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改革开放20年来造纸工业的回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 1999》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095
颗粒名称: 第二部分 改革开放20年来造纸工业的回顾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6
页码: 594-599
摘要: 本文讲述改革开放20年来造纸工业的回顾包括造纸工业20年发展情况、近年造纸工业能耗情况及节能主要途径情况。
关键词: 改革开放20年 造纸工业 回顾

内容

造纸工业20年发展情况
  在改革开放的20年中,全国纸及纸板生产量年均增长121万吨,年均递增10.1%,比同期世界平均递增率高出6.7个百分点。从1992—1998年,我国纸和纸板的年产量(未包括台湾、港澳的产量)已连续7年名列世界第三位。
  1.生产建设的发展
  改革开放20年中,全国轻工系统内造纸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5亿元,新增纸及纸板生产能力920万吨。
  目前,全国10万吨/年规模以上的造纸企业已有32家:①金东纸业(江苏)有限公司70万吨/年;②山东晨鸣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40万吨/(寿光22万吨、齐河6万吨、汉阳10万吨、襄樊2万吨);③宁波中华纸业公司40万吨;④常州亚太集团35万吨;⑤广州造纸有限公司(广州造纸厂)30万吨;⑥佳木斯纸业有限公司(佳木斯造纸厂)26.5万吨;⑦福建青山纸业集团公司(青州造纸厂)26万吨;⑧吉林造纸股份公司(吉林纸厂)23万吨;⑨山东太阳纸业集团总公司(兖州纸厂)20万吨;⑩广东中山联合鸿兴造纸有限公司16.7万吨;〓营口造纸厂16万吨;〓金城纸业有限责任公司(金城造纸厂)15万吨;〓石岘造纸厂15万吨;〓江西纸业集团公司15万吨;(江纸10万吨、抚州3万吨、其他2万吨);〓福建南平星光集团(南平造纸厂)14万吨;〓山东华泰纸业集团总公司(东营纸厂)13万吨;〓岳阳纸业集团(岳阳造纸厂)12万吨;〓宜宾纸业公司(宜宾造纸厂)12万吨;〓山东高唐纸业集团总公司(高唐县纸厂)12万吨;〓山东淄博博汇实业总公司(马桥纸厂)12万吨;〓烟台福斯达纸业公司12万吨;〓山东临清银河纸业总公司(临清造纸厂)12万吨;〓上海韩松潜力纸业公司12万吨;〓天津板纸厂(振华纸板厂)12万吨;〓马鞍山山鹰纸业集团公司(马鞍山纸板厂)12万吨;〓河北冀腾纸业集团公司(滦南纸板厂)12万吨;〓芜湖东方纸业公司(东方板纸厂)11万吨;〓鸭绿江造纸厂10万吨;〓苏州紫兴纸业公司10万吨;〓苏州金华盛纸业公司10万吨;〓广东东莞久龙纸业公司15万吨;〓广东达高纸业10万。32家企业合计能力601万吨,占全国21.46%。
  近20年来,全国共引进纸机、纸板机64台(包括改革开放前引进11台)。计有①辽宁鸭绿江纸厂引进立式夹网纸机1台(3940毫米二手机,600米/分、6万吨胶印新闻纸);②丹东造纸厂1台(3700毫米二手机,机内涂布文化纸3万吨);③营口造纸厂2台(3200毫米机内涂布二手纸板机,涂料白纸板3万吨、5万吨各一台);④辽宁工业纸板厂1台(封面纸板);⑤吉林造纸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纸厂)2台(5500毫米2台,一台改造后纸袋纸机10万吨,一台二手机胶印新闻纸6万吨);⑥石岘造纸厂1台(3940毫米二手机,600~800米/分,5~7万吨胶印新闻纸);⑦佳木斯纸业公司3台(5500毫米、200吨/日一台已改造至350吨/日伸性纸袋纸12万吨;125吨/日一台,纸袋纸、牛皮纸、浸渍绝缘纸4万吨;8.5万吨牛皮箱纸板机一台);⑧牡丹江纸厂1台(2万吨汽车箱纸板机);⑨佳木斯东风纸厂1台(5万吨挂面纸板);⑩天津板纸厂1台(5万吨牛皮箱纸板);〓天津造纸厂1台(二手机2万吨文化用纸);〓天津造纸五厂1台(3万吨证券纸);〓天津造纸四厂1台(4万吨铜版纸);〓保定钞票纸厂(原604厂)5