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造纸工业产销情况分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2009》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354
颗粒名称: 2008年中国造纸工业产销情况分析
并列题名: Analysis on production and sale status of China’spaper industry in 2008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4
页码: 71-74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8年,中国造纸工业生产量和消费量均呈现低速增长态势,主要品种如特种纸、瓦楞原纸和箱纸板的生产和消费量增幅较大。经济指标显示,规模以上造纸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总额和利润总额均有所增长,但产销率下降,产成品存货增加。进出口方面,纸及纸板进口量连续四年下降,而出口量也有所下滑。商品纸浆和废纸进口量增长,出口量较少。
关键词: 造纸工业 产销情况 2008年

内容

一、2008年 国内造纸工业业生产情况
  1.生产及消费情况
  据中国造纸协会调查资料,2008年全国纸及纸板生产企业约有3500家,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7980万吨,较上年增长8.57%。消费量7935万吨,较上年增长8.85%,人均年消费量为60千克(13.28亿人),比上年增长5千克。
  从2008年的生产和消费形势分析来看,全年生产和消费均呈低速增长态势,分别比上年回落4.5个百分点和1.6个百分点。生产量增幅较大的主要品种有特种纸及纸板、瓦楞原纸、箱纸板等,消费量增幅较大的主要品种有瓦楞原纸、箱纸板等。
  2.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8年1—11月年规模以上造纸企业3494家,从业人员75.20万人,主营业务收入3970亿元,同比增长19.98%;产销率96.64%,同比降低1.59个百分点;产成品存货297.7亿元,同比增长53.05%;利税总额364.1亿元,同比增长13.68%;其中利润总额228.2亿元,同比增长16.81%;资产总计4697亿元,同比增长
  17.50%;资产负债率59.74%,同比降低0.09个百分点;负债总额2806亿元,同比增长16.65%;在统计的3494家造纸企业中,亏损企业有680家,占19.46%,同比增加1.13个百分点。
  2008年1—12月工业总产值(当年价)4571亿元,同比增长21.50%,增幅回落1.39个百分点;产销率97.09%,同比下降1.23个百分点;工业销售产值(当年价)4439亿元,较上年增长20.03%,增幅回落3.5个百分点。
  根据上述相关资料分析,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约4330亿元,比上年增长约18%;利税总额约390亿元,比上年增长约11%;其中,利润总额约210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从以上数据看,2008年的工业销售产值增幅较上年有所回落、产销率有所降低、产成品存货增加,但全年造纸工业生产完成情况和主要生产经济指标及总体经济效益情况仍保持了平稳增长。
  3.纸及纸板的进出口情况
  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资料分析,我国各类纸及纸板进口量从2005年开始已连续4年下降,2005年进口量下降14.58%,2006年下降15.84%,2007年下降9.07%,2008年纸及纸板进口量358万吨,比上年全年下降10.72%。
  2008年进口的纸及纸板产品中除包装纸、涂布箱纸板、生活用纸、卷烟纸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4.08%、4.49%、18.97%、12.77%外,其余品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进口量增长较多的产品并非是大宗产品,总量不大。
  2008年纸张,出口量为403万吨,比上年下降了12.58%。如果按月度出口情况看,1—4月份出口量,同比还有较大增长,进入5月份以后,出口量同比就开始下降,并且下降幅度越来越大。5月份出口同比下降2.52%,6月份同比下降23.61%,7月份同比下降21.36.%,8月份同比下降30.69%,9月份同比下降26.80%,10月份同比下降25.11%,11月份同比下降37.63%,12月份同比下降38.93%。
  4.商品浆和废纸的进出口情况
  随着我国纸及纸板生产量的持续提高,加上近两年政府加大了对造纸产业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力度,尤其是对一些小草浆生产厂实施了关停,2008年国内纸浆生产量全年同比下降了2%,而纸及纸板生产增量对原料需求量越来越多,因此,纸及纸板生产增量部分缺口的原料只能依靠进口商品纸浆和回收国内外废纸来解决。
