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品纸浆、纸及纸板的进出口贸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 1999》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024
颗粒名称: 中国商品纸浆、纸及纸板的进出口贸易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9
页码: 70-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国造纸工业发展快但进口依存度高,近年来新闻纸、印刷书写纸、铜版纸及牛皮卡纸等进口量持续增长,国内企业正积极应对。
关键词: 造纸工业 进口依存度 新闻纸

内容

中国造纸工业生产发展虽然很快,纸浆、纸和纸板产量的年增长率很高,但1978年以后,由于消费增长得更快,基本上各年都是进口量大于出口量,而且进口量有逐步增长的态势。进口品种中,主要是商品木浆及以木浆为主要原料的纸种和少量高档纸种以及废纸等。中国出口纸及纸板长期维持在20万吨/年至30万吨/年左右的水平,仅1995年达到53万吨。从总体上看,中国纸及纸板年净进口水平最高均未超过总消费量的20%,基本上是一个纸张自给型的国家。历年纸浆、纸及纸板的进出口情况见下列各表。
  现根据近三年来(1996—1998年)国内造纸工业形势分析如下:
  1.新闻纸是一个敏感产品,1995年的进口量为4.71万吨,到1996年就高达35.63万吨,1997年更进一步的高达45.34万吨,这不能不引起中国造纸厂的关注。1997年12月10口应中国9大新闻纸厂的要求,中国政府批准对原产美国、加拿大、韩国的新闻纸进行反倾销调查,经过近2年的努力,1999年6月3日作出裁定,最终判定加拿大、韩国、美国新闻纸企业对中国出口,实际对中国新闻纸企业构成损害,自1999年6月3日起分别对三国新闻纸企业征收最低9%、最高达78%的反倾销案销税。
  在人均年消费新闻纸的水平方面。中国目前为不足1公斤,而美国50公斤、日本35公斤、台湾省21公斤,市场潜力很大。韩国韩松公司,美国潜力公司与中国上海市合资建立上海韩松潜力纸业有限公司,一期年产12万吨新闻纸已于1998年投产,现正酝酿25万吨的二期工程,据说与挪威NORSKESKOG联合将生产能力扩大到年产50万吨,这是一外资进入中国市场发展新闻纸生产。中国的9大新闻纸企业都在进行现代化改造。可以预见下世纪初中外企业将在新闻纸方面进行激烈的斗争。
  2.印刷书写纸
  1995年进口19.91万吨,1998年上升到34.72万吨,年递增率为20.4%。中国印刷书写纸的生产,主要是草浆为主要配比的纸张,产品质量达不到现代印刷的要求,引起国外产品的大量进口。近年有新加坡亚洲纸业公司(APP)与镇江市合资的金东纸业有限公司合资企业建成投产,其中有高级办公用纸35万吨、铜版纸35万吨,合计70万吨印刷书写纸类。另有印尼资源(APrnl)有限公司在常熟市独资建立一年产35万吨的印刷书写纸企业。还有苏州紫兴纸业有限公司建立一年产12万吨铜版纸企业等相继建成投产,这些工厂的建成增加了中国以木浆为主的印刷书写纸生产,无疑将减少这类品种的进口量。
  3.铜版纸
  1995年进口量为44.59万吨,1998年上升为98.48万吨,年递增率为30.2%。这是进口品种年递增率超过30%以上的一个品种,反映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水平。原有中国利用中国的技术建立了年产5000吨左右的生产线近80条,形成了40余万吨的生产能力,但由于产品质量不高,实际投产的只有15万吨左右。而另一方面却大量的进口。这个品种是当前最具吸引力的品种。国际上投资的生产能力,大大超过实际需求的增长。在中国国内近年来外资投资的金东纸业有限公司、紫兴纸业有限公司形成的50万吨生产能力都是国际水平的,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国内资本兴建的一批纸厂也接受前期利用国内技术兴建的年产5000吨的小型企业的失败经验,在这次新的建设高潮中生产能力多数在年产5~10万吨,部分设备进口,产品质量均具有国际竞争能力。有可能经过新的一轮投资后将有可能将铜版纸的进口递增率降下来。
