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原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248
颗粒名称: 纤维原料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26
页码: 137-162
摘要: 本文收录了中国造纸工业纤维原料结构、中国非木材纤维原料造纸现状及发展趋势、2007年废纸回收利用概况、中国的人工林建设、林纸一体化建设及相关政策等内容。
关键词: 纤维原料 造纸工业

内容

FIBROUSMATERIALS
  中国造纸工业纤维原料结构
  中国非木材纤维原料造纸现状及发展趋势2007年废纸回收利用概况
  中国的人工林建设林纸一体化建设及相关政策
  4
  中国造纸工业纤维原料结构
  Constitution of fibrous materials used in China' s paper industry
  据中国造纸协会调查资料,2007年全国纸浆生产总量5935万吨,较上年5204万吨增长14.05%,增幅较上年减少3个百分点。
  2007年全国纸浆消费总量6769万吨,较上年5992万吨增长12.97%,其中木浆1450万吨,较上年增长9.68%,比例占22%,与上年持平;非木浆1302万吨,较上年增长0.93%,比例占19%,较上年下降3个百分点;废纸浆4017万吨,较上年增长18.85%,比例占59%,较上年增加3个百分点。木浆中,进口木浆比例下降1个百分点;废纸浆中,进口废纸浆比例上升1个百分点,国产废纸浆比例上升2个百分点;非木浆中,稻麦草浆比例比上年下降2.6个百分点,下降幅度较大,竹浆、蔗渣浆比例比上年略有上升,其消耗量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全国纸浆消费总量随着纸及纸板的增长呈增加趋势。纸浆结构中,非木浆比例继续呈明显下降趋势,废纸增幅加大,支撑着纸浆结构的调整。由于国内木浆和废纸浆量增加,进口纤维原料量(包括废纸)占纸浆总消耗量仍保持了与上年相同的39%的比例。
  一、化学木浆
  我国化学木浆总产能已达300万吨以上,其中海南金海浆纸公司年产100万吨桉木浆厂于2005年正式投产,为国内发展化木浆开创一个典范工程。近年南方和沿海省区还先后新建和扩建一批林纸一体化项目,见表2。现在,正开工和筹建的大型化木浆项目有:山东亚太森博年产100万吨化木浆项目、广东湛江年产70万吨化学木浆项目、安徽安庆年产30万吨化学木浆项目、江苏南通年产70万吨化学木浆项目。
  二、化学机械浆
  近年,高得率化学机械浆发展很快,年产能已达170万吨,主要分布在长江、黄河中下游一带,以速生杨木为原料,所生产的杨木化学机械浆广泛用于涂布白纸板、低定量涂布纸、涂布和未涂布印刷书写纸等。
  三、竹浆
  我国南方福建、四川、湖南、贵州、云南等省是重点竹浆区,各省充分利用竹资源发展竹子造纸工业,新建和扩建了一批以竹子为原料的制浆造纸厂,其生产规模均在5万吨/年以上,贵州赤天化集团公司年产22万吨竹浆项目已于2007年建成,它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规模最大的竹浆厂。
  四、苇浆
  芦苇在我国分布很广,重点产区是湖南洞庭湖和辽宁盘锦地区。近年,国家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在洞庭湖边关停一大批小型苇浆厂,一度洞庭湖芦苇滞留苇场销售不出去,湖区芦苇发展受到影响。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结构的调整,具有相当规模的苇浆厂扩改工程建成投产,如泰格林纸集团沅江纸业公司年产18万吨苇浆项目于2007年建成投产续表。事实证明,苇浆厂规模大型化是发展芦苇造纸的重要选择。
  五、麦草浆
  麦草浆的重点产区是河南、山东和宁夏,占全国稻麦草总产量的70%。传统麦草浆生产设备简陋、污染严重,国家环保部门已依法关闭一大批小型化学草浆厂。但小型化学草浆厂分布甚广,执法困难,仍有为数不少的化学草浆厂对环境造成污染。与此同时,各地区积极采取措施,改扩建重点草浆厂,生产规模为年产5万吨以上,配套碱回收和废水处理装置。山东华泰纸业移地改造麦草浆生产线,年产量10万吨,彻底解决了草浆厂污染问题。近年山东、河南麦草浆产量逐年下降,麦草浆生产的集中度有明显的增加。
  六、蔗渣浆
  蔗渣浆的主要产区是广西,占全国蔗渣浆产量的90%。近年,大力调整企业规模结构,重点扶持发展一批大型糖纸企业,关闭小型蔗渣浆厂,如广西贵糖集团股份公司蔗渣浆年产量达到15万吨,成为纸业推行循环经济的典范,全区蔗渣浆产量的80%是由11个大型糖纸厂生产的,对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
  (黄润斌)
  中国非木材纤维原料造纸现状及发展趋势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non- -wood based paper making in China
  中国的非木材纤维制浆历史悠久,是世界非木材纤维造纸规模最大、生产经验最丰富的国家,主要用于生产文化用纸和生活用纸,在中国纸业发展史上曾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造纸工业。
  一、全国非木纤维浆生产现状
  我国森林资源匮乏,禾草类原料在造纸工业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曾经一度达到国产纸浆量的85%左右。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到非木材纤维制浆在中国造纸工业发展过程中的变迁情况,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
  (1)解放后至20世纪80年代初期,这个时期我国的纸浆年消耗总量还不很大;解放后我国建设了一批木浆厂(只有少量木浆进口),虽然大跃进时曾建立了一批小型草浆厂,但木浆比例基本保持在25%~30%,废纸用量不多,大约仅占20%左右,非木浆约为50%~55%,其中草浆约占35%~40%,年产量不超过200万吨,与当时国产木浆量相差不很悬殊(木浆约100多万吨),因此在此期间非木浆所占比重并不很高。
  (2)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20世纪末,是率以两位数计,很快成为世界第二大纸和纸板生产我国造纸工业迅速发展时期,纸和纸板产量的增长国。在此时期纤维原料需求量大,除大量进口商品木浆和废纸外,发展林纸一体化已开始列为国家的产业政策,但短时内尚难发挥作用。国产木浆一直维持在200万吨/年左右,虽大量增加木浆进口,但木浆比例仍下降为15%~20%。非木浆产量则很快增加到1100万吨/年,占总浆消耗量的50%以上,达到原生浆产量的85%左右,这十几年是我国草浆产量急剧增长的时期。
  (3)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环境保护要求日益严格,草浆污染治理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的矛盾激化,大量中小型草浆厂被关、停、并、转;加上近年废纸用量猛增,比例超过50%以上;林纸一体化措施逐渐发挥效力,木浆生产量增加等因素,使近年非木浆在总浆耗中,以及在原生浆中的比例逐年下降,至2007年已分别降为19.2%和68.3%(见表1),但非木浆的总产量没有下降,反而略有增加。这主要是由于非木浆的结构在发生变化,同时其清洁生产技术水平也在逐渐提高。
  由表2可以看到,竹浆在非木浆中的比例由20世纪90年代的2%左右增加到目前的10%左右;苇浆也一直保持在10%左右不变,而禾草浆的比重却由20世纪90年代的75%左右逐年下降,迄今已降到60%~65%,但草浆的生产量基本仍维持在800万吨/年左右。
  二、禾草浆生产的问题
  近年随着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们对环境意识的增强,禾草制浆造纸清洁生产水平与环境要求的矛盾逐渐暴露出来,使草浆生产成为中国造纸业的主要污染源。
  表现在:我国草浆厂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技术落后、设备简陋、原材料及能源消耗高,特别是清洁生产技术水平低,造成对水体的严重破坏。由于草类原料的特性不同,木材制浆行之有效的碱回收系统,对草类制浆(特别是中小规模)则效率低下,难度较大。适合于草浆厂制浆废液回收治理的技术和装备还不成熟可靠,且由于碱回收投资较大,很多中小企业在资金上难以承受。而禾草类纤维制浆黑液的资源化技术也没完全成熟,有些研究成果技术经济可行,但市场开发还需有一个过程。这些问题成为草类纤维制浆发展的主要障碍。
  草浆的清洁生产水平与木浆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解决草浆环境污染问题需要在许多层面上解决问题,其中包括企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技术装备更新、金融支持等,是一个系统工程问题。
  首先,要进一步扩大草类原料制浆造纸的生产线规模,规模经济理论告诉我们,生产规模与现代化装备和技术、自动化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环境污染治理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有密切的相关性。以生产规模与碱回收系统水平的关系为例。
  草浆生产要现代化,必须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向20万吨/年甚至更大规模的方向发展,才能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事实证明,造成草类纤维制浆污染的核心问题是黑液提取率低,黑液性质不能完全适于碱回收过程的要求,从而造成废水排放污染负荷高、治理难度大、处理成本难以承受等问题。
  众所周知,草浆黑液提取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浆料滤水性差,黑液中灰分(硅)和糖类物质含量高,造成黑液黏度大、发热量低,带来蒸发和燃烧以及苛化等操作困难。另外,草浆黑液提取装备尚不适应草浆特性,一些企业对提取设备的操作和管理水平低等也是造成黑液提取率不高的重要原因。因此解决草浆的污染问题必需从包括制浆过程的各个工序的清洁生产工艺、设备、管理,工人的操作水平以及废水治理系统的完善等全面入手。
  三、草浆生产的技术进步
