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纸的市场和技术进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 1999》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030
颗粒名称: 新闻纸的市场和技术进展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6
页码: 96-106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国新闻纸生产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近年来,国外新闻纸大量低价进入中国市场,国内新闻纸行业面临激烈竞争,市场国际化趋势明显。
关键词: 新闻纸 市场竞争 市场国际化

内容

场潜力十分巨大。目前,全世界每年生产约3800万吨
  1.中国新闻纸生产的基本情况新闻纸,约占纸和纸板总产量的14%,中国每年生产1.110年来,中国新闻纸生产有很大的发展约80万吨新闻纸,约占全国纸和纸板总产量的3.2%。新闻纸是纸产品中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品种,市近10年来,中国新闻纸行业得到迅速的发展,以占全国新闻纸总产量约90%左右的8大新闻纸厂*为例,通过技术改造和改建、扩建,新闻纸的质量、产量和经济效益都有很大的提高,从50年代的总生产能力不足20万吨的普通铅印新闻纸,提高至目前约80万吨,且大部分已是胶印新闻纸。
  从1991年至1996年,平均年递增率约为8%,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递增率接近。而1997年产量出现反常的大幅度的减少,是由于众所周知的外国新闻纸大量低价向中国销售带来的结果。实际上,国内8大新闻纸厂,加上一些小厂总的新闻纸生产能力已达90万吨以上。
  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以及实际上新闻纸市场日益增长的要求,国内不少新闻纸厂现仍在努力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工作,加上近年个别大型的合资新闻纸厂也已建成投产,预计到2000年,全国新闻纸总能力将超过140万吨。
  特别要提及的是,南方新闻纸厂,由于地理位置、气候以及更加改革开放等优越性,多年来发展的速度明显超过北方厂,估计未来五年内的差距还会进一步拉大,形成北纸南移的局面。
  1.2 中国新闻纸生产厂结构的变化
  近年来,我国利用脱墨技术生产新闻纸有了可喜的进步,为新闻纸原料开辟了新天地。广州造纸厂和南平造纸厂引进脱墨浆生产线先后投产,大大促进国内使用废纸脱墨浆生产新闻纸的科研和应用,这不但对我国现有的生产厂带来希望,特别是一批深谙国情的设备制造厂,迅速研制出各种小规模的脱墨设备,加上前几年新闻纸荒的刺激,国内一下子冒出7~8家以国产设备生产全脱墨浆新闻纸的年产数千吨的小厂,这些厂虽然规模不大,但它的出现,特别是随之而来的用各种资金建设的大规模全脱墨浆的新闻纸厂的出现,彻底打破中国历来由几家大厂生产及销售新闻纸的格局,形成行业发展的新动向。
  2.中国新闻纸市场回顾
  2.1 中国新闻纸市场发展迅速
  由于长期以来,特别是在封闭式的计划经济时期,新闻纸的生产和销售一直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干预,保持新闻纸生产与消耗之间的基本平衡,每年仅需少量进口。
  近1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不但新闻纸的生产已得到较大的发展,新闻出版事业更是日益繁荣,对新闻纸的需求以年平均约12%的速度增长,据统计,1998年需求量将超过100万吨,2000年将超过130万吨。
  尽管如此,我国新闻纸人年平均消耗量还只有0.8公斤左右,与发达国家或地区比较差距很大,例如北美,人年平均消耗新闻纸达43.8公斤,欧洲则为23.6公斤,从发展的眼光看,中国新闻纸市场潜力要比预期的更大。
  2.2中国新闻纸市场竞争情况的变化
  在计划经济时期,甚至直到前几年,我国新闻纸一直是吃香产品,新闻纸行业内部的竞争虽然存在,但始终是初级的,有限而平稳的,因为竞争中的落后者始终只是落后而已,尚不会死亡,这也就是多年来,新闻纸行业各大厂都在进步、发展,只是步子大小不一、排名次序先后而已。
