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造纸工业技术发展方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 1999》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029
颗粒名称: 中国造纸工业技术发展方向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8
页码: 89-96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国造纸工业技术发展方向包括优化企业规模、多元化原料利用、强化废纸回收利用,并发展林、浆、纸一体化。通过科技创新和合理利用资源,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现代化造纸强国目标。
关键词: 造纸工业 技术发展方向 企业规模

内容

1.世界造纸工业重大技术成就
  世界制浆造纸工业近年来的重大技术成就归纳如下。
  1.1化学制浆
  化学制浆依旧是世界纸浆中的主要品种,占重要地位。
  1.1.1深度脱木素蒸煮新工艺
  实行深度脱木素蒸煮,即在不降低纸浆强度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蒸煮浆的卡伯值,是制浆工艺的新成就。
  SundsDefibrator公司开发的超级间歇蒸煮或冷喷放(SuperBatchCo king)的蒸煮新技术与Beloit公司开发的快速热转换(RDH)蒸煮技术异曲同工,其操作原理及方法基本是一致的,而且双方都取得了同样的效果。采用这两种新工艺都可以降低蒸煮浆的卡伯值,针叶浆可降到15~20,阔叶浆可降到12~14,纸浆得率有了提高,渣浆量减少,强度增高,能耗有很大的降低。目前世界上超级间歇蒸煮已经有11套,RDH也有13套。50年代卡米尔(Kamyr)连续蒸煮器的出现是蒸煮工艺的一个大飞跃。1950年第一台连续蒸煮器在瑞典Bruk造纸厂正式诞生,日产能力为50吨纸浆,以后连续蒸煮器的发展集中在提高制浆生产能力和改善纸浆质量两方面。目前卡米尔连续蒸煮器日产能力已达2000吨以上。1998年全世界已有360套卡米尔连续蒸煮器在运转,年生产能力达5900万吨。这几年,仍在继续增长,估计总数会达到500套左右,年生产能力达7500万吨左右,占全世界化学木浆总产量的60%。
  卡米尔连续蒸煮器问世以来,不断进行改进和发展,几乎每隔10年就有一种新的型号产生,1985年芬兰建成第一座日产1100吨纸浆的深度脱木素的改良型连续蒸煮工艺(MC),在此基础上又有较大改进,开发出延伸改良型连续蒸煮(EMC),低溶固形物蒸煮(Lo-solid)及等温连续蒸煮(ITC)工艺,蒸煮温度比传统连续蒸煮降低了10℃,蒸煮均匀,改善了蒸煮的选择性,在保持纸浆质量的前提下,卡伯值又有了降低,针叶木可达到18~20,阔叶木可达到13~15,与间歇蒸煮新工艺相竞争。目前至少有20套ITC蒸煮新工艺在运转。
  1.1.2氧脱木素
  氧脱木素是60年代发展起来的,第一套工业规模系统于1970年在南非Enstra纸浆厂开始运行,氧脱木素已发展成为制浆和漂白工艺中减少污染的最有效的工具。它可降低操作费用,降低有机物和有机氯化物的排放。
  采用氧脱木素工艺可以使蒸煮后纸浆的卡伯值降低50%左右,因而漂白所需要的化学药品相应也可减少50%左右,从而使排水中化学需氧量(COD)及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等有机物的生成也降低了,从而减轻了污染负荷。全世界采用氧脱木素的纸浆约有5200万吨。
  1.1.2漂白新工艺
  漂白工艺是发展较快并取得较大成就的一种工艺。30年代前主要是用氯及次氯酸盐一段或二段漂白,30年代开始采用氯气一碱抽提一次氯酸盐(CEH)三段漂,纸浆白度及强度有所提高,而漂白化学药品用量却有所减少。90年代由于人类对环保要求的提高,禁止用氯漂白,先后以二氧化氯及过氧化氢和臭氧作为漂剂,因而出现无元素氯漂白(ECF)及全无氯漂白(TCF)的新工艺。
  低卡伯值和减少氯的使用是对环境有利制浆和漂白的关键c未漂木浆卡伯值为35时,每吨风干浆可产生COD约70kg,卡伯值降到20时,COD可降到40kg,降低了42.8%。
  无元素氯漂白一般为5段漂,即氧脱木素—二氧化氯—氧+碱抽提—二氧化氯—碱抽提—二氧化氯(OD(Eo)DED)。
  全无氯漂白使用臭氧及过氧化氢为漂剂,一般工艺流程是氧脱木素—氧+过氧化氢—氧+过氧化氢—臭氧+螯合剂(压力过氧化氢)[0(OP)(ZQ)(PO)或0-
