副总理对建议亲自做了批示,王忠禹国务委员会也作了重要指示,国家轻工业局、国家林业局根据国家经贸委的要求,联合提出建议实施方案。
  2001年2月,国家计委、财政部和国家林业局《关于加快造纸工业原料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业经国务院批准,正式颁布执行。《意见》提出:要将造纸林基地建设作为造纸工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在体制上打破过去用材不造林、林纸分离的传统管理模式,建立林纸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国家在加强统筹规划布局的同时,将在资金、政策性贷款、财政贴息和税收等方面给予适当的支持,另外还要调整、规范现行的采伐办法和收费政策。
  国家林业局在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上宣布,国务院已经批准了国家林业局关于认真组织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加快生态建设的意见,决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集中力量实施天然林保护等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其中包括以速生丰产林为主的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2004年2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全国林浆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十五”及2010年专项规划》,《规划》提出,力争到2010年,完成造纸速生林基地550万公顷,新增木浆产量550万吨,将国产木浆比重提高到15%。《规划》实施标志着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正式启动,打破林纸分离的传统管理模式,应用资本纽带将制浆造纸企业和营造造林基地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以纸养林、以林促纸、林纸结合的产业化新格局。
  到2006年底,国产木浆产量已由2004年的234万吨提高到2006年的526万吨,其中年产量100万吨漂白化学木浆的海南金海浆纸公司和年产22万吨漂白化学浆的山东森博纸业公司均已正常生产,泰格林纸怀化浆纸公司年产40万吨漂白化学木浆工程即将竣工投产,湛江晨鸣纸业集团年产70万吨漂白化学木浆项目已由国家批准。广西凤凰、贺达,广东鼎丰、广纸,云南云景,福建南纸、福建青山,富伦玖龙等纸业公司都在进行技术改造,扩大化学木浆产量。化学机械木浆也在快速发展,“十五”期间,从国外引进年产10万吨以上的化机浆生产线有10条以上,其中20万吨以上的生产线有山东晨鸣、博汇,10万吨以上的生产线有山东华泰、泉林、德州、河南龙丰、瑞丰、新亚、湖南岳阳、湖北汉阳晨鸣、江西晨鸣等纸业公司。还有广西金桂、斯道拉恩索、宁波亚洲、湖北黄冈、秦皇岛抚宁、山东照东方等纸业公司正在报批之中。截至2005年底,全国已有72个造纸企业上报造林规划,到2010年规划建设原料林基地450万公顷。
  2007年10月,由国家发改委制定的《造纸产业发展政策》正式发布,《政策》要求我国造纸工业在原料结构上总的原则是: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提高木浆比重,扩大废纸回收利用,合理利用非木浆,逐步形成以木纤维、废纸为主、非木纤维为辅的造纸原料结构。到2010年木浆、废纸浆、非木浆结构达到26%、56%、18%。造纸工业要认真贯彻执行《政策》精神,努力建立完善的造纸产业发展市场环境,推动造纸产业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造纸纤维原料结构变化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造纸工业纤维原料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见表1、表2)。
  1.木浆
  (1)木浆比重平平。1980年木浆比重为24.8%,此后逐年下降,1995年下降到12.5%。在“九五”期间由于国家支持进口木浆用汇,进口木浆量逐年成倍增长,到2000年木浆比重上升到19.1%。21世纪初,国家支持发展木浆生产项目,同时鼓励外资投资建设大型木浆企业,海南金海浆纸公司(年产能100万吨)、山东亚太森博浆纸公司(年产能22万吨)、泰格林纸怀化浆纸公司(年产能40万吨)相继投产,到2008年木浆比重上升到22%。
