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生活用纸市场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125
颗粒名称: 2006年生活用纸市场概况
分类号: F768
页数: 8
页码: 41-48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6年生活用纸市场概况。其中包括市场概况、主要制造商和品牌、技术进展、销售渠道方面的变化、市场展望等。
关键词: 生活用纸 市场 概况

内容

一、市场概况
  1.产量和消费量
  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GDP年增长率已连续4年超过10%。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20.94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0.4%和7.4%。在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情况下,生活用纸行业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势头。2006年全国生活用纸总产量约425.9万吨,比上年增长8.9%,设备利用率85%;销售量约408万吨,总销售额约300亿元(按平均出厂价7300元/吨计);消费量约397.9万吨,比上年增长8.1%,人均年消费量约3.03千克。
  2.进出口贸易持续活跃
  200年生活用纸的进出口贸易持续活跃,200年出口量30.86万吨,比上年增长18.8%;出口金额为3201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3.8%。进口量2.88万吨,比上年减少11.7%;进口金额为3458万美元,比上年减少13%。净出口量27.98万吨,比上年增长23.15%;净出口额为2855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0.5%。2006年的出口生活用纸中,加工产品的数量占出口总量的84.6%,金额占出口总金额的86.3%;进口生活用纸中原纸占82.15%,金额占进口总金额的68.42%。以上数据说明出口产品中主要是生活用纸成品而进口产品中主要是原纸。由于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化,取消了原纸的出口退税并禁止原纸来料加工贸易,因此原纸的进出口均有所减少。此外,在出口的各类生活用纸成品中,厕用卫生纸是主要产品,在进口的各类生活用纸成品中,纸手帕和面巾纸是主要产品。
  2006年生活用纸出口量在1万~3.2万吨的企业有维达、金红叶、中顺、惠州福和、金佰利、中山三角等。这6家企业的出口量约12万吨,占总出口量的约40%主要出口地是中国香港、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和中国澳门。
  3.商品浆市场价格及能源、运输等成本上涨的影响
  我国生活用纸特别是高档生活用纸对进口纸浆的依存度大,产品成本受国际纸浆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大。2006年商品浆价格继续呈上涨趋势,对生产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压力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6年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比2005年上涨6.0%,但由于纸浆价格上涨幅度大,造纸企业的成本上涨超过6%,为反映成本,2006年生活用纸产品的出厂价格平均上调3%~4%,同时,通过采取加强管理、降低消耗和销售费用、产品创新等措施进行自身消化。此外,由于人民币汇率上升,对于以进口浆为主要原料的企业,也部分弥补了纸浆价格上扬对成本的影响。成本上升对企业毛利率的实际影响约为3~6个百分点。
  4.消费市场的地域差距和城乡差别
  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差距大。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发展较快,而西部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生活用纸消费水平的地域差距。