  4.牛皮卡纸及牛皮箱纸板,1995年进口68.51万吨,1998年上升为126.37万吨,年递增率为22.6%。瓦楞原纸1995年进口42.74万吨,1998年上升为99.08万吨,年递增率为32.34%。这两个品种均为制箱材料,最能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水平。牛皮卡纸及箱纸板主要来自美国,美国年产4000万吨左右,出口约300~400万吨,出口地区为欧洲和亚洲,中国的需求量如此之大,如果全靠进口,必然引起国际间新的贸易平衡。现在中国国内吸引了一大批外资和内资投资这两个品种的建设,但是原料基本上都是AOC(美国废旧瓦楞纸箱)。由于美国国内也都在利用废旧瓦楞纸箱来生产牛皮箱纸板,美国国内废旧瓦楞箱的原料将来必然紧张,将来这批以AOC为原料的箱纸板厂的前景如何还很难预料。中国国内以草浆及废纸为原料的箱纸板企业随着废纸成分的改变,产品质量将有所提高。目前以草浆为主的瓦楞箱的质量是不符合现代制箱要求的。
  至于中国国内以木材为原料生产箱纸板的企业为数不多,主要是原来生产水泥袋纸的企业都在酝酿改产箱纸板,但因为纸浆为化学浆,而没有半化学浆,生产成本过高难以与以废纸为主生产箱板纸企业相竞争。
  5.涂布白纸板,1995年进口49.09万吨,1998年上升为54.24万吨,年递增率为3.4%。未涂布白纸板1995年进口17.85万吨,1998年上升为34.14万吨,年递增率为24.1%。这是一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引起社会需求高速上升的二个品种。在1980年初到90年代初都是以两位数年递增,后国内纷纷上马新的生产能力。如宁波中华纸业80年代新建时只有年产3.4万吨能力。现在已发展到年产50万吨生产能力。上海、山东、浙江、广东等省内都先后新上马一大批白纸板的生产能力,总数约有150万吨左右,缓解了市场的需求。
  6.在中国进口贸易中纸浆是一大商品。1995年为82.41万吨,1998年为219.93万吨,年递增率为38.7%。这是中国造纸工业从过去以草浆为主的中低档产品走向以木浆为主要配比的高档产品。最能说明问题的是山东省的造纸工业,过去生产印刷书写纸类草浆占70%~80%、木浆只占20%~30%,现在产品升档了,草浆的比例下降为50%而木浆上升到50%。这样进口木浆的需求就大幅度上升了。另外镇江金东纸业有限公司、常熟亚太资源纸业有限公司、苏州紫兴纸业有限公司、金华盛纸业有限公司、金红叶纸业有限公司的相继建成投产,由于这些企业都是使用木浆的国际水平的纸厂,这些纸厂的生产能力总计达到150万吨左右,用浆水平也是150万吨左右,这就促使进口纸浆大幅度的上升了。这种趋势今后还将继续,在国内纸浆生产能力没有建成以前是会有增无减的。
  7.废纸的进口,1995年为90.62万吨,1998年上升为191.47万吨,年递增率为28.3%,在废纸上升最高的旧报纸1995年为33.80万吨,1998年为90.38万吨,年递增率为39.0%;其次为旧瓦楞箱废纸1995年为21.49万吨,1998年上升为72.04万吨,年递增率为49.6%。前者反映了中国白纸板新增项目的需求大幅度上升,后者反映了中国牛皮箱纸板新增项目的需求。这两者都反映了中国包装工业急剧发展的需求。中国以如此高的年递增率对废纸进口的需求,必然引起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的变化。过去中国进口废纸主要是从美国进口,现在也开始从欧洲进口,以扩大资源。目前中国的废纸回收率还不如欧美等国,中国废纸回收率只有30%,而欧美都在40%~50%。今后必须改变这种局面。
  中国纸、纸板产量及消费量在国际中的地位
  (1991—1998)
  中国纸及纸板产量及消费量在国际上的排序见下表。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 1999

《中国造纸年鉴 1999》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中国造纸年鉴》是一本全面、系统地记录、反映中国造纸工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工具书,其内容主要包括1996至1998年间中国造纸工业的基本发展情况,有关制浆造纸经济、技术、生产的统计数据,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境内外造纸市场动态等。

阅读

相关地名

美国
相关地名
加拿大
相关地名
韩国
相关地名
日本
相关地名
台湾省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挪威
相关地名
镇江市
相关地名
常熟市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
广东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