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1998年中国造纸工业大事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 1999》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066
颗粒名称: 1996—1998年中国造纸工业大事记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7
页码: 297-303
摘要: 本文记述了1996—1998年中国造纸工业所发生的综合报道。文章详细记录了该年度中国造纸行业在多个方面的进展和成就。
关键词: 造纸工业 大事记 1996—1998年

内容

1996年
  ▲1月,南平造纸厂新增12万t彩色胶印新闻纸技改“双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部级论证。项目投产后,该厂新闻纸产量将由年产13万吨提高到25万吨,产品由胶印新闻纸档次提高到彩色胶印新闻纸档次。
  ▲山东华众纸业有限公司与新加坡尧泰有限公司达成了合资2625万美元,扩建20万吨涂布白纸板项目并在济南举行了签字仪式。该扩建项目包括2条年产,10万吨涂布白纸板生产线和配套建设的2.5万千瓦发电厂及化工厂。扩建项目投产后,该公司可形成年产 27万吨涂布白纸板的能力。
  ▲江苏镇江金河纸业有限公司计划增加一台新的或二手纸机,并改造原有纸机,使产能提高5万吨/年,同时该公司还准备使草浆产量从目前年产6万吨提高到7万吨,并进一步扩大到10万吨 /年。
  江苏镇江大东纸业有限公司也计划增加1台纸机。
  ▲1995年以来一度急剧上升的纸浆、废纸价格开始出现稳定趋势。瑞典纸浆价格在连续2年上涨之后,1996年开始下跌,纸浆价昂的高峰期被认为已经过去。
  ▲3月,中国造纸协会在浙江杭州新华造纸厂召开各分会、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工作会议,这是中国造纸协会各分会、专业委员会的一次工作例会。会议由中国造纸协会副秘书长黄平域同志主持。中国造纸协会理事长陈思亮同志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其主要内容有:一、传达中国轻工总会于珍会长于1995年11月召开的 “中国轻工行业协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二、总结中国造纸协会1995年工作。三、对各分会及专业委员会一年来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会上代表们进行了介绍发言。
  ▲5月,由中国造纸协会环境保护专业委员会组织召开的“全国木浆碱回收技术研讨会暨废水处理经验交流会”在武汉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有关造纸厂、设计院、大专院校、设备制造厂等单位的代表共70余人。
  会议针对木浆碱回收、废水处理技术进行了交流发言。会议就如何提高木浆碱回收率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讨。
  ▲广州市人民造纸厂、广州发展集团公司和香港旺业国际有限公司合资建设年产10万吨涂布白纸板项目,总投资13.6亿元人民币,将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高档工业包装用纸生产基地。该项目已在番禺的华侨工业城内破土动工。
  ▲珠海市与印尼金光集团公司合作兴建的珠海市金光造纸项目在印尼首都雅加达正式签订合同。该项目总投资近30亿美元,计划首期工程年产纸浆30万吨。
  ▲南平造纸厂坚持内部挖潜,增产增效、节能降耗双管齐下,新闻纸完成14.7万吨,实现利税14863万元,分别同比增长5.3%和40%,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达到全国同行业较好水平。全年主导产品新闻纸合格率达85.5%,比上年提高5.8%,从而使该厂去年由于质量的提高就增加经济效益125万元。
  ▲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将在江苏省镇江市大港开发区内投资151亿元人民币建一座大型造纸厂。这一项目由镇江市轻工业总公司和新加坡亚洲浆纸业有限公司合资建设,建成后可年产135万吨各类纸及纸板,其中涂布纸35万吨、非涂布全化学木浆书写办公用纸35万吨、强韧箱纸板45万吨、灰纸板及纸芯管纸20万吨。预计项目全部建成后年销售额可达87.6亿元人民币,利税28.3亿元人民币。
  ▲国内第一条涂布牛皮卡生产线在浙江湖州市震洲纸业有限公司投产。该公司投资3.2亿元,引进芬兰Valmet、瑞典AB等国际上著名公司的先进技术装备,年产涂布牛皮卡4.25万吨。
