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造纸工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283
颗粒名称: 中国台湾造纸工业
并列题名: Paper industry in Taiwan province , China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7
页码: 286-292
摘要: 本文概述了台湾岛内造纸业在2007年的整体业绩情况,指出纸业界营业收入虽有所增长,但获利普遍衰减,主要原因是纸浆与废纸价格不断上升,以及能源成本居高不下。详细列出了台湾纸与纸板、纸张以及纸板的产量和销量数据,并分析了内销和外销市场的表现。
关键词: 造纸工业 发展情况 台湾省

内容

2007年,台湾岛内造纸业整体业绩尚欠理想,纸业界营业收入虽增,但其获利普遍衰减。业一、2007年台湾纸业产销情况界经历纸浆与废纸价格不断上升,能源等各项成本依然居高不下,而各纸种反应成本却不明显落差,2007年台湾纸与纸板总产量达470.7万吨,进口非涂布纸反倾销控诉案终判结果并未达到预期较上年增加1.3%,总销售量达475.3万吨,较上年要求等。面对诸多困局,业界也展开一些应对举微增2%,其中内销总量327.1万吨,较上年微增措,纸业间纷纷进行跨国策略联盟,岛内前四大厂0.7%,外销总量148.2万吨,较上年增加5%。去年内销大致持平,显示纸类销售成长来会成立60周年庆典,也为团结纸业界同仁共同奋自外销努力的结果。回顾过去,展望未来而继续前行。
  2007年台湾全年纸张总产量130万吨,较上年微增1.3%,总销量133万吨,较上年增加1.8%,其中内销103.7万吨,较上年比增2.2%,外销量29万吨,较上年微增0.6%。
  累计2007年纸板总产量340.7万吨,较上年略增1.7%,销售量342.6万吨,较上年略增2.1%,内销量223.4万吨,与上年持平,外销量119.2万吨,较上年比增6.2%。可见2007年,其纸板外销量在市况稳定中继续增长,并成为重要的市场,这也预示着未来的趋势。台湾纸业今后的内销市场,看来渐趋饱和而显见局限性。为此,台湾岛内的几大纸业公司,多年来已审时度势地努力开拓海外市场,积极投资扩产,以谋新的发展。
  二、全力开展环保、节能、减废、降耗工作
  台湾造纸业因产业环保需求,长年来均致力于节能、减废及降耗工作,并取得积极成效。
  近年来,为响应全球温室气体减量,全省造纸等6大产业率先推动温室气体减量举措,3年来,省内四大纸厂 ——正隆、华纸、永丰余、荣成等纷纷导入温室气体减量计划,并先后荣获 “产业温室气体减量绩优厂”殊荣。
  去年第四季度,由永丰余久堂厂代表台湾造纸业进行成果发布,显示了造纸产业在节能和二氧化碳减量排放方面的努力已获成效,并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目前已获得温室气体减量绩优厂的分别为:永丰余久堂厂、华纸花莲厂、荣成二林厂及正隆各厂。
  据了解,规范全球温室气体减量排放的《京都议定书》在2005年2月16日生效后,世界各国均予以关注,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推动产业执行自愿性减量、推广清洁与再生能源、发展清洁生产机制(CDM)与排放交易等。台湾产业界于2005年共同签署《节约能源与二氧化碳自愿减量协议》,以具体行动实践对产业永续发展的重视。近年来,台湾造纸公会积极协助业界推动节能、降耗与减废活动,全省200大能源耗用公司中有16家造纸厂 ——正隆的后里、大园、竹北厂,永丰余的久堂、台来、新屋、成功厂,华纸的花莲厂,荣成的二林、斗六、万有厂,台纸的新营厂,广源的台中厂,士纸的永安厂,合众的林内厂与来记等,共同参与签署节约能源与二氧化碳排放减量活动,2000年至2004年5年,以上16家造纸厂平均单位耗能量下降12.3%,单位产品二氧化碳排放量也下降12.3%。这16家纸厂5年内共投资31.87亿元(新台币)进行节能与二氧化碳减量的技改举措,总计节能量达到96.3KLOE(即9.6秉油当量),二氧化碳减量27.26万吨,平均年总节能率为1.74%,产品单位耗能量下降10.3%。