  2008年全年进口各类商品纸浆为952万吨,同比增长12.66%。月平均进口量为79万吨,比上年月平均进口量多9万吨。
  2008年进口废纸2421万吨,比上年增长7.31%。但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67个百分点,月平均进口量202万吨,比上年月平均进口量多14万吨。
  由于我国造纸原料短缺,因此在商品纸浆和废纸方面虽然每年都有少量出口,但总量较少。2008年出口各类商品浆7.23万吨,比去年同期11.16万吨减少3.93万吨,同比下降35.22%;而废纸出口仅有16吨,同比下降96.7%。对比商品纸浆和废纸进出口情况,进口量是远大于出口量。
  二、2008年纸及纸板主要品种的生产与消费情况
  1.新闻纸
  2008年的新闻纸市场由于受北京奥运会和煤电油运价格上涨等因素的拉动,产销情况与上年同期相比应该说是生产量有增长,出口量降幅较大,产销基本平衡,销售价格比上年同期有较大提升。
  据统计,2008年新闻纸生产量460万吨,较上年增长2.22%,增幅回落17.78个百分点;消费量426万吨,较上年增长8.40%,增幅回落5.84个百分点;进口新闻纸2万吨,与上年持平,出口新闻纸36万吨,同比下降38.98%。
  2008年新闻纸进口到岸平均价格为706美元,比上年同期587美元提高119美元,而出口的离岸平均价格为700美元,比上年同期515美元提高185美元。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受金融风暴和后奥运的影响,进入10月份以来,新闻纸出现了一些诸如市场销售不畅和产能不达产或改产其他品种的新情况。加上2008年4月1日国家取消了废纸加工贸易出口优惠政策,也给国内新闻纸出口带来一些影响,这些变化给2008年乃至2009年的新闻纸生产和销售增加一些变数。
  2.书刊用纸
  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2008年全国共有出版社579家,共出版图书27.57万种;总印数69.36亿册(张),同比增长10.21%,总印张560.73亿印张,折合用纸量131.85万吨,同比增长15.26%。
  2008年全国共出版期刊9549种,比上年增加81种,总印数31.05亿册,同比增长2.1%,总印张157.98亿印张,折合用纸量37.12万吨,同比增长0.03%。图书、期刊两部分合计,总印张数718.71亿印张,折合用纸量168.97万吨,较上年增长11.51%。
  从新闻出版总署提供的2008年图书、期刊发行情况看,全国578家出版社出版图书总品种比上年增长
  11.03%,总印张增长15.26%。期刊出版与上年相比品种增长1.48%,总印张同比增长11.51%。各类图书、期刊出版数量均有不同程度上升,用纸量比上年增长11.51%。造纸生产企业可以通过分析图书、期刊发行增减情况,帮助判断产品的产销方向。
  据统计,2008年未涂布书写印刷纸生产量1400万吨,比上年增长4.48%;进口未涂布书写印刷纸39万吨,同比减少13.33%;出口54万吨,同比增加1.89%。
  由于2008年书刊用纸市场基本平稳,市场售价波动不大。
  3.铜版纸
  作为高档印刷纸用的铜版纸,近几年国内的生产量和消费量一直在不断增加。因国内生产量发展较快,而国内消费市场还需逐步培育扩大,造成富余产能就不得不依靠海外市场消化,拉动国内铜版纸近两年出口量不断增加。
  据统计,2008年全年国内铜版纸生产量为460万吨,同比增长9.52%;出口铜版纸97万吨,同比增加4.3%;进口铜版纸38万吨,同比下降5.0%;全年消费量为401万吨,同比增长9.26%。
  2008年对国内铜版纸市场利好消息,就是商务部于2008年8月份正式公告,对2004年我国实施的铜版纸反倾销措施是否继续实施,开展期末复审调查,调查期间原有反倾销措施将继续执行。
  从已知的再建和改扩建项目看,国内铜版纸生产能力还有增加的趋势,预计后几年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4.轻量涂布纸
  2008年国内轻量涂布纸生产量为90万吨,与去年持平;进口量16万吨,与去年持平;出口40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16.67%;消费量为66万吨,同比增长13.7%。
  目前,国内生产轻量涂布纸的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江西、山东、湖南、吉林等地。近年来,轻量涂布纸在我国发展势头较好,消费量在不断增加,但该产品在国内市场目前还有一些认识上和消费习惯等问题,使得国内近年投产的轻量涂布纸生产量约40%要靠出口来消化。由于国际市场对该产品的需求和到中国采购量的增加,使国内轻量涂布纸供需显得比较紧张。
  5.白纸板
  白纸板尤其是涂布白纸板仍然是2008年发展较快的产品。产能增加较多的地区主要是浙江、广东、山东、河南、江苏等地。
  据统计,2008年国内白纸板全年生产量1120万吨,同比增长6.67%;其中涂布白纸板生产量为1070万吨,同比增长7.0%;进口白纸板64万吨,同比下降8.57%。出口53万吨,同比下降8.62%;进出口产品中基本为涂布白纸板,全年消费量1131万吨,同比增长6.5%;其中涂布白纸板消费量达到1081万吨,同比增长6.82%。
  由于白纸板主要用于包装使用,2008年前三个季度国内产销及进出口情况均较正常,但第四季度受金融危机和出口下降的影响,使全年消费量增速有所减缓。
  6.箱纸板