  我国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人们逐渐深刻认识到,草类纤维制浆与木材有许多本质的区别。但由于历史上草浆生产工艺都是参照木材制浆工艺稍加改变而用于生产的,没有完全根据草类原料的特性及其客观规律来设计制浆流程和工艺方法,这是造成目前草类纤维制浆污染问题得不到突破的根本原因。近来一些企业和科技工作者,根据草类纤维原料的特性及其制浆的客观规律提出了草类纤维制浆应该遵循基本理念,并根据这些理念制订了一系列工艺路线和技术措施。山东泉林纸业生产实践证明,这些工艺路线和技术措施使草浆的清洁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比较理想地解决了草浆的环境污染问题。
  1.强化草类纤维原料的备料和除尘
  以干法除尘为主,辅以水洗草片;开发新的备料设备,尽可能多地除去草中的沙石尘土、草鞘、叶、穗等不利于制浆的杂物,使除尘率达到25%左右。
  山东泉林纸业重视备料工序在草浆生产中的重要意义,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的备料流程和成套设备,使麦草除尘率达到23%,经济有效地降低了黑液中硅含量,使黑液黏度降低了一半,同时降低了蒸煮烧碱和漂白剂消耗10%以上(相对量),有利于降低纸浆中杂细胞、细小纤维含量,提高了浆料滤水性,使黑液提取率达到92%;同时提高了纸浆得率和浆质量(白度、强度),取得了非常明显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2.以产出浆料的高滤水性和产生低黏度黑液为目标的草类纤维制浆工艺流程与方法
  传统的制浆工艺与方法(不论是木浆或草浆)都是以浆料的得率和质量(浆硬度)作为依据来判断蒸煮的好坏,但对草类纤维制浆则是很不够的,还必须考虑产出浆料是否具有高滤水性和黑液低黏度来评判生产工艺与方法的适应性。
  众所周知,浆料的滤水性与蒸煮浆硬度有密切关系,因此减法草浆蒸煮不应制取低卡伯值浆,这样不利于获得较好的纸浆滤水性,不利于黑液提取及提高纸浆得率。但高硬度浆料会造成漂白困难,增加漂白化学药品消耗,并使漂白废水的污染负荷增加。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是采用漂前氧脱木素。
  氧脱木素可以有效地将浆料中残余木质素脱除45%以上(单段),并较碱法蒸煮具有更高的脱木质素选择性,即在获得低卡伯值浆料的同时,保持有较高的纸浆得率、物理强度和滤水性。因此草类纤维制浆的最佳工艺路线应该是蒸煮—氧脱木素—漂白组合。
  草类纤维置换蒸煮是在我国草浆制浆经验基础上,参考木浆深度脱木质素技术(RDH)发展的一种新的制浆方法,使蒸煮工艺更适应草类纤维的特性,解决我国传统草浆蒸煮中存在的问题。
  草类纤维置换蒸煮除可回收热能,降低能耗;可进行高温洗浆,降低水耗;提高纸浆得率和纸浆强度,减少喷放时对大气的污染。
  特别是此法所产生的黑液黏度比常规蒸煮黑液明显降低,非常有利于黑液的提取、蒸发和燃烧。黑液经循环使用后,固形物浓度与常规蒸煮黑液浓度相当时,其黏度约降低一半,此黑液可蒸发至固形物浓度60%以上。
  3.黑液提取与筛选系统
  目前国内行之有效的、并已得到推广应用的提取与筛选系统是:挤压—置换洗涤—封闭筛选组合,即采用双辊或螺旋挤浆机—新一代平面阀波纹板真空洗浆机(4+1)逆流洗涤—封闭筛选系统。黑液提取率可达到90%,提取与筛选用水逆流循环使用,洗浆用水量可降至40米3。山东泉林纸业的生产实践证明,采用上述技术进行草浆生产:
  (1)备料的除尘、除杂率达到23%~28%,可使蒸煮用碱量由13%降低至10.5%,漂白浆得率提高5%;
  (2)黑液提取设备采用一段挤浆机—真空洗浆机4+1流程—封闭筛选,提取率达到90%~92%;
  (3)黑液中的硅含量及黑液粘度下降50%,五效真空蒸发后黑液浓度达到60%~62%;
  (4)建立适用于草浆的氧脱木素系统,漂白麦草浆裂断长达到6200~6500千米;
  (5)制浆用水量降到50~60米3/t浆,废水经处理后CODCr排放浓度100~120毫克/升。
  四、发展趋势
  1.草浆在中国纸业发展中的地位
  纤维资源短缺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纸业发展的瓶颈。长期以来,在中国国情条件下,中国纸业走出了一条与其他造纸大国原料结构不同的道路,是其客观因素所决定的,不完全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综观世界纤维资源的现状,以及中国人多地少的现实状况,中国纸业的原料结构必然是多元化的。解决13亿人口的用纸问题必须是多渠道地运用多种纤维原料。中国有丰富的禾草类资源,要充分发挥它在中国纸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草浆将会进入第四个发展阶段,即非木材纤维仍将是我国纸业的重要原料,而且在造纸原料中的比例将逐步增加。
  2.技术进步即将解决草浆生产的环境污染问题事实证明,近年来我国在草浆生产流程的各个工序都有重要技术突破和自主创新,如开发了高效的备料除尘系统、适用于草类原料的置换蒸煮方法及设备、适用于草浆的氧脱木素系统和设备、草浆黑液的提取与筛选流程和设备、适用于草浆的短流程无氯和无元素氯漂白方法、适用于草浆黑液碱回收流程和蒸发、燃烧设备等,提高了草浆黑液的提取率和碱回收率,废水经处理可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3.建立现代化的非木浆生产线
  我国非木浆生产正在改变过去小、土、群的形象,走向现代化大生产的道路,这并非很遥远的事。
  (1)建立规模最少10万吨/年的单条生产线,企业规模应在20万吨/年甚至更大;
  (2)企业远离中心城市,建在原料基地附近(农业区);
  (3)其清洁生产技术水平将与木浆相当,是一个与环境和谐的工业;
  (4)由于资源丰富,且其物理强度可与阔叶材浆相媲美,与木浆适当配合可在中高速纸机上抄造。生产成本低廉,具有强的市场竞争力。
  4.充分利用竹类资源
  中国是世界竹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竹纤维是优良的造纸原料,充分利用我国的竹类资源,进一步提高竹浆比例势在必行。
  (李忠正)
  2007年废纸回收利用概况
  Application and recovery of waste paper in 2007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造纸产业发展政策》提出:“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原料资源,提高木浆比重、扩大废纸回收利用、合理利用非木浆,逐步形成以木纤维、废纸为主,非木纤维为辅的造纸原料结构政策”符合国家提出的循环经济理念和节能减排政策。
  一、废纸回收利用概况
  2007年我国纸及纸板产量7350万吨,纸浆消耗总量6769万吨,其中废纸浆用量4017万吨,占纸浆消耗总量59.3%,相当于废纸利用率68.3%,所用废纸中,很大一部分依靠进口,国内废纸回收率推算为37.9%。见表1、表2。
  二、废纸用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
  (1)节省原生纤维、能源、水资源、化工原料以及减轻污染。
  (2)一批草浆企业关停,纤维原料短缺,用废纸浆替代。
  (3)进口废纸均为木质纤维,质量好,价格合理。
  (4)国内废纸量增多,质量不断提高,价格比木浆便宜。
  (5)采用先进技术装备和化学助剂处理,废纸浆质量不断提高。
  (6)废纸制浆生产线建设投资少、建设期短、见效快。
  (7)公众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加强。
  (8)政府重视,加强宣传,并为街道、社区建立废纸分类回收箱。
  三、关于国内废纸回收率
  (1)2006年用于出口贸易纸质包装材料已达2000万吨以上,占当年产量的31%。相对来说,减少了国内废纸回收量。
  (2)如包括上述的2000万吨进行计算,2006年国内废纸回收率应为49%。但与国外废纸回收先进的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3)提高国内废纸回收率还有潜力,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①加强组织协调和管理,鼓励地方制定废纸回收管理办法。
  ②各地区应建立较具规模的废纸收购机构,增加废纸回收量。
  ③研制开发废纸处理新技术设备和专用化学助剂,对不同废纸进行分类处理,提高废纸浆得率和质量。
  ④贯彻落实国内废纸标准,规范废纸回收行为。
  四、我国废纸回收体系
  (1)商务部颁布《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由各地区回收部门组织实施。
  (2)废纸收集方法
  ①个体户从垃圾桶、垃圾场零散收拣;
  ②走街串巷登门收购;
  ③划分地区专人定点收集;
  ④废纸商承包大区建立废纸集散、交易市场,大批量集中收购;
  ⑤较具规模的废纸公司,负责收集、分类、打包、贮存、运输、销售;
  ⑥大型造纸企业在国内外设立废纸收购公司,国外废纸商在中国设立废纸打包、销售公司。
  五、2006—2007年发布的有关废纸的政策法规
  (1)2007年10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
  《造纸产业发展政策》,提出合理利用进口废纸,加大力度回收国内废纸。
  (2)商务部发布《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并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建设部、工商总局、环保总局同意,2007年5月1日起实施。
  (3)《中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其中废纸回收利用属于加快发展的内容。
  (4)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委会联合发布《废纸利用技术要求》,2007年6月1日实施。标准规定了术语、分类、要求、抽查和试验方法等。
  (5)科技部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对废纸制浆关键技术研究,给予科技研究资金的支撑。
  (6)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有关部门制定《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7)2007年9月25日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关于规范进口废纸审批和管理有关事项的公告》,公告称,自2007年11月1日起,申请进口废纸作为原料利用的企业必须符合公告提出的要求。
  (8)2007年起,国家质检总局全面启动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电子监控系统,对进口废物原料4个重点环节进行即时监控,从进口废物原料的供货源头抓起,设立了4道“门坎”(包括准入制度、境外检验、到货口岸检验、后续监管)。