  近3年来,造纸业仍持续开展节能、降耗及减废工作,尤其温室气体减量卓有成效。台湾省内四大纸厂 ——正隆、华纸、永丰余、荣成均先后获得“产业自愿温室气体减量绩优厂 ”的殊荣。
  三、“环保再生、绿色生产”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台湾造纸业界多年来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致力于绿色生产,普及环保再生理念,珍惜资源的循环利用。
  永丰余纸业公司于2007年率先签署“168环保宣言”,全力推广再生纸市场,希望通过与民间环保团体主妇联盟策略合作,由校园开始推动,进一步带动再生纸的高幅成长。
  台湾省内造纸业多年来在企业环保方面作了不少的努力,尤其几家大厂纷纷致力于绿色生产,对于环保议题均予以高度关注与重视。
  永丰余是台湾造纸业界的龙头厂家,其对企业环保更是责无旁贷。环保达标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也是企业追求永续经营的重要课题。永丰余公开承诺以绿色制程、绿色产品预约地球环保净土。承诺以公益关怀、公益行动善尽企业社会责任。并承诺在一年内,针对企业的六大社会责任,以八项实际行动来落实,以确保发挥企业环保、利他、永续的经营理念。
  企业应尽六项社会责任是:①绿色采购;②节能减废;③造林护林;④绿化教育;⑤资源再生;⑥公益行动。
  企业应落实的八项实际行动是:①指定采用环保标章印制品;②推动绿色制程;③制程中运用酵素及微生物进行生物制浆;④多元运用非木纤维进行造纸;⑤参与推动学前教育;⑥发动“书香耶诞”捐书活动;⑦透过纸艺再生创作之规划纸业传承研习活动,培养纸业人才;⑧与县、市政府部门合作,推动资源回收再利用等。
  永丰余是台湾省内首家取得纸张类环保标章的造纸公司。其再生纸系列在1996年取得第一枚环保标章,首先推出的再生纸为“新荷”系列,随后不断改进后又推出 “清荷 ”系列高白度环保道林纸,得到市场认可,并已成为永丰余再生纸系列产品的主力纸品。
  目前台湾省内再生纸生产厂家,除永丰余外,另有正隆及台纸两家,估计总产量每月仅约1000吨左右,只占省内道林纸、模造纸月产量近2.9万吨的3.5%左右,其中,永丰余再生纸占该公司文化用纸总产量的5%~6%,占比率最高。近两年来,“清荷”环保道林纸深得下游业者好评,需求量逐增,使得再生纸比例提高到10%~15%。台湾校园推广再生纸正在不断深入和扩展之中。
  永丰余九堂厂以生产文化用纸为主,是台湾省内第一家取得国际森林管理机构 FSC认证的纸业公司。
  正隆公司对绿化生产、企业环保也不遗余力,所生产的 “蒲公英 ”系列再生纸也很早取得环保标章,是省内再生纸市场的另一大品牌。
  四、着力投入高新技术和自主创新的研发
  进入21世纪,除了 E化的全面推进外,纳米技术也已成为各产业积极推广应用的高新技术。台湾省中部的一家知名的卫生纸厂 ——瑞丰造纸公司,通过与产、学、研界的策略联盟,已成功研发出具有抗菌功能的纳米抽取式卫生纸,成为台湾省内首家生产纳米卫生纸的厂商。
  瑞丰造纸公司与泰国WINWIN公司等正式签约合组纳米科技产业联盟,它将带动台湾传统产业进一步升级,以提升民生工业产品高附加价值,期望能在当今微利时代创造更多的企业利润。瑞丰具有40年的历史,所产“纯洁”、“舒爽”品牌卫生纸,是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老字号产品,过去几年来投入相当大的力量在产品研发上,期望能开发出又好又新的产品供消费者选择。2007年在一个偶遇的机缘下,结识广祥光波公司负责人古博士,从而引发研制纳米生活用纸的构想,由“庆祥”提供纳米材料,台湾“工研究”等科研单位提供纳米设备与技术,经产、学、研各方通力合作而研发成功。高科技新品“纯洁纳米光触媒红外线卫生纸”是利用纳米化的光触媒(一种利用光能进行催化反应的触媒)与远红外线复合,添加于卫生纸的材料结构中,其产品经SGS检测,可抗5种菌体 ——金黄色葡萄菌、白色念珠球菌、肺炎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等,抑菌率高达99%以上,其中纳米材料为食品级,十分安全。其功能性适用于过敏性体质,可作为医疗用途。纳米光触媒卫生纸研发成功,将是公司产业升级与转型的关键产品。