台(钞票纸、证券纸、邮票纸、特种纸等);〓秦皇岛纸厂1台(3~5万吨牛皮箱纸板二手机);〓山东晨鸣红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台(4550毫米、1000米/分、机内涂布12万吨高级文化用纸);〓山东高唐纸业集团总公司1台(3800毫米二手纸机、机内涂布7万吨高级文化用纸);〓潍坊恒信纸业公司2台(6000吨涂布玻璃纸,双层、单层各一台);〓烟台福斯达纸业公司1台(10万吨涂布白卡、白纸板);〓济南大易公司一厂(山东东厂)1台(5000吨卷烟纸二手机);〓山东青州纸厂1台(1.5万吨高档薄页纸);〓苏州紫兴纸业公司1台(10万吨铜版纸);〓常州亚太集团公司1台(9700毫米、1500米/分、机内涂布35万吨高级文化用纸);〓上海韩松潜力纸业公司1台(12万吨再生新闻纸);〓上海实宏纸业公司(宏文造纸厂)1台(5万吨牛皮箱纸板);〓上海星火纸浆厂1台(5万吨涂布白纸板);〓上海国丰造纸厂1台(7000汽车三滤纸);〓宁波中华纸业公司3台(涂布白纸板、白卡,5万吨一台、17万吨二台);〓杭州华丰纸业公司(华丰造纸厂)2台(改造一台双高卷烟纸机,引进一台新型双高卷烟纸机);〓浙江民丰集团震洲纸业公司(湖州纸板厂)1台(6万吨涂布牛皮纸板);〓福建青山纸业公司2台(原5万吨纸袋纸已改造至10万吨伸性纸袋柢机一台,15万吨牛皮浆浆板机一台);〓福建龙岩超压纸厂1台(5万吨超压电话薄纸);〓岳阳纸业集团1台(3940毫米3.3万吨凸版纸已改造至5万吨胶印书刊纸);〓广州造纸有限公司(广州造纸厂)2台(一台3940毫米、3.4万吨新闻纸机已改造成5万吨胶印新闻纸机,8600毫米、1000米/分二手机一台,15万吨胶印新闻纸);〓广东维达纸业公司1台(1800米/分高速特薄高级卫生纸2.5万吨);〓广东冠豪纸业公司1台(1万吨无碳复写纸);〓汕头纸厂1台(1万吨彩色洗像原纸);〓广西柳江纸厂1台(3940毫米、3.4万吨凸版纸已改造成5万吨胶印书刊纸);〓四川宜宾纸业公司(宜宾造纸厂)2台(3300毫米、3万吨胶印书刊纸二手机一台,5500毫米、6万吨胶印新闻纸二手机一台);〓四川长江包装纸业公司1台(3万吨牛皮箱纸板二手机);〓云南兰鹰纸业公司(红星纸厂)1台(5000吨双高卷烟纸机);金华盛纸业公司1台(无碳纸10万吨);〓广东东莞久龙纸业公司1台(15万吨牛皮箱纸板二手机);〓广东维达高纸业公司1台(10万吨涂布白纸板);金东纸业(江苏)有限公司2台(一台年产35万吨铜版纸,一台年产35万吨高级文化印刷纸)。
  另外引进连续蒸煮设备14台(包括改革开放前引进1台)。其中,塔式连蒸5台(Kamry4台:青山15万吨、佳木斯8.5万吨、南宁10万吨、思茅6万吨;Ashma1台;宜宾4万吨);管式连蒸9台(Sunds横管3台;焦作1.7万吨、德州1.7万吨、上海星火2.5万吨;BC横管1台:福州4万吨;Pandia横管1台:柳江2万吨;M&D斜管2台:石岘2万吨、山东齐河4万吨)。
  大型高速纸机及连续蒸煮的引进,为我国造纸工业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增加了技术含量。
  2.利用外资初见成效
  截止1996年,全国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轻工造纸“三资”企业357个,占全国造纸企业数的5.5%;从业人员6.74万人,占全国造纸职工总人数的5%;固定资产合计128亿元,占全国造纸固定资产总数的18.7%;工业总产值80亿元,占全国造纸工业总产值的12.3%;产品销售收入96亿元,占全国造纸产品销售收入的12.9%。一些大型“三资”造纸企业在宁波、常熟、苏州、烟台、上海等地相继建成投产,为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对高档纸和纸板的需求、节约外汇将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
  在改革开放的20年中,据不完全统计累计利用外资总额约40亿美元,建设较大项目100多个,新增浆、纸能力225万吨。这对促进我国造纸工业技术进步,将越来越显现其积极作用。
  3.品种增加、质量提高、科技成果丰硕