  (9)2007年6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出“关于报送造纸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分年度计划方案的通知”,其中包括年产1万吨以下以废纸为原料的纸厂。
  (10)为加强进口废物原料监督管理,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对进口废纸中的违禁材料限量从1%降低到0.5%。
  六、废纸脱墨处理先进技术装备及高效化学助剂
  (1)山东华泰集团引进国际上最先进的废纸处理生产线,包括FiberFlow转鼓式碎浆机、高浓除渣机器和粗筛、中浓筛浆机、SeletaFlot预浮选槽、TwinCleaner低浓除渣器、MuduScreen细筛、DF57圆盘过滤器、高浓螺旋压榨机、CompaDisTM高温热分散、高浓过氧化氢漂白、SelectaFlot后浮选槽、动态蒸气加热漂白以及年产45万吨以废纸为原料的新闻纸生产线,纸机设计车速2000米/分,幅宽1125毫米。
  (2)由于废纸多次反复循环使用,造成纤维强度、白度下降,化学物质含量增加,采用化学助剂来改善和提高废纸的利用价值。国内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大型企业加大力度研制开发用于废纸处理的新型脱墨剂、粘胶去除剂、增强剂以及高效洗涤剂和漂白剂等化学助剂。
  七、废纸制浆造纸废水处理的新技术及其效果
  (1)非脱墨再生纸和纸板厂的废水治理和零排放相对比较容易,废水经过适当处理,即可回用于生产。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实现了排出废水的循环回用,有些工厂已达到零排放要求(注:废水零排放的概念是,进入系统的清水和原料中水分应等于蒸发汽化水、产品中水分和筛渣及污泥中水分的总和)。
  ①天津万利天然纤维薄膜公司关停了用水量大的化学草浆生产线,改用废纸生产高强瓦楞原纸。节水工艺流程为制浆造纸污水→格栅→斜板沉淀池→水解池→调节池→UASB反应池→辐流沉淀池→SBR反应池→纸机。吨纸用水降到2.8米3。西安交通大学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在天津万利纸厂成功的基础上,对废纸为原料生产茶板纸的西安惠宁造纸厂白水处理和循环回用系统进行改造,该工程采用UASB反应器和AS反应器为核心废水处理装置,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吨纸平均补充清水量为1.0~2.3米3。
  ②南京林业大学研究开发了废纸制浆造纸生产用水的动态平衡短流程零排放技术,在常熟市造纸厂运行成功,而后在10多个工厂推广应用。其基本出发点是将废纸制浆造纸过程的各段废水按水量和水质进行统筹安排,不经处理而使之全部在生产过程中封闭循环回用,达到用水不排水。
  (2)脱墨废纸和纸板厂的废水治理复杂和困难得多。脱墨再生纸厂主要生产印刷用纸,可分为两大类,即以新闻纸废纸(ONP)生产新闻纸的再生纸厂和以混合办公废纸(MOW)生产高级纸的再生纸厂,目前国内用ONP和配入OMG废纸生产新闻纸的再生纸厂较多。
  ①华泰纸业集团从瑞典Purac公司引进厌氧水处理系统,实现物化—生化—好氧—厌氧化学处理相结合的废水处理流程,污染物去除效率由原来的85%提升到95%以上,CODCr在150毫克/升以下,吨新闻纸取水量低于8米3,经处理后的水可大量回用到生产工段,多余的水用于灌溉造纸速生林和芦苇基地。为了扩大利用废纸造纸及其污染控制,2007年科技部根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对废纸制浆关键技术研究(包括废纸处理过程的废水处理研究),给予华泰集团科技研究资金的支撑。
  ②华南理工大学自主开发的高效造纸废水一级物化处理,集混和、沉淀、吸附、过滤于一体,克服了传统物化处理不足,大大提高了处理效果,并使处理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大大降低,物化出水可生化性较好,物化出水80%可以回用于生产,其余出水经后续的生化处理达标排放。
  (3)由于采用新工艺、新技术装备,废纸制浆废水污染负荷大幅度降低。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2006年制浆造纸及纸制品产业(统计企业4035家)废水排放量为37.4亿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17.98%,废水中化学需氧量(CODCr)为155.3万吨,占全国工业CODCr总排放量的33.6%,比上年减少4.4万吨。用水总量89.2亿吨,其中新鲜水量为44.0亿吨,占工业总新鲜水量的6.96%,重复用水量为45.2亿吨,水重复利用率为50.7%,比上年提高6.1百分点。
  传统的中国造纸工业是一个原料消耗大、能源消耗大、用水量大、污染严重的产业,但造纸工业又必须加快发展的一个重要行业。当前面临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巨大挑战。我们应面向未来,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十一五”期间,必须加大力度,扩大废纸回收利用,走以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坚持高效回收废纸,循环利用废纸,实现中国造纸工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顾民达)
  中国的人工林建设
  Construction of plantation in China
  一、2007年全国造林完成情况
  2007年全国造林统计指标依据新颁布的造林技术规程进行了改革,将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指标与人工造林和飞播造林一起作为造林指标统计。按新的造林统计指标,2007年,全国计划造林523.40万公顷,实际完成390.77万公顷,完成年计划的74.66%,比上年增加1.80%。2007年全国造林计划完成情况。
  在全年完成的造林面积中:
  按造林方式分,人工造林273.85万公顷,比上年增加11.95%,占全年造林的70.08%;飞播造林11.87万公顷,比上年减少56.34%,占全年造林的3.04%;无林地和疏林地新封山育林105.05万公顷,比上年减少6.28%,占全年造林的26.88%。
  按林种用途分,用材林、经济林、防护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完成造林分别为61.04万公顷、47.84万公顷、279.02万公顷、0.80万公顷和2.08万公顷, 分别占全部造林面积的15.62%、12.24%、71.40%、0.20%和0.53%。生态公益林(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造林保持较高比重,占全部造林面积的71.93%。
  按经济成份分,公有经济造林224.13万公顷,其中国有经济造林106.22万公顷、集体经济造林117.91万公顷,非公有经济造林166.65万公顷,分别占全部造林面积的27.18%、30.17%、42.65%。
  按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全年造林面积位居前三位的是内蒙古自治区、四川省和云南省,分别完成造林面积59.01万公顷、33.23万公顷和31.92万公顷。
  按林业重点工程分,2007年林业重点工程共完成造林面积268.16万公顷,占全国造林面积的比例为68.62%。2007年各地区及林业重点工程造林情况。
  二、主要特点
  1.国务院出台退耕还林后续政策,批复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
  随着退耕还林政策补助陆续到期,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部分退耕农户生计将出现困难,进而将砍树复耕,影响退耕还林成果巩固。为继续对退耕农户给予适当补助,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解决退耕农户生活困难和长远生计问题,8月9日,国务院发出国发〔2007〕25号《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明确了退耕还林的后续政策。一是现行退耕还林粮食和生活费补助期满后,中央财政安排资金继续对退耕农户给予现金补助。补助标准为: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105元,黄河流域及北方地区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70元。原每亩退耕地每年20元生活补助费,继续直接补助给退耕农户,并与管护任务挂钩。补助期为:还生态林补助8年,还经济林补助5年,还草补助2年。二是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西部地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区和享受西部地区政策的中部地区退耕农户的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以及补植补造,并向特殊困难地区倾斜。从2008年起按8年集中安排,逐年下达,包干到省。国务院决定退耕还林补助政策再延长一个周期,国家将新增投入2066亿元,使退耕还林工程总投入达到4300多亿元,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提供了有力保障。各地按照国务院和国家林业局的部署要求,着力制订切实可行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
  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国家林业局从2005年开始,组织开展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修编工作。2007年12月国务院批复了《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2006—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林业局联合印发了该《规划》。《规划》是新世纪以来,国务院批复的第一个防护林工程建设规划。《规划》要求,到2015年,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达37.3%,林木覆盖率达37.8%,基干林带达标率达92.3%,红树林恢复率达95.1%,农田林网控制率达85.0%,村屯绿化率达90.0%。红树林建设与保护得到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的生态防护功能进一步发挥,防灾减灾功能进一步增强,城乡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建设步入良性循环,沿海地区林业率先实现现代化。