  近年来,在台湾产业界也投入了对另一项高新科技的高度关注与开发研制。“RFID——无线射频辨识系统”的研发,其基础环境已逐步建立,台湾纸业龙头永丰余率先投入,正隆也积极开发新品,这两家近几年均持续跨入该领域的研发工作。永丰余先前已成立永奕科技公司,负责RFID产品的开发,又在大陆扬州厂成立永道科技公司,负责RFID产品的生产,每年可供应 RFID标签4000万件。
  永奕科技公司还与台湾工研院合作成立“亚太RFID应用检验中心”,该中心已于去年底启动,这是目前亚洲唯一获得认可的检验中心,它未来可参与国际组织标准的制定,这将使台湾地区成为亚太地区 RFID发展的枢纽。
  正隆还与惠普合作,推出RFID智能型包装纸箱,并成功研发智能型电子标签,以及完成世界领先的RFID纸箱设计测试服务平台,以提高产品的附加价与竞争优势。正隆在台湾省内的首座 RFID服务平台已于2007年第四季度正式启用,其未来商机可观。
  正隆公司推出的RFID智能型包装纸箱,获得台湾2007年“优等创新企业奖”,已陆续获得多家国际客户及省内IT大厂订单,已有实际出货案例。
  永丰余、正隆多年来积极投入 RFID应用研发,并驾齐驱、硕果屡见,将为台湾造纸业的创新发展开拓契机。
  五、台湾纸业在祖国大陆的投资
  台湾造纸业面对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而加速在祖国大陆的投资设厂、扩建的布局。同时透过与国际大厂进行同业策略联盟,以提高其自身的竞争力。
  (1)永丰余纸业是首家到大陆投资设厂并逐年不断扩展的。2007年其在大陆业绩的增长达40%,永丰余生活用纸产品遍及大陆各主要超市,在北京和上海的市场占有率皆有二成以上。
  永丰余系台湾省内的纸业龙头企业,2007年10月通过旗下三大事业部之一的家品事业部,继工纸、纸器事业部之后完成分割而独立经营,由何奕达(永丰余总裁何寿川之子)接掌总经理一职。定名永丰余消费品公司。台湾岛内清水、杨梅二厂划入,而大陆的昆山厂和北京厂仍在母公司内。
  永丰余已在大陆投资12个纸箱厂,预计自2008年第二季度起可全部获利。2007年12座纸箱厂中,天津、上海、福州3个厂仍有亏损,至2008年均将全面获利。
  永丰余在大陆较大的扬州工业用纸厂,其月产量已达2.5万吨(接近3万吨的损益平衡点)。目前目标年产50万吨。大陆市场每年仍有150万吨的工业用纸缺口,推估至少到2010年仍是求过于供,每年需求增长7%~10%。
  永丰余在大陆的12家纸箱厂如全数达到全产能时,其年产量可达8亿米2(目前已达7亿米2)。
  永丰余与中华纸浆在广东的鼎丰纸业(合资)目前年产11万吨纸浆,其产品全部在大陆内销为主。鼎丰纸业拟分阶段扩建至年产60万吨纸浆、30万吨纸张及造林10万公顷(150万亩)(2001—2007年已完成造林44.87万亩)。第一阶段先建20万吨/年浆厂,拟于2008年下半年启动,至2010年底完工。
  (2)正隆纸业2007年的海外投资,纸箱产、销量增长30%,工业用纸产销量持平,合计营收额156.38亿元新台币,同比增加21.7%,获利1200万美元(相当4亿新台币),占正隆总获利的三分之二。可以预期,正隆的海外投资事业,尤其是大陆投资事业,将成为正隆获利的主要来源。2007年正隆获利中70%来自大陆及东南亚。
  正隆计划3年内大陆将年产40万吨扩到100万吨,纸箱产能由7.8亿米2增到10亿米2。
  上海正隆年产已达45万吨,正申请二期扩产。并拟通过并购或策略联盟在大陆设第二个工业用纸厂。在广东、昆山的纸箱厂预计可于2008年二季度投产。