  目前各种纸和纸板已发展到600多个品种。列入国民经济和文化事业发展需要的大宗重点产品,如新闻纸、胶印书刊纸、牛皮包装纸袋纸及伸性纸袋纸完全可以自给自足。就产品品种和总产量而言,基本上可以满足文化、包装、工农业、技术、医药等方面的用纸需求。近两年国产纸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约80%左右,主要原因是自1996年至今国际浆纸价格处于低谷,大量廉价的纸、纸板、纸浆涌入国内,挤占了国产纸市场。
  改革开放以来,造纸工业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的科技进步、科研成果450余项,不少成果已应用到生产中并取得较好效果。改革开放20年来,荣获国家级、部优产品和优秀新产品奖700余项。独具特色的侧浪式长网纸机是我国的独家世界专利和绝密技术,是用特长纤维抄制特薄纸种的专用设备,1985年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珠海红塔仁恒纸业有限公司的涂布白卡纸达到了世界名牌芬兰双A(A)纸的水平,1997年荣获中国轻工总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吉林纸厂的45克/米2增白低定量胶印新闻纸接近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保定钞票纸厂(原保定604厂)1964年研制成功固定水印10元券钞票纸,彻底打破了苏联对我国钞票纸和钞票印刷的封锁。80年代中期,该厂引进先进设备改造扩建,生产出带防伪金属线的50元和100元钞票纸,为改革开放后大量的金融流通作出了重要贡献。“金城”牌胶印书刊纸、“晨鸣”牌双面胶版纸在国内享有盛誉,受到用户欢迎。
  1993—1998年,佳木斯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晨鸣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吉林造纸股份有限公司、鸭绿江造纸厂、石岘造纸厂、珠海红塔仁恒纸业有限公司、浙江波特贝纸业有限公司、四川万元造纸厂、新疆屯河纸业有限责任公司等造纸企业已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并颁发了证书。这些企业已向国际质量管理标准体系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4.结构调整初见成效
  原料结构不断变化。重点企业造纸林和芦苇基地建设有所发展,已初具规模。针对我国木材缺乏的劣势,降低了木浆进口关税,近几年木浆进口不断增加,1998年木浆进口量已达219.93万吨,比1997年增长42.67%。目前,造纸原料中木浆的比例约占15%;国产非木材纤维制浆约占48%;废纸浆大量增加,由过去的15%增至35%。
  产品结构由数量型、少品种向质量型多品种转变。中高档产品的比例已由30%增至50%,优等品率已达30%以上。纸及纸板的比例更趋合理,已由7∶3调整到6∶基本上可满足较低消费水平的需求。
  4,规模结构不断发展。1995年万吨以上造纸企业1187家,产量1800万吨,占总产量64%。截止1998年,10万吨以上的造纸企业32家,能力601万吨,占全国21.46%。规模最大的造纸企业已达70万吨。
  5.重视环保,污染防治工作有所进展
  造纸污染治理坚持了“综合治理、以防水为主,厂内治理为主”的环保方针。对新开工的基建和技改项目均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规定。针对本行业特点、弱点问题,突出重点,对草浆、较大污染点源和淮河流域造纸企业进行了污染防止,取得了一定成绩。1996年全国取缔4271家小造纸厂(其中淮河流域1111家),减少COD排放量35万吨/年。
