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一次性卫生用品市场变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2009》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361
颗粒名称: 改革开放30年我国一次性卫生用品市场变化
并列题名: Market development of disposal hygienic commodities in past 30 years when Reform & Opening policy was implemented in our country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一次性卫生用品在中国市场持续增长,包括卫生巾/卫生护垫、婴儿纸尿布、成人失禁用品和湿巾等。卫生巾是妇女经期必备品,自改革开放初期引入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国产设备已具备国际竞争力。2008年卫生巾市场规模达到351亿元,市场渗透率达72.7%,市场进入成熟期。主要制造商和品牌集中,但仍有多个生产商参与市场竞争。
关键词: 造纸工业 一次性卫生用品 市场变化

内容

一次性卫生用品也称吸收性用即弃产品,英文名“absorbent disposable products”。包括妇女卫生巾/卫生护垫(Sanitary Napkins/Pantiliners)、婴儿纸尿布(Babyd iapers)、成人失禁用品(Adult Incontinences)、湿巾(Wet Wipes)等。在中国,一次性卫生用品是改革开放后的舶来品,各类产品从无到有,生产和消费持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吸收性卫生用品的市场规模(市场总销售额)达到约488亿元,其中卫生巾/卫生护垫占72.0%,婴儿纸尿布占24.1%,成人失禁用品占1.2%,湿巾占2.7%(见图1)。
  一、卫生巾/卫生护垫
  1.发展历史
  卫生巾具有吸收量大、不渗漏、柔软舒适、使用简单、携带方便等优点,是妇女经期使用的卫生必备品。卫生巾是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初期出现的产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卫生意识的提高,卫生巾已逐渐取代传统的经期用皱纹卫生纸而成为深受广大妇女欢迎的生理卫生用品。卫生护垫是用于吸收妇女日常和分泌物的产品,也可以用于经期前后。卫生护垫在中国自1992年开始生产,消费者主要是家庭收入较高及个人卫生意识较强的城镇年轻女性。1998年以后,市场需求量迅速增长。
  1982年北京造纸十一厂率先从日本引进瑞光株式会社R—600型卫生巾生产线,广东佛山威利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引进中国台湾钢大公司NT—900型卫生巾生产线。20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虽有近1000余条卫生巾生产线,但技术装备的总体水平低,主要是台湾产或仿制台湾产品的大陆产设备,型号较旧,单机生产能力低,性能较差,产品为中低档直条卫生巾。1991年,宝洁(中国)公司(P&G)率先在中国生产护翼型卫生巾。1993年原邯郸舒而美集团公司、威海信威卫生材料有限公司、福建恒安集团、广东维达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分别从意大利CCE、日本纸工机、日本东亚机工等公司引进护翼型卫生巾机生产护翼型卫生巾。护翼型卫生巾在1995年后市场发展迅速。1995—1998年间各企业从意大利Fameccanica、日本瑞光、德国W+D、美国PCMC等公司引进数十条先进的生产线,大大提升了技术装备的总体水平。在吸收消化国外设备先进技术的基础上,1997年后国产设备水平迅速提高,1998年后,卫生巾设备已基本国产化,大部分老设备也经过了技术改造和更新换代。
  1998年以来,中国卫生巾/卫生护垫的生产设备制造业迅速崛起。领先企业采用模块化设计,全伺服电动控制,开发一机多用的生产设备,同时在车速、稳定性、噪音控制等方面不断改进。全伺服卫生巾生产线的生产速度可达600片/分,横刀卫生护垫生产线的速度可达1200~1500片/分,性价比较好的设备不但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要,而且利用参加相关国际展览等方式走向国际市场,出口到日本、欧洲、美国、中东、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安庆恒昌等生产的设备和售后服务还得到跨国公司的认可和好评。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设备制造商化危为机,高性价比的国产设备也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2.市场规模