  ▲6月,“中国造纸学会第四届第一次团体会员会,中国造纸协会第一届第四次常务理事会暨企业管理委员会”在珠海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造纸、设备、助剂企业法人和代表200多人。会议对学会及协会工作情况进行了介绍、讨论,并参观了珠海市红塔仁恒纸业公司的白卡纸生产车间。
  ▲6月,吉林纸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低定量涂布纸技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部级论证。
  ▲7月,广西南宁凤凰纸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该公司前身是广西南宁造纸厂,由广西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南宁市开发投资公司分别出资1.68亿美元和 2.52亿元人民币,组建改制成为独立经济实体,注册资金4.2亿元。该公司一期工程项目是国家重点工程,主要采用由国外引进的最先进技术装备年产10万吨商品硫酸盐漂白木浆。
  ▲10月,“第三届国际非木材纤维制浆造纸会议”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和海外的19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就近年来非木材纤维造纸在生产和科研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会议论文涉及非木材原料尤其是红麻的制浆造纸先进经验、黑液治理、漂白工艺、碱回收等方面内容。会议还就红麻和麦草的有关问题分别进行了探讨,代表们普遍认为红麻的利用有待继续开发;关于麦草制浆,我国拥有较丰富的生产经验,关键是生产规模得进一步扩大。不少代表对北京轻院汪教授研究的麦草蒸煮同步除硅的研究很感兴趣,认为是草浆黑液除硅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本次会议对我国造纸工业以非木材纤维为主所取得的技术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给予普遍重视。
  ▲10月,汉中市制浆造纸总厂投资2亿元兴建的3万吨高档涂布白纸板生产线一次试车成功。
  ▲下半年,邵武竹浆厂引进的年产5万吨漂白硫酸盐木浆生产线试车生产。
  ▲11月,上海韩松潜力纸业有限公司举行开工奠基仪式。韩松潜力纸业有限公司由上海宝山区石洞口经贸总公司和韩国韩松集团公司、美国潜力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亚洲金融投资有限公司合资组建。该项目总投资达到6亿美元,占地面积达275000米2。
  该公司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和装备,以100%废纸为原料,经最新的脱墨技术处理,在高速造纸机上生产胶印新闻纸,产品质量达到目前的国际先进水平。废水经处理后可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
  韩松潜力纸业有限公司分三期进行建设,一期工程总投资1.2亿美元,年产量12万吨。
  ▲为了开发利用云南省思茅地区林业资源,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亚洲开发银行与中国政府签订了由亚行贷款在思茅地区建设商品木浆厂的框架协议。根据此协议,云南省林业厅与芬兰JP公司于1996年12月16日正式签订了林业资源开发协议。JP公司专家定于1997年3月赴思茅地区开展前期工作。
  1997年
  ▲“《中国造纸年鉴》编辑出版10周年纪念暨1996年卷首发式”在北京举行。中国轻工总会副会长、中国造纸学会理事长潘蓓蕾到会并作了题为 “《中国造纸年鉴》回顾与展望”的讲话,对《中国造纸年鉴》在造纸工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年鉴编辑部10年来努力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做了充分的肯定。中国造纸学会名誉理事长王文哲、中国轻工总会科技发展部主任徐蓓蕾,中国轻工总会信息中心副主任庞振华、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社长杜文勇等同志到会并致贺词。来自中国科协、林业部、国家环保局以及在京的轻工科研院所和部分外企驻京办事处的120名来宾出席了大会。
  ▲2月,国内最大的制浆蒸煮锅(240米3)在乐山造纸厂产出第一锅本色硫酸盐木浆,各项指标均符合技术标准。
