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全国纸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及处理情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150
颗粒名称: 2005年全国纸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及处理情况
分类号: X793
页数: 6
页码: 147-152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5年全国造纸行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明显,其中废水总量占工业废水排放的一部分,化学需氧量排放呈下降趋势。造纸业面临废气排放和固体废物处理等挑战。同时,该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较大,需要加强节约用水措施。政府监管、企业管理者和环保专家应合作推动清洁生产和资源回收。
关键词: 造纸行业 废水排放 化学需氧量

内容

一、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1.全国废水排放情况
  2005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524.5亿吨,比上年增加8.7%。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43.1亿吨,比上年增加22.0亿吨,增长了10.0%。工业废水排放量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6.3%。生活污水排放量281.4亿吨,比上年增加20.1亿吨,增长了7.7%。生活污水排放量占废水排放总量的53.7%。
  “十五”期间,废水排放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415亿吨增加到2005年的525亿吨,增长26.3%;工业废水排放量呈逐年增加趋势,与“九五”期间的平缓下降趋势形成鲜明对比。与2000年相比,2005年工业废水排放量增长25.2%;生活废水排放量增长27.4%,处于持续增长趋势。
  2.全国化学需氧量排放情况
  2005年,全国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414.2万吨,比上年增加5.6%。其中: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554.8万吨,比上年增加45.1万吨,增加了8.8%。工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的39.2%。
  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859.4万吨,比上年增加29.9万吨,增加了3.6%。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的60.8%。
  “十五”期间,废水中COD排放总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2005年COD排放总量比2000年减少2.1%,但没有完成国家“十五”控制目标(1300万吨),是目标的1.08倍;工业COD排放量总体呈下降趋势,2005年排放量有所回升。与2000年相比,2005年工业COD减少21.3%;生活COD增长16.1%,处于持续增长趋势。
  2005年,在统计的41个工业行业中,废水排放量位于前4位的行业依次为造纸业、化学原料及制品业、电力业、纺织业。这4个行业排放的废水占重点统计企业废水排放量的52.3%。
  3.工业行业废水排放情况
  4.工业行业化学需氧量排放情况
  2005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位于前4位的行业依次为:造纸业;食品、烟草加工及食品、饮料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制品业;纺织业;4个行业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占全国重点统计企业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的63.7%。
  造纸行业的化学需氧量污染贡献率排在各行业之首,2005年仍占近1/3,而其经济贡献率在4个行业中最低,仅占2.1%,因此,其他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也是各行业中最大的。
  从6年变化趋势看,造纸行业正在向良性的方向发展,其化学需氧量污染贡献率和排放强度下降比较明显。这说明,近年来造纸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化学原料及制品业和纺织业化学需氧量污染贡献率呈缓慢上升趋势。4类行业经济贡献率呈缓慢下降趋势,化学需氧量排放强度均有所下降。
  二、废气
  1.全国废气及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2005年,全国环境统计的煤炭消费总量22.6亿吨,比上年增长15.6%。其中工业煤炭消费量20.4亿吨,比上年增长16.2%,工业煤耗中燃料煤消费量为14.4亿吨,原料煤消费量为6.1亿吨。生活煤炭消费量2.2亿吨,比上年增长10.8%。全国共消耗燃料油3447万吨,其中重油2412万吨,柴油38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加26.1%、5.1%、4.9%。
  2.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情况万吨,比上年增加14.6%,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2005年,全国工业废气排放量268988亿标米3,比二氧化硫排放量的85.1%;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380.9上年增长13.2%。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549.3万吨,万吨,比上年增加4.8%,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比上年增加13.1%,其中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168.4二氧化硫排放量的14.9%。
  “十五”期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呈现大幅增加趋势,没有完成国家“十五”控制目标(1800万吨)。2005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00年增加27.8%,是国家“十五”控制目标的1.41倍。以电力、煤炭、石油为主的能源工业发展迅速,导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逐年递增,2005年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35.4%。另一方面,由于城市清洁能源使用量的增加,支持了在我国城市化水平增长的前提下,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变化幅度不大。历年来,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比率都在80%以上,其中2005年的比率最高,达到85%。
  三、工业固体废物
  1.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排放及利用情况
  2005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134449万吨,比上年增加12.0%;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1655万吨,比上年减少6.1%。全国危险废物产生量1162万吨,比上年增加16.8%;危险废物排放量0.6万吨,比上年减少45.5%。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76993万吨,比上年增长13.6%;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27876万吨,比上年增加7.2%,其中危险废物贮存量337万吨,比上年减少1.7%;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31259万吨,比上年增加17.4%,其中危险废物处置量339万吨,比上年增加23.3%。
  “十五”期间,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长了51.5%,但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逐年下降,2005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比2000年下降48.1%,完成了国家“十五”规则指标(2900万吨)。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固体废物处理量(包括综合利用量、贮存量和处置量)的持续增加。与2000年相比,2005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和处置量分别增加110.7%和241.6%,工业固体废物贮存量减少了10.3%。
  2.工业行业固体废物排放情况
  2005年,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超过100万吨的行业依次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5个行业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占统计工业行业固体废物排放总量的75.6%。
  四、2005年造纸行业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排放及处理情况
  五、造纸行业用水情况统计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2007

《中国造纸年鉴.2007》

出版者:中国石化出版社

本年鉴栏目有:综述、产品与市场、发展建设、纤维原料、环境保护、科技与教育、相关行业、地方造纸工业、企业、事件、社团工作附录、单位名录。

阅读

相关人物

黄润斌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