  截止1998年,全国具备碱回收装置的造纸企业已有97家,年回收碱量约40万吨左右。1995年最高回收碱量达43万吨。值得特别提出的是,近几年麦草浆碱回收已有突破性进展。1995年全国麦草浆碱回收只有6家运转,回收碱量5700吨;1996年8家回收碱8000吨,增长40%;1997年16家回收碱2.19万吨,增长174%;1998年19家回收碱4.89万吨,增长123.5%,占当年全国总回收碱量34万吨的14.39%。山东晨鸣集团和华泰集团的麦草浆碱回收已作出表帅,创造了典范。1998年底,“晨鸣”和“华泰”的吨碱耗油降至30公斤左右。华泰集团的吨碱综合成本降至1360元/吨。1999年4月,晨鸣集团的麦草浆碱回收又上新台阶、创造新水平,吨碱耗油已降至18公斤左右,达到了国内木浆碱回收吨碱油耗的先进水平,吨碱车间成本800元,综合成本约1300元。可以说,麦草浆碱回收在经济上也是过关的。麦草浆碱回收技术与装备已有突破性进展,国内可提供成套设计与成套设备。碱回收是碱法化学浆纸厂大量消除COD的有效措施。在搞好碱回收的同时,应相应配备中段水治理措施,则可实现达标排放。山东华泰集团、晨鸣集团及河南漯河银鸽公司的中段水工程已投入运行,并通过了省环保主管部门的达标验收。
  酸法及亚铵法制浆造纸厂以搞好综合利用为主,生产减水剂、粘合剂等产品。开山屯、广州、石岘等酸法木浆厂已生产木素磺酸钙减水剂;金城、营口、天津等酸法苇浆厂已大量生产粘合剂;山东泰安纸厂、四川仁寿东方红纸厂的亚铵法废液已生产粘合剂。这些企业在综合利用、减轻污染方面作出了成绩。
  6.造纸工业体系基本建成
  1997年全国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造纸企业有5873家、造纸设备制造单位73个、造纸工业科学研究所12个、造纸专业设备研究所1个、设有造纸专业的大型设计院8个、设有制浆造纸专业的大专院校14所、有培养制浆造纸专业博士生的单位3个、硕士生单位9个。可以说,我国造纸工业已基本建成包括制浆造纸生产、科研、教学、设计、设备制造、建设工程安装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中国造纸协会)
  近年造纸工业能耗情况及节能主要途径
  1997年我国造纸及纸制品耗能1943万吨标准煤,占全国工业能耗总量的2.2%,与1996年的2200万吨相比,减少11%(1997年数值偏低)。在燃料结构中,68%是原煤,外购电168亿千瓦时,自发电量约25亿千瓦时。
  造纸及纸制品1997年万元产值能耗1.56吨标煤,较1996年的1.81吨下降13.8%。
  1997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5.0吨标煤,较1996年的6.7吨下降25%。造纸万元产值能耗(估算)2.84吨标煤,较1996年3.15吨下降9.8%。产值单耗下降较大主要是结构节能,在造纸及纸制品产值中,生产过程耗能极少的纸制品产值增长较快,1996年纸制品产值占造纸及纸制品总产值的32.9%,1997年达到35.8%;在纸和纸板生产中,纸板耗能较纸少,但产量增长较快,1996年机制纸板产量占机制纸和纸板总产量的41.0%,1997年为44.9%;高附加值产品的增加也是产值单耗降低的重要原因。
  产量单耗情况是:据对490个制浆造纸企业(重点企业,基本含制浆)统计,每吨纸和纸板耗能1.57吨,三年来没有多大变化。主要原因是,近几年来企业为了适应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及经济运行机制进一步市场化,着力调整产品结构,节能基建、技改基本没有资金投入;纸制品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及其它原因,一些企业生产遇到较大困难、环境保护当今成为制约造纸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成为企业工作的重点,节能管理有所放松。1990—1997年造纸及纸制品业能耗请参见表1。