  QZQPO]。采用以上工艺,ECF和TCF浆的白度都可达到89%~90%LSO。在采用转换压榨机的漂白车间,ECF和TCF的排水量分别为8米2/吨浆和5米2/吨浆。
  目前世界上ECF浆的产量为3500万吨,TCF浆的产量为500万吨。
  1.2 高得率制浆
  高得率制浆工艺始于18世纪50年代的磨石磨木浆(SGW)。随着原料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后不断开发出各种新的高得率制浆的工艺。
  高得率制浆发展过程经历了三次重大变化或飞跃。第一次是磨石磨木浆问世以后约一百年,出现了盘磨机械浆(RMP),使用的原料由磨石磨木浆的原木或木段,改为盘磨机械法使用的木片;第二次是19世纪80年代出现了化学机械法(CTMPBCTMP)的工艺,使用化学药品浸渍木片后再磨浆,纸浆质,量得到改善,能耗有了降低;第三次是90年代碱性过氧化物机械浆(APMP,APP)的出现,化机浆的漂白由磨成浆后再漂白改为木片的漂白与磨浆同时进行。高得率制浆的得率高,原料能耗低,污染轻,可以配抄多种纸及纸板,因此有继续发展的前景。
  高得率制浆不仅以木材为原料,而且各种非木材纤维也是今后开发的方向,目前也已应用于蔗渣制造新闻纸及纸板等方面。
  1.3 废纸
  废纸不废,确切地说就应改称为“二次纤维”,国外有人把废纸称为“城市中的森林”,因为国外制浆造纸主要是以木材为原料的。二次纤维的利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使用越来越广泛,这是由于保护环境、保护绿化和绿色工程的需要。
  利用二次纤维可以减少原生纤维纸浆的使用,也就是可以减少森林原木的砍伐,是保持生态平衡,减轻环境污染的一项重要的有效措施。目前已普遍得到各国极大的重视。在美国有些州规定在新闻纸中必须掺用20%~40%的脱墨二次纤维浆。德国也有规定,要求在纸张中必须含有一定比例的二次纤维,这种做法很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欧洲经济共同体效法德国,为各会员国所采纳。1996年对54个主要产纸国家和地区的统计,共回收二次纤维1.17亿吨,回收率为41.9%,利用率为42.6%。其中如德国、英国、荷兰、西班牙、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的二次纤维利用率均在50%以上。
  美国是全世界二次纤维回收最多也是出口最多的国家,1996年回收3835万吨,本国消费3229万吨,有近600万吨作为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销售。美国二次纤维的利用率近几年来上升很快,并建成几个以二次纤维为原料的商品浆厂。
  至于二次纤维脱墨工艺,还是浮选法和洗涤法并存,或采用浮选加洗涤的综合法。二次纤维中的塑料薄膜的去除,也是热熔法和冷法(机械除去)并存。
  1.4 环保工作
  环保工作是关系到造纸工业的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保护生态平衡,进一步减少污染是制浆造纸工业的主要任务。
  世界造纸工业发达国家生产纸浆的质量和品种,已能满足纸及纸板生产的需要。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把制浆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液及废料对环境的污染降至最低限度,以便更好地为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创造更美好的条件。因此,在工艺技术及设备上,是集中在这个关键问题进行研究和开发并已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达到了环保的要求。
  如蒸煮方面采取的“快速热转换”(RDH),“超级间歇蒸煮”(SuperBatchCo
  king),“延伸改良连续蒸煮”,“低溶固形物蒸煮”及“等温连续蒸煮”等新技术以及无元素氯漂白及全无氯漂白新工艺,可以使排水中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每吨浆平均降到0.8公斤,而老的纸厂每吨浆为9公斤。
  1.5 造纸
  降低定量节约纤维原料和能耗、提高效益是造纸技术进步的主要成就。
  新闻纸定量普遍由52克/米2降到49克/米2及45克/米2,少数厂正在向40克/米2更低定量发展,以增加报纸印刷份数,节约纤维原料。新闻纸用水量已由每吨纸200米3降到50米3左右,甚至更低。