  2.国家高度重视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成立中国绿色碳基金
  全球气候变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一是直接减排即工业减排;二是间接减排即发挥森林固碳的特殊作用。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树木每生长1米3约吸收1.83吨二氧化碳,释放1.62吨氧气。积极植树造林,提高森林对碳的吸收和储存能力,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目前中国森林年均净增长活立木蓄积量约5亿米3,年均净吸收二氧化碳约9亿吨,为中国每年排放二氧化碳增量的3倍左右。森林固碳不仅成本低,而且还具有多种生态效益和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中国政府高度关注气候变化和重视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2007年6月,《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发布实施。胡锦涛主席在第15次APEC会议上,从维护全球气候安全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的重要倡议,并作出了到2010年中国森林覆盖率由18.21%提高到20%的承诺,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温家宝总理在第三届东盟峰会上,进一步阐述了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森林资源、建立自然保护区、防治荒漠化的目标与立场,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中欧圆桌会议上,“森林与气候变化”列为重要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形成共识。为了发挥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国家林业局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和碳汇管理机构。
  为应对气候变化,本着自愿参与的原则,国家林业局、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绿化基金会、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保护国际及嘉汉林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绿色碳基金,作为中国绿化基金会下设的专项基金,接受中国绿化基金会的统一管理。基金的设立,为企业、团体和个人志愿参加植树造林以及森林经营保护等活动,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搭建了平台。基金先期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捐资3亿元人民币,用于开展旨在以吸收固定大气中二氧化碳为目的的植树造林、森林管理以及能源林基地建设等活动。7月20日上午,中国绿色碳基金成立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中国绿化基金会名誉主席贾庆林出席,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颁发捐资荣誉证书,并作重要讲话,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主持仪式,中国石油集团副总经理王宜林出席并讲话。中国石油生物能源产业领导小组副组长刘宝和代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向中国绿化基金会交付捐赠资金。
  3.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破解了营造林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的重要指示和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会议精神,国家林业局先后召开了东北、华北、西北、南方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座谈会,深入总结推广经验,财政部向14个省区拨付林改工作经费15.78亿元,各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专家学者建言献策,改革步伐明显加快。有27个省区市成立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和工作机构,有16个省区市制定了政策性文件。福建、江西、辽宁等省基本完成主体改革任务,正在推进配套改革;云南、安徽、河北、湖北4省主体改革全面推开;湖南、河南、贵州、海南等8省市正在总结试点经验;其他省区也在积极开展试点、深入调研,进行前期准备。全国承包到户的林地约4400万公顷,占集体林业用地的27.5%。改革破解了制约营造林以及林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一是充分激发了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造林面积成倍增加。二是有效发挥了林地资源的潜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三是基本理顺了山区林区发展的诸多关系,农村社会矛盾明显减少,促进了农村和谐稳定。四是有效盘活了林区资源,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向林业流动。福建省林业全年吸纳社会资金80多亿元,累计获得林权抵押贷款42亿元,辽宁省山地经济日趋活跃。
  4.国家抓好中幼林抚育示范项目,各地开始重视森林经营工作
  自2005年国家启动重点公益林中幼林抚育示范项目以来,2007年示范项目继续实施,中央投资4500万元,示范项目规模进一步扩大。7月2—3日,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在吉林省延边市召开了重点公益林中幼林抚育示范项目工作会议。在国家示范项目带动下,一些省区将中幼林抚育等森林经营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2007年北京市完成中幼林抚育2.4万公顷,改善了森林结构,促进了林木生长,提升了景观效果。广东省编制了《林分改造工程建设规划》,到2020年将投资226亿元,实施林分改造工程。2007年林分改造工程启动,省财政下达专项资金7000万元,带动全省完成林分改造18.5万公顷,其中生态公益林9.8万公顷,商品林8.7万公顷。该省充分发挥林业科研院校在林分改造中的科技支撑作用,加强科学研究和试验示范推广。生态公益林改造先后建立了5个水源涵养林营造技术示范点,3个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示范点,筛选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30个适生优良乡土阔叶树种及4个营建模式。商品林改造大力推广林木良种、建立示范基地,相继建立桉树、相思、南洋楹、互叶白千层、高脂松、竹子、白果、板栗、花卉和优质水果等十大省级商品林示范基地。现已建成速生丰产林示范基地620多个,面积15万公顷。湖北省政府下发了《关于推进低丘岗地和低产林改造工作的意见》,决定用10年时间,投资60亿元,每年改造低产林3.3万公顷,改造低丘岗地2万公顷。2007年全省完成低丘岗地林业开发0.8万公顷,低产林改造3.3万公顷;分别在孝感、黄冈、随州等地实施了6个不同类型的试点,摸索了几种模式,组织编制了全省低产林改造规划、技术规程和管理办法。湖南省把中幼林抚育间伐作为营造林的重大改革来抓,召开了中幼林抚育间伐工作现场会,进一步落实《关于加强中幼林抚育间伐工作的意见》的有关政策措施,有力推动了中幼林抚育工作。云南省积极开展低产用材林改造试点,拟定了低产林改造试点方案,大力推进低产用材林改造试点工作。
  5.举办全国珍贵树种发展论坛,加大珍贵树种培育力度
  国家林业局主办,广东省林业局、肇庆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全国珍贵树种发展论坛,10月12—13日在广东省肇庆市举办。本次论坛是建国以来举办的以发展珍贵树种为主题的第一次全国性论坛。国家林业局领导高度重视,李育材副局长出席论坛并作了题为《加快珍贵树种资源培育步伐,为我国现代林业建设构筑雄厚的战略资源基础》的重要讲话,祝列克副局长主持论坛。与会代表参观了位于广东省高要市的龙珠岛檀香研究基地现场。论坛设立了珍贵木材产品展区,珍贵树种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国科学院、中国林科院、林产工业协会等单位的院士、资深专家以及各有关科研院校的研究人员、企业代表和重点省区的代表,就我国珍贵树种培育工作进行了发言交流,为推动我国珍贵树种发展献言献策。论坛形成了《全国珍贵树种发展论坛发言材料汇编》,丰富充实了我国珍贵树种的资料。