  另外,乐山造纸厂6.8万吨/年漂白木浆扩建项目是经国家计委批准,从 “八五”转入 “九五”实施的重点项目,总投资6.9亿元人民币。
  ▲2月,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宜宾纸业股份有限公司2580万股社会公众股在沪上市。
  ▲围绕镇江大港经济开发区的135万吨造纸项目,镇江市正积极筹划“纸业城”的配套工程,以带动镇江经济的发展。一是努力开发附属配套项目,如造纸化工助剂、添加剂、机械、纸包装等;二是筹建大港纸业市场,该市场建成后,年成交额可达100亿元,主要经营各类纸品、包装材料、包装制品、造纸原辅材料、零配件及相关产品。三是筹建中国造纸博物馆,其筹备工作由中国造纸协会协助。
  ▲受进口新闻纸冲击,我国新闻纸开始出现滞销。1997年国产新闻纸订货量为64万吨,而产量约在80万吨左右。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国内新闻纸生产企业将面临被迫停产或转产的危险。1996年我国进口新闻纸35.6万吨,打破了国内新闻纸市场供需大体平衡的格局。造成新闻纸大量进口的主要原因与一些外国新闻纸厂商以低价向中国市场低价倾销有关。当时国际市场新闻纸价格一般为每吨600~650美元,而向我国倾销的价格每吨为450~480美元。
  ▲年产5万吨的福建省龙岩地区超级压光纸工程已基本建成。
  ▲自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公布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积极采取行动,对属于取缔、关闭和停产的15种产品的70024个企业进行了整顿,目前已落实49735个企业关停。其中被取缔关停的小造纸厂有4271家,为造纸行业小企业总数的 73.9%。
  ▲5月,《石岘造纸厂年产13万吨彩色胶印新闻纸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审查、论证。国家经贸委技改司、国家计委投资司和中国轻工总会等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参加了该项目的审查。
  ▲5月,经国务院证券委批准,山东晨鸣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地发行了1000万B股,募集资金5.4亿元人民币。这是我国造纸业中第一家B股上市企业。
  ▲6月2~6日,“中国造纸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共361人。中国轻工总会副会长、中国造纸学会理事长潘蓓蕾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中国轻工总会有关部门的领导也出席了会议。
  本次年会共收到论文167篇,已于会前编辑出版《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上、下册),其中有83篇在会上进行交流。论文经专家进行评审,有20篇论文获得优秀论文一等奖,62篇获得二等奖,85篇获得三等奖及纪念奖。
  本次年会是为促进科研与经济相结合,使学术活动紧密围绕企业在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开展,对推动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促进造纸工业的科技进步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6月24~28日,“1997年全国造纸工作会议”在河北省南戴河隆重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轻工厅(局)的有关领导和造纸企业、造纸公司、相关行业企业、研究院(所)、设计院和大专院校的代表328人;中国轻工总会有关部门的领导应邀出席了会议。
  中国轻工总会潘蓓蕾副会长出席会议并就当前我国造纸行业的生产、市场形势做了分析,强调生产企业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我国纸张市场潜力很大,要认真研究市场,不断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的需要。她强调我们的造纸企业必须扩大现有生产规模,走集约化经营道路,并鼓励以现有存量为基础,以优势为主体,提高行业的集中度和专业化协作水平。
  会上,先后有广州造纸有限公司等7个单位介绍了经验。轻工总会造纸办公室和中国造纸协会对近两年来效益突出的企业给予了表扬。轻工总会造纸办公室主任李有元作了题为 “继往开来,知难而进,为发展中国造纸工业而奋斗”的总结报告。
