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造纸工业能耗情况及节能主要途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 1999》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097
颗粒名称: 近年造纸工业能耗情况及节能主要途径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3
页码: 597-599
摘要: 本文讲述近年造纸工业能耗情况及节能主要途径、1990至1997年造纸及纸制品业能耗情况表、中、日两国造纸工业能耗比较。
关键词: 造纸工业 能耗情况 节能途径

内容

1997年我国造纸及纸制品耗能1943万吨标准煤,占全国工业能耗总量的2.2%,与1996年的2200万吨相比,减少11%(1997年数值偏低)。在燃料结构中,68%是原煤,外购电168亿千瓦时,自发电量约25亿千瓦时。
  造纸及纸制品1997年万元产值能耗1.56吨标煤,较1996年的1.81吨下降13.8%。
  1997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5.0吨标煤,较1996年的6.7吨下降25%。造纸万元产值能耗(估算)2.84吨标煤,较1996年3.15吨下降9.8%。产值单耗下降较大主要是结构节能,在造纸及纸制品产值中,生产过程耗能极少的纸制品产值增长较快,1996年纸制品产值占造纸及纸制品总产值的32.9%,1997年达到35.8%;在纸和纸板生产中,纸板耗能较纸少,但产量增长较快,1996年机制纸板产量占机制纸和纸板总产量的41.0%,1997年为44.9%;高附加值产品的增加也是产值单耗降低的重要原因。
  产量单耗情况是:据对490个制浆造纸企业(重点企业,基本含制浆)统计,每吨纸和纸板耗能1.57吨,三年来没有多大变化。主要原因是,近几年来企业为了适应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及经济运行机制进一步市场化,着力调整产品结构,节能基建、技改基本没有资金投入;纸制品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及其它原因,一些企业生产遇到较大困难、环境保护当今成为制约造纸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成为企业工作的重点,节能管理有所放松。1990—1997年造纸及纸制品业能耗请参见表1。
  我国造纸工业能源消费由于纤维原料结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企业规模及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与世界纸品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我国是世界纸品生产和消费大国,虽主要是中低档产品,但其产品单耗一般为国际平均水平的一倍。比如,日本1993年纸和纸板的产量为2767万吨,与我国1995年产量2780万吨相近。我们对能源消费进行比较,日本能源消费总量1791万吨标准煤,其中外购能源1162万吨(其中电力92.8亿千瓦时),能源自给率35%,每吨产品耗能0.645吨标煤,其中消耗外购能源0.420吨。我国1995年能源消费总量(外购)为2138万吨标煤,其中电力169亿千瓦时,每吨产品耗能1.57吨。如不考虑不可比因素(如燃料、原料及其它),仅从数值上比较,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日本外购能源的1.8倍,产品单耗为2.4倍。不同产品单耗比较如下:漂白硫酸盐木浆日本0.391吨/吨针叶材,0.340吨/吨阔叶材,我国0.714吨/吨;机械磨木浆日本0.166吨/吨,我国0.278吨/吨;印刷用纸日本0.363吨/吨,我国0.630吨/吨。中、日两国造纸工业能耗比较见表2。
  我国“八五”以来,新建和扩建了一些制浆造纸企业,引进了一些先进的制浆造纸技术和装备。据资料报道,广东省广宁竹浆厂由美国引进快速置换加热间歇蒸煮(RDH)装置,生产能力5万吨/年,1996年投料试车,取得成功,制浆能源与传统间歇蒸煮比较,节约蒸汽78%。该厂蒸煮用1138千帕蒸汽,消耗为980兆焦/吨(折33.4公斤标煤);同时送蒸煮锅黑液温度大于80℃并产生≥75℃热水6米3/吨;纸浆得率高、强度可提高10%;全封闭无废汽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福建青州造纸厂引进双容器KAMYR连蒸系统,生产能力15万吨/年,特点是木片和蒸煮液充分混合,热分布均匀,热效率高,高压蒸汽冷凝水全部回收,黑液的二次蒸汽及其余热都得到利用,纸浆低温放锅,吨浆耗汽0.84吨,为原间歇蒸煮耗汽的45%;送蒸发的黑液经二次闪急蒸发,黑液浓度提高,固形物含量比原间歇蒸煮提高3%~4%,黑液蒸发工段耗汽减少0.4~0.5吨/吨浆;引进单段扩散洗涤和封闭热筛选,充分利用筛选后的滤液进行循环使用,大大节约清水,每吨浆仅需补充3.5吨清水,原制浆清水用量为83吨。该厂由瑞典引进纸板机,生产能力为540吨/日,干燥部为气垫干燥器,干燥方式由热空气直接对浆幅进行干燥,干燥效率高,封闭结构配有热回收系统,热损失减少6%,在蒸汽压力0.21兆帕下,每吨浆板耗汽1.8吨,耗电29千瓦小时,为普通电耗的1/4。还有即将投产的广西南宁造纸厂,引进等温连续蒸煮(ITC)也必将生产出低能耗纸浆。一些以废纸为主要原料并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企业已建立,已经做到成本低、能耗低、产品档次较高、竞争能力强。宁波中华纸业有限公司1998年生产涂布白纸板44.8万吨,产品单耗0.45吨标煤/吨,较国内平均先进水平0.63吨/吨低28%。这些企业在国内树立低能耗样板,引导节能技术进步。