  表1和图2显示了历年来卫生巾的消费量和市场渗透率情况。在1990—2008年,我国卫生巾的消费量从28亿片增加到480亿片,2008年是1990年的17倍。市场渗透率从5%提高到72.7%,在城镇已经基本普及,是一个相对成熟的市场。2008年卫生巾(含卫生护垫)的市场规模为351亿元。
  卫生巾市场自1985年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产。与全球的平均增长水平(2%~3%)相比,中展,市场进入成熟期,新进入该领域的有实力的大国仍然是增长较快的市场。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已企业很少,市场供给量的增加主要是各大企业的扩经进入小康社会,市场不断向三、四级城市和乡镇渗透;另一方面是因为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由于女性生理期更换卫生巾更加频繁,消费者的人均使用量有所增长,同时对优质高端产品和差异化产品的需求也在增加。2008年卫生巾/卫生护垫市场销售额的增长率达到15.1%,除销售量增加、高附加值产品份额提高以外,产品涨价也是重要因素。2008年为了缓解绒毛浆、石油化工原料成本的压力,大部分企业在3—7月期间都调高了产品价格,平均提价率约5%~15%,7月份之后,产品价格稳中有降。
  3.主要制造商和品牌
  中国目前的卫生巾/卫生护垫市场仍由多个生产商组成。中国造纸协会生活用纸专业委员会2008年底统计在册的企业有702家,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山东、河北、浙江、江苏、天津等地,但全国性品牌的生产商并不多,高端市场的品牌集中度很高。
  2008年全国综合排名前15位的卫生巾/卫生护垫生产商的销售额合计约占全国卫生巾/卫生护垫总销售额的60.6%;全国性品牌主要有:安尔乐、护舒宝、苏菲、舒而美、高洁丝、娇爽、乐而雅、好舒爽、ABC等(见图3)。
  恒安集团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女性卫生用品生产商,2008年其卫生巾(含卫生护垫)的市场份额(按工厂销售额计)约为11.2%,宝洁公司约为
  6.7%,尤妮佳公司约为6.1%。前3家合计约占24%的市场份额(见图4)。
  近年来,因国内消费者收入和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市场对优质知名品牌的卫生巾和卫生护垫的需求增加,加上原材料价格不断攀升处于高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大企业的竞争优势明显,市场份额扩大,而有些过去业绩不错的中型企业产销量锐减,经营困难。虽然仍有一些小企业不断进入卫生巾领域,但同时也有许多竞争力差的小企业关闭停
  产,特别是在淡季。中型企业中也有专注于发展区域性品牌或拓展海外市场,经营状况良好、销售额稳步上升的公司。
  4.跨国公司的品牌在高端市场占主导地位
  卫生巾/卫生护垫的高端市场主要由跨国公司的品牌组成。包括宝洁公司的“护舒宝”、尤妮佳公司的“苏菲”、强生公司的“娇爽”、花王公司的“乐而雅”、金佰利公司的“舒而美”和“高洁丝”等。跨国公司凭借其强大的广告投放实力和研发优势,占据高档产品市场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市场美誉度最好的妇女卫生巾和卫生护垫品牌分别是尤妮佳生活用品(中国)有限公司的“苏菲”和强生(中国)有限公司的“娇爽”。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调查的结果(对零售终端),2008年在使用过的卫生巾和卫生护垫品牌方面,按消费者人数计,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宝洁的“护舒宝”和强生的“娇爽”。但恒安近年来在新品研发和市场推广方面都取得很好的业绩,“安尔乐”和“七度空间”等一线品牌,扩大了在高端市场中的份额;特别是其强大的销售网络和销售团队,渠道渗透至各级市场,使销售额不断提高。另外港资桂城景兴的ABC品牌在各大市场调查公司对零售终端的调查中,也表现出非常好的成长性。
  5.产品细分和高档化
  由于消费水平的提高和职业女性的需求,护翼型卫生巾几乎已经全部取代了直条型卫生巾,少量的直条型产品主要销往农村和西部不发达地区。据生活用纸委员会调查,在卫生巾产品中,相比标准型卫生巾,超薄型卫生巾比例增加,约占50%;在城市和沿海地区,超薄型卫生巾占比例更大。
  为了改变产品同质化,赋予产品差异化特征和附加值,企业对产品进一步细分。市场上卫生巾种类很多,如日用、夜用、“一夜一片”超长型、棉柔表面、干爽网面、立体护围、弹力贴身、ADL导流层速渗、抗菌除味等。