  上海、北京、广东是全国生活用纸消费量最高的城市和省份。京沪两地生活用纸年人均消费量为8千克左右,正在逐渐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广东省是生活用纸的主要产区和消费市场,除厕用卫生纸外,纸巾纸的使用非常普遍,擦手纸和厨房用纸的消费量也在快速增长,生活用纸的年人均消费量超过6千克。根据各地区人均GDP和居民消费水平推断,东南沿海地带大约占全国生活用纸消费总量的60%以上。我国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年人均生活用纸消费量不足1千克,但价格相对便宜的草浆、再生浆厕用卫生纸的使用量也在逐步增加。
  2006年我国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继续提高,但城乡消费差别仍然很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6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3587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7.4%,恩格尔系数为4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759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0.4%,恩格尔系数为35.8%。我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3.9%,而生活用纸的消费比重估计占70%以上,中高档生活用纸的消费主要在城镇,农村人口主要消费中低档的厕用卫生纸。2006年我国有农村贫困人口2148万人(人均纯收入低于693元),比上年末减少217万人。在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村,仍有50%左右的人没有条件使用卫生纸。
  5.产品标准和质量监督抽检情况
  (1)产品标准生活用纸原来执行行业标准:QB2500—2000(皱纹卫生纸)和QB3529—1999(纸巾纸)。通过修订,GB20810—2006《卫生纸(含卫生纸原纸)》和GB/T20808—2006《纸巾纸(含湿巾)》两项新国家标准于2006年12月1日发布,2007年6月1日实施。
  GB20810—2006《卫生纸(含卫生纸原纸)》与QB2500—2000《皱纹卫生纸》的主要变化如下:
  ①皱纹卫生纸改为卫生纸,且增加了卫生原纸标准;
  ②产品等级由原A、B、C、D、E等改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
  ③定量指标连续了,不会因为定量原因造成不合格;横向吸液高度测定由单层改为成品层;抗张强度和柔软度不再作为强制性指标。
  GB/T20808—2006《纸巾纸(含湿巾)》与QB3529—1999《纸巾纸》的主要变化如下:
  ①增加了湿巾产品的要求;
  ②产品等级由原A、B、C等改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原A等品中的普通型和湿强型改为优等品的超柔型和普通型;
  ③增加了纵向湿抗张强度指标;横向吸液高度测定由单层改为成品层;纸餐巾不考核柔软度技术指标。
  (2)卫生标准纸巾纸执行国家标准:GB15979—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3)质量抽查2006年各地质监部门和卫生监督部门对卫生纸和纸巾纸的质量抽查结果表明较好产品在市场占主导地位,但批发市场出售的产品质量较差。存在的质量问题是微生物指标不合格、抗张强度等性能指标不合格、标识标注不合格等。2006年5月1日,卫生部发布的《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开始实施,有些企业的产品未及时更换包装,标识标注不符合规范而受到查处。
  二、主要制造商和品牌
  1.主要制造商
  中国目前的生活用纸市场仍是由众多制造商组成,行业的集中度较低。全国性的主要品牌有:维达、心相印、唯洁雅、舒洁、五月花、洁柔、清风、洁云等等。生活用纸的原纸制造商相对比较集中。
  因原材料、能源成本上升以及环境要求逐步严格,行业呈现优胜劣汰,重新整合的局面,具体表现在行业领先的大企业迅速扩张,同时有些企业经营困难、停产或关闭,特别是污染严重的小卫生纸厂。行业集中度有逐步提高趋势,2006年排名前15位的制造商(销售额2亿元以上)约占总销售额的30%。
  2006年最大的4家生活用纸企业是APP(金红叶)、恒安、维达、中顺,每家企业的生产能力都在18万吨/年左右。卫生纸原纸生产能力合计达到约76.6万吨,产量合计约58.9万吨,占总产量的17.1%。销售额合计约60亿元,占总销售额的20%。
  2.主要新增产能项目