  低定量涂布纸(LWC)正向超低定量28克/米2发展。纸板也在保证质量及使用的情况下向200克/米2以下发展。
  纸机车速:新闻纸机已由1950年的550米/分,提高到1980年的1000米/分,1990年的1500米/分,1995年的1800米/分,高级纸机车速可达1700米/分,薄纸机车速可以超过2000米/分,挂面纸板机车速可达950米/分。
  夹网成形器的出现是近年来造纸机的最大革新和成就。
  压榨已由普通压榨发展到复合压榨又发展到宽区压榨及脉冲压榨等新技术。总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压榨后纸页干度,节约能源。
  中性施胶普遍代替酸性施胶,各种助剂的广泛应用,改善了纸页的匀度,提高填料留着率,降低纤维流失,白水循环回用,提高产品质量,增加经济效益。
  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及生产安全运转,提高运转率及成品率,水分定量自控系统及DCS控制系统等已广泛用于大型纸机。
  2.中国造纸工业技术发展概况
  近年来,中国造纸工业在应用国际造纸新技术和科学研究、新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成就。
  2.1引进技术与装备加速了造纸工业技术进步
  据不完全统计,1978—1996年,全国利用外资和外商投资从17个国家引进技术,进口设备700余项,分布在全国21个省市的300多个企业,总成交额超过10亿美元。其中轻工系统造纸企业改革开放以前(1950—1978年)引进技术进口设备成交额为8272万美元,年均成交额285万美元,而改革开放以后(1979—1996年)成交额为64553万美元,年均成交额3586万美元,分别是改革开放以前的7.8倍和12.6倍。
  目前世界上的高新技术和设备如连续蒸煮、氧脱木素、二氧化氯制备、过氧化氢漂白、各种化学机械制浆、涂布工艺、废纸脱墨、夹网成形器、浆板自动打包生产线及废水处理等,我国几乎都已经拥有。
  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造纸界对世界先进的造纸技术及设备的了解,已基本做到了与其发展同步。随着规模的扩大,质量标准的提高,竞争意识的加强,也使得我们有条件、有必要使用这些先进技术。归纳起来,以下新的造纸技术及设备已经在国内得到应用并正在变得越来越广泛:
  a.流浆箱采用稀白水调节浓度控制定量的技术;
  b.各种立式或水平夹网成型技术;
  c.纸板机的多长网成型及芯层上脱水装置的技术;
  d.各种复合压榨,盲孔压榨及靴型压榨技术,靴型压榨技术已逐步从纸板运用到文化用纸。可控中高技术已普遍采用;
  e.1.8米直径的烘缸已逐渐代替1.5米直径的烘缸,并内设扰流棒。根据车速及纸种的不同,烘干部采用全部单排排列或第一组烘缸单排排列,下面设置真空辊成为一种趋势;
  f.高速施胶机的采用,既可进行一般的施胶,也可进行轻量涂布;
  g.硬辊压光倾向于减少辊数,并使用加热辊;
  h.随着车速及质量要求的提高,涂布头已主要采用刮刀方式;
  i.软压光机得到广泛采用;
  j.自动换轴的卷纸机和有效控制张力、紧度的复卷机;
  k.自动输送及包装技术;
  1.纸机的交流变频传动已成为趋势;
  m.越来越重视控制技术。DCSQCS厚度控制,纸病检测技术得到广泛采用,同时,越来,越,趋向全面集成;
  n.中性施胶工艺;
  o.各种助剂的使用;
  p.新型成形网及压榨毛毯的使用;
  q.各种节能的新技术。
  以成套设备引进或引进关键部件的方法引进了大量新技术新设备,对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示范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积极影响:
  ——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和生产线,用于开发新产品,使产品升级换代,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档产品的比重,缩小了与国际同类产品的差距,提高了国产纸和纸板的竞争能力。如高白度漂白商品木浆、高档未漂白浆、涂料印刷纸、涂料纸板、复合饮料包装材料、高档卷烟纸、高档生活用纸等新品种。其中,如金东纸业的高级文化印刷纸及涂料印刷纸、上海韩松潜力的新闻纸,维达、恒安、金红叶的卫生纸,晨鸣的轻涂纸及无碳复写原纸,紫兴的铜版纸,红塔仁恒的涂布白卡纸、华丰的高档卷烟纸等,都在国内市场有一定的占有率,有的还供不应求,初步改变了国内高档产品稀缺的局面。随着一批新项目的投产,这种局面还会得到进一步的改观。