  2008年唯尔福公司推出Ag﹢银嘉银离子功能性卫生巾;金佰利开发出一种用于经期前后或轻度失禁的护垫产品;尤妮佳推出加长加宽的护垫,用于经期前后和分泌物多的时候;花王推出了超薄透气卫生护垫;还有公司推出了介于卫生巾和护垫之间的迷你巾产品。
  除了按产品用途、功能细分以外,还对消费者进行细分,如细分出“少女装”产品市场,在产品设计上融入时尚元素。卫生护垫的品种主要有加香、无香、抗菌、祛味和药物型等。此外许多企业在产品包装设计方面迎合时尚青年女性的需求,取得很好的效果,如纸盒包装、束口袋包装和水晶荷包等,将日用、夜用产品和护垫组合包装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由于跨国公司在中国境内设厂以及国内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市场上的高端产品已经可以与发达市场的优质产品媲美,在品种花色方面,甚至超过欧美国家,与日本的情况类似。
  6.消费的城乡和地域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继续提高,但城乡消费差别仍然很大。2008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5.7%,而卫生巾(含卫生护垫)的消费比重估计占70%~80%。中高档产品的消费主要在城镇,农村妇女主要消费中低档的产品。在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仍普遍使用厕用卫生纸甚至用旧布等代替卫生巾。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差异较大,地理、气候、卫生意识和消费习惯也各不相同,因此卫生用品的消费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和地域差异。市场渗透率及消费者对产品种类的选择视市场的地点有所不同。市场渗透率在城市较农村地区为高,在东部沿海地区较西部内陆地区为高。
  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卫生巾的消费呈小康特征,市场渗透率基本上接近100%。城市消费者在选购卫生巾时,最注重的因素依次是价格适中、使用经验、产品功能和有名品牌。消费者已经开始由只认价格的消费,转向重品牌、重性价比的理性消费。
  7.销售渠道的变化
  吸收性卫生用品的物流成本较高、流动资金占用较大。中小型生产规模的制造商一般在当地附近地区销售产品,全国性的品牌为数不多。制造商一般通过多种渠道销售产品,包括批发商、分销商、超市、大卖场、传统零售店铺及便利店。
  由于大卖场和连锁超市在城乡的迅速普及,终端销售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所占比例扩大,销售渠道有很大的变化。零售商定牌加工的情况逐渐增多。根据生活用纸委员会的调查,2008年估计在特大城市和省会城市卫生巾/卫生护垫在现代零售渠道即大卖场、超级市场、小型超市、便利店等的销售份额在70%以上。在二、三级城市以下的市场,销售渠道则仍以传统的批发分销通路为主,但现代渠道份额的逐年增长非常明显。
  8.市场展望
  卫生巾/卫生护垫产品属于快速消费品,受经济不景气影响较小。由于中国卫生巾市场已经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基数较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卫生巾市场在今后十几年内将以略低于GDP增长率的速度发展(卫生护垫的增长率与GDP同步或略高),但年增长率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总量稳步增长,预计到2020年达到全面普及并逐渐呈现小康型消费特征。消费层次出现多样化且向中高档过渡,消费领域不断扩展。从整体上看,今后十几年城镇市场和农村市场将日趋融合,但仍然存在着明显差距。
  二、婴儿纸尿布
  1.发展历史
  中国婴儿纸尿裤生产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2年香港瑞麒制品厂有限公司率先引进纸尿裤机在广东建厂,生产的纸尿裤大部分销往境外。此后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一带相继建立了数家婴儿尿裤生产企业,逐渐扩展到华东沿海地区和内地。主要制造商有东莞中南、福建恒安、中山瑞德(DSG,港资)、全日美(台资)、威海信威等。2000年前后陆续在国内投资建厂的跨国公司有金佰利(1997年投产)、美国Paragon(1998年建厂,后合资成立好孩子百瑞康),宝洁(1999年4季度投产)以及日本尤妮佳(2001年投产)。2001年开始有国产线投产,到2001年底,全国有23家制造商,35条生产线,总生产能力超过20亿片。2003年以后,婴儿纸尿布市场进入快速发展期,消费量和市场渗透率大幅度增长。