  由于市场容量的持续增加,2006年前后,在关闭小厂的同时,国内高中档产品的新增产能集中,对行业的技术进步有推动作用。大企业的扩张有利于提高行业的集中度、提高行业装备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降低能耗和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主要新增产能项目如下:
  (1)进口纸机生产高档纸项目
  恒安纸业 2006年生产能力增加到18.2万吨/年。除原有湖南恒安纸业2台纸机共6.2万吨/年产能外,位于山东潍坊的山东恒安纸业2005年8月投产了生产能力为6万吨/年的PM3纸机;位于福建晋江的恒安(中国)纸业2006年7月投产了生产能力为6万吨/年的PM4纸机。山东纸业二期工程现已土建
  施工,产能为6万吨/年的PM5纸机预计在2007年7月投产,恒安(中国)纸业二期工程将在2007年下半年开工,产能为6万吨/年的PM6纸机预计将在2008年2月投产,湖南恒安纸业三期工程产能为6万吨/年的项目也将在今年开工建设,预计2008年10月投产,届时恒安纸业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36万吨/年。
  维达纸业 2006年生产能力增加到18万吨/年。其中:广东新会8万吨/年,江门双水2万吨/年,四川德阳1万吨/年,湖北孝感5万吨/年,北京2万吨/年。2007年计划分4次,在2月、4月、6月、8月,每次增加2万吨/年生产能力,预计在今年8月总产能达到24万吨/年。其中:北京3万吨/年,湖北5万吨/年,四川2万吨/年,广东新会8万吨/年,江门双水6万吨/年。2008年同样拟分4次,每次增加2万吨/年生产能力,届时维达纸业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32万吨/年。
  金红叶纸业 金光集团APP的扩建计划是在2010年前达到72万吨/年产能。目前苏州金红叶有2台进口纸机,4台国产纸机,合计产能16万吨/年,海南一期工程已有2台年产3万吨/年的纸机(亚赛利制造)分别在2006年11月和12月投产(目前运行车速在1000~1650米/分范围),2006年APP合计产能为24万吨/年;下一步苏州金红叶将再安装2台国产机,产能增加到18万吨/年,海南一期工程的另外4台纸机将在2007年8月~2008年3月期间陆续投产,二期工程将在2008年安装12台APP金顺造纸机械公司的纸机(设计车速1200米/分),三期工程将在2009~2010年安装6台APP金顺造纸机械公司的纸机(设计车速1800米/分)。
  中顺纸业 2006年产能达到18万吨/年。除原有的100多台国产小纸机外,2004年开始引进日本和韩国的纸机,共有8台BF型纸机,分布在中山、江门、四川、湖北和山东。2006年6月在江门双水投产了1台能力为1.5万吨的韩国制造新月型纸机。2006年开始在嘉兴筹建新厂。
  东冠纸业2005年开始新建卫生纸原纸生产线。2006年产能达到4万吨/年,2007年产能将达5万吨/年。规划总产能达到20万吨/年。
  贵糖纸业 现有产能7万吨/年,包括股份公司的2台合计产能为5万吨/年的进口卫生纸机及洁宝公司的数十台国产小纸机。规划的10万吨/年项目将分3期在2007~2010年期间完成,计划2008年达到10万吨/年产能。
  永丰余纸业 2006年昆山厂的生产能力增加到4万吨/年,计划在北京建设1~2台纸机,生产能力为2万吨/年,使其在大陆的卫生纸生产能力合计为6万吨/年。
  恒利集团 2006年7月投产1台产能为2.5万~3万吨/年的纸机。上海潜利2006年8月投产1台生产能力为3万吨/年的纸机。恒联美林2006年2台SCA的二手机(维美德制造)投产,产能合计3万吨/年。
  凤凰纸业 2006年投产1台BF-10纸机,产能为1万吨/年。
  (2)国产纸机生产中档纸项目汉兴纸业2006年扩产至6万吨/年产能,建成5万吨浆/年碱回收项目。奥辉纸业2006年扩产至6.5万吨/年产能,建
  成5万吨浆/年碱回收项目。
  紫荆花纸业 2006年扩产至10万吨/年产能。
  泉林纸业 计划建设7.5万吨/年麦草浆卫生纸项目,2006年一期安装10台纸机。
  3.外资进入情况
  目前,生活用纸市场以国内企业为主。主要的外资企业有金红叶、金佰利、王子妮飘、上海潜利等,台资企业有永丰余、东冠等。恒安集团是在香港上市的公司。经过2006年前后的洽商,2007年3月SCA宣布收购维达20%股份。
  虽然大型连锁零售商的形式在中国城市和东部发达地区发展迅速,但县以下的市场仍然需要通过分销商来销售。在销售网络方面,恒安、维达、中顺等国内企业相比跨国公司有很大的优势,即便中国的市场广阔,新的国外制造商要大举进入也面临阻力和困难。
  4.大小企业并存的情况不会很快改变