  ——使我国技术及装备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有所缩小。从引进的技术装备来看,无论是机械、电气、自控,相当部分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如果再加上外商独资在中国投资的造纸项目,可以说,不用出国就几乎可以看到世界上所有的先进装备。国内只是在项目的规模上(特别是纸机的宽度),应用新技术装备的广度上(新技术装备在造纸行业中所占的比例)还远远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
  ——随着一批项目的实施,在实践中,也培养了一大批管理和技术人才,积累了有益的经验。这批人懂得国外的先进技术,了解中国的国情,为今后造纸工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新技术新装备的引进和随之而来的先进的管理方法的引入,也使造纸工作者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时间观念,规模经济观念,市场观念,质量意识,竞争意识,成本意识都得到了强化。
  2.2 一些大型项目的简要介绍
  2.2.2 项目简要介绍
  (1)金东纸业(江苏)有限公司
  金东纸业(江苏)有限公司,系亚洲浆纸企业集团(AP)投资兴建的纸厂,投建世界级铜版纸及印刷纸纸机2台,每台纸机日产全化浆纸1500吨(2台合计年产量约为100万吨),纸机幅宽9.77米,设计车速1700米/分,操作车速1500米/分,相当于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书写/印刷纸纸机,1999年2月投入商业性运行。2台纸机建成及投产仅相差2个月。纸机均由VoithSulzer提供,包括复卷机。可根据客户要求,日产40~90克/米2的静电复写纸、双胶纸、书写/印刷纸及铜版纸原纸等。其中1台纸机的完成部分,从涂布机开始到超级压光机、复卷机、包装机,采用Valmet新一代OPti系列产品,包括OptiCoat1台,系4涂布红外线干燥涂布机,纸幅宽9.7米,车速2000米/分;OptRe
  复卷检查机(rereeler)2台;OptiLoad多压区式超级压光机2台;JR1000E复卷机2台;WindBelt再卷机1台;其他还有纸卷运搬车及损纸处理系统1套。
  (2)金红叶纸业有限公司
  金红叶纸业有限公司,系亚洲浆纸股份有限公司(AP)投资兴建的卫生纸厂。投建巨无霸卫生纸机2台,每台纸机日产卫生纸200吨(2台合计年产能力约为12万吨),纸机幅宽5.6米),设计车速2000米/分,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卫生纸机。1998年底建成。纸机是奥地利Andritz公司提供。采用多层流浆箱,新月型成型器和先进的DCS控制系统。
  (3)常德恒安纸业有限公司
  常德恒安纸业是福建恒安集团投资兴建的卫生纸厂,日产能力100吨。该厂卫生纸机由奥地利Andritz公司提供,原料为100%商品木浆,采用多层流浆箱,新月型成型器,5米直径的大烘缸加上燃气高速热风气罩干燥,复卷机由德国Jagenberg公司提供,后加工设备则由意大利Perini、德国W+D、美国PCMC等公司提供,纸机的传动控制、DCS、QCS采用AB公司高度集成的开放式控制方式(OCS)。该工程总建筑面积为5万米2。从开工建设到投产,仅用15个月时间,它的建成投产,标志着我国在薄页纸方面的生产装备及技术已跨入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
  (4)山东晨鸣纸业集团10万吨/年轻量涂布纸工
  程该工程全套纸机由芬兰Valmet公司提供,采用带稀释白水控制的流浆箱,水平夹网成型器(MBFor-mer)压榨部为四辊三压区,前干燥部为单排烘缸,下排则为,真空辊,轻涂采用高速施胶机,涂布量为每面5~8克/米2,后干燥部采用双排烘缸排列,烘缸直径均为1.8米,烘缸内装置扰流棒以破坏水环,提高传热效率。压光采用二台软压光机,正反各压一次,复卷机及完成工段的输送及包装设备,也由Valmet公司提供,切纸机则由西班牙Pasaban提供,传动控制、QCS由AB公司提供,DCS由Valmet自动化提供,涂料制备由Cellier公司提供。
  (5)福建南平造纸厂20万吨/年新闻纸工程