  2001年以来,国内纸尿裤设备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保证了婴儿纸尿布的市场供应量。国内具有先进技术的设备供应商已经可以制造包括训练裤、成人纸尿裤生产线在内的各种设备。全伺服婴儿纸尿裤生产线生产速度可达400~450片/分,全伺服成人纸尿裤生产线的生产速度可达200片/分。性价比较好的设备不但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要,而且出口到海外。
  2.市场规模
  表2和图5显示了历年来婴儿纸尿布的消费量和市场渗透率情况。在1993—2008年,我国婴儿纸尿布的消费量从0.4亿片增加到95.7亿片,2008年是1990年的239倍。市场渗透率从0.07%提高到21.1%,市场目前仍处于快速发展期。2008年婴儿纸尿布的市场规模为117.8亿元。
  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和前些年对婴儿纸尿布市场的培育推动而造成新一代年轻父母消费观念的改变,加上20世纪80年代我国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已进入结婚生子年龄,婴儿纸尿布的国内消费需求明显增加,市场进入快速成长期。根据有关调查数据,北京和上海有80%以上的婴儿使用纸尿布,成都、重庆、南京、武汉等大城市市场覆盖率也在40%~50%之间,同时由于帮宝适、妈咪宝贝、安儿乐等品牌巨大的广告投入,使婴儿纸尿布在二、三级市场也迅速渗透,在县和乡镇市场国内品牌的优势比较明显。
  相对于卫生巾而言,婴儿纸尿布市场的发展对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要求高得多,但目前婴儿纸尿布市场与以前相比已经有很大的变化。在大城市90%左右的婴儿父母使用过纸尿布,婴儿在医院出生时就开始用纸尿布,回家后,大部分父母会选择继续使用纸尿布或与可洗尿布并用,纸尿布逐渐成为普通的婴儿日用品。在中小城镇,甚至相对富裕的农村地区,价格低廉的纸尿片的市场也在悄然扩大。
  在婴儿纸尿布的消费方面,中国具有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特点,即在使用纸尿布的婴儿中人均使用量低(我们按每天平均使用3片计算,根据有关资料日本平均使用量为4.9片,欧美发达国家平均使用量为5.6片),如许多家庭将纸尿布与布质尿布混用、仅在夜晚用或仅在外出时用以及婴儿稍大后不再使用尿布等。这与中国人节俭的传统和很多老人愿意帮助照料第三代的伦理文化有关。根据婴儿纸尿布使用情况的一次网络调查的结果,使用婴儿纸尿布的家庭约占53%,而只使用布质尿布的仅不到5%,纸尿布和布质尿布混用的约占42%。在每月使用纸尿布的费用支出上,大部分家庭控制在50~80元。为控制支出,约58%的家庭选择仅在婴儿睡觉时使用纸尿布。但目前这种情况也正在发生变化,有些家庭的用量也达到6片/日以上,特别是新生儿阶段。
  根据欧睿公司2007年的数据,如果按照婴儿体重把婴儿纸尿布分成三类,即新生儿(Newborn)适用2~5千克、婴儿适用(Standard)6~10千克和儿童适用(Junior)11千克以上,这三类产品分别占中国婴儿纸尿布市场的35%、52%和13%。
  3.主要制造商和品牌
  中国的纸尿布市场由多个生产商组成。中国造纸协会生活用纸专业委员会2008年底统计在册的婴儿纸尿布的生产企业345家。但全国性品牌数量不多,品牌集中度高。知名品牌有帮宝适、妈咪宝贝、安儿乐、嘘嘘乐、菲比等。
  一般来说,婴儿纸尿布的毛利率低于卫生巾,年产量达到4000万~5000万片规模以上的生产商才有利润,所以相对于卫生巾来说,行业集中度更大,婴儿纸尿布市场的增长主要是大企业的扩张。
  根据生活用纸委员会的统计调查,排序前10位生产企业的婴儿纸尿裤(不含纸尿片/垫)销售量合计约占所有企业婴儿纸尿裤总销售量的73.5%,其纸尿布的销售额合计约占所有企业总销售额的87.0%(见图6)。
  宝洁和恒安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婴儿纸尿裤制造商。金佰利的好奇、宝洁的帮宝适和尤妮佳的妈咪宝贝是市场美誉度最好的婴儿纸尿裤。最近的一次调查显示,消费者过去一年曾购买帮宝适的比例高达65.2%,市场占有率位居首位,其他品牌依次是妈咪宝贝(43.5%)、好奇(32.1%)、安儿乐(26.8%)、嘘嘘乐(12.2%)和菲比(11.8%)。
  金佰利的好奇和尤妮佳的妈咪宝贝等纸尿裤增长强劲,主要受益于其高端客户群的大量增加,有关市场调查显示,这两个品牌在北京、上海占明显优势,并积极向二、三线城市扩张。
  另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调查的结果(对零售终端),2008年在使用过的婴儿纸尿裤品牌方面,按消费者人数计算,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帮宝适、安儿乐和妈咪宝贝。