  中国高档生活用纸市场主要由APP、恒安、维达、中顺、永丰余、金佰利等企业占领,但中低档市场仍由多个制造商组成。随着中国生活用纸产业的发展,生活用纸小企业、小机台存在的用工多、效率低、质量不稳定、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生活用纸产业呈现集约化生产的趋势,行业排名前几位的企业迅速扩张,都计划在2010年之前达到产能30万吨/年或30万吨/年以上的目标;汉兴等以麦草、蔗渣、芦苇等草类纤维原料生产卫生纸的企业也在扩产到5万~10万吨/年的规模,并配备碱回收和中段废水处理设施。尽管如此,由于中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消费水平的差异也很大,对中低档生活用纸的需求仍然很大,而远途运输费用高,所以中低档生活用纸仍以地方品牌为主,大小生活用纸制造商并存的局面短时间不会改变。恒安、维达、中顺等大企业则采取全国布点设立纸厂或加工厂的做法,以降低物流成本。
  因原材料、能源成本上升以及环境保护和产品质量标准要求更加严格,行业呈现优胜劣汰,重新整合的局面,具体表现在行业领先的大企业迅速扩张,同时有些企业经营困难、停产或关闭,特别是设备简陋、产品质量差、卫生条件不符合要求、污染严重的小卫生纸厂。如陕西、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省份陆续关闭了很多以麦草和废纸为原料的小厂。但由于从经济利益出发的地方保护,小厂的关闭没有预期的那么快。
  5.获中国名牌和免检产品企业情况
  生活用纸是一种快速消费品,与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为推动生活用纸行业的名牌战略,经中国造纸协会和有关企业在2003年和2004年的申报和不懈努力,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2005年第1号文件中将纸巾纸、卫生纸列入中国名牌产品评价目录,文件对申报企业设定的门槛为年销售额在8亿元以上,根据这一条件,申报的企业和品牌有湖南恒安纸业的“心相印”品牌,维达纸业的“维达Vinda”品牌以及中顺纸业的“洁柔”品牌,以上品牌通过评审程序,已经在2005年9月公告列为中国名牌产品,有效期3年。
  根据2006年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国家免检产品及生产企业名单,生活用纸行业有7家企业免检期满重新申报,3家新申报,共10家企业获得免检产品资格,有效期3年。
  三、技术进展
  1.技术装备和设备制造业
  生活用纸在我国是近十多年来才迅速发展的一个纸种,以前中国没有专业的生活用纸工厂,卫生纸在造纸工业中最不受重视,往往被作为纸厂的附属产品,用尾浆或废纸生产,更没有人根据生活用纸的特点研究开发专用的技术和设备。这些年,中国主流的造纸机械研发和制造单位仍没有在生活用纸方面投入力量研究开发,而一些民营小机械厂的研发手段落后、资金不足、力量分散,工艺技术设备的开发远远赶不上行业发展的需要。
  随着生活用纸新项目的设备引进和投产,中国生活用纸的技术装备水平大大提高。新建大项目引进高速宽幅卫生纸机生产线和后加工设备,技术起点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生产高档生活用纸的纸机和加工设备主要从国外引进,引进的卫生纸机主要有新月型和BF型两种类型。引进的新月型成形器卫生纸机超过20台(包括在建)。主要的纸机设备供应商有:奥地利安德里茨(AndritzAG)、芬兰美(MetsoPaper)、美国比洛伊特(Beloit)、意大利亚赛利(A.CelliPaper)、欧弗O-ver、Recard、韩国京龙(Kyoungyong)等,其中从安德里茨引进的有8台,从美卓引进的有4台。从日本川之江公司(KawanoeZoki)引进的BF型卫生纸机累计有20多台(包括在建)。
  在相同生产能力情况下,国产卫生纸生产线的价格大致是进口生产线的1/10,而且上马快,所以采用“小土群”方式发展仍然是中小企业的首选。中国目前有卫生纸生产企业800多家,大多是年产量5000吨以下的小型企业,卫生纸机的型式以抄宽1092、1575、1760、1880毫米,车速150~180米/分的纸机为主,新建或改扩建项目的卫生纸机幅宽基本都在1575毫米以上。
  近两年,国内制造的卫生纸机在幅宽和车速以及性能方面有所进步,数台设计车速为250米/分的纸机已经投产,运行车速可稳定在200多米/分。2006年在东冠纸业(1台)和金红叶纸业(4台)投产的国产纸机最高设计车速为50米/分,实际运行速度可达300多米/分,但与进口纸机的技术差距仍相当大。现在也有设备制造企业在研制真空圆网型和新月型卫生纸机,但尚无突破性进展,技术关键点是浆料流送系统、成形部和于燥部。目前,单机生产能力在30~50吨/日以上的卫生纸机仍需要引进。