  箱纸板过去一直是我国纸产品中进口量最大的,由于近两年国内箱纸板产能和品质提高较快,不但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部分已进入国际市场并已有逐年增加趋势。
  由于我国产业结构和产品的出口不断增加,对包装物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因此箱纸板在我国也就成为增量最快、产量最大的产品。根据近两年新建箱纸板项目投产情况,尤其是玖龙纸业、理文纸业、荣成纸业、景兴纸业、扬州永丰余等大型生产线的相继投产,增加的产能短期内释放,产品将面临市场压力。
  据统计,2008年全年国内箱纸板产量1530万吨,同比增长12.50%;进口88万吨,同比下降14.56%;出口13万吨,同比下降48.0%。出口下降的原因,我们分析主要是因为2008年4月1日国家调整了外贸出口政策,取消了废纸加工贸易政策。因此进入4月份后,每月出口量骤减到只有几千吨;另一个原因就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海外市场需求下降,出口受阻,间接影响到包装纸板的生产和销售。
  7.瓦楞原纸
  瓦楞原纸作为瓦楞纸板箱配套产品,近年来随着包装纸箱的需求不断增加,瓦楞原纸生产量也在不断增长,其生产增量也是各品种中增量最大的产品之一。近年来,随着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山东、河南等地一些大型造纸企业瓦楞原纸生产线的相继投产和产能的不断发挥,改变了国内过去瓦楞原纸生产量供给不足问题,使国内连续5年保持着进口量逐年下降,出口量逐年增加的态势。
  据统计,2008年瓦楞原纸生产量1520万吨,同比增长12.50%;进口45万吨,同比下降15.09%;每吨平均进口价格为353美元,比去年同期平均进口价格上涨65美元;出口为13万吨,同比下降66.67%,每吨平均出口价格414美元,比去年同期提高60美元。
  8.商品纸浆
  商品纸浆作为造纸企业的生产原料,用量将随着纸及纸板生产量的提高而增加。目前,国内生产的各类纸浆绝大部分是自用纸浆,可供作商品纸浆的大约仅有200万~300万吨,而市场需求要在1000万吨以上,因此不足部分只能依赖进口解决。这也就形成了现在商品纸浆进口量年年增加的局面。
  据统计,2008年进口各类商品纸浆952万吨,比去年同期845万吨增加107万吨,同比增长12.66%;每月平均进口79.33万吨,比去年每月进口增加8.91万吨;进口纸浆平均价格为704美元,比去年同期平均价格655美元上涨49美元。出口纸浆仅有7.23万吨,比去年同期下降35.22%。
  从2008年的进口情况看,1月、2月、7月、9月进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量最大,同比增幅都在25%以上。8月份,当月商品纸浆进口量仅比去年同期仅仅增加了0.2万吨,变化明显,而9月份进口量又恢复到93.26万吨,同比增幅达27.63%。进入10月份以后,商品纸浆市场发生急剧变化,10月份同比增幅5.60%,11月份同比下降25.14%,12月份同比增幅7.97%。
  从进口的商品木浆种类上看,2008年漂白硫酸盐针叶木浆进口355.14万吨,比上年增加47.68万吨,平均价格为722美元,比去年同期上涨10美元;漂白阔叶木浆进口372.50万吨,比上年增加75.99万吨,平均价格为675.75美元,比去年同期上涨78.75美元;本色硫酸盐木浆进口54.93万吨,比去年减少16.48万吨,平均价格为509.70美元,比去年同期降低61.30美元;化机浆进口103.97万吨,比去年增加5.78万吨,平均价格为633美元,比去年同期上涨99美元。
  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到,2008年商品纸浆中漂白针叶木浆、漂白阔叶浆、化机浆进口量均有上升,价格增幅也较大;而本色硫酸盐木浆进口量减少,价格也下降。
  纵观2008年国内外商品纸浆市场,总体来看价格是继去年一路上涨的基础上继续上扬。但进入2008年10月份之后,国际商品纸浆价格表现迅速回落。对中国出口主港到岸价,漂白针叶木浆已跌到500美元以下。但根据历史数据和经验,以及国内纸及纸板生产总量增加的需求,国内对商品纸浆进口总量需求仍会增长。
  9.废纸情况
  随着社会对纸张总需求的不断增长和我国造纸产业原料结构的调整,以及国家对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工作力度的加大,纸及纸板生产企业将对废纸的需求量用量也会越来越大。
  据统计,2008年全国造纸生产用浆中废纸浆比重已占到总用浆量的60%,折合废纸量约为5549万吨。其中各类进口废纸2421万吨,同比增长7.31%,平均每月进口202万吨,每吨进口平均价格为230美元,比去年同期平均价格上涨51美元。2008年国内回收的各类废纸已超过3000万吨。从进口情况看,1月、6月、8月、11月进口量比去年同期有下降,其余月份进口都有增加。从废纸进口价格走势来看,1—10月的废纸进口平均价格是一路上涨,11月、12月价格开始下降。