  (2)木浆品种多样。1980年木浆用量135万吨(其中进口木浆25万吨),到2008年达到1624万吨(其中进口木浆952万吨)。国产木浆主要品种有针叶木化学浆、阔叶木化学浆、机械木浆、半化学机械木浆。近几年半化学机械木浆发展很快,年产能达到200万吨左右,占国产木浆1/3。
  (3)木浆产区转移。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家开始实施天然林禁伐的“天保工程”的林业调整方针,造纸工业及时调整布局,在东南沿海地势优越的港区建立木浆厂,充分利用国外木材资源发展国内造纸工业。由于长江以南的省区最适宜发展速生丰产林,这是制浆造纸最为经济适用的木材资源渠道,该地区一部分老制浆造纸企业加速扩建、改建步伐,新建木浆项目一一获得国家批准。目前正在开工建设的大型化学木浆项目有:山东亚太森博浆纸公司二期工程(年产能100万吨)、广东湛江晨鸣浆纸公司(年产能70万吨),安徽安庆华泰浆纸公司(年产能30万吨)。
  2.废纸浆
  (1)废纸浆比重大幅度提高。1980年废纸浆用量为81.6万吨,比重为15%,2008年废纸浆用量为4439万吨,比重为60%,2008年比1980年废纸浆比重提高了45个百分点,废纸浆用量净增4357万吨。过去是小型纸厂、低档纸和纸板使用废纸造纸,现在是所有大型造纸企业都配备了废纸处理生产线,高档书刊印刷用纸、工业包装用纸板、工业信息技术用纸等都配用不同比例的废纸浆,特别是新闻报刊用纸使用100%的废纸为原料。
  (2)国产废纸浆增长缓慢。1980年废纸浆比重为15%,此后逐年上升,到1995年提高到34%。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由于国内废纸回收环节和管理不当,合理利用废纸水平不高,致使国产废纸浆的比重维持在30%~34%,长期踏步不前。
  (3)进口废纸浆飙升。20世纪80年代初,轻工业部每年拨出一定外汇额度开始组织进口美国废纸(AOCC),分别调配给天津纸板厂、上海宏文纸板厂、江苏红叶造纸厂、浙江华丰造纸厂、辽阳工业纸板厂等试用,同时为其引进废纸处理设备,效果很好。但是,由于用汇额度有限,进口废纸增长缓慢,1985年进口废纸3.5万吨,到1995年进口废纸91万吨。20世纪90年代末,造纸工业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加速推进造纸工业现代化进程,而造纸纤维原料特别是木浆原料不足已成为制约造纸工业发展的瓶颈。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造纸企业获得自主进口原料的权利,每年进口废纸以100%的速度递增,废纸品种由一个增加到七八个,进口国别从一个扩大到十几个。2000年进口废纸为371万吨,2005年为1700万吨,2008年为2420万吨。
  3.非木浆
  (1)非木浆比重大幅度下降。1980年非木浆比重为60.2%,2008年为18%,下降42个百分点,最近10年下降幅度尤为显著。其原因主要是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加大木浆、废纸和木片的进口力度,每年耗用外汇数十亿元。
  (2)苇(芒)浆发展缓慢。20世纪80年代初,由轻工业部、财政部、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联合颁发了《育苇费提取使用管理办法》,“六五”、“七五”期间,国家下发芦苇基地建设资金,重点支持辽宁、湖南、湖北等省芦苇基地发展。但“八五”期间苇芦基地投资终结了,致使苇芦产量增长缓慢,而同期以芦苇为原料的小型纸厂兴起,形成芦苇原料抢购之风,从此芦苇基地不堪重负,基地丧失了发展的能力。
  (3)竹子造纸是上升趋势。1980年竹浆用量为8.6万吨,比重为1.6%,2008年竹浆用量为138万吨,比重为1.9%,用量有所上升但发展速度缓慢,主要是与我国竹林资源品种结构和地域分散有关。全国以毛竹为代表的大径竹竹林面积占竹林总面积的2/3,杂竹(小径竹)竹林面积占1/3,毛竹和其他大径竹是工业、建材、民用、竹编等需用原料,其售价较高,不宜作造纸原料。杂竹林面积广大,蓄积量多,但分布在深山和边远丘陵地带,运输条件差,很难满足大型工业生产的需要。近十年来,在林纸一体化模式的影响下,通过建设竹林基地可解决竹浆厂的后顾之优,新建竹浆厂项目提上日程,贵州赤天化集团公司新建年产20万吨竹浆生产线于2008年投产,为发展竹浆生产开创一条新路。
  (4)禾草浆比重下降绝对量增加。1980年禾草浆比重为36.6%,草浆产量为199万吨,1995年上升到38.5%,产量为870万吨。此后,由于废纸浆发展迅速,相对草浆比重逐年下降,2008年下降到10.9%,产量为803.7万吨。当然,企业规模结构有所变化,如山东临清银河纸业公司(年产能25万吨),山东泉林纸业集团公司(年产能30万吨)、中冶美利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能15万吨)、河南漯河银鸽实业公司(年产能10万吨)等大型草浆生产线相继投产,一大批小型化学草浆厂因污染严重依法关闭,还有一批中小型化学草浆厂处于待处置之中。