  中国在生活用纸产品加工设备方面进步较快,不但满足了国内中小纸厂的需求,而且出口量不断增长,但与进口设备相比,在效率、加工精度、稳定性、自动化程度等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技术差距较大的加工设备主要是卷纸复卷机、卷纸和手帕纸包装机等。
  2.产品创新
  中国市场上生活用纸的品种和形式日益增多,包括:卫生卷纸,抽取式卫生纸、平装或折叠装卫生纸,餐巾纸、面巾纸、纸手帕,厨房用纸、擦手纸等。个人消费用或称居家用生活用纸(AH)市场占90%,商用或称居家外用(AFH)市场占10%,后者呈增长趋势。
  质量方面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产品柔软性、韧性和吸水性方面的改善,全木浆高档产品市场的增长高于一般产品市场,主要生产商都推出了3层甚至4层的卫生纸产品;二是通过推出差异化产品寻求高利润的利基市场,如添加香精和乳霜、芦荟、维生素等表面处理剂,使产品气味清香或具有更好的皮肤呵护性能。
  但总的来说,与北美和西欧发达国家不同,中国消费者对产品柔软度的要求不太苛求,因此,预期在2010年前,即便是大生产商也不大可能采用设备投资和能耗较高的TAD技术生产特级生活用纸产品。
  四、原料瓶颈
  我国木材资源匮乏,在国际贸易中是商品木浆的主要进口国。高档生活用纸的纸浆原料基本是进口商品木浆,国产木浆的供应量很少。虽然随着APP的海南金海浆纸公司年产100万吨木浆厂等纸浆项目的投产,国产木浆的使用有所增加,林浆纸一体化的项目也在加快步伐,但中国无疑是要外购纸浆的。除金红叶纸业、凤凰纸业外,其他生产高中档生活用纸的企业都需外购木浆。由于对进口纸浆的依存度大,原料来源和成本受国际商品浆市场的影响很大,北美特别是加拿大一些浆厂的关闭,使纸浆供应紧张,价格居高不下,这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但有利的因素是卫生纸所用的木浆原料以阔叶木浆为主,随着南美洲阔叶木浆厂新增产能的投产,市场供应和价格飙升的情况将会有所缓解。
  使用适当配比的商品木浆和蔗渣浆、竹浆、芦苇浆、麦草浆等可以生产中档生活用纸,但污染治理难度大。最近几年,非木材制浆的碱回收工艺和氧脱木素、全无氯漂白工艺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大大降低了吨浆用水量和污染物排放。我国有丰富的非木材纤维原料资源,生活用纸企业要适时利用并实现清洁生产。这两年以竹子和蔗渣为原料的卫生纸产能增加,竹浆卫生纸主要集中在四川等地,但许多工厂特别是竹浆卫生纸企业规模太小,没有配套碱回收和污水处理系统,对环境造成污染,受到社会的关注。
  此外,利用废纸再生浆生产生活用纸也势在必行。2006年在一些小草浆纸厂关闭的同时,有些纸厂转向使用废纸原料。但在中国目前小企业众多的情况下,由于牵涉到环境和产品安全性方面的问题,废纸浆用作纸巾纸的原料还比较困难。由国家质检总局在2003年发布的“一次性生活用纸加工企业监督整治规定(国质检执[2003]289号)附件1”中规定,生产纸巾纸只可以使用木材、草类、竹子等原生纤维作原料,不得使用任何回收纸、回收湿巾及其他回收纤维状物质作原料。这是基于目前中国的废纸回收分类水平、企业对回收纸的处理技术和设备水平以及生产环境情况,为确保纸巾纸达到卫生标准不危害消费者健康而制定的。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废纸回收利用的技术和工艺成熟,可以用回收纤维生产高质量的卫生纸、纸巾纸。在我国,经过一定的发展阶段,在大规模脱墨浆生产,解决环境污染和产品卫生安全性的前提下,废纸将成为生活用纸企业可选择利用的好原料。今后生活用纸使用废纸原料的比例有可能增加,如惠州福和纸业等企业的扩产以及上海潜利纸业的生活用纸项目,还有一些企业也在考虑建设大型脱墨纸浆生产线。
  五、销售渠道方面的变化
  生活用纸属于快速消费品,物流成本较高、流动资金占用较大。中小型生产规模的制造商一般在附近地区销售产品,全国性的品牌为数不多。制造商一般通过多种渠道销售产品,包括批发商、分销商、超市、大卖场、传统零售店铺及便利店。
  中国加入WTO后,产品的销售渠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卖场和连锁超市在城乡迅速普及,终端销售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所占比例不断扩大。生活用纸在现代渠道即超市、大卖场、专卖店、百货商店、便利店等的销售额虽然增加,但传统的批发、分销渠道仍然是不可或缺的,现代渠道无法完全将其取代。
  产品进入大卖场可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扩大销售量,减少中间环节,及时反馈信息,但在大卖场和制造商之间,“进场费”一直是碰撞最为激烈的话题。大卖场门槛的提高对跨国公司及大企业有利,很多中小企业因不能承受高额费用无利可图而选择退出。2006年国家出台了《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但以家乐福为代表的一些大型超市仍变相制定不合理合同条款,即便大企业也不堪重负而纷纷抵制,争取合理的利润。