  但是,由于亚洲,特别是中国新闻纸市场前景看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市场已逐步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中国经济也将逐步溶入世界经济之中,世界上大型的新闻纸生产厂家或跨国公司,鉴于原来所供应的国家或地区消费增长缓慢,新闻及广告媒体竞争加剧,报纸发行量甚至逐年减少等原因,纷纷对亚洲、特别是中国大陆生产厂家和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作为他们下决心竞争和开拓的对象。这种情况,可以说,在1996年,前一轮的纸荒过去之后,北欧及北美的新闻纸就像潮水般地低价进入中国市场。据统计,1996年进口新闻纸36.5万吨,比1995年增加6倍,相当于国内新闻纸总产量的42%;1997年更高达45.3万吨,一下子占了国内市场的一半份额。
  近年来的情况表明,外国大公司大量向中国出口新闻纸,决不是权宜之计,国外新闻纸进入中国,已非常明显地显示其大宗贸易、长期供应的倾向,也非常明显地看到外国公司加快在中国的合资和直接投资设厂的速度。
  由于新闻纸是一个供求弹性不大的产品,总体价格的降低并不会刺激它的消耗迅速大幅上升,外国新闻纸大量低价进入中国市场,其结果必定是处于不平等竞争条件下而竞争力又差的国内新闻纸行业让出大块市场,国内新闻纸厂产品积压,最终停机限产,效益大幅下降,陷入困难的境地。
  情况表明,国内新闻纸市场已进入买方市场的时代,新闻纸市场的竞争主体已发生根本性的转移,国内原有的8家企业间的竞争,已退至次要地位,国内市场国际化已是事实。
  可以预测,在未来的若干年,国内新闻纸市场,将逐渐为三种类型的供应商分占:一类是原来的8大新闻纸厂,估计可维持市场的60%以上;一类是国外厂商及其在中国的工厂,估计会占30%以下;再一类就是国内的若干小型厂,因为他们的设备简单,投资省,工资低,经营管理比较灵活,可以在夹缝中找到用户,保留10%左右的份额。
  从趋势来看,外国大公司所占的市场比例有越来越大的趋势。由于中国原来8大新闻纸厂明显的竞争劣势,他们将受到严重的打击。
  3.中国新闻纸行业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新闻纸行业虽然有很大的发展,但由于种种原因,总的来说,整个行业普遍存在体制、管理、规模、技术、质量、品种、原料、消耗、污染、资金等共同的问题,使整个行业处于效率低、竞争力差的局面。
  3.1 规模、技术、品种和质量
  中国8大新闻纸厂总体技术装备落后,机械纸浆基本上以磨石磨木浆为主,主要造纸机占多数是在50年代国内自制或进口的,除一台抄宽为6米外,其余抄宽均不到4米,由于机台小,40多台新闻纸机,总能力还不足100万吨,平均每个厂的规模约为10万吨,而发达国家的新闻纸厂一般仅使用几台纸机,年产几十万吨甚至100万吨以上;中国的新闻纸厂一年到头只能生产1~2个品种,而国外先进的厂家已引入柔性生产的概念,可根据用户的要求生产不同白度、定量、颜色或者其他不同规格的新闻纸。而且近年来,在新闻纸的基础上,迅速开发出高级新闻纸、超级压光纸、低定量涂布纸等等新品种,市场非常灵活。
  特别是质量问题,中国新闻纸厂尽管品种单一,其质量,比如强度、白度和印刷适性等,一般也比国外同品种新闻纸低。
  近年来在国内新闻纸倍感不足,国有企业在基建技改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均努力对原有机台进行了不少技术改造,并以较低价格进口了几台国外淘汰的二手纸机,扩大了生产能力,并提高了运行性能,但抄速仍在每分钟800米以下,加上使用磨石磨木浆和配套设备不完善,产品质量仍难以满足部分高质量报纸印刷的要求。关于采用新的机械浆制造工艺,采用废纸净化脱墨作为浆料的技术,都是近两三年引进国外技术,在少数纸厂刚刚起步的。从我国现有新闻纸技术装备的总体水平看,在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上,既难以充分满足国内需求,更缺乏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3.2 成本与消耗中国新闻纸行业另一个问题,就是其成本高于国外发达国家新闻纸的成本。