  4.产品细分适应不同消费层次婴儿纸尿裤产品型号一般按婴儿体重分小号(S)、中号(M)、大号(L)、特大号(XL)4种,但也有新生儿用(NB)和超特大号(XXL)的产品。近年来,为了适应普通家庭的消费水平,扩大市场份额,各制造商推出各种经济型纸尿裤,简易包装和大包装,大型零售商如家乐福也推出了零售商品牌纸尿裤产品。同时,随着中高收入人群的增加,生产商更加注意提高产品的吸收性和舒适合身性,超薄柔软、超薄干爽、采用ADL导流层、弹性腰围等弹性材料、添加芦荟护肤成分、增加抑菌层等的高档产品也受到欢迎。一些大的纸尿裤制造商都紧跟国际流行趋势采用透气膜做纸尿裤底膜,以减少尿布疹的发生。另外,婴儿纸尿裤产品市场还细分为男婴用和女婴用市场,除妈咪宝贝最早推出男婴、女婴用产品外,金佰利的训练裤(好奇成长纸尿裤)也分为男、女婴用,宝洁的帮宝适好动宝宝纸尿裤和学步宝宝拉拉裤也分为男、女婴用。国际品牌推出的训练裤等高附加值的产品主要是开拓高端市场,目前市场份额不大。
  在设计方面追求时尚和采取网络营销的趋势在2008年也有所体现,如金佰利公司推出了牛仔裤型婴儿纸尿裤,宝洁推出网络专卖店以及在网上试销可更换吸收垫的PampersChange‘NGo纸尿裤等。
  根据欧睿公司2007年的数据,如果按照婴儿体重把婴儿纸尿布分成三类,这三类产品分别占中国婴儿纸尿布市场的35%、52%和13%。2008年前后由于我国新生儿数量增加(每年出生1800万~2000万人),新生装和标准型的产品增长更快。
  5.市场展望
  第四次生育高峰 根据国家人口计生委资料,由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第三次生育高峰出生的独生子女已步入婚育阶段,我国正处于第四次生育高峰。据专家预测,2010-2015年间我国20~29岁的育龄妇女的人数将保持在约1.1亿人的峰值,而按照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这些独生子女是可以生二胎的,这也会加剧这个生育高峰。同时按照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虽然可以生育两胎,但生育第二胎要与第一胎间隔至少4年以上,或者女方需在28周岁以上,所以,这个高峰也有可能会持续更多年。2008年是北京举办奥运会的一年,诞生了许多“奥运宝宝”,2009年将会出现一大批“金宝宝(金融危机宝宝)”,从种种情况分析,这个高峰将会持续一段时间。
  市场发展潜力大 婴儿出生数量是婴儿纸尿裤销售的必要条件,但并非充分条件,因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购买力,而购买力又取决于年人均GNIP-
  PP值(与国民总收入有关的购买力平价值)。有国外资料按每片纸尿裤零售价21美分计算,发达国家婴儿人年均消耗费用为475美元,占其人均GNIPPP的2%,在美国这一比例更低。我国目前人均GNIPPP(与国民总收入有关的购买力平价值)大约是发达国家的1/5。虽然中国近几年婴儿纸尿布的生产和市场有很大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非常具有市场发展潜力。
  金融危机的影响 在由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衰退形势下,中国也不能独善其身,但对婴儿纸尿布销售量增长的影响较小,由于消费者可能更倾向于选用性价比较好的经济型产品,所以对销售额的增长可能有一些影响。但由于中国高收入人群的不断扩大和对品牌忠诚度的提高,高端产品的市场也会稳中有升。
  一方面是婴儿潮的出现,另一方面是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产阶层和富裕人群的数量迅速增加,婴儿纸尿布的价格也已经达到城镇较高收入人群可以接受的程度,因此虽然有世界经济形势的不利影响,但今后几年内预计还会有较高的增长率。
  三、成人失禁用品
  1.发展历史
  成人失禁用品包括成人纸尿裤、成人纸尿片和护理垫等,在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生产。1992年菏泽威高公司(原威海洁瑞)引进意大利CCE的医用护理垫机,1995年日本白十字公司在天津建厂,使用日本瑞光的成人纸尿裤二手机,开始进行成人纸尿裤/纸尿片的生产。20
  0年恒安集团引进意大利GDM公司的成人纸尿裤生产线。其他陆续引进成人纸尿裤生产线的企业包括:2002年稳得福引进日本纸工机二手机,全日美(上海)引进意大利Fameccanica的设备,新感觉引进意大利CCE的设备等。安庆恒昌等国内设备供应商能够制造提供成人失禁用品设备后,更多的企业开始生产成人失禁用品。
  2.市场规模
  表3显示了历年来成人纸尿裤/纸尿片和护理垫的消费量情况。
  成人失禁用品的出口和外贸加工比例很大,约为50%。近几年国内消费市场保持10%以上的较快增长,2008年的市场规模达到5.9亿元,但市场仍处于发展的初期,2008年的市场渗透率仅为2%。
  3.主要制造商和品牌