  该工程几乎采用了当今世界上用在新闻纸机上的所有新技术。Valmet公司在商品名称上均冠以“Opti”的字头,带稀释白水调浓的Opti-Flow流浆箱,新型的Opti-Former成型器两面的脱水率几乎一致,Opti-Press直通式全封闭的两道靴型压榨,SymDry干燥部,Opti-Soft软压光,Opti-Rel卷纸机,纸机的设计车速高达1800米/分,包装输送设备也由Valmet公司提供,纸机的传动控制系统采用西门子的交流变频系统,QCS、DCS则由Valmet自动化提供。
  (6)苏州紫兴纸业有限公司高档铜版纸工程
  苏州紫兴纸业有限公司10万吨/年高档铜版纸工程是国内第一条10万吨/年的生产线,所用原料为漂白商品针叶木浆和阔叶木浆,采用中性施胶方法抄纸。纸机及涂布机均由Valmet公司提供,流浆箱为Sym-flow水平夹网(Symformer)压榨型式为四辊三压加一光压,前,干燥部第一组烘缸为单排列,下排为真空辊,第二组烘缸后部为双排列,表面施胶采用高速施胶机(Symsize)后干燥部采用双排排列。压光机热辊压光,可控中高,,机内设有纸病检测装置,涂布采用机外涂布方式。上涂布机前,先经再卷取,将有纸病的纸进行处理,然后上涂布机,涂布机共有四个涂布头,采用刮刀涂布(Autoblade)。涂布后的纸再经卷取后除纸病,然后才上二台超级压光机。根据市场的需要,复卷后的纸可进入卷筒包装线,也可进入切纸机分切,分切后的纸,可进行小令包装或大包装。切纸机由德国Jagen-berg公司提供。平板包装线由意大利Wrapmatic提供。
  该工程的传动采用交流变频方式,控制采用AB公司PS200系统,QCS,DCS由Valmet自动化公司提供,纸病检测装置由Roibox提供,整个工程建筑面积10万米2,其中造纸车间7万米2。主生产车间采用联合厂房布置,流程顺畅,省地节能,便于管理。
  (7)福斯达纸业(烟台)有限公司10万吨/年涂布白卡纸工程
  该工程为我国第一台10万吨/年多长网纸板机。主要产品为涂布白卡纸。面浆、底浆均采用NBKP+LBKP芯浆则采用BCTMP,定量范围为130~350克/米2,纸板,机从芬兰Valmet(当时为Tampela)引进。涂布机、复卷机、切纸机均由Jagenberg提供。卷筒包装设备由Saimatec公司提供,平板包装设备由Haloila公司提供。该机在国内第一次全面采用AC变频传动,由芬兰AB提供。DCS,QCS则由Measurex提供(现为Honeywell)。该工程当时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
  a.第一台产量超过10万吨/年,设计车速达500米/分的多长网纸板机。
  b.第一个在纸板机上采用交流变频传动技术。
  c.第一个全面采用DCS、QCS、厚度控制、纸病控制技术。
  d.第一个采用联合厂房设计,面积达5.2万米2。
  e.第一个采用系统工程的管理方法,将业主、设计及施工单位组合在一起,创造了18个月建成投产的当时最快的记录。
  (8)珠海红塔仁恒15~20万吨/年涂布白卡纸、纸杯纸工程
  该台纸板机由奥地利Voith公司提供,为三长网纸机带上脱水器(DuoformerD),大辊盲孔压榨加靴型压榨,前干燥部,高速施胶机,后干燥部,硬辊加热压光,可进行厚度控制,四个涂布头,采用电红外及热风干燥,单面软压光,卷纸机,复卷机,完成工段切纸机由Jagenberg提供,并配有相应的自动输送及包装设备,自动输送线由中国轻工业长沙设计院设备厂提供,包装设备由芬兰Haloila提供,整条生产线的传动控制由Rockwell公司提供,QCS,DCS由Honeywell公司提供,流送系统由芬兰Ahlstrom公司提供。该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2万米2,联合厂房为7.6万米2,计划用15个月,于1999年四季度建成投产。
  (9)广州威达高纸业有限公司12万吨/年涂布白卡纸、白卡纸工程
  该工程纸板机由奥地利Voith公司提供。网部为四长网,芯层带上脱水器,盲孔压榨,前后烘干部,带表面施胶,涂布机带三个涂布头,二正一反。单面软压光,卷纸,复卷。切纸机及包装线由西班牙Pasaban提供,输送装置由中国轻工业长沙设计院附属工厂提供。传动控制由GE公司提供,QCS,DCS由Measurex公司提供,涂料制备由Celier公司提供。该生产线可兼容涂布灰底白纸板、白底白纸板及涂布白卡纸等品种。
  (10)福建青山纸业股份有限公司15万吨/年牛皮卡、牛皮箱纸板工程
  该工程纸板机由Valmet和韩国联合制造,关键部件均由Valmet提供。机型为三长网,三台微流流浆箱低浓上浆成形,压榨部采用大辊盲孔压榨和靴型压榨,前后干燥部,烘缸直径为1.8米,带表面施胶装置,配红外干燥器,压光机为两辊热压光,水平式卷纸机带自动换轴及自动断纸断置,复卷机带有精确的张力及紧度控制装置。纸机采用交流变频传动,由Rockwel