  2007年继续抓好全国珍贵树种培育基地建设示范项目实施工作,国家安排补助资金2000万元,在43个项目单位开展36个珍贵树种造林和定向改培工作。7月19-20日,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组织召开了珍贵树种培育基地建设示范项目工作会议。各地珍贵树种培育力度进一步加大。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浙江、海南等地珍贵阔叶树种造林比例明显提高。福建省下发了《关于推进非规划林地植树造林工作的通知》,广泛发动农村居民充分利用村旁、河溪旁、路旁、沟渠旁、田旁和基本农田外的抛荒地、旱地、坡耕地等非规划林地种植优良珍贵乡土树种,全省掀起了村屯等非规划林地种植珍贵树木的新高潮。2007年全省3331个村、15.8万农户完成楠木、花榈木、樟树等珍贵树种造林0.8万公顷,全省提出种植2亿株珍贵树种的设想。广西建设了一批珍贵树种基地,2007年完成任豆、西南桦、红椎等珍贵树种造林0.7万公顷,是2006年的3倍多。广东省编制了《珍贵树种发展工程建设规划》,提出到2015年珍贵树种成片人工造林4万公顷,定向改培1.3万公顷,四旁种植1.3万公顷,大力加强珍贵树种培育技术的研究和推广,主要乡土阔叶树种良种选育和栽培技术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组织编印了《广东省100种优良阔叶树种栽培技术》、《广东省商品林100种优良树种栽培技术》和《广东省10种珍贵用材树种栽培技术》;加大对发展珍贵树种的支持力度,2006年以来省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用于优良乡土树种选育和繁育工作,并加大红椎等18个主要珍贵树种种子园和种苗示范基地的建设力度,形成了比较健全完善的珍贵树种种苗繁育体系;结合东江、西江、韩江等流域水源涵养林建设和生态公益林林分改造等工程,大力发展优良乡土阔叶树种;全省推广建立的珍贵树种示范基地,向社会展示了较高的预期收益,肇庆市240公顷印度檀香、茂名市1333公顷沉香、揭阳市333公顷柚木、阳春市400公顷桃花心木等珍贵树种基地,已成为社会资金投资珍贵树种造林的样板。云南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大力扶持西南桦、抽木等优良珍贵用材林基地的建设。
  6.启动速丰林大径级材培育、林业碳汇和生物质能源林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2007年启动了速丰林大径级材培育项目,安排中央预算内林业基本建设资金1460万元,在河北、辽宁、山东、福建、广西等17个省区的30余个项目单位实施。项目以培育大径级材为目标,新造林1400公顷,改培367公顷,将建成5067公顷的大径级材速丰林基地,实现了速丰林资金国家补助的新突破。6月13—15日,国家林业局速丰办在山西太原召开了速丰林大径材培育项目工作会议,讨论了《速丰林工程大径级用材林培育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指南》,部署了项目实施工作。截至2007年底,全国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工程累计完成速丰林基地造林586万公顷,龙头企业和农户逐步成为工程建设的主体。
  林业碳汇主要指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等林业措施,借助树木等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在森林植被和土壤中的过程。2007年围绕应对气候变化,加强林业碳汇工作,利用中国绿色碳基金在广西、云南、四川、安徽省启动了的碳汇项目造林工作,制定了碳基金及其项目管理办法和造林技术规定。国家林业局植树造林司与北京大学、中国林科院等单位联合开展碳汇计量工作。国家林业局联合商务部发布了《中国企业境外可持续森林培育指南》,指导、鼓励中国企业到境外从事森林培育开发活动,树立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营造生物质能源林,是间接减排的重要措施。围绕能源安全,大力推进林油、林电一体化,林业生物质能源林培育与开发取得新进展。编制了《林业生物柴油原料林基地“十一五”建设方案》、《全国能源林建设规划》。初步确定到2020年培育能源林1333万公顷,以实现满足600万吨生物柴油和装机容量1500万千瓦发电原料供应的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目标。“十一五”期间,重点在云南、四川、贵州等省发展小桐子40万公顷,在河北、陕西、安徽、河南等省发展黄连木25万公顷,在湖南、江西等省发展光皮树5万公顷,在内蒙古、辽宁、新疆等省区发展文冠果13万公顷。2007年国家林业局先后与中石油、中海油、中粮集团、国家电网公司等国有大型企业开展合作,加快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在云南、四川、湖南、安徽等省区建设油料能源林示范基地6.7万公顷,在河北、陕西省建设的黄连木采种基地及生物柴油生产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启动实施,在山东省建立的以林木为主要原料的生物发电厂已投产运行,黑龙江、内蒙古等地的林木生物质发电厂已开始建设。林业生物质能源林培育和利用成为中国林业发展的新亮点。
  7.以人工林为基础的林业产业体系取得新成绩,龙头企业建基地势头强劲
  2007年,全国林业产业大会胜利召开,中国林业产业协会正式成立,中国国际林业博览会成功举办,《林业产业政策要点》颁布实施。各地结合实际,强化政策扶持,完善管理体系,搭建服务平台,优化发展环境。四川、吉林等10个省区市召开了林业产业工作会议,全国有独立产业管理机构的省区市达到20多个,1/3以上的省区市已组建或着手组建省级林业产业协会,河北、重庆、青海等近20个省区市开展了省级林业龙头企业扶持工作,湖北、新疆、甘肃等省区市积极推进名牌产品评选、中国绿色食品认证。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了人工林产业大发展,2007年各类经济林产品产量突破1亿吨,林产品国际贸易总额达到570亿美元,林产品生产大国和国际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以林木种植、经济林培育、竹藤花卉等为基础的人工林产业体系进一步发展壮大,各地建立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涌现出一批林业经济强县,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社会就业。陕西省继苹果形成支柱产业后,花椒产业又成为新亮点,韩城市花椒产值占林业总产值的95%以上,有11万多农民靠花椒实现脱贫致富。江苏省邳州市大力培育杨树和银杏产业,林业年产值达到140多亿元。山东省沾化县仅冬枣一项就实现年销售收入18亿元,枣农人均收入超过6000元。湖北省鼓励龙头企业建基地,办好“第一车间”,形成以优势产业和名牌产品为主体的产业带和产业集群,新建短周期工业原料林和速生丰产林基地12万公顷,其中晨鸣纸业、吉象、万树等以木材为主要原料的6大加工企业协议办原料基地6万公顷。这些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形成的产业链产值近200亿元,带动农户90多万户。同时,以板栗、核桃、柑橘、茶叶为主,大力发展林地经济和特色板块,新建高效经济林基地5.3万公顷。斯道拉恩索和印尼金光集团这两大世界纸业巨头和国内一些造纸企业进一步加快林浆纸一体化步伐。海南林浆纸一体化产业链条从种苗、造林、采伐、制浆向造纸深度延伸,林浆纸一体化给海南创造了50多亿元的产值,2万多个就业机会,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目前金光在海南拥有速生林基地8.3万公顷,同时与当地林农合作造林。宁夏美利纸业集团通过实施林纸一体化项目,在腾格里沙漠南缘种植工业原料林1.33万公顷,为中卫市城区构建了一道新的绿色屏障。各地林农通过林浆纸一体化,一是从土地使用权出租中获得租金;二是从育苗、定植、管护、砍伐、运输等环节获得劳务收入;三是变“刀耕火种”为“科学种植”,改变了落后的生产方式,提升了林农的现代理念和素质,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国家、企业和社会通过林浆纸一体,增加了森林资源,更好地保护了天然林,改善了生态环境,创造了就业机会,保证了企业木材原料需求,缓解了木材供求矛盾,促进了经济发展。
  三、存在问题
  1.人工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低下
  我国人工林面积5326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31.5%,蓄积15亿米3,占森林总蓄积量的12.4%,单位面积蓄积46.6米3/公顷;天然林11576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68.5%,蓄积105.9亿米3,占森林总蓄积量的87.6%,单位面积蓄积95.9米3/公顷。这些数据表明,人工林面积占全国有林地面积三成多,而蓄积量只有森林总蓄积量的一成多,人工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不到天然林的一半,与林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切实加强人工林经营,努力提高人工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全面提升人工林整体功能和综合效益是全力推进中国人工林建设的必由之路。
  2.人工林培育的相关工作尚需加强
  包括人工林定向培育、科学经营模式研究与推广,人工林造林树种优良种苗的选育和快繁,防止人工林地力衰退的地力维护措施,施肥技术研究和推广,人工林灌溉、作业道路等小型基础设施建设,人工林机械化作业以及作业设计、施工、监理等专业队伍建设,营造林法制建设等诸多方面,应积极争取将人工林建设的良种补贴、造林机械补贴等纳入国家对农业的补贴范畴,用现代装备武装人工林建设。
  3.森林固碳问题研究不够
  研究全球气候变化,除了研究森林对气候的影响外,还需要研究因全球变暖,对森林应采取的措施。森林固碳作用最大、效益最高的是生长旺盛的人工林和“四旁”植树,“四旁”植树固碳效益非常明显,特别是新造林。人工林在初期生长量非常旺的时候,固碳量很高,但到衰老期,森林固碳作用就小了。要加强森林固碳的科学研究,包括对固碳效益高的树种、林分类型、森林固碳的地域、土壤固碳问题、人工林不同年龄状态固碳情况、增加碳汇的营林方法、森林固碳科学计量等。
  (王恩苓)
  林纸一体化建设及相关政策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forestry and paper industry and its related policies
  《造纸产业发展政策》(以下简称《政策》)提出:“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原料资源、提高木浆比重、扩大废纸回收利用、合理利用非木浆,逐步形成以木纤维、废纸为主,非木纤维为辅的造纸原料结构政策”。其中加快建设造纸原料林基地,提高国内木浆产量,是解决中国造纸原料短缺的必由之路。
  一、中国造纸工业原料结构的变化
  随着中国造纸工业的发展,纤维原料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2007年中国纸和纸板产量7350万吨,消费量7290万吨,纸浆消费总量6769万吨。近年来,国内造纸纤维原料对进口依赖逐年增长,2007年进口木浆845万吨,废纸2256万吨,进口依存度高达39.1%,成为中国造纸工业发展的瓶颈。