  在现代渠道发达的一级市场,相对于集约特征明显、单位吞吐量巨大的现代渠道,传统渠道存在经营管理水平落后、效率低、协调维护管理成本高、物流配送麻烦等缺陷,但与之相应的是,它具有要约门槛低、账龄短、单位销售利润贡献率可能更高等优点,其在周边市场的辐射能力,对下级网点的掌控、配送能力仍然被许多企业所倚重,与现代渠道有很强的互补性。在二、三级市场,销售渠道仍以传统的批发分销通路为主。
  六、市场展望
  一般认为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人均用纸量会有突破性的提高,目前我国除上海和北京外绝大多数地区尚未达到这一水平。此外,人均国民总收入也未达到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2006年中国生活用纸人均消费量为3.03千克,仍与发达国家水平相距甚远。因此,在经济稳定增长、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市场进一步开放等良好因素的促进下,生活用纸的发展仍有很大的潜在市场和发展空间。
  今后我国生活用纸市场的发展仍将与国家GDP的增长、人口的增长、城市化进程、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因素密切相关。消费需求呈现多元化并向中高档产品过渡。
  预期生活用纸市场的发展会出现以下情况:
  (1)跨国公司及中国本土主要的生活用纸制造商通过增加投资和合作、并购等方式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提高产品品质。2005~2010年高档生活用纸新一轮产能的增加对行业的技术进步有推动作用。大企业的扩张有利于提高行业的集中度、提高行业装备水平、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降低能耗和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
  (2)2008年前后可能会出现产能集中增加而市场需求跟不上的剪刀差时期,加上纸浆和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带来的成本问题,行业将遭遇市场困难周期。
  (3)厕用卫生纸仍是主导产品,但所占比重继续下降,面巾纸、餐巾纸、手帕纸所占比重继续提高,厨房纸、擦手纸、工业擦拭纸等消费量明显上升;居家用生活用纸的市场扩大。
  (4)在继续使用进口商品木浆的同时,为更好、更容易地控制原料成本,增加产品竞争力,生活用纸的纤维原料将就地取材,在解决制浆污染问题的前提下更多地使用国产木浆、竹浆、蔗渣浆、麦草浆等非木材纤维原料,废纸再生浆的用量也会增加。
  (5)农村市场消费量上升,出口量继续增加。
  预计到2010年期间,中国GDP的年增长率将保持在5.5%~7%。从经济发展等有利因素和人口增长率呈逐年缓慢下降趋势、大城市生活用纸的消费趋近饱和等负面因素综合考虑,生活用纸消费的年增长率将与国家GDP的增长同步或稍低。预计在2010年我国的人均生活用纸消费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
  预计2006~2010年期间,产量和消费量的平均年复合增长率为5.5%,新增生产能力140万吨/年(估计淘汰旧生产能力30万~40万吨/年),其中新增高档纸生产能力约110万吨。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2007

《中国造纸年鉴.2007》

出版者:中国石化出版社

本年鉴栏目有:综述、产品与市场、发展建设、纤维原料、环境保护、科技与教育、相关行业、地方造纸工业、企业、事件、社团工作附录、单位名录。

阅读

相关地名

惠州市
相关地名
香港特别行政区
相关地名
澳门特别行政区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
湖南省
相关地名
福建省
相关地名
晋江市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
新会区
相关地名
江门市
相关地名
四川省
相关地名
德阳市
相关地名
湖北省
相关地名
孝感市
相关地名
苏州市
相关地名
中山市
相关地名
嘉兴市
相关地名
永丰县
相关地名
泉林镇
相关地名
陕西省
相关地名
河南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