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我国造纸脱水器材行业状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164
颗粒名称: 2006年我国造纸脱水器材行业状况
分类号: F426.4
页数: 8
页码: 235-242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6年我国造纸脱水器材行业状况。其中包括脱水器材企业与生产概况、脱水器材产品进出口情况、我国网毯企业的发展前景等。
关键词: 国产制浆 造纸设备 产品

内容

一、脱水器材企业与生产概况
  1.造纸网
  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的造纸网生产企业20家,其中除了两家专业生产造纸用铜网外,其余18家均生产为造纸机配套的聚酯成型网、聚酯干网和为洗浆或浓缩用的滤网等产品。此外还有难以统计的数十家小型织网企业,生产螺旋干网、塑料网和铜网等,其产品绝大部分供应国内小型造纸企业应用。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统计,2006年全国造纸网类产品总生产量为223.25万平方米,比2005年的213.64万平方米增长4.50%。主要品种中聚酯成型网略有增产,增幅为2.67%,铜网产量继续下降,塑料网有所回升,而不锈钢网的大幅增加,增幅达123.44%。原因在于我国出口的网类产品中大部分是滤网品种,不锈钢网除少量用于特殊纸种的纸机生产外,大量地用来做滤网。也就是说,我国网类产品出口部分是以不锈钢滤网为主的。2006年主要造纸网生产企业的生产品种和产量情况。
  2006年我国纸和纸板产量6500万吨,较上年增长了16.07%,而同期的造纸网类产品的增长幅度却只有5.9%。这种情况表明,我国造纸工业主业的产品纸和造纸的增长所需的网毯并没有完全由国内本土企业配套解决。实际上,我国迅猛增加的大型现代化纸机所使用的成型网,全部来自进口产品和外商在华独资企业产品。虽然国内企业已具备为10米抄宽、1000米/分车速纸机配套生产造纸网的能力,寿命也达120天,但这仅是产品在试用时的最佳状态。根据调查,我国造纸成型网实际的质量水平只能在抄宽5米、抄速800米/分的造纸机上使用,寿命为90天,这也只是正常产品可以达到最佳工作状态。所以,我国100多家年产10万吨以上的造纸企业所装备的大型纸机无一使用我国自产的聚酯成型网。
  2.造纸毯
  2006年全国规模以上造纸毛毯生产企业20家,其产品档次仅能满足我国中小型造纸企业的需求。根据收集到的资料统计,2006年全国造纸毛毯总产量为5415吨,比去年减少了1.99%。实际上从2000年直至2006年,国产造纸毛毯产量始终处于停滞状态甚至在下滑。这种趋势同样与快速增长的造纸工业主产品的增长形成明显的反差。全国主要造纸毛毯生产企业产量状况见表5。
  如同造纸网产品一样,目前国产造纸毛毯的档次和质量也还不能适应高速大型纸机使用。虽然有几家企业在研发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像徐州工业用呢厂、江苏金呢集团和太仓工业用呢公司开发出了不少新品种:无网痕毛毯、化学处理毛毯和抗起毛或抗玷污毛毯等系列产品;金熊公司生产出适应车速1000米/分的高线压毛毯,使用寿命达到了90天的最好记录。但是这些新品种目前还上不了高速纸机,金熊公司的产品达到的最佳水平也只是上机后的试验数据。正常状态下我国企业生产的高线压压榨毛毯的质量水平稳定在适应车速400米/分、抄宽4米、线压力1.96千牛顿/厘米的纸机参数。线压力指标我们同国外产品差距较大,新式压榨要求的线压力在10千牛顿/厘米以上。近年我国引进的现代化大型纸机生产线上,靴式压榨增多,这种装置要求的织物更为特殊,线压力高达100千牛顿/厘米。为其配套的“靴套”产品现在仅有美国的奥伯尼、海克,芬兰的坦姆菲尔特和日本的惠尔德4家公司生产,我国企业要自主生产这种产品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3.脱水元件
  脱水元件是指造纸机网部的成型板、脱水板和真空箱面板或条形件,是起脱水作用的功能配件。目前国内脱水元件制造企业完全可以生产出供高速纸机应用的各种产品。由于生产这类产品的企业在地域上较为分散,规模都不太大。除少数几家是为造纸工业配套的专业厂外,大部分企业还生产非造纸工业的产品,故不易统计这类企业的有关经济数据。三类脱水元件基本上以其材质、功能或形状分为高密度聚乙烯脱水板、陶瓷脱水件和压延微晶脱水件。估计全国这类企业有100多家,文后附表中仅列举较著名或规模较大或产品质量可靠的10家企业。
  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开发中心,福建星光造纸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以及包头晶牛微晶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脱水元件产品已经和进口产品的差距不大,并且有部分出口。应该提及的是高密聚乙烯面材的制造工艺较为简单,生产这种板材的企业规模和技术手段参差不齐,因而市场上供货的品质也相差较大。
  二、脱水器材产品进出口情况
  1.网毯产品的进口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进口造纸脱水器材产品,用于当时引进的几台大型造纸机,至90年代末我国造纸工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因此,脱水器材的进口,特别是网毯产品随着现代化高速纸机的增加也逐年迅速增加。从2002年至2006年5年间网毯进口量平均每年递增18.75%,大大高于纸和纸板同期产量的平均增长率14.51%。2006年网毯进口量达1765吨,比2005年增长了12.64%;用汇额达1.27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了33.48%。进口量增速显著地低于用汇额增速说明,进口的高价位高档脱水器材产品在增多,如SB网、BOM高线压毯和靴套类产品。这些产品都是为了满足新装设的大型高速纸机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看到,2006年纸及纸板的产量比2005年增长了16.07%,高于同期网毯进口增长率12.63%,据调查分析,这部分差额的产生是国外著名网毯公司进入我国境内设厂生产的结果。