  ▲我国最大的无碳复写纸生产厂 ——青岛奥华纸业有限公司在青岛成立。该公司是由法国阿捷·威根跨国集团、香港喜多来集团和青岛造纸厂三方合资兴办的。首期工程年产1.2万吨无碳复写纸,设备全部从国外引进。二期工程投产后,年产可达5万吨。
  ▲台湾省荣成纸业有限公司在苏州新区兴建大型生活用纸厂及系列加工产品工厂。
  ▲江西纸业有限责任公司新闻纸生产技术改造项目获国家经贸委批复立项。该公司“九五”新闻纸生产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13.1亿元,其中外汇4781万美元,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工艺技术设备,改造新闻纸车间、制浆车间、废纸脱墨车间以及水、电、汽等公用工程设施,同时建设30万亩杨木林基地。项目完成后,年新增制浆13.6万吨,低定量胶印新闻纸10.2万吨。质量由BS级提高到AS级,全厂新闻纸综合生产能力将达到20.4万吨。
  ▲上海市最后一条草浆生产线 ——上海新华造纸厂的草浆生产线正式停止运转,从而宣告上海市草浆生产造成的污染源已被根除。草浆线停产后,新华厂将改用商品浆,重点开发现代办公用纸。
  ▲江苏省常熟市与印尼纸业亚太资源国际投资控股公司(APRIL)合资兴建亚太造纸厂,投资10亿美元。该公司已向芬兰维美德公司引进1台总值超过1亿美元的新颖、大型、宽幅、高速文化纸机,该机宽8.6米,车速1500米/分,每年可生产胶印纸20万吨。
  ▲亚洲浆纸股份有限公司(APP)已在苏州市新加坡工业园区兴建卫生纸厂,年产12万吨家庭用纸。准备由芬兰引进维美德公司制造的新月型卫生纸机2台,每台纸机年产量为6万吨。
  ▲10月,苏州紫兴纸业公司已试产高档铜版纸等文化用纸5万吨。该公司举行了隆重的开业典礼,中国轻工总会造纸部、中国造纸协会、中国造纸学会的主要领导出席了开业典礼。其二期工程50万吨已开始前期准备工作。
  ▲1997年我国纸及纸板总消费量为3269.5万吨,已超过日本(3137.4万吨),居世界第二位。1997年我国纸及纸板总消费量的增长率为6.5%,高于纸及纸板产量的增长率3.8%。1997年我国纸及纸板的人均年消费量为26.5公斤,仍仅为世界平均数的一半。
  1998年
  ▲年初,全国较大的轻定量涂布纸厂 ——河南武陟县红麻造纸厂建成并试投产,生产能力为2万吨 /年。
  ▲1月,中国造纸协会会刊《中华纸业》正式发刊,此刊是在原《北方造纸》杂志的基础上创建的。
  该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类科技期刊,逢单月出版。其办刊宗旨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促进企业科学管理,为行业管理服务,为企业发展服务,为造纸工业现代化服务。
  ▲2月,上海韩松潜力纸业有限公司在宝山建设的利用废新闻纸、杂志纸为原料生产新闻纸的第一期工程正式竣工并投料试产。该工程采用了全套进口新型废纸处理设备,1台最高车速为1300米/分年产能力为12万吨的夹网纸机,及配套的水、电、汽和废水处理设施。该公司从破土动工到投料试运,仅用了15个月时间,试产一次成功,产品质量优良。其建设速度之快、工程质量之优、生产准备工作之周密,在国内所建大型纸厂中是少见的。
  ▲山东潍坊恒信纸业集团总公司年产3万吨/年涂布印刷纸合资项目虽因加大拿大Repap公司无力提供2500万美元合资份额而搁浅,但恒信纸业仍在进行一项较大的涂布印刷纸项目,该项目年产10万吨涂布印刷纸,投资9400万美元。
  ▲吉林造纸公司等九大新闻纸厂向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就外国厂商向中国倾销新闻纸提出指控,并要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对此进行调查处理。
  ▲天津造纸厂与美国美亚公司合资兴建年产30万吨涂布白纸板项目得到国家批准。合资项目总投资为47280万元,其中中方占25%股份;外方以现汇和设备折价出资,占75%股份。所需原料12万吨木浆和23万吨废纸,由合资企业在国外市场采购解决。
  ▲3月,中国轻工总会造纸办公室、中国造纸协会在武汉召开了《麦草浆碱回收推荐技术》编制工作会议。《麦草浆碱回收推荐技术》将指导现有系统改进和完善运行效果,提高经济效益,使设计单位改进和优化设计,使装备部门改进装备设计,改善设备性能,促进我国麦草浆碱回收健康快速发展。
  ▲4月8日,国家轻工业局正式挂牌。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国轻工总会改组为国家轻工业局。