  二、加快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的政策法规
  1.“十五”期间,有关加快造纸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的政策
  为促进林纸结合,推动造纸工业原料结构调整,2001年国家计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颁发《关于加快造纸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2002年国家批准的林业六大重点工程中的《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正式启动,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正式发布,2004年国家发改委举行《全国林纸一体化工程“十五”及2010年专项规划》新闻发布会,2007年国家发改委公布《造纸产业发展政策》以及中国造纸协会发布《关于造纸工业“十一五”发展的意见》。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的提出,进一步加大对林纸一体化的扶持力度,可以预见,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已成为中国林业、纸业振兴的突破口。
  2.《造纸产业发展政策》中有关林纸一体化的政策
  (1)造纸工业发展总体布局应由北向南调整。规划“长江以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林纸一体化工程建设的重点地区;黄淮海地区适度发展林纸一体化;西南地区要合理利用木、竹资源,坚持木浆、竹浆并举;东北地区加快造纸林基地建设;禁止严重缺水地区建设灌溉型造纸林基地。到2010年,力争实现建设造纸林基地500万公顷、新增木浆生产能力645万吨的目标”。
  (2)在加快植树造林的同时,要鼓励利用木材采伐剩余物、木材加工剩余物、进口木材和木片等生产木浆以及合理进口国外木浆和废纸。
  (3)现有林场及林业公司与国内制浆造纸企业共同建设造纸原料林基地。企业建设造纸林基地要符合国家林业分类经营、速生丰产林建设规划和全国林纸一体化专项规划的总体要求,并必须符合土地、生态、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等相关规定。支持国内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外建设造纸林基地和制浆项目。
  (4)鼓励发展商品木浆项目并指出:“依靠国内市场供应木材原料的制浆项目,必须同时规划建设造纸林基地或先行核准其中的造纸原料林基地建设项目。不得以未经核准的林纸一体化项目的名义,单独建设或圈占造纸林基地。承诺依靠国外市场供应木材原料的制浆项目,要严格履行承诺”。还提出“限制木片、木浆和非木浆出口,在取消出口退税的基础上加征出口关税”。
  3.林纸一体化的相关政策
  (1)关于境外的投资主体到国内投资造林的问题,政府和国家主管部门历来坚持四条原则:第一,欢迎各种社会投资主体到国内来造林,这也是中央9号文件的基本精神。第二,要按照法律法规办事,一切投资主体占用林地实施造林,需要正规的法律审批手续。第三,按科学的原则,要按照保护生态、有利于生态发展的原则去实施造林。第四,不损害当地的经济发展,不损害当地农民的利益。
  (2)“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重点项目“林纸一体化工程技术研究与示范”,已通过专家可行性论证。根据科技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有关要求,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编制了《“林纸一体化工程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项目课题申请指南》。
  (3)为加强定向培育工业原料用材林的采伐管理,规范工业原料林经营行为,促进工业原料林的有序发展和合理利用,国家林业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工业原料林采伐管理的通知》,主要内容:认真做好工业原料林的认定落实工作;科学编制工业原料林经营方案;充分保障工业原料林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依法加强工业原料林的采伐管理;切实加强工业原料林经营利用的环境管理。
  (4)为确保林纸基地的顺利发展,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快人工用材林发展的若干规定的通知》,对林纸一体化建设提出以下扶持政策:
  ——凡列入工业原料林基地发展规划范围内的林地,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根据基地年度造林计划,优先规划协调造林用地。
  ——凡1998年1月1日以后,由企业投资造林的工业原料林基地,经营面积达1333公顷(2万亩)以上的,年度造林规划达到333.3公顷(5000亩)以上,且造林资金落实的企业,采伐指标不足的,可逐级上报省林业厅,实行单报单批。
  ——基地经营者可自主编制森林经营方案,自主确定林木采伐年龄,已编制森林经营方案的基地经营者,可申请采伐指标单列。
  ——基地林木的采伐以林木蓄积量控制为主,放宽出材量控制,并允许按伐区设计的出材量办理木材运输证件。
  ——新造的人工林,维简费和70%的育林费采取自提自用办法,留给生产经营者,专项用于造林育林。
  三、重点企业林纸一体化的现状
  2007年,中国林纸一体化进展较好,主要表现在国家政策的支持,社会各界与林业、纸业加大力度植树造林,林业部门加快有关政策的改革。到目前为止,国家与省市已批准的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已有20多个,其中较大的项目有:湖南泰格,福建南纸、青山纸业,印尼金光,芬兰斯道拉·恩索,云南云景,宁夏美利,安徽安庆,山东泉林、华泰、湛江晨鸣、亚太森博,河南濮阳、焦作,广西钦州、北海以及河北、湖北、辽宁、四川、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的造纸林基地都在加快植树造林。到2007年底已有72个造纸企业上报造林规划,加上民营林产企业以及个体农户的植树造林,到2010年规划建设的纸浆林基地500万公顷、新增木浆生产能力645万吨的目标,是能完成的。以下是重点企业林纸一体化的进展情况。
  (1)2007年4月11—14日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考察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位于腾格里沙漠边缘的中冶美利纸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造林基地,顶着大风登上沙丘,实地察看治沙固沙情况。胡锦涛总书记详细询问了治沙、造林效果和成本、效益情况,充分肯定了中冶美利将治沙、固沙、造林、造纸、水资源循环利用于一体的发展模式。总书记说,这是一个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好项目,一定要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总书记还对中冶美利纸业“联姻”的做法表示赞赏,他说,西部地区要利用资源优势主动承接东部的产业分工和梯度转移,积极吸收有实力的企业、资源、资金、技术。总书记最后强调,要坚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抓紧抓好,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确保已经取得的成果得到巩固,已经确定的计划稳步推进,通过长期努力,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为祖国西部绿色屏障的建设做出贡献。
  宁夏美利纸业公司在我国西部地区发展人工林,对保护生态,发展造纸工业具有深远意义。宁夏美利集团绿丰公司组建了7个林场,在宁夏、甘肃、内蒙古3省(区)15个县沿腾格里沙漠边缘半径纵深260千米地域内展开了规模空前的植树造林大会战,已完成林纸一体化营林基地规划的70%,成活率达85%,苗木长势良好,在大沙漠边缘铸造了新的绿色长城,创造了宁夏沙漠造林的奇迹,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2)2007年8月华泰集团与安庆市政府签订30万吨/年漂白商品木浆和林纸一体化项目合作协议,工程于2007年11月28日正式动工。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游北岸,皖鄂赣三省交界处,是长江沿岸著名的港口城市,林业资源和水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使发展速生针叶林基地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3)2007年5月23日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公司上报的林纸一体化项目已经国家发改委以发改工业「2007」719号核准。主要批复事项如下:同意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建设林纸一体化项目,该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增年产45万吨高档铜版纸生产线一条,配套建设年产30万吨碱性过氧化物机械木浆生产线,4万公顷(60万亩)速生丰产原料林基地和两台13.5万千瓦自备余热发电站,项目总投资56.0369亿元。
  (4)山东泉林建设造纸原料林基地4万公顷以及年产30万吨杨木化机浆和25万吨铜版纸生产线一条,总投资25.25亿元的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已获国家批准。
  (5)湛江晨鸣70万吨/年木浆项目2007年3月动工,预计2008年底竣工。该项目计划总投资94亿元,设计规模为年产漂白硫酸盐阔叶木浆70万吨,配套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20万公顷(300万亩)。该项目将引进国际先进的低能耗硫酸盐蒸煮、冷喷放、中浓封闭筛选、两段氧脱木素和轻ECF四段漂白工艺及设备,浆厂产生的黑液及废弃物全部回用于发电和生产用汽,形成资源阶梯循环利用的产业链。