  公司提供,QCS,DCS由Valmet自动化提供,建成后,将为目前国内最先进的牛皮卡纸机。
  (11)杭州华丰(新丰)纸业有限公司8号机工程
  被列为杭州市重点工程的杭州华丰纸业有限公司8号机工程,1999年4月20日正式竣工投产,这标志着我国高档卷烟纸国产化的进程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投资3250万美元的8号机,主体设备从法国阿立曼公司引进,采用AB公司的变频传动系统,配备美国霍尼威尔美捷公司DCS集散控制系统和QCS在线检测系统,并—采用德国GOEBEL的复卷机和分切机。#8纸机年生产透气度40~70CU高档卷烟纸8000~10000吨。产品经国家纸张质量检验中心测试以及用户使用,性能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完全可以替代进口。
  2.3 科研成果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全国现拥有造纸专门技术人员约4万人,占职工总数比例由1978年的3.9%上升至目前的4.9%。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竞争,科研与企业特别重视应用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科研院所及生产企业组成的联合开发力量已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改革开放以来,造纸工业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的科研成果450余项。不少成果已应用到生产中去并取得较好效益,比较突出的如非木材原料备料净化工艺,非木浆连续蒸煮、连续漂白、连续打浆技术、草浆黑液碱回收技术、废纸处理技术、表面施胶技术、纸及纸板涂布技术、化机浆配抄新闻纸、书刊纸技术等。
  2.4 品种增加,质量提高
  产品品种由1978年的430种增加到600多种。产品自给率达84%。基本上能够满足国内新闻出版、书刊印刷、商品包装、工业技术配套用纸与生活用纸的需求。
  产品结构开始转向适应消费需求,由数量型和少品种向质量型和多品种转变。——品种新增加170多种,并创出一批优质名牌产品,荣获国家级,部优产品和优秀产品奖700余项。——产品质量有所提高,优等品率30%以上,中高档产品比重由30%增至50%。——纸及纸板比例更趋合理,由7∶3调整至6∶4,基本上可以满足目前较低消费水平需求。
  2.5 废纸使用量和利用技术提高
  废纸浆(含进口废纸)在纤维原料结构中的比重由过去的15%增至38%,废纸脱墨等废纸利用的技术提高。
  2.6 污染防治工作有进展
  二十年来,造纸工业认真宣传、贯彻、落实了国家有关环保和工业污染防治的经济技术政策与法规;坚持了“综合治理,以治水为主,厂内治理为主”的环保方针;对新开工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均执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规定;并针对行业环保问题,突出重点,对草浆、较大污染点和淮河流域造纸企业进行了污染防治,使造纸工业环境保护有了改善,取得了一定成绩。
  ——1996年全国取缔4271家小造纸,其中淮河流域关停1111家,减少COD排放量35万吨/年。
  ——草浆碱回收技术与装备有突破性进展,国内可提供成套设计与设备。现有16家草浆碱回收坚持生产,增加草浆碱回收回收碱能力8万吨。全国碱回收回收碱40万吨。
  ——酸法制浆造纸厂废液均进行了综合利用,生产木素磺酸钙干粉,粘合剂等产品。
  ——改、扩建和新建项目均采用了节约原材料,节能、节水先进工艺、技术与装备,同时配套环保工程,实施了清洁生产,做到增产不增污或减污,1996年与1994年比较全国纸及纸板产量增加1.24倍,污水排放量减少0.5亿吨,降低2.5%。
  ——坚持不懈地开展了环保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如草浆除硅,黑液提取、蒸发、燃烧技术的改进、提高和新设备的开发。
  3.今后技术发展的方向