  据陈士能局长介绍,国家轻工业局是负责国家轻工业工作的行政管理机关,是管理全国轻工行业的专门经济管理部门。其主要任务是:制定轻工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拟定轻工业政策、法规;负责轻工业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与指导;对轻工全行业实施行业管理,引导轻工行业产品结构的调整;加强轻工产品质量的管理和监督;维护轻工行业平等竞争秩序;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轻工主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推动轻工企业和局直属事业单位的改革。
  国家轻工业局将按照《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确定的目标和原则进行机构改革,尽快完成“三定”工作,使新机构尽快运转起来,同时还要做好机关工作人员的分流工作。
  ▲经中国轻工业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办公室组织1997年度中国轻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公布的受奖项目中,造纸行业及相关行业获奖情况为:一等奖2项:珠海经济特区红塔仁恒纸业有限公司的“高档涂布白卡纸开发”;辽阳造纸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2400毫米三叠网纸板机”;另有二等奖2项;三等奖10项。
  ▲亚星集团公司与四川乐山造纸厂合资,成立亚星乐山纸业公司,将在该厂扩建一条不含磨木浆的书写印刷纸生产线,年产量10万吨。项目总投资8.3亿元,由亚星公司控股。
  ▲国内最大的中外合资纸板生产项目——宁波亚洲纸业有限公司年产百万吨纸板项目,经国务院批准立项。
  该项目的中方投资方是浙江宁波市纸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它是由宁波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宁波经济建设投资公司、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控股公司和宁波市工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外方为印度尼西亚金光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新加坡亚洲浆纸业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莱芜泰山造纸厂投资2.18亿元的5万吨轻量涂布纸项目,被批准进入国家首批100个结构调整的重大技改项目。该项目计划年内动工,1999年底投入运行。
  ▲亚洲浆纸业股份有限公司(APP)投资扩建的宁波中华纸业有限公司2号机工程,年产盒用涂布纸板17.5万吨已顺利投产,扩建的另一台3号纸机亦年产 17.5万吨盒用纸板,亦进入投产试运行。这使宁波中华纸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能力达38.9万吨/年。
  ▲5月,中国造纸协会、中国造纸学会在上海组织召开了中国造纸协会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中国造纸学会四届二次理事会和中国造纸学会四届二次团体会员会。国家轻工业局副局长潘蓓蕾到会并作了重要报告。
  两会负责人在会上分别作了重点工作报告,参加会议代表共172人,会后组织参观了新投产的上海韩松纸业公司新投产的宝山新闻纸厂。
  ▲山东太阳纸业集团10万吨高档涂布牛皮卡纸技改工程正式开工,此项目已被列入国家重点行业产品结构调整项目名单。
  该项目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基础上,新上3条制浆生产线,其中面浆生产线设备及两条OC处理生产设备全套引进。该项目力争年底完成。
  ▲6月,广东新会维达纸业有限公司从美国BELOIT公司订购一条新的生活用纸生产线。该生产线配有技术先进的新月型成形器和四型层流式流浆箱,设计车速为2200米/分,年产量为3.5万吨。
  ▲由原中国轻工总会组织编制的“轻工业技术改造第一批重点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导向性项目”计划,已列入国家经贸委技术改造计划中。据介绍,结合行业特点和现状,“轻工业产品结构调整项目”(第一批)将重点涉及市场容量大、规模效益显著、有利于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造纸和家电两个行业的部分产品。