  为缩小我国造纸工业能耗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必须考虑采取以下措施:
  1.调整原料结构。当今世界造纸工业在原料结构上已确立了以木材为主要纤维原料的生产体系,木材纤维原料的比重已达到95%,而我国木材纤维原料约占13.4%(包括进口纸浆),其它全部是非木材纤维原料。原料结构对能耗有较大影响,增加木浆比重,可充分利用木材的树皮、木屑等和硫酸盐法制浆蒸煮黑液的伴生能源,是提高能源自给率的重要途径。美国造纸能源自给率为47%,北欧国家更高,而我国仅少数企业达到20%~30%。另外,充分利用废纸浆,不仅可使废料资源化,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也可以节能。用废纸生产纸浆比用化学法或机械方法节能1/2~2/3。随着废纸用量的增大,利用废纸制浆的节能技术进步加快,如高浓度碎浆,由一般5%~8%,提高到15%~18%;消除粘胶物质由热处理发展为冷处理等,都可进一步降低废纸处理过程中的能耗。国家应采取必要措施,鼓励废纸的回收和利用。
  2.企业大型化。我国造纸企业平均规模5700吨/年,大型企业产量仅占25%。现代制浆造纸生产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连续流水作业,自动化程度高,适合于较大经济规模。目前外资在我国建设的工厂已体现了这一原则,且在我国建立自有林基地,利用地方资源达到林纸结合生产一条龙。我国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较落后、污染严重、能耗较高,仍属粗放型经营。另外,企业经济规模的扩大不应是小蒸球、小纸机的重复增加,而应注重技术进步,不然规模上去了,仍摆脱不了落后的帽子。
  3.加快节能技术进步是根本。制浆造纸节能主要是节约蒸汽和电力。降低蒸煮、漂白、干燥和蒸发用汽是节能的关键。要大幅度降低蒸煮能耗必须改革制浆设备和工艺,我国80年代末就进行了冷喷放生产试验,某厂用单锅试验节约蒸汽50%;某厂在生产中采用冷喷放,节约蒸汽30%;某厂对原有蒸煮系统(能力5万吨/年)进行改造设计,可增加能力50%,原每吨浆耗汽3吨,降到0.45吨,节汽85%,这说明冷喷放是可行的。发展高得率制浆如CMP、CTMP、SCMP、APMP等,不仅可以节约纤维原料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还可以节约蒸汽(电耗增加),若配套热回收装置,可以回收损失热量的80%。
  纸浆次氯酸盐漂白一般在35~40℃进行,纸浆漂白的初温一般为15℃提高到40℃,每吨浆(绝干)耗蒸汽:浆浓度6%时为0.,83吨,8%时0.61吨,12.5%时0.38吨。我国目前一般采用5%~6%,有多段漂的和近期引进的采用中浓(8%~15%)漂白,国际一般在中浓下漂白,并向高浓(30%)发展,可以大大节约蒸汽、二氧化氯、过氧化氢;如果漂白温度高达60~70℃,采用高浓漂白更可节约蒸汽。
  为减少抄纸过程汽耗,应提高车速、增加幅宽,即提高纸机的产量和质量,为此,纸机网部采用新型流浆箱、聚酯成形网、新型脱水器材,提高网部脱水能力;压榨部采用高线压复合压榨、宽压区、靴型压榨等,提高湿纸压榨部干度;干燥部采用全封闭烘缸罩、袋式通风装置、气垫干燥、聚酯干网、热泵等措施。某厂将普通压榨改为复合压榨,线压力由350牛/厘米提高到1470牛/厘米,纸页进烘缸干度由29%~30%提高到35%﹣36%,汽耗降低20%;某厂将纸机压榨部三辊二压区复合区榨改为四辊三压区复合压榨,出压榨部纸幅水分降低1%,减少汽耗6.1%。随着纸机集散控制系统的采用,提高纸张的成纸率,也降低了产品单耗。
  制浆废液的蒸发浓缩也是耗汽大户,有资料报道,用汽量约为总用汽量的30%。采用先进提取设备,提高黑液提取率;采用高效蒸发设备,提高蒸发效率;采用结晶蒸发、黑液热处理技术等,提高黑液出蒸发站固形物含量;改进碱炉结构,提高碱炉热效率和黑液产汽量。
  当今,人口、资源、环境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我国实现经济和社会跨世纪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解决资源和环境的根本出路是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搞好资源节约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改革脱困”的重要措施,无论是对国家还是企业自身,节约能源都有十分重要意义。我们要在发展造纸工业的同时努力降低能源消耗,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树立世界纸品大国的良好形象。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 1999

《中国造纸年鉴 1999》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中国造纸年鉴》是一本全面、系统地记录、反映中国造纸工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工具书,其内容主要包括1996至1998年间中国造纸工业的基本发展情况,有关制浆造纸经济、技术、生产的统计数据,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境内外造纸市场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苏锦
责任者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