  三、启示和展望
  (1)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匮乏的国家也是淡水资源紧缺的国家,而造纸工业确实是对木材资源和淡水资源需求大户,所以,造纸工业发展应从国情、省情、地情出发。它的目标是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国民对物质文化生活之所需,纸品出口、以纸代塑、功能化纸、超白超强超厚纸应该刹车。不论是国家项目或是地方项目,应严格进行市场需求、经济适用性、生态环境影响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分析和评估,改变一个媳妇许配几个婆家的做法,那种无序竞争,盲目上项目的技法应得到遏制。
  (2)多原料结构向以木浆、废纸浆为主的结构转变。2008年全国纸浆消耗总量7360万吨,其中木浆1624万吨,占22%,非木浆1297万吨,占18%,废纸浆4439万吨,占60%。纸浆结构中,非木浆比例继续呈下降趋势,废纸浆增幅加大。在非木浆中禾草浆占62%,禾草浆生产耗水量大,废水处理十分困难,目前虽有1/3禾草浆企业采用碱回收或其他治污方法,但也未达到国家环保部颁发的《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544—2008)的要求。因此加速发展木浆、废纸浆不仅是实现造纸工业现代化的需要,也是为彻底解决造纸工业水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需要。
  (3)专家预测,2020年纸和纸板需求量为1亿吨,按照1吨纸耗用0.92吨浆计算,其预测纤维原料结构如表3。
  为了实现木浆、废纸浆、非木浆=30.2:61.6:8.2的原料结构,第一,重点发展国产木浆,2020年国产木浆从现在650万吨增加到1800万吨,年需木材用量为4600万米3。必须加速推进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千方百计落实造纸林基地规划发展目标——450万公顷造林任务,力争木浆厂木材原料自给率达到40%~50%,其余不足部分依靠国内集体、个人林场等人工速生林生产的工业加工用材和在国外建立林业基地和木片供应基地。第二,压缩和限制禾草浆生产,预期到2020年非木浆比重由现在的19%降到8.2%,关键是降低禾草浆的用量(2008年禾草浆占非木浆的比例为62%)。主要措施是:关闭年产10万吨以下半化学法禾草浆、化学法禾草浆、其他法禾草浆生产线。改造和完善现有10万吨以上禾草浆生产企业,进一步提高禾草浆生产集中度,深化其废水治理程度。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2009

《中国造纸年鉴·2009》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本年鉴为中国造纸年鉴第13卷,栏目有:综述、产品与市场、发展与建设、产品与市场、纤维原料、环境保护、科技、教育、企业、事件、社团工作附录、单位名录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黄润斌
责任者
温家宝
相关人物
王忠禹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佳木斯市
相关地名
吉林省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
青州市
相关地名
广州市
相关地名
宜宾市
相关地名
齐齐哈尔市
相关地名
江西省
相关地名
奉新县
相关地名
岳阳市
相关地名
柳江区
相关地名
雷州市
相关地名
广西壮族自治区
相关地名
凤凰县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
云南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
泉林镇
相关地名
德州市
相关地名
河南省
相关地名
湖南省
相关地名
湖北省
相关地名
汉阳区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黄冈市
相关地名
秦皇岛市
相关地名
抚宁区
相关地名
美国
相关地名
江苏省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临清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