  (6)湖南泰格集团岳阳纸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在湖南、湖北两省的56个县、市开展了大规模的工业造林,累计投资近7亿元用于植树造林,自主造林10万公顷、拥有林地面积达32.07万公顷。目前,公司自营林已进入轮伐期,实现了从资源消耗到资源创造的飞跃,形成了“林纸一体化”的新型产业化格局。到2010年林业基地面积扩大到65万公顷,2015年达到100万公顷,项目区森林覆盖率将提高10个百分点。湖南省委表示,要把泰格集团的林纸产业作为湖南的支柱产业,要把泰格的林纸“十一五”规划纳入全省的“十一五”战略规划,泰格的“十一五”重点项目纳入全省标致性工程,全部享受湖南省重点工程的优惠政策。
  (7)怀化纸业年产40万吨浆工程将于2008年底投产。该项目由泰格林纸与香港骏麒投资公司合资建设,总投资43.5亿元,其中木浆厂投资31.7亿元,14万公顷原料林基地投资11.8亿元,年销售收入24.2亿元,利润7亿元。
  (8)泰格林纸集团常德项目于2007年12月27日在德山新港区举行开工奠基仪式。该项目总投资60亿元,年产30万吨溶解木浆及30万吨黏胶纤维,项目计划采用当地速生杨木。
  (9)泰格林纸集团与中冶集团在沅江市建设年产150万吨林浆纸一体化项目,首期60万吨/年浆纸工程、20万公顷林业基地、投资20亿元,建设周期两年,到2008年建成。
  (10)泰格林纸集团与桂林资源县政府于2007年签订了“关于合作建设造纸工业原料林基地意向书”,对国有林场的并购或整体收购、合作建设5万公顷造纸工业原料林基地,同时开发木片加工等。
  (11)金新浆纸业有限公司林浆纸一体化工程项目于2007年8月3日在沈阳新民市经济开发区正式奠基和开工建设。该项目由新民造纸厂与金光集团下属公司一金光纸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总投资103亿元,其中浆纸工程投资85亿元。主要包括:年产50万吨漂白化学机械浆、70万吨高档纸、配套建设13.3万公顷(200万亩)原料林基地及自备电站、废水处理厂等相关配套工程。
  (12)山东亚太森博浆纸有限公司扩建项目获国家发改委核准,2007年10月29日举行二期100万吨/年漂白硫酸盐木浆项目奠基仪式。该项目总投资113亿元,该项目原料主要来源于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旗下的亚太资源集团在印度尼西亚的森林资源。
  (13)吉林鼎远(白山)集团林纸一体化项目,于2007年由鼎远(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投资,项目设计总产能为纸60万吨/年,分3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在白山经济开发区建设一条9万吨/年高强瓦楞原纸生产线;第二阶段在同一地址建设21万吨/年高档硫酸盐漂白木浆生产线;第三阶段在临江建设30万吨/年高档纸生产线。该项目中公司将拥有4.67万公顷(70万亩)的森林和林地。
  (14)作为河南省“十五”重点项目和焦作市造纸产业结构调整龙头项目,2007年迈出了实质性步伐。该厂以现在的3.33万公顷(50万亩)速生原料林和年产15万吨杨木化机浆生产线为基础,2007年将向林浆纸一体产业链发展。河南省焦作市速生丰产林已发展到3.5万公顷(53万亩),为造纸企业提供木材30万米3。市政府每年将速生丰产林育苗任务作为指导性计划分配给各县市区,各级林业部门开展技术培训、指导和监督,农户和企业享有政府优惠条件。造林方式有黄河滩区、林农间作、林草间作、林药间作、林禽间作等。
  (15)河南濮阳龙丰纸业公司林纸一体化项目获国家发改委工业(2006)1797号文件批复核准。该项目年产10.8万吨杨木化学机械浆、20万吨轻量涂布纸以及2.2万公顷原料林基地,项目主要设备拟从国外引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年产20万吨轻量涂布纸工程于2006年12月18日举行开工奠基仪式,该项目总投资约15亿元,建设期2年,项目建成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3.8亿元,利税2.5亿元。其中制浆生产线已经建成投产,2.2万公顷(33万亩)造纸原料林基地正在进行造林。
  (16)由超辉集团投资30亿美元建设的莆田林浆纸一体化项目,项目分二期建设,浆纸厂项目定址于莆田市秀屿区,一期投资18亿美元,建设120万吨/年阔叶木硫酸盐商品浆,二期建设15万吨/年高档文化用纸,并扩建浆厂至300万吨/年。超辉集团在印尼、巴西等地有自己的原料林基地,原料2/3依靠进口(该公司基地生产的木片,另外1/3在国内建设20万公顷(300万亩)林地,分布在福州、莆田、泉州、漳州、龙岩等地区。
  (17)福建邵武中竹林纸一体化项目获准,并获国债支持,项目包括年产15万吨漂白竹浆生产线,配套4.67万公顷竹林基地和热电站等。项目总投资约16.5亿元,其中国债资金9750万元。
  (18)福建南纸10万公顷原料林基地以及年产18万吨胶印新闻纸和24万吨化机浆项目正在建设中,项目总投资15.61亿元。
  (19)福建光泽县和南纸股份有限公司于2007年8月23日签订协议,在光泽县合作建设南纸一体化原料林基地,首期面积2.67万公顷(40万亩),光泽县是福建省林业大县,全县有林地约17.32万公顷。
  (20)福建青山纸业公司林纸一体化工程累计投资1.5亿元,已建成林地3.67万公顷,规划到2015年营造基地34.67万公顷,纸浆产量68万吨/年,纸和纸板产量100万吨/年。
  (21)秦皇岛(抚宁)林纸一体化项目由抚宁县政府筹划,总规模为年产60万吨,一期为年产30万吨杨木化机浆、25万吨书写纸、4.33万公顷(65万亩)原料林基地。其中年产9.9万吨林浆纸项目已通过环评,林基地正由河北省林业勘测设计院编制林地发展建设规划。具体是:在滦河、青龙河集中建设速生丰产林地3.33万公顷(50万亩)在秦皇岛市四县建设2万公顷(30万亩),总计,5.33万公顷(80万亩)。将来随着项目的扩大,还可在秦皇岛周边地区发展原料林地。
  (22)2007年,海南金海林浆纸一体化的产业发展已跃居全国前列,产业链从种苗、造林、采伐、制浆向造纸深度延伸。总投资136.17亿元的160万吨/年文化用纸项目,正在海南洋浦建设。与前期投入使用的23.3万公顷(350万亩)人工速生林项目、100万吨/年制浆项目环环相扣,标志着海南将形成国内第一个林浆纸一体化产业链。海南目前林地面积达到180万公顷,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86.7万公顷,商品林面积93.3万公顷。生态公益林是海南生态环境的屏障,必须管好,商品林则要放活。发展商品林,有利于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既能实现增收致富,又能以较少的森林资源满足人们对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缓解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建设的压力。
  (23)2007年11月20日,广西金桂纸业集团被列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十一五”规划的重大建设项目,该项目规模180万吨浆/年、310万吨纸/年,计划投资410亿元。其中国家发改委批准一期工程,投资79.256亿元(含外汇5.1亿美元),由金光纸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广西钦州华晖林业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建设规模30万吨/年热磨机械木浆生产线、60万吨/年白卡纸生产线、原料林基地7万公顷以及相应配套设施。金光集团于1995年投资广西种植桉树、相思树,建立纸浆原料林基地,先后建立广西钦州丰产林有限公司、金桂林有限公司及金太阳林业有限公司,其下属20多个林场和年产1.2亿株桉树无性系苗的大型育苗基地,到目前已投资9亿元,营造速生丰产林10万公顷。金光集团已获准在广西钦州、南宁、崇左、贵港等23个市区造林60万公顷(900万亩),2006年广西林业局旗下共有13个大型国有林场,其中5个林场为4.67万公顷(70万亩)林地,划归金光集团。目前,广西金桂在广西已累计造林10万公顷,合作造林2万公顷。
  (24)印尼APP与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合资建设年产60万吨漂白硫酸盐木浆、50万吨高档文化用纸和40万公顷造纸林基地项目。印尼APP金澜沧丰产林有限公司总投资20亿美元最终规模120万吨/年化学木浆、50万吨/年高档文化纸、66.67万公顷林基地,总投资25亿美元。
  (25)金光集团与广东省清远市林业局签订16.67万公顷造林项目合约,与英德市政府签订浆纸项目合约。林浆纸一体化项目总投资超过6亿美元,包括成立金琥(广东)浆纸业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首期30万吨)纸浆制品,建设16.67万速生丰产林基地、25万米3胶合板厂等。
  (26)广州造纸公司在原有林基地3.8万公顷的基础上,再建5.33万公顷造纸林基地,总计造林面积9.13万公顷,胶印新闻纸生产能力扩大到50万吨/年。
  (27)斯道拉恩索(广西)浆纸有限公司的广西北海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已通过专家评审。该项目总投资220亿元,规模为年产120万吨浆、90万吨纸和纸板,建设用地400公顷。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桉木化学浆90万吨/年,白卡纸板45万吨/年,二期工程建设桉木化机浆30万吨/年、铜版纸25万吨/年、高档文化用纸20万吨/年,配套16万公顷(240万亩)原料林。项目依托斯道拉恩索公司的先进技术和广西高峰集团公司以及广西林业局直属林场的丰富营林经验,实行科学管理、集约经营。
  (28)广西贺达林浆纸一体化规划已于2007年拟定发展目标:总投资70亿元,到2015年发展成为一个以生产高档文化印刷纸、化学浆为主,拥有60万吨浆/年、30万吨纸/年、13万~20万公顷林业基地,年销售收入58亿元、年利润10亿元、年税收5亿元的林浆纸一体化大型现代造纸企业集团。
  (29)广西百色右江区实施的1.67万公顷项目,在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地带种植速生桉和在海拔1200米以下的中低山地区种植大叶栎、良种松、西南桦等。资金将利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林业与发展专项资金和区政府负责筹措的项目示范点资金。
  (30)广西南宁六景工业园区与广西劲达兴纸业有限公司,年产100万吨林浆纸项目在广西横县正式签约。该项目总投资54.3亿人民币,分三期进行。其中一期工程投资15亿元,建设9.8万吨浆/年和20万吨纸/年。