  成本高的原因,同国内原材物料、能源的单价高有关系(譬如,中国南方木材的价格约为每米365美元,而欧洲仅为35美元),同规模小、技术装备水平低、工艺落后等等有关系,但是国内新闻纸厂生产中资源——原材物料、能源以及劳动力等的浪费和效率低下,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新闻纸成本高,是严重降低中国新闻纸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很明显,当外国新闻纸大量低价向中国销售或者倾销时,中国的新闻纸厂必定大幅降价,迅速出现微利——无利可图——甚至严重亏损的结局。
  3.3 管理与效率
  管理体制的落后和劳动力的浪费是造成中国新闻纸企业效率低的极重要原因之一。
  长期的计划经济管理及遗留下来的弊端,很难在短时间内消除,至今仍然在折磨着国有企业。譬如,技改项目报批手续复杂,项目建设周期长,结果是投资浪费,效益不能及时发挥,在国外只需2~3年的项目,在中国可能要4~5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建成。
  又譬如,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新闻纸的价格和销售却不是市场经济,市场新闻纸紧缺,国际市场价格上涨之时,国家规定国产新闻纸不准许出口,内销价则必须比进口价低一大截,使企业蒙受巨大损失。而当国际新闻纸过剩,低价向中国销售,国内企业却又要按市场规律,大幅降价,又一次蒙受巨大损失。企业无法享受平等、正常的竞争条件。
  至于工厂管理的落后,不但在于管理手段,而且由于客观上的许许多多难题无法解决,最典型的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职工包袱非常严重,以及企业包办社会等不合理体制,劳动生产率极低。一个年产17~18万吨的新闻纸厂,人员素质差,在职职工少则四、五千人,甚至更多(未计退休人员),而国外一个60万吨的新闻纸厂,充其量不过800~900人,综合比较,我们的劳动生产率仅约为人家的1/20。这不但说明我们的技术装备水平低,职工素质差,更重要的是实际上劳动力的不合理使用及严重浪费,工厂效率低。
  3.4 环境污染问题
  我国新闻纸企业一般都比较大,在环保方面要比其他中小型纸厂好。但是,整个行业的环保状况比发达国家同类企业差距仍然很大。譬如,吨纸的排水量,排放的COD及S量都约为国外先进企业的10倍。
  鉴于造纸厂,特别是小纸厂的严重污染事实,政府已下令关闭成千上万个小纸厂,这无疑对包括新闻纸在内的整个行业是一个严重的警告,特别是中国的新闻纸厂,多数坐落于大城市或大城市的边缘,环保确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新闻纸行业要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投入巨额的资金于制浆造纸设备的同时,必须投入巨额资金于三废治理,而且还必须辅以高昂的运行费用,这对于产品成本又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总之,中国新闻纸行业存在的低效率、高消耗、高污染造成的问题,严重削弱其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和企业生存能力。
  4.提高中国新闻纸行业的市场竞争和发展能力的一些建议
  4.1 认识中国新闻纸企业的有利条件或优势,提高竞争信心
  4.1.1 中国的新闻纸企业本身就处于中国这样
  一个经济迅速发展区域,接近原材料供应基地和产品用户,有利于沟通各种关系、获取市场信息,售后服务和节省运输费用,甚至可以向用户均衡供应,减少用户仓储费用等等。
  4.1.2 新闻纸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特别在中国,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政府不可能完全不干预而听任国际大公司主宰中国的新闻纸市场。或者说,政府将会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对国外的产品和投资实行一定的限制,譬如从资源控制、税收政策等等方面给予体现。
  4.1.3 中国新闻纸行业,经过近10年的技术改造,大多数已开始使用现代化技术,并在逐步加强管理,再加上竞争的促进,已有较好的基础条件,能够比较迅速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竞争能力。