  (3)荣成纸业在大陆的工业用纸产能,2007年底可提升至年产120万吨(无锡三期,平湖12两期完工投产之后)。两岸总产能将增至年产170万吨。荣成也将成为大陆华东地区最大的工业用纸厂。
  荣成纸业2007年营业额59.5049亿元新台币(台湾省内计)。合并大陆事业的营业额则达105亿元新台币,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7.9%。
  荣成纸业投资大陆的无锡荣成三期,年产25万吨瓦楞原纸生产线,已于2007年第三季度施工,预计2008年下半年试车投产。浙江平湖荣成一、二期也于2007年先后动工,年产65万吨纸品(其中牛皮面纸40万吨,瓦楞原纸25万吨),预计2008年底投产。另有大陆3家纸箱厂(苏州、昆山、下沙)设计产量800万~1000万米2,全部开工年产可达到3亿米2,超过台湾省内现有的2.5亿米2。
  荣成在大陆将先后建成8座纸箱厂,规划中还有闵行纸箱厂、上海纸箱厂等。荣成在大陆的投资已转亏为盈,并将渐入佳境。
  台湾省内三大纸厂(永丰余、正隆、荣成)在大陆的扩展规模计划,大多瞄准至少要达到百万吨以上的规模,如永丰余的扬州厂,其第三、四期扩投计划,年产能则达110万吨。荣成、正隆也都在规划扩产百万吨级规模,以应对和参与国际大厂之间的竞争与角逐。
  六、台湾制造业“千大”排名中,造纸业十一家入榜
  2007年台湾经济呈现温和成长态势,促使整体产业的业绩再度创下历史高峰。纸业总体营收也有增长,但其获利却远低于全体制造业的平均水平,在全省33个行业中几乎位居后列,不甚理想。
  台湾《天下杂志》一年一度开展全合“千大”制造业入榜及排名活动中,纸业的入榜厂家比较上年(2006年)又减少了一家,虽然入榜的十一家中多数排名有晋级,但纸业整体营收获利却不尽人意。见表3。
  2007年,台湾整体制造业总营收额首次突破20兆元(新台币),获利更达到1兆3千5百亿元(新台币)高增长。营收增长率高达18.1%,创历史新高。平均获利率63%。
  造纸业在全台32个行业中,其规模位居第23序列。2007年造纸总营收为105.87亿(新台币),排名19,较上年后退1位;营收增长率为15.46%,排名15,较上年上升2位;平均税后纯利排名22,与上年持平,但平均获利率仅为
  1.66%,排名29,表现落后。造纸业在台湾已属低成长的产业。
  在入榜 “千大 ”排名的11家造纸业中,2007年其生产经营状况分述如下:
  (1)永丰余公司长年来一直高居台湾纸业的龙头企业。2007年“千大”排名第70位,较上年后退4名,降幅较小。2007年营收436.28亿元(新台币),再创新高纪录,营收增长率10.8%税后纯利11.03亿元(新台币),获利率2.53%,其,负债比率60.93%。员工9351人,人均产值467万元(新台币)。
  (2)正隆公司执台湾省内工业用纸及纸箱业牛耳。2007年排第94,较上年推前5名,总营收331.57亿元(新台币),较上年大幅增长,营收平均增长率14.12%,税后纯利10.03亿元(新台币),获利率3.02%,较上年略低。负债率56.13%,较上年略增。员工6706人,人均产值494万元(新台币)。
  (3)荣成纸业省内第三大厂,“千大”排名265,较上年推前6名。总营收99.13亿元(新台币),营收增长率高达14.68%,超过永丰余和正隆两大厂。税后纯利1.39亿元(新台币),低于上年水平,获利率2.41%,负债率38.64%,较上年降低。员工1009人,人均产值982万元(新台币)。
  (4)中华纸浆公司省内最大纸浆厂。“千大”排名288,较上年推前2名,总营收89.54万元(新台币),营收增长率11.94%,税后纯利8.47亿元(新台币),较上年增加一倍,获利率高达9.46%,仅次于“士林纸业”。其负债比率仅19.33%,为业界最低者。员工1540人,人均产值581万元(新台币)。
  (5)台湾纸业省内另一浆厂。“千大”排名358,总营收69.28亿元(新台币),营收增长率26.01%,税后纯利达3.05亿元,获利率4.4%,较上年佳。负债率44.92%,较上年略降。员工2293人,人均产值302万元(新台币)。