  今后造纸工业技术发展的方向是,加大科技投入集中人力物力与财力解决一批对造纸工业发展有重大影响与装备现代化问题的关键技术,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国外资金、资源、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推进我国造纸工业现代化建设进程。通过调整,使造纸工业从规模小,技术落后,污染严重逐步向原料和产品结构趋于合理,重点企业实现大型化和生产现代化,基本控制环境污染的方向发展。
  再过20~30年的发展战略目标是把我国造纸工业建成现代化造纸业强国。
  3.1 企业规模
  企业的经济规模应根据不同的原料和品种以及投资等情况而有所不同,企业规模大固然能降低单位产品基建投资并提高投资回报率,但必须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自己的企业经济规模,不能完全以国外的标准为依据。我国要扩大经济规模,首先要解放思想,打破地区和行业之间的界限,实行企业间的横向与纵向联合,协调好企业、系统和地区之间的关系。扶持一批具有参与国际竞争实力和能力的大型造纸企业集团公司;积极发展“三资”企业;对现有中小型制浆造纸企业,通过调整,改组,改造等措施,在坚持其治污达标前提下求得生存与发展;鼓励民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逐步建立以公有造纸企业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与经营方式共同发展的格局,从总体上搞活造纸企业发展。根据目前情况,商品木浆厂的年生产能力不能少于20万吨,以30万~50万吨为宜。商品草浆厂年生产能力不能少于5万吨,以10万~20万吨为宜。
  3.2 原料
  ——中国造纸工业的原料政策一直是有争论的,并改变了好几次,看来“草木并举,因地制宜,逐步提高木材纤维比重,建立造纸原料基地”的说法,还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从战略的长远观点来看,必须大力发展木浆,从战术的近期观点来看,绝对不能忽视非木材纤维制浆造纸的生产,因为充分合理地利用非木材纤维原料是中国造纸工业的一个特色。
  ——要解决木材纤维来源,关键是要加快实施林、浆、纸一体化发展木浆造纸规划,特别需要建立可靠的速生林基地。
  ——充分利用国外木材与木浆资源,鼓励外商在境内外合资合作建设大型造纸厂;继续保持木片、木浆、废纸及纸和纸板的适当进口,弥补我国木材资源短缺和木浆生产能力不足;选择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由我国投资在国外租地造林,建造速生造纸材林基地。
  ——合理利用非木纤维资源,主要包括芦苇、甘蔗渣、竹子、棉麻、麦秸等。
  ——扩大废纸的回收利用。包括扩大利用进口废纸和强化国内废纸回收利用。加强二次纤维的回收和分选工作。提高其在纸及纸板配料中的用量。对某些纸张与纸板品种,可以借鉴国际经验,从立法上规定必须掺用废纸浆比例。废纸在纤维原料结构中的比重达50%以上。
  3.3 木材制浆
  ——主要发展碱法制浆,化学机械浆要适当开发,重点研究马尾松、杨木、桦木及桉木的制浆造纸工艺设备。
  ——要推广应用二氧化氯、过氧化氢、氧脱木素等新技术,研究臭氧漂白,优先发展无元素氯漂白(ECF),根据具体情况及需求,再考虑发展全无氯漂白(TCF)工艺。
  ——对于国际上研究多年的新的制浆方法,如爆破法、有机溶剂法、生物制浆法、酶解木素及酶剂漂白等应予关注并要加强研究。
  3.4 非木材纤维制浆
  ——非木材纤维原料备料过程中的净化,是提高纸浆质量、降低药品消耗及减轻污染的关键。草类原料应采用干湿结合的净化处理,甘蔗渣应采用直立式除髓机,半湿法洗涤后湿法除髓的工艺,竹片在化学机械法中应进行洗涤减少盘磨机磨片的磨损。
  ——为增加草类资源和降低运输成本,应研究和解决禾草在田里收割后的打包技术。
  ——进一步研究和开发非木材纤维原料的化学机械法高得率制浆造纸工艺。盘磨机的齿形研究至关重要,不同原料应选用不同的齿形。
  3.5 造纸
  ——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仍是中国造纸工业发展技术的首要任务。
  ——推广阔叶木浆的合理利用,特别要研究今后以桉木浆造纸的优化条件。
  ——加快研究和发展中性施胶技术和开发应用各种化学助剂。
  ——新闻纸、涂布纸及纸板向低定量发展,纸袋纸向伸性纸发展,要普遍提高纸的白度和匀度,提高纸及纸板的强度,向国际标准靠拢。
  ——涂布机的型式繁多,生产低定量涂布纸,可考虑采用瑞典BTG的双辊高速计量传递涂布机(Dou-bleRol-HSM),可进行表面处理及涂布,对不含机械木浆或以废纸作基底的涂布原纸均适用。