  造纸行业产品重点选择国内市场短缺,需求量有显著增长的高强纸箱纸板(包括牛皮箱纸板和高强瓦楞原纸)、高档涂布印刷纸(包括铜版纸、轻量涂布纸和低定量涂布纸)。此次列入轻工业技术改造第一批重点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导向性项目计划的项目共计18个,涉及造纸行业14个,投资额为59.206亿元。
  ▲齐齐哈尔造纸厂确定投资7.7亿元进行扩建,使新闻纸产量到2000年达到20万吨/年。
  ▲7月,南平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约引进芬兰维美德公司制造的具国际先进水平的彩色胶印新闻纸机。该新闻纸机合同金额为5550万美元。纸机幅宽6.5米,正常生产车速达1600米/分,集中了流浆、网部、压榨、烘干、压光等各主要工序最新技术成果,自动化程度高。预计将在1999年底建成投产。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发布1998年第2号公告,决定从7月10日起对原产于加拿大、韩国和美国的进口新闻纸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规定,1997年12月10日,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正式发布立案公告,开始对原产于加拿大、韩国和美国的进口新闻纸进行反倾销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来自加拿大、韩国和美国的进口新闻纸存在17.11%~78.93%的倾销幅度,并因此对国内新闻纸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根据上述的调查结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第22条的规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决定从1998年7月10日起,开始对原产于加拿大、韩国和美国的进口新闻纸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任何进口商向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口原产于加拿大、韩国和美国的新闻纸,应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交付与初步裁定倾销幅度相应的现金保证金。
  外经贸部新闻发言人说,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公布裁决之日起37天内,有关的利害关系方可以向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提出书面评论和要求,调查当局将依法予以考虑。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将继续进行调查,并在合适时间作出最终裁定。
  ▲8月,我国造纸界专家和包括13个上市公司负责人在内的30多位相关人士汇集北京,参加由中国造纸协会与中国兴发集团共同召开的“产融结合、重塑中国现代纸业战略研讨会 ”,就造纸业发展的宏观战略和中国造纸业发展的海外融资策划等进行了探讨。
  会议强调,巨大的潜在市场空间,表明中国造纸业不是夕阳工业,而是大有希望的朝阳工业。中国造纸业需要在林纸结合的基础上走资金密集、森林资源支持的国际主流产业之路,而中国投资银行业将承担着国际融资的艰巨使命。
  ▲苏州荣成纸业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计划年产高级系列生活用纸3.6万吨。设备全套引进,采用100%进口木浆为原料。
  ▲10月,我国11位纸业、林业资深专家联名向国家政府部门提交了题为《关于加快人工林建设,振兴中国纸业的建议》的报告,提出要振兴我国造纸工业,必须加快人工林建设,把造纸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逐步把造纸工业转变到以木浆为主的基础上,尽快跟上林纸一体化和纸业现代化大生产的国际潮流。这份报告已得到国务院有关领导的重视。专家们的具体建议是:
  一、国家应把发展人工林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之一,放宽政策,加大投入,依靠科技,以造纸和林产业为龙头带动速生丰产林的产业化建设。应借鉴林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林业采取轻税赋政策,地方应严格贯彻中央精神,减少有关木材的不合理收费,对于定向培育的造纸原料林,应视为造纸厂的“第一车间”,以消除不必要的中间环节,降低木材原料价格和造纸原料成本,使林农及营林企业既得到实惠,企业又能够承受,提高营林造林的积极性。