  4.1.4 中国的新闻纸市场每年几十万吨,在世界范围内,毕竟还是小市场,人们不能不担心,在国际上新闻纸过剩的情况下,国外新闻纸像潮水般低价进入;一旦国际上新闻纸供求关系发生急剧变化,新闻纸价格上涨时,大多数又会像潮水般地退下去。只要国产新闻纸价格与进口纸接近或略低于进口纸,用户无理由不选择来源稳定的国产纸。
  总之,我国新闻纸行业,目前是困难与机遇同在,我们既要看到存在的问题,找出差距,明确努力的方向;同时,也要看到自己的优势,提高竞争信心。
  4.2 提高中国新闻纸竞争力的一些建议
  4.2.1 牢牢树立竞争的思想
  说到底,新闻纸行业同整个造纸行业一样,还是一种竞争性的产业,随着国家市场竞争机制的不断强化,行政干预将越来越小,所有企业都必须牢牢树立竞争的思想,努力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面对市场竞争中出现的困难,过多寄希望于国家的保护,限制进口,不是根本的办法;独占国内市场的时代已不复存在;寄希望于计划机制或行政手段来发展新闻纸,也已是不可能的事。相反,竞争是绝对的,也是残酷的。要避免最终被淘汰,只有努力提高竞争能力,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
  4.2.2 紧紧抓住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几大要素,坚持不懈的努力
  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一个包括诸多因素的综合性指标,但最主要的是在于优良和稳定的产品质量、相对低廉的生产和经营成本以及强有力的营销策略。中国新闻纸厂必须把一切活动集中在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加强营销工作提高竞争力这三个最重要的方面上。
  4.2.2.1 关于加强管理,挖潜降耗
  作为新闻纸企业,除了希望国家通过管理体制的改革,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市场竞争外部条件外,在当前形势下,特别要加强的,首先在于改革和加强内部管理,挖掘潜力,努力减少包括劳动力在内的资源浪费和消耗,降低成本。
  举个例子,国内新闻纸厂的吨纸清水消耗量大多超过200米3。但是,如果稍为认真一点,就可以发现到处有可以节约用水的地方,只要加强管理,节约10%的清水完全是做得到的,仅此一项,估计一个15万吨的新闻纸厂,一年下来可节约几百万元。
  节约劳动力的得益甚至更高,一个新闻纸厂,四、五千人以上,无论如何,该是减员增效的时候了。那怕只节约500人,一年的节约近千万元,如此等等。
  况且,节约了原材物料资源,同时也相应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节约劳动力,更可进一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竞争性,提高员工的素质,更有利于严格管理,提高企业效率,其意义更非数字可以显示的。
  我们相信,通过若干年管理上的不懈的努力,加上技术设备的改进或改造,采用现代化技术,我们的劳动生产率一定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4.2.2.2 关于规模、技术改造和资金的使用
  发展企业的规模,往往是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和市场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有条件的企业应该适当扩大经济规模,使用大型纸机和先进技术,降低成本。或者在条件成熟时,实施企业联合,组建较有实力的大产业集团,提高控制市场、筹集资金、降低成本等的能力,发挥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但是,是否扩大规模,一定要视是否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整体效率和竞争能力,决不能不顾质量、成本和效率,单纯靠扩大规模来发展生产力。