  (6)永丰纸业系永丰余关系企业。“千大”排名689名。较上年后退36名。总营收29.36亿元(新台币),营收增长率﹣0.31%,均较上年衰退。员工520人,人均产值565万元(新台币)。
  (7)广源造纸省内专业白纸板厂,规模居前。“千大”排名699,较上年推前66名。总营收28.71亿元(新台币),营收增长率26.31%,税后纯利0.63亿元(新台币),获利率2.19%,均较上年佳。负债率70.81%,较同业偏高。员工343人,人均产值837万元(新台币)。
  (8)士林纸业省内历史悠久的白纸板专业厂。“千大”排名709,较上年大幅跃升182名,总营收28.26亿元(新台币),营收增长率53.09%,税后纯利2.68亿元(新台币),居同业之冠。获利率9.48%,比上年为佳,负债率43.14%。员工330人,人均产值837万元(新台币)。
  (9)合众纸业属永丰余另一关系企业。“千大”排名892,较上年推进64名。总营收19.56亿元(新台币),营收增长率19.93%,较上年有较大增长,但税后纯利亏损1千万元,获利率为﹣0.51%,较上年有所减亏,负债率27.28%(仅次于“华纸”)。员工347人,人均产值564万元(新台币)。
  (10)万有纸业经近几年企业重整,2007年仍入选“千大”排名959,但排名倒退110名。总营收16.82亿元(新台币),营收增长率﹣14.18%,税后纯利﹣2.87亿元,获利率﹣17.06%,负债率高达347.83%(居同业之首)。员工365人,人均产值461万元(新台币)。其经营状况居同业之末。
  (11)日皓造纸工业公司省内另一家文化用纸大厂。“千大”排名975,较上年晋升4名。总营收16.07亿元(新台币),营收增长率7.56%,比上年较好。税后纯利0.1亿元,获利率0.62%,较上年为低,负债率59.36%。员工180人,人均产值893万元。
  七、台湾区造纸公会成立60周年
  2007年是台湾区造纸公会成立60周年(造纸公会全称为:台湾地区造纸工业同业公会),并召开第24届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同时举办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邀请台湾经济界洪德生博士莅临大会演讲,主题为:台湾财经展望。他为台湾业界剖析台湾产业转型、两岸关系与贸易的发展,并提出建议:业界应将与大陆的经贸关系放在全球化布局中的一环来看,应建立两岸长远的贸易关系才是台湾产业及其经济发展所必须走的一条路。其立论旨在为业界指引一个经营方向,为岛内业界开创竞争利基。本届公会理事长郭长龙先生在庆祝大会的讲话中,回顾台湾浆纸产业历经60年来的努力经营,本业规模不断扩大,由台湾光复时期的草创阶段,发展至目前总产值高达1017亿元(新台币)的规模,全年使用岛内废纸高达320万吨的资源回收体系,这对台湾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贡献颇大。迄今为止,台湾纸业年产量及年消费量,均名列全球纸业前 20名之内,每人年均用纸量达 208千克,其资源充分回收利用,促进岛内循环经济永续发展极具成效。
  为纪念台湾地区造纸工业同业公会成立 60周年,特编撰《台湾造纸六十年》特刊一册,为台湾造纸业 60年来的发展作完整的回顾与前瞻。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2008

《中国造纸年鉴.2008》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本年鉴为中国造纸年鉴第12卷,栏目有:综述、产品与市场、发展建设、纤维原料、环境保护、科技与教育、相关行业、地方造纸工业、企业、事件、社团工作附录、单位名录。

阅读

相关人物

周志艺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台湾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