  二、可通过产融结合,资本运营,以其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对外进行国际融资和引进合资项目。要加快发展我国以木浆为基础的现代化造纸工业,需要巨额资金投入。据有关专家粗略估算,到2010年我国造纸业所需投资以数千亿元计,单靠国家财政和国内银行贷款来解决资金问题是不现实的,走国际合作和融资道路比较可行。由于我国巨大的纸张市场的吸引力,目前,国际上一些纸业集团正大规模进入我国纸业投资的前期准备阶段,这对我国纸业筹集资金是难得的机遇。因此,希望国家支持和鼓励境外厂商投资于林业和纸业,放宽投资条件,允许采用多种投、融资形式,为造纸工业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
  三、应在人工林资源丰富、造纸基础较强、投资环境较好的福建省西北地区和广东省湛江地区分别兴办木浆纸业集团示范。这种集团拥有一定规模的造纸企业和与之规模相配套的原料生产基地,可实行造林、营林、采运、木材加工、制浆造纸一条龙经营和一体化管理。同时,在广西、湖南、江西等适宜人工林发展的地区,加快建设造纸专用林基地。
  ▲10月,由好孩子集团、美国百瑞康公司和香港上市商业银行第一上海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立的、目前国内最大的纸尿裤生产企业 ——好孩子百瑞康卫生用品有限公司在江苏省昆山市正式建成并开业投产。该公司第一期工程投资总额为3000万美元,拥有6条国际先进的纸尿裤生产线,预计年产纸尿裤可达10亿片,年产值近20亿元人民币。
  ▲河南银鸽制浆造纸股份有限公司扩建工程得到国家计委批复,同意该公司扩建年产漂白草浆3.4万吨项目,以及配套建设日处理100吨制浆黑液碱回收系统和2.5万吨中段废水处理系统。项目总投资27827万元。
  ▲国家计委批复遂平县造纸厂扩建工程可行性报告,同意该厂的扩建项目,扩建后年产漂白麦草浆能力达到3.7万吨,同时配套建设日处理110吨制浆黑液碱回收系统和2万吨中段废水处理系统。该项目总投资25453万元。
  ▲12月17日起,美国政府禁止我国用木质包装的货物进入美国。估计不久后还有其他国家也会有所行动。我国经贸部已下文通知有关出口企业,尽早采取措施,避免出口遭受损失。为此,我国包装行业提出以纸代木,推广使用蜂窝纸板,作为改进产品包装的重点。以蜂窝纸板代替木质包装,将对纸板增加需求,为纸业扩大市场提供了新的机会。
  ▲12月,在国家轻工业局和中国制浆造纸工业研究所共同组织下,“九五 ”国家科技攻关97—169《造纸工业重点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应用》项目中期评估会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家科委、国家轻工业局以及承担专题单位的领导和科研人员40余人,并聘请造纸专家8人组成评审委员会。评估意见认为,大部分专题基本按计划实施,达到了年度计划任务预期目标和进度要求,有少部分专题在进度上有所拖延。下一步需尽快确定有关专题试验点,加速进行应用研究试验,重点解决好生产企业与研究单位的配合和专题之间的协调问题。
  ▲12月,国家重点 “双加”工程项目 ——晨鸣年产10万吨高级文化用纸工程投产运行,该工程总投资7.5亿元,土建面积5万米2。
  1997—1998年逝世的部分造纸工业
  有关知名人士简介
  1997年
  马伯龙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造纸学会理事,浙江省造纸学会副理事长,原中国轻工总会杭州轻工机械设计所副总工程师,中共党员马伯龙因病在江苏省苏州病逝,享年69岁。他1928年出生于安徽桐城,1950年毕业于重庆大学造纸机械工程专业,1951年历任原轻工业部上海造纸设计分院、北京轻工部设计院、西安造纸机械厂工程师、设计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等职,负责具体造纸机械设备的设计研究工作。曾负责参与10吨/日长网文化纸纸机方案、长网包装纸机方案,广州造纸厂抄纸车间工程、南平造纸厂抄纸车间工程和各段漂白系统设计。他热爱本专业,好学不倦,工作之余,努力从事专业的著、译、编写工作,著有《造纸机原理结构与设计》第一、二分册,译有《造纸机及整饰机械》,负责起草《制浆造纸机械规格系列标准》,并担任《轻工业装备手册·造纸机械分册》主编,负责 “制浆造纸机械技术发展预测及综合分析 ”软课题研究,首获轻工业部技术进步三等奖。充分发挥了一位造纸机械专家的作用。他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热心学会工作,为浙江造纸学会开展学术活动作了大量工作。退休之后,仍受聘于原单位担任技术总顾问,并在新建的苏州紫兴纸业公司任技术顾问、安装调试总指挥,为该公司设备引近、安装、试车投产做了大量工作,把自己的余热贡献给了中国造纸工业建设的伟大事业。