  2.网毯产品的出口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网毯产品开始出口。近5年来出口数量显著增加,不过出口的大都是低价位的网毯产品。出口国家集中在亚洲和非洲的二十几个发展中国家。2006年出口总量为1660吨,比上年同期出口1021吨提高了62.58%;而创汇额2006年为2140万美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49.65%。可以看出出口量的增长比率远大于创汇额的增长比率,这说明我国网毯出口量的增长,是以低价位的滤网、滤布为主。另一方面,我国出口的网毯产品平均每公斤12.9美元,而同期我国进口的网毯产品价位平均却为每公斤71.7美元,相差近6倍左右,这个价差是由于进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不同所致。
  3.外资在华设立生产基地的情况
  国际上著名的奥伯尼(Albany International)、海克(Huyck)、汉巴(Heiback)和坦姆菲尔特(Tamfelt Group)4大生产造纸用网毯公司均相继在我国建立了独资生产基地。此外福伊特织物公司(Voith Fabrics)在上海金山区的基地也拟扩大生产。坦姆菲尔特原来在天津仅有一间与天津环球网业公司合资的半成品车间,2006年底结束了合资经营,正在天津开发区建设一家独资企业。该企业第一步计划每年生产4万平方米成型网和干网,第二期使产量达到8万平方米,随后陆续添加高线压毛毯和靴套的生产。值得指出的是,一向对在中国建厂持保守态度的日本惠尔德公司(Nippon Felt)自2006年初以来该公司领导层频繁来华考察并与各,界相关人士接触,其意图就是正在酝酿在华建立生产基地的计划。这些在华建立生产基地的外国网毯企业,其经济数据和生产状况目前均未公开,估计2006年它们在华的网毯产品应该在600吨至700吨之间。
  三、我国网毯企业的发展前景
  1.当前我国网毯企业面临的问题
  我国造纸脱水器材行业中,原有近40家主要的网毯生产企业,目前大都处于停滞或减产状态。三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制约着网毯业的发展。首先是企业筹集资金困难,难于迅速更新设备和购买高新技术;第二是为数不少的企业处于改制阶段,管理层更迭频繁,无暇着力长远发展计划;第三是目前的企业管理者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改变网毯业传统的管理思维,即对技术的认知和自主创新意识薄弱。专业技术人员少、专业单一又是我们的企业的先天不足。这些都是我国网毯产品不能迅速改变面貌,进入高速纸机供应市场的制约因素。
  2.国外网毯企业的影响
  我国已经是世界排名第二的造纸大国,但与其他世界造纸强国不同,我们存在着原料结构、产品需求和企业规模多样化的特征。预期这种状况不会在短期内改观,因此也就为我国目前的脱水器材企业留有了一定的生存空间。
  另一方面,我国造纸工业对进口或外资在华生产的高端脱水器材产品具有一定的依赖度,从而丢失了一些国内脱水器材产品市场,从市场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角度看,应该是正常的,对我国造纸工业整体发展也是有利的。问题在于我们能否从进口产品和外资企业学到实用技术和管理思维,创出自己的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在未来几年就可出现与国外著名厂商齐名的中国企业,填补中国造纸工业在配套器材领域中的缺失。
  3.我国网毯业未来的发展
  就世界造纸界而言,造纸工业发达的国家,其辅业和配套器材业也同样发达,进一步可以发现现今世界上著名的生产脱水器材企业几乎都已成为跨国公司。这些公司的总数不多,但规模巨大,拥有诸多的自主知识产权。2006年欧洲和北美的纸和纸板总产量约为2.3亿吨,是我国的4倍,但网毯制造企业仅有10家。日本的纸品产量约是我国的二分之一,但它的网毯企业连大带小总共5家。这不到15家的网毯生产公司在向整个世界的造纸工业供应着高端网毯产品。可以断定,随着我国造纸工业主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网毯生产行业必然出现合并、重组、扩大的结构调整,技术含量不断得到提高,实施网毯一体化生产,企业数目大大减少,这应当是一个可以预见的发展趋势。
  我国“节能减排”不仅在工业发展而且已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中之重。关停高耗能、污染重和效率低下的小型造纸企业已是必然,依其生存的小网毯企业的关停也将是必然。因此,我国规模以上的网毯企业必须克服“资金不足、改制过渡期和技术薄弱”这三个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适时抓住生存与发展的机会,其中,走与国外同类企业的合资合作的道路也应是一个重要选择。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2007

《中国造纸年鉴.2007》

出版者:中国石化出版社

本年鉴栏目有:综述、产品与市场、发展建设、纤维原料、环境保护、科技与教育、相关行业、地方造纸工业、企业、事件、社团工作附录、单位名录。

阅读

相关地名

徐州市
相关地名
太仓市
相关地名
高密市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