  我国造纸工业能源消费由于纤维原料结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企业规模及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与世界纸品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我国是世界纸品生产和消费大国,虽主要是中低档产品,但其产品单耗一般为国际平均水平的一倍。比如,日本1993年纸和纸板的产量为2767万吨,与我国1995年产量2780万吨相近。我们对能源消费进行比较,日本能源消费总量1791万吨标准煤,其中外购能源1162万吨(其中电力92.8亿千瓦时),能源自给率35%,每吨产品耗能0.645吨标煤,其中消耗外购能源0.420吨。我国1995年能源消费总量(外购)为2138万吨标煤,其中电力169亿千瓦时,每吨产品耗能1.57吨。如不考虑不可比因素(如燃料、原料及其它),仅从数值上比较,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日本外购能源的1.8倍,产品单耗为2.4倍。不同产品单耗比较如下:漂白硫酸盐木浆日本0.391吨/吨针叶材,0.340吨/吨阔叶材,我国0.714吨/吨;机械磨木浆日本0.166吨/吨,我国0.278吨/吨;印刷用纸日本0.363吨/吨,我国0.630吨/吨。中、日两国造纸工业能耗比较见表2。
  我国“八五”以来,新建和扩建了一些制浆造纸企业,引进了一些先进的制浆造纸技术和装备。据资料报道,广东省广宁竹浆厂由美国引进快速置换加热间歇蒸煮(RDH)装置,生产能力5万吨/年,1996年投料试车,取得成功,制浆能源与传统间歇蒸煮比较,节约蒸汽78%。该厂蒸煮用1138千帕蒸汽,消耗为980兆焦/吨(折33.4公斤标煤);同时送蒸煮锅黑液温度大于80℃并产生≥75℃热水6米3/吨;纸浆得率高、强度可提高10%;全封闭无废汽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福建青州造纸厂引进双容器KAMYR连蒸系统,生产能力15万吨/年,特点是木片和蒸煮液充分混合,热分布均匀,热效率高,高压蒸汽冷凝水全部回收,黑液的二次蒸汽及其余热都得到利用,纸浆低温放锅,吨浆耗汽0.84吨,为原间歇蒸煮耗汽的45%;送蒸发的黑液经二次闪急蒸发,黑液浓度提高,固形物含量比原间歇蒸煮提高3%~4%,黑液蒸发工段耗汽减少0.4~0.5吨/吨浆;引进单段扩散洗涤和封闭热筛选,充分利用筛选后的滤液进行循环使用,大大节约清水,每吨浆仅需补充3.5吨清水,原制浆清水用量为83吨。该厂由瑞典引进纸板机,生产能力为540吨/日,干燥部为气垫干燥器,干燥方式由热空气直接对浆幅进行干燥,干燥效率高,封闭结构配有热回收系统,热损失减少6%,在蒸汽压力0.21兆帕下,每吨浆板耗汽1.8吨,耗电29千瓦小时,为普通电耗的1/4。还有即将投产的广西南宁造纸厂,引进等温连续蒸煮(ITC)也必将生产出低能耗纸浆。一些以废纸为主要原料并具有一定经济规模的企业已建立,已经做到成本低、能耗低、产品档次较高、竞争能力强。宁波中华纸业有限公司1998年生产涂布白纸板44.8万吨,产品单耗0.45吨标煤/吨,较国内平均先进水平0.63吨/吨低28%。这些企业在国内树立低能耗样板,引导节能技术进步。
  为缩小我国造纸工业能耗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必须考虑采取以下措施:
  1.调整原料结构。当今世界造纸工业在原料结构上已确立了以木材为主要纤维原料的生产体系,木材纤维原料的比重已达到95%,而我国木材纤维原料约占13.4%(包括进口纸浆),其它全部是非木材纤维原料。原料结构对能耗有较大影响,增加木浆比重,可充分利用木材的树皮、木屑等和硫酸盐法制浆蒸煮黑液的伴生能源,是提高能源自给率的重要途径。美国造纸能源自给率为47%,北欧国家更高,而我国仅少数企业达到20%~30%。另外,充分利用废纸浆,不仅可使废料资源化,节约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也可以节能。用废纸生产纸浆比用化学法或机械方法节能1/2~2/3。随着废纸用量的增大,利用废纸制浆的节能技术进步加快,如高浓度碎浆,由一般5%~8%,提高到15%~18%;消除粘胶物质由热处理发展为冷处理等,都可进一步降低废纸处理过程中的能耗。国家应采取必要措施,鼓励废纸的回收和利用。