  从进口废纸的品种看,2008年累计进口废旧瓦楞纸板箱为1367万吨,比上年同期进口量增加168万吨,同比增长14.01%,占进口总量的56.5%,每吨进口平均价格为224美元,比去年同期进口价格上涨40美元;累计进口废旧新闻纸和废旧杂志纸649万吨,比去年同期进口增加72万吨,同比增长12.48%,占进口总量的26.8%,每吨进口平均价格250美元,比去年同期进口价格上涨68美元;累计进口混合废纸378万吨,比去年同期进口减少82万吨,同比下降17.83%,占进口总量15.6%,每吨进口平均价格208美元,比去年同期进口价格上涨46美元;累计进口办公废纸26.9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7.61万吨,同比增长39.29%,占进口总量的1.1%,每吨进口平均价格313美元,比去年同期进口价格上涨74美元。
  从以上各废纸品种进口情况来看,废旧瓦楞纸板箱、废旧新闻纸和废旧杂志纸进口正常,混合废纸进口下降,可能与环保政策和国内废纸回收量提高有关系,办公废纸进口增幅较大可能与商品纸浆价格较高和脱墨技术提高有关系。
  但2008年9月份以后废纸价格出现变化,进入10月份后废纸价格开始骤降,废纸价格与前9个月平均价格相比下降约70%。
  三、2008年造纸工业体态势
  2008年国家加大了金融等方面的宏观调控力度,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前三个季度国内经济实现了持续、平稳、快速发展,这样也给我国造纸产业提供了持续平稳发展的运行环境和发展空间。
  造纸行业的经济运行,前三个季度在消费、投资和出口“三驾马车”同时拉动下,克服了煤电油运价格变化带动的生产成本上升,汇率和外贸政策变化带来的市场波动,节能减排任务压力,资本市场波动较大等不利因素,使全行业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明显的环境治理效果。
  但进入2008年第四季度,我国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造纸工业也遭受了史无前例的需求下降、价格下跌、贸易萎缩、库存积压的煎熬,全行业的经济运行和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扰,经历了建国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全国造纸工业上半年景气攀升,下半年生产与消费增速均明显回落。2008年5月份之前,纸及纸板生产量每月同比增幅还在12%以上,最高月同比增幅达19%,但进入6月份之后的几个月每月同比增幅仅在5%~6%,而9月份之后,单月纸及纸板生产量与上年同比均出现负增长,与去年同期增幅相比下降高达十几个百分点。
  根据国内造纸工业生产和造纸原料供应以及国内外纸张市场走势,我们认为2008年国内造纸工业生产总体态势:
  (1)生产与消费继续增加,但增幅减缓。
  (2)纸及纸板产品出口量略大于进口量的局面会继续。部分进口产品对国内产品而言存在品种、品质差异,个别产品还有不可替代问题,因此进口产品仍会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
  (3)商品纸浆和废纸的进口量继续增加。
  (4)各国贸易保护抬头,国际间贸易“摩擦”增多。我国造纸产品在出口方面遭受到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的案件已有多起。
  (5)由于造纸新建和改扩建项目较多,产能增加较快,部分产品存在雷同性,会形成产需“暂时失衡”现象,市场竞争激烈。
  面对新的变化形势,全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经济工作的各项部署和相关的行业政策,采取措施,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重大挑战,全力保持了全行业2008年生产经营的平稳运行和适度增长,产业结构趋于优化,环境治理效果显著,推进了我国造纸工业进一步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延续,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部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将给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带来较大压力,全行业将面临新一轮的考验和挑战。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2009

《中国造纸年鉴·2009》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本年鉴为中国造纸年鉴第13卷,栏目有:综述、产品与市场、发展与建设、产品与市场、纤维原料、环境保护、科技、教育、企业、事件、社团工作附录、单位名录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赵伟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玖龙纸业
相关机构
理文纸业
相关机构
荣成纸业
相关机构
景兴纸业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江苏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
河南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