  新闻纸的竞争,一靠规模效益,二靠产品质量,因此,新闻纸机的高速化和开发新工艺、新装备,使抄造出的新闻纸能适应高速轮转印刷机的要求是至关重要的。在中国新闻纸企业品种少、质量低、成本高、效率差的情况下,必须加快技改步伐。但是,我们应特别重视有限资金的使用,采用适用技术,把资金用于最能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的技改环节,把资金用于增加品种、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的项目上。近年来,国外纸张大量涌入,其原因首先不在于国内缺乏纸张,除了价格因素以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产品在质量和品种上,不能很好满足相关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建议国内新闻纸厂,应该利用原有的基础,适当投资,开发新原料(废纸、阔叶材等),开发各种档次新闻纸,如低定量新闻纸,加白新闻纸,表面处理新闻纸,或者进一步开发系列的低定量涂布纸,甚至超级压光纸。国外许多中小型新闻纸厂就是在开发新品种和提高质量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4.2.2.3 关于营销策略
  中国的新闻纸企业,应该改变过去仅着眼于国内市场和国内竞争的习惯,其发展规划和营销策略应放眼世界,面向国内外二个市场,不仅要透彻地研究国内市场,密切注意相关行业的发展和要求,适时地有预见性地调整产品结构,而且同样要研究国际市场,努力创造条件,建立稳定的出口渠道,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中进一步发展自己。
  4.2.3 新闻纸机的现代化
  新闻纸用于印刷报纸,要求文字清晰,图片美观,发行廉价等。具有下列特点:
  为降低成本,多采用高得率的机械浆(TMP、GP)和廉价的DIP为浆料,其纸页湿强度低。
  新闻纸时效性强,无长期保留的价值,其定量往轻量化发展,使纸机抄造困难。
  当前,新闻纸的制造向大规模、高车速方向发展,为适应这一趋势,新闻纸机结构的现代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2.3.1 白水稀释网前箱
  白水稀释网前箱是通过改变局部浆料浓度,而不是流量来调节纸页横幅定量。在多支管或混合室内从白水控制阀局部加入白水以改变其浓度来实现。由于远离喷浆口,因此不影响喷浆口的流速,使网前箱的落浆点更稳定,同时消除了传统网前箱堰板塑性变形后难以矫正的问题。
  4.2.3.2 夹网成形器
  现代高速新闻纸机都采用夹网成形器,如Val-met公司spedformerHS夹网形成器,Voith公司的Duo-formerCFD夹网成形器和Beloit公司的Bel-BaleⅣ夹网成形器,他们都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夹网成形器,都可适用于设计车速1800米/分的新闻纸机,其实际运行车速已超过1600米/分。最近Valmet公司新开发的Optiformer成形器比spedformerHS夹网成形器高度矮,布置长度短,其成形区短,有加载的脱水板靠近成形辊以获得更好的纸页成形,用多脱水板靴来控制纸页的两面性,增加网在真空伏辊上的包角来提高纸页的干度,这种夹网成形器可适用于车速2000米/分以上的纸机。
  4.2.3.3 靴型压榨
  压榨是限制纸机车速提高的瓶颈,提高出压榨的纸页干度,湿强度随着增加,改善了压榨部的运行性能。实践表明,纸机车速1700米/分时,通常采用四辊三压区加第四道压榨。随着车速提高到1800米/分时,开始在四辊三压区的第三压区采用靴型压榨来延长脱水时间和增加压榨负荷。可提高纸页干度4~10个百分点。试验表明,纸页干度大小与压榨冲量成正比,而压榨冲量是平均压区压力与纸页通过压区时间的积,也可以是压区线压除以车速求得。这种靴型压榨的冲量通常是四辊三压区加第四道压榨冲量的2倍多。
  4.2.3.4 烘干部
  高速新闻纸机有三种烘缸排列形式。第一种是前几组是单层烘缸,后几组是双层烘缸,用于速度相对较低的纸机,只考虑进烘缸时纸页湿强度低,使纸页在干网支撑下运行,断头时纸页掉到楼下。第二种是上下单排烘缸交错排列,意图是纸页两面都与烘缸面接触,改善纸页的两面性,但一旦断头,下排烘缸会堵塞损纸。第三种是上单层烘缸排列,纸页在整个烘缸部是支撑在干网上运行的,是高速新闻纸机的最新烘缸部。其缺点是纸页单面贴缸产生曲翘,但可在纸页进软压光前向纸页喷蒸汽的方法来消除。