  2.企业大型化。我国造纸企业平均规模5700吨/年,大型企业产量仅占25%。现代制浆造纸生产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连续流水作业,自动化程度高,适合于较大经济规模。目前外资在我国建设的工厂已体现了这一原则,且在我国建立自有林基地,利用地方资源达到林纸结合生产一条龙。我国企业规模小、技术装备较落后、污染严重、能耗较高,仍属粗放型经营。另外,企业经济规模的扩大不应是小蒸球、小纸机的重复增加,而应注重技术进步,不然规模上去了,仍摆脱不了落后的帽子。
  3.加快节能技术进步是根本。制浆造纸节能主要是节约蒸汽和电力。降低蒸煮、漂白、干燥和蒸发用汽是节能的关键。要大幅度降低蒸煮能耗必须改革制浆设备和工艺,我国80年代末就进行了冷喷放生产试验,某厂用单锅试验节约蒸汽50%;某厂在生产中采用冷喷放,节约蒸汽30%;某厂对原有蒸煮系统(能力5万吨/年)进行改造设计,可增加能力50%,原每吨浆耗汽3吨,降到0.45吨,节汽85%,这说明冷喷放是可行的。发展高得率制浆如CMP、CTMP、SCMP、APMP等,不仅可以节约纤维原料资源、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还可以节约蒸汽(电耗增加),若配套热回收装置,可以回收损失热量的80%。
  纸浆次氯酸盐漂白一般在35~40℃进行,纸浆漂白的初温一般为15℃提高到40℃,每吨浆(绝干)耗蒸汽:浆浓度6%时为0.,83吨,8%时0.61吨,12.5%时0.38吨。我国目前一般采用5%~6%,有多段漂的和近期引进的采用中浓(8%~15%)漂白,国际一般在中浓下漂白,并向高浓(30%)发展,可以大大节约蒸汽、二氧化氯、过氧化氢;如果漂白温度高达60~70℃,采用高浓漂白更可节约蒸汽。
  为减少抄纸过程汽耗,应提高车速、增加幅宽,即提高纸机的产量和质量,为此,纸机网部采用新型流浆箱、聚酯成形网、新型脱水器材,提高网部脱水能力;压榨部采用高线压复合压榨、宽压区、靴型压榨等,提高湿纸压榨部干度;干燥部采用全封闭烘缸罩、袋式通风装置、气垫干燥、聚酯干网、热泵等措施。某厂将普通压榨改为复合压榨,线压力由350牛/厘米提高到1470牛/厘米,纸页进烘缸干度由29%~30%提高到35%﹣36%,汽耗降低20%;某厂将纸机压榨部三辊二压区复合区榨改为四辊三压区复合压榨,出压榨部纸幅水分降低1%,减少汽耗6.1%。随着纸机集散控制系统的采用,提高纸张的成纸率,也降低了产品单耗。
  制浆废液的蒸发浓缩也是耗汽大户,有资料报道,用汽量约为总用汽量的30%。采用先进提取设备,提高黑液提取率;采用高效蒸发设备,提高蒸发效率;采用结晶蒸发、黑液热处理技术等,提高黑液出蒸发站固形物含量;改进碱炉结构,提高碱炉热效率和黑液产汽量。
  当今,人口、资源、环境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我国实现经济和社会跨世纪发展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解决资源和环境的根本出路是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搞好资源节约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改革脱困”的重要措施,无论是对国家还是企业自身,节约能源都有十分重要意义。我们要在发展造纸工业的同时努力降低能源消耗,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树立世界纸品大国的良好形象。
  (苏锦)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 1999

《中国造纸年鉴 1999》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中国造纸年鉴》是一本全面、系统地记录、反映中国造纸工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工具书,其内容主要包括1996至1998年间中国造纸工业的基本发展情况,有关制浆造纸经济、技术、生产的统计数据,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境内外造纸市场动态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