  ——要推广非木材纤维纸浆与木浆合理搭配并在表面轻量或微量涂布的技术,生产高级印刷纸、书写纸及涂布纸等品种。
  ——合理、节约用水,推广白水封闭循环工艺。
  ——研究开发新型成形器在纸机上的应用。
  ——推广废纸脱墨技术,在新闻纸、印刷书写纸中可掺用脱墨废纸浆。
  3.6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我国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它是关系到我国造纸工业能否生存与继续发展的一件大事。国家做出决定,所有造纸企业在2000年前必须达标排放(国发[96]31号文)。
  ——碱法木浆厂的碱回收率基本能达到要求,但对洗涤废水及最后排出的废水必须进行厂外二级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非木材纤维浆厂的环境保护是整个工作的重点,虽然大、中型草浆厂及蔗渣浆厂有的已有了碱回收,有的正在建设,但从生产企业来看,回收成本高,回收率低,达不到排放标准,还要从改进技术、加强管理方面着手。草浆含硅高的问题,北京轻工业学院已开发出麦草浆蒸煮中使用2%~3%除硅剂,取得显著效果的技术,现已批准为国家科研项目,要进行长期生产试验,然后推广应用。
  积极开发适于非木材纤维浆,特别是麦草浆的黑液提取设备,仍是提高碱回收率、减轻污染的关键。板式降膜蒸发效率及强度比管式蒸发器可提高约20%,此项新技术与新设备在新建及老企业中普及推广。
  国内开发利用白泥生产碳酸钙或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料以及作为塑料工业添加剂的技术要进一步验证后,有条件的推广。
  碱法废液提取木素的技术是成熟的,关键是要研究和开发碱木素应用的途径。如果得到解决,这对解决中小型碱法浆厂黑液的处理及排污的减轻将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高得率化学机械浆的废液应采用厌氧法处理,降低BOD5和CODcr的去除率,并可利用产生的沼气,应进行工业性生产的尝试。
  ——亚硫酸盐制浆废液应综合利用,生产酒精,饲料酵母、木素磺酸钙及香兰素等,特别应重视生产粘合剂,扩大其使用范围,使所有废液全部都能利用。
  ——亚铵制浆废液作为农灌肥料的愿望仍未真正实现,应进一步研究,并进行浓缩、固化作为肥料的试验。
  为了进一步发展我国造纸工业技术水平,减少或消除我国与先进国家之间的差距,我们应集中力量搞好科研和应用技术的开发,根据市场需求和国家重点项目计划来制定关键的造纸科学技术工程项目,加速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开发。我们还要继续从先进国家引进高新技术和设备,进行消化、吸收、制造和应用。要继续加强与国外有关制造厂商、公司、企业、研究机构与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并通过技术创新,使造纸工业持续快速地发展。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 1999

《中国造纸年鉴 1999》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中国造纸年鉴》是一本全面、系统地记录、反映中国造纸工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工具书,其内容主要包括1996至1998年间中国造纸工业的基本发展情况,有关制浆造纸经济、技术、生产的统计数据,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境内外造纸市场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胡受祖
责任者
陈鄂生
责任者
卡米尔
相关人物
韩松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瑞典
相关地名
芬兰
相关地名
南非
相关地名
美国
相关地名
英国
相关地名
荷兰
相关地名
西班牙
相关地名
日本
相关地名
韩国
相关地名
台湾省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意大利
相关地名
珠海市
相关地名
奥地利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
法国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