  1998年
  陆培生 原轻工部制浆造纸技术服务公司经理、中共党支部书记、高级工程师。于1998年1月9日因患心肌梗塞在新疆博斯腾湖造纸厂病逝,享年68岁。1930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1950年毕业于江苏省立松江高级应用化学科造纸专科班。1953年到沈阳俄训班学俄语,1954年去苏联爱沙尼亚共和国、卡列芬兰共和国造纸厂学习,1955年秋回国参加佳木斯造纸厂筹建工作,投产后任化学车间主任、工程师。1969年调岳阳造纸厂任车间主任、生产科长、副总工程师。在岳阳造纸厂期间兼碱回收喷射炉炉衬攻关小组组长,为全国碱回收喷射炉炉衬配方、施工方法总结出一套安全易行的经验。1975年为国产50吨芦苇浆黑液碱回收喷射炉正常生产不用助燃油攻下了关,获湖南省和轻工部先进个人、先进集体科技进步奖。1963年和1983—1986年曾两次派遣到朝鲜,1983年在朝鲜海洲纸厂任专家组副组长、总工程师,由于完成任务出色,受到金日成主席的亲切接见并授予朝鲜国家一级友谊勋章。1986年末调原轻工部造纸技术服务公司任经理。自1951年以来,曾多次荣获 “先进工作者 ”、“劳动模范 ”等光荣称号。1990年退休后,为支援新疆的造纸事业,受聘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新建的博斯腾湖造纸厂任总工程师,为博纸的兴旺、发展做出了许多重要贡献。他主持开发的产品曾荣获自治州科技进步一等奖、自治区 “八五”期间新疆轻工业科技进步特等奖、新疆名牌产品、中国轻工业优秀新产品一等奖、自治区新技术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多项荣誉奖励。为了推广新技术,著有 “论芦苇的干湿法备料新工艺”“单横管连续蒸煮技术改造的实践 ”等专文。陆培生同志是我国造纸界最早从事碱回收的专家之一,对我国木、草浆碱回收事业及芦苇浆连蒸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等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他40余年的造纸生涯中,不论是出国学习,还是在国内外工作,他都以一个共产党员、知识分子所特有的秉性,生活简朴、光明磊落、清正廉洁,他严谨而又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深得人们的敬重和爱戴。
  姜锦春 中国造纸学会二届理事,中国造纸学会纸史委员会委员,原安徽造纸厂高级工程师,安徽造纸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姜锦春于1998年12月29日在安徽淮南市病逝,享年81岁。他1917年11月出生于江苏省溧阳县,1941年毕业于国立中央技艺专科学校造纸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造纸生产技术工作,曾先后在宜宾中元纸厂、东山达中纸厂、辽宁丹东纸厂、甘肃兰州纸厂、芜湖东方纸板厂、吉林纸厂及原轻工业部造纸工业局任技术员、工程师、高级工程师等职。在安徽纸厂工作期间他热心社会活动,并勤于为发展造纸工业收集古今纸史资料,进行造纸科普宜传,交流科技信息并进行写作。曾先后被选为芜湖市人民代表、安徽省科协委员、淮南市政协委员,担任过《安徽造纸》主编,参加了凯西名著《制浆造纸化学工艺学》的编译,并为造纸专业刊物撰写过90余篇60多万字的专题文章。其中大多数是在他于1978年从安徽纸厂退休后完成的。他一生热爱造纸事业,工作上一贯兢兢业业,对同志热情诚挚,对近代在中国造纸工业发展中做出过一定贡献的造纸同仁尤为关切,并着手收集这些同志的生平主要业绩,已收资脱稿者有88人,除部分已由国内及台湾报刊发表外,他准备自筹部分资金,将全部资料汇编成书,分赠各有关单位及个人作为有关近代纸史的参考资料,但功未毕而身先逝,知其志者,均深为惋惜。
  (中国造纸年鉴编辑部整理)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 1999

《中国造纸年鉴 1999》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中国造纸年鉴》是一本全面、系统地记录、反映中国造纸工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工具书,其内容主要包括1996至1998年间中国造纸工业的基本发展情况,有关制浆造纸经济、技术、生产的统计数据,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境内外造纸市场动态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