  中国造纸协会生活用纸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底统计在册的成人失禁用品生产商约180家。目前国内主要的一次性卫生用品设备制造商都能够生产成人失禁用品设备,包括纸尿裤机、纸尿片机和护理垫机。很多原来生产妇女卫生用品和婴儿卫生用品的厂家都开始生产成人纸尿裤/片和护理垫。
  2008年成人失禁用品生产企业数量增多,再加上许多出口型企业由于外贸订单减少转而开拓国内市场,促进了成人失禁用品市场的发展。成人失禁用品的主要制造商有恒安集团、天津杏林白十字、顺德新感觉、南海稳得福、全日美等,前15位制造商几乎占100%的市场份额。
  主要生产商推出不同类型的产品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成人纸尿裤不仅有大(L)、中(M)、小(S)号,还分为基本型、经济型、豪华型,护理垫主要用于医院和家庭对失禁和不能行动病人的护理,也分为加长型、加宽型等。恒安集团还推出了安而康直条型成人纸尿片,并附赠非织造布尿片套。金佰利公司推出了“得伴(Depend)”品牌的成人纸尿裤和轻度失禁的尿巾。
  4.市场展望
  成人失禁用品市场在中国处于发展初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进入老龄化以及老年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提高、观念的转变,这一市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成人失禁用品可以让子女或护理人员从繁重的护理作中解脱出来,使周围环境更卫生,护理工作更方便,大大减轻居家养老的护理负担。更为重要的是,为失禁患者带来自立和尊严,提高了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满足了老人的生活照料需求。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8年全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1.599亿人,占总人口的12.0%;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096亿人,占总人口的8.3%。参考日本有关资料,65岁以上老人需要护理的占12%,则我国在2008年需要护理的老人达1300万人,另外全国65岁以下的瘫痪和半瘫痪病人估计约100万人,再加上65岁以下失禁病人和因患病或手术卧床的约100万人,总计约1500万人。2008年成人失禁用品的国内市场消费量为4.07亿片,如果按人日均用量为3片计算,则市场渗透率仅为2%,可见成人失禁用品的市场需求潜力很大。
  从日本成人纸尿布的发展情况来看,日本卫生材料联合会在1997年调查老人之家时,成人纸尿裤/纸尿片的使用不超过13%,而在2004年调查中有39%已经不使用布尿布而只使用用即弃成人失禁用品,加上纸尿裤/纸尿片和布尿布并用的单位,成人纸尿布的使用率达到99%,基本上所有的老人之家都在使用成人纸尿布。
  美国是失禁用品零售额最高的市场,2007年其市场规模(零售额)超过11亿美元。发达国家成人失禁用品的市场渗透率一般为60%~80%。中国目前的市场渗透率非常低,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目前和今后步入老年的城市人口都有退休金社会保障,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养老院和老人公寓等公益性机构也逐步增多,可以预见我国成人失禁用品的市场将会有大的发展。
  此外,不仅是老年人或病人会失禁,很多年轻女性,特别是生育过的妇女都患有压迫性失禁,针对这些特定消费者的轻度失禁用品市场也是相当大的。
  四、湿巾
  1.发展历史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有少数企业生产湿巾,如上海日立行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前身为上海纸盒七厂)就是最早生产湿巾的企业之一。20世纪90年代,一些企业从台湾省及日本等地引进生产线,湿巾生产开始发展,但发展缓慢。2003年春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使卫生湿巾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由于用量骤然增加,在北京等城市甚至出现断货现象,一些企业从美国PCMC等公司引进了先进的湿巾折叠和包装设备。随着人们卫生习惯的养成和旅游业的发展,湿巾市场开始加快发展。目前,湿巾设备基本国产化,国内主要湿巾设备供应商有陆丰、大昌、松川、创达等。
  生产湿巾的基材主要是水刺法非织造布,其次是干法纸,低档产品也有采用热轧法非织造布的。湿巾的品种和用途日趋多样化,可以用于居家和居家外的多种场合,各种高附加值的功能性湿巾产品也越来越多。中高档产品出口较多,国内外用户在企业定牌加工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