  (31)玖龙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茵一行到贺州市考察林浆纸一体化项目认为,贺州市林业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森林面积达到80.3万公顷(120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3.8%,活立木总蓄积量为3389万米3,对在贺州市投资充满信心。
  (32)四川永丰纸业投资建设12万吨/年竹浆一体化项目,总投资8.07亿元,计划2008年全面竣工,建成后公司产量将达到20万吨/年以上。
  (33)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与骏安投资公司签订了竹纸一体化项目,总投资3亿元,可建年产6万吨中高档生活用纸,实现年销售收入6亿元,并新建0.67万公顷(10万亩)竹子基地。
  (34)贵州赤天化公司年产20.4万吨制浆生产线以及15.3万吨造纸生产线,竹林基地2.67万公顷,总投资28.3亿元。到目前为止,公司已建竹林基地面积9639.42公顷,其中自建基地面积4760.26公顷,股份合建基地560.96公顷,公司扶持种竹大户156户,累计种植面积4318.57公顷。
  (35)贵州凯里年产34万吨木浆项目已报批,计划在铜仁地区建设林基地,其中马尾松13.33万公顷、桦木4.67万公顷、意大利杨5.33万公顷。
  (36)国家发改委批准武汉晨鸣纸业林纸一体化项目。该项目总投资9.5亿元,列入国家第九批国债项目。项目年增产20万吨漂白化机浆,利用田间、地头、荒山、河滩等地种植3.3万公顷速生意大利杨。目前已在湖北黄石、鄂州等地开始种植树木。
  (37)金光集团与湖北省襄樊市南漳纸业公司签约,共同投资林纸一体化项目,将现有年产1.5万吨化机浆生产线改造成年产5万吨化机浆生产线。
  (38)内蒙古蓝天林板浆纸一体化项目年产30万米3密度板、30万吨BCTMP杨木化机浆、20万吨秸秆化机浆、80万吨高级文化用纸、生活用纸、液体食品包装纸,总投资80亿元。其中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投资20亿元,建设年产10万吨浆、20万吨纸、10万米3密度板。
  (39)云南云景林纸公司走林纸结合道路,实行“公司+林场”的战略步伐,到2007年完成规划6.67万公顷纸材林地,其中4万公顷思茅松,2.67万公顷桉树。桉树的引种,标志着该公司在种植技术、树种选择上的一次突破,它不仅仅缩短了木材的生长周期,提高木材的利用价值,还将使生产成本大幅下降。
  (40)安徽太岛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与安徽省和县人民政府正式签订“林纸一体化”项目投资合作意向书,该项目被安徽省政府列为86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33亿元,其中原料林基地7.8亿元,营林总面积3.3万公顷(50万亩),年产15万吨化学机械浆、30万吨高级印刷纸。目前已有22个林场、林管区,已建成自有林地4120公顷(61800亩),合作林7467公顷(112000亩)。
  (41)日本王子(南通)制纸公司林纸一体化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年产71.4万吨木浆生产线和2条分别为年产40万吨的高档铜版纸生产线,总投资27亿美元。以木片为原料,75%以上由国外原料林基地供应,25%由国内供应。该公司在广东省惠州市建设原料林基地,到2013年预计植树造林可达6万公顷,2008年之前一期工程投入约40亿日元,实施3.3万公顷的造林计划,二期工程计划造林2.7万公顷。
  四、造纸林基地建设的不同模式和具体做法
  (1)近年来,富有远见的造纸企业为了解决自身发展的木浆原料,在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展纸浆原料林基地建设,根据中国特色,因地制宜,采取多元化的造林模式,全国已有近百家造纸企业在植树造林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成功的实践,成效显著的企业有印尼金光集团和湖南泰格集团。
  (2)造林模式以资产为纽带,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跨所有制、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联合,运用股份制、独资、合资、合作、联营等方式,组建林纸结合的企业组织形式。一般分两大类:一类是采取企业自办原料林基地,由企业自行投资建设原料林基地,将林木培育费用计入制浆造纸成本,同时国家在投资、信贷和税收等方面扶植企业;另一类是采取造纸企业与农户签订合同或定单方式,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以利益为纽带发展林纸联合。
  五、加快推进林纸一体化建设的要点
  (1)认真贯彻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关于加快林业和造纸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的有关政策,使林纸一体化项目的基地建设纳入法制化轨道。
  (2)认真贯彻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落实、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利规范、监督服务到位”的现代化林业产权制度,最大限度地适应林业在新形势下,加快发展的客观需要。
  (3)林纸一体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纸业、林业、水利、环保、土地、资金等诸多方面,必须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编制造纸林基地总体发展规划,认真落实土地、水资源,坚持因地制宜、以水定林、以林定纸、先林后纸、林纸结合,既要加快发展、又要考虑生态,达到双赢目的。由于纸浆原料林基地建设起步较晚,投资风险较大,政府部门应在土地、融资、投资、基金、税费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4)原料林基地建设项目周期较长、见效较慢,林地牵扯到千家万户,林业项目的建设和实施需要做大量的社会工作。林业部门长期从事林业生产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企业有关人员应与林业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要多听取林业部门和林业专家的意见,提高项目的经营管理水平。同时,有关林业主管部门应把原料林基地建设的造林营林计划列入当地林业生产建设中,主动协助企业落实林地和各种生产资料以及组织劳力等工作,在生产技术、苗木供应等方面给予关注和支持,把原料林基地的护林防火等工作统一纳入当地保护规划中,加强管护。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加快基地建设的进程,提高基地建设的质量。
  (5)实行林浆纸一体化的造纸企业,在当地林业部门协助下,按照企业生产对木材原料的需求和当地原料林用地以及水资源的可能,编制原料林基地建设规划,并严格按照批准的原料林基地建设规划组织实施,坚决抵制圈地占山的做法。要根据《国家林业局加强工业原料林采伐管理的通知》规定中关于“要尊重工业原料林经营者的经营自主权,优先保障其工业原料林采伐限额指标。工业原料林的采伐限额根据批准的森林经营方案制定”等有关政策性的规定,林纸一体化建设单位应在项目核准其后立即组织编制工业原料林经营方案,报送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备案,经认可后实施。要做到原料林基地建设先行,林地落实,防止先建场后落实林地,避免投产后原料不足,引起木材市场混乱的现象发生。经营管理原料林基地要采取集约经营、科学管理的造林技术措施,提高林木产量与质量,提高林地生产力和土地利用率,节约使用林地资源。
  (6)适地适树选择造林树种,适当营建材质近似的混交林,尽量避免大面积栽培单一树种。通过采用生物措施和营林技术措施保持土壤和地力,缓减水土流失,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积极开展森林认证工作,保证林业的持续发展。低产林改造的要坚持低产林的标准,防止毁林造林,对合理的低产林改造,有关部门应积极配合给予采伐限额指标。
  (7)切实保护农民权益,充分调动广大农民投身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借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做法,通过采取明晰产权、放活经营、减轻税费、综合配套、规范流转等政策措施,真正使广大林农耕者有其山、耕山有其责、务林有其利、致富有其道。企业建设原料林基地要让利于民,合理合法租用农民的土地。山区、林区一般经济比较落后、经营管理粗放,企业应把基地范围内的群众视为林纸一体化项目第一车间的农工,合理付酬、加强技术培训、改善文化生活、提高素质,和谐共建原料林基地。
  (8)鼓励产学研相结合,针对共性、关键性技术问题进行协同攻关。对纸浆原料林高效集约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对不同树种、不同树龄、不同径级的材性分析与技术经济进行评估,速生林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速生材高得率制浆污染物治理以及对林纸一体化模式进行分析与探讨。
  (9)开展多元化造林模式,如自营造林、订单林业、委托合作造林、整体收购和公司+农户等。多渠道引进社会资金,主要依靠具有实力雄厚的大型林纸集团以及具有资金实力的民营林业主。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鼓励和吸引国外投资者参与林纸一体化建设。借鉴巴西、智利、新西兰、印尼、日本等国定向培育速生丰产人工林、实施林纸一体化发展造纸工业的成功经验,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外建设造纸林基地和制浆项目。
  (顾民达)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2008

《中国造纸年鉴.2008》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本年鉴为中国造纸年鉴第12卷,栏目有:综述、产品与市场、发展建设、纤维原料、环境保护、科技与教育、相关行业、地方造纸工业、企业、事件、社团工作附录、单位名录。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