  高速纸机采用固定虹吸管排除冷凝水,而用旋转虹吸管排水要克服高车速下的冷凝水离心力,提高了干燥能力。
  4.2.3.5 软辊压光机
  新闻纸机是采用软压光还是硬压光,要看用户注重新闻纸的松厚度还是平滑度,报纸印刷胶印化之后,软辊压光对纸面的整饰更适应印刷的要求。
  新闻纸机一般配二道软辊压光机,第一道硬辊在上,软辊在下,第二道则相反。硬辊是加热辊,有热水加热和热油加热两种,采用热油加热,温度可达200℃,易于控制温度,但投资较高。软辊是可控辊,压区分多区和少区控制,如果采用多区控制,可不另配置厚度仪,其压区线压控制在200~250千牛/米。
  4.2.3.6 卷纸机
  一台好的卷纸机必须能保证纸卷内外松紧一致,能卷大直径的纸卷,换卷时间短,损纸少。Valmet公司的Optirel型卷纸机能卷直径3.7米的纸卷,运行时,空纸轴从贮存架上自动落到主卷取装置上并锁定,纸轴由中心主传动离合器带动旋转卷纸后,主卷取装置
  以卷纸缸为枢轴转动,在液压缸作用下把纸卷加载到卷纸缸上,然后逐渐移到卷纸滑架上,转换到在传动侧的中心辅助传动装置上,而中心主传动脱开。纸卷紧度和内外松紧的一致,通过卷取缸传动,中心主传动和中心辅助传动的速度、张力和转矩控制来达到。这种卷纸机配有测量纸卷的负荷压力、纸卷的纸幅长度和直径装置。
  TNT型卷纸机是Beloit公司一种最新的现代卷纸机,可卷直径3.5米的纸卷。当空纸轴落在水平滑轨上后,接上传动电机,一边卷纸一边向复卷机方向移动。随着纸卷直径的增大和移动,卷纸缸初始慢慢向下移动,待纸卷移过纸缸垂直中心线后,卷纸缸又慢慢向上移动,纸卷的线压力由纸缸移动的液压保持恒定,不受换卷的影响。当纸卷快卷满时,另一个传动电机带上一根新纸轴在卷纸缸的另一侧等待换卷。
  4.3 努力治理污染,提高企业生存能力,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我国新闻纸行业同整个造纸行业一样存在严重的治理污染特别是废水污染问题,在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同时,绝不能急功近利,放松环保工作,只有努力采用清洁生产工艺、节水工艺,减少并治理环境污染,新闻纸行业才能提高生存能力,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譬如,对酸法制浆的企业,应抓住废液综合利用能够生产系列木质素产品的特殊条件,我们数年来的实践说明,抓好废液的综合利用,不但是治理污染的需要,同时也为企业带来近千万元的巨大的经济效益。国外一些酸法制浆新闻纸厂也因为废液的综合利用大大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和生存、发展能力。
  5.结语
  中国新闻纸的生产和市场需求都在迅速发展,新闻纸生产格局的变化和国外大公司产品的大量进口,我国新闻纸行业已进入剧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更要正视存在的严重差距,紧紧抓住质量、成本、营销和治理环境污染这些关键因素,提高技术水平和企业效率,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 1999

《中国造纸年鉴 1999》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中国造纸年鉴》是一本全面、系统地记录、反映中国造纸工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工具书,其内容主要包括1996至1998年间中国造纸工业的基本发展情况,有关制浆造纸经济、技术、生产的统计数据,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境内外造纸市场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杨光誉
责任者

相关机构

南方新闻纸厂
相关机构
广州造纸厂
相关机构
南平造纸厂
相关机构
中国新闻纸厂
相关机构
国内新闻纸厂
相关机构
Valmet公司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资源县
相关地名
白水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