  中国湿巾行业处于起步阶段,近三年每年均以不低于40%的增长速度迅速发展,但是目前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产品质低价廉、品类少、技术含量不高、缺乏品牌效应等。国内市场小企业众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品类单一,企业往往靠走低端路线打价格战生存。湿巾系列产品的国家标准也尚未出台。
  2.市场规模
  根据中国造纸协会生活用纸专业委员会的不完全统计,2008年中国湿巾的产量约145亿片,销售量约139亿片。出口量约45亿片,占销售量的32%。国内消费量约94亿片,市场规模约13.2亿元。
  3.主要生产商和品牌
  中国造纸协会生活用纸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底统计在册的湿巾生产企业有324家,但全国性品牌不多,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有很多企业是给其他国内外企业或零售商做贴牌。
  主要生产商有恒安集团(心相印)、铜陵洁雅(艾妮,喜擦擦)、康那香(上海)公司(康乃馨)、江苏通江(纤手)、广西舒雅(舒雅)、上海美馨(凯德馨)等。
  4.产品情况
  我国市场目前的湿巾品种主要有普通型、婴儿专用、女性专用、卸妆用及湿擦拭巾5种。其中普通型湿巾约占销售量的32.5%,婴儿专用湿巾约占44.2%,女性专用湿巾约占7.9%,卸妆用湿巾约占4.4%,湿擦拭巾约占11.0%(见图7)。湿巾的包装形式主要有单片装(独立装)、多片装、筒装3种。湿巾产品的功能性不断增强,添加了各种护肤成分,如芦荟、绿茶、薰衣草、薄荷等。有些企业还根据用途对湿擦拭巾进一步细分成各种功能性的专用产品,在国内市场推出后,销售反馈情况很好。
  5.市场展望
  从国际上看,婴儿专用湿巾是最早推出的一种湿巾,也是应用最普遍的湿巾产品。目前中国湿巾市场中婴儿专用湿巾的市场份额也最大。随着今后几年婴儿潮的延续,婴儿专用湿巾将会继续发展,而且近两年婴儿纸尿裤生产企业有将婴儿专用湿巾与婴儿纸尿裤一起销售的趋势,如金佰利和宝洁。2008年6月尤妮佳也推出了妈咪宝贝温和爽洁柔湿巾,雀氏公司的湿巾产品也于2008年4月上市。普通型湿巾市场份额居第二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餐饮业的发展,将会进一步发展。湿擦拭巾是指除个人清洁用以外的用于家庭清洁的擦拭巾,如清洁电脑、皮鞋、汽车、地面、家具表面等,这类湿巾在发达国家已经过多年的发展,但在中国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和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家庭清洁用擦拭巾市场将得到发展。
  前些年在发达国家的吸收性卫生用品中,擦拭巾(包括湿巾和干擦拭巾)是发展最快、成长性最好的产品。目前市场已进入成熟期,市场年平均增长率维持在5%~7%。中国的擦拭巾市场正在经历井喷前的铺垫期,他们的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发达国家湿巾行业集中度高,产品种类繁多,高附加值的功能性湿巾产品已经非常成熟和普及,产品包装以多片包装为主,与单片包装产品相比,多片包装更经济实用、也更环保。国内湿巾生产企业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发展高附加值产品,不断缩短与国外的差距,努力推进行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2009

《中国造纸年鉴·2009》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本年鉴为中国造纸年鉴第13卷,栏目有:综述、产品与市场、发展与建设、产品与市场、纤维原料、环境保护、科技、教育、企业、事件、社团工作附录、单位名录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江曼霞
责任者
张玉兰
责任者
孙静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台湾省
相关地名
中东镇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
河北省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江苏省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
威海市
相关地名
成都市
相关地名
重庆市
相关地名
南京市
相关地名
武汉市
相关地名
铜陵市
相关地名
广西壮族自治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