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中国造纸工业利用外资的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 1999》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014
颗粒名称: 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中国造纸工业利用外资的发展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5
页码: 17-21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国造纸工业利用外资发展迅速,弥补资金不足,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与国际接轨。纸张市场潜力巨大,消费增长,进口量增加。需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外资结构,加强宏观管理。
关键词: 对外开放 造纸工业 外资发展

内容

实行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利用外资是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利用外资有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作为技术、资金密集型的造纸工业,以国内市场的优势,积极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使一批老企业得到技术改造,一批现代化大型制浆造纸企业相继在近几年建成,使造纸工业向规模化集约经营方向迈进一步。利用外资对中国造纸工业实现快速、健康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一、中国造纸工业利用外资概况
  (一)利用外资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1996年,全国造纸企业利用外资总额约16亿美元,其中:借用外国资金约6.2亿美元,占39%;外商投资约9.8亿美元,占61%。
  1.借用外资
  ——概况
  中国造纸工业借用的外资,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政府贷款和商业贷款。贷款总额约6.2亿美元,其中:亚行贷款1.2亿美元;世行贷款1.3亿美元;加拿大、瑞典、芬兰、奥地利等国政府贷款及北欧投资银行,加拿大、法国信贷,原苏联记账贸易等3.7亿美元,这些资金用于近30个项目,可新增商品纸浆生产能力40万吨,纸及板生产能力65万吨。
  ——利用国外政府贷款和其他商业贷款的项目主要有
  ——利用亚行贷款项目主要有:
  ——利用世行贷款项目主要有:
  2.外商投资
  ——概况
  目前为止,外商投资中国造纸工业的形式有: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和补偿贸易四种,其中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为主。
  全国外商投资总金额9.8亿美元,主要涉及80多家企业,100多个大中型合资合作经营项目。项目投产后可新增纸及纸板生产能力120万吨。
  又据有关资料统计,1996年全国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轻工“三资”制浆造纸企业情况;
  ——外商投资主要项目
  ——投资中国造纸工业的外商所在国家和地区
  印尼、新加坡、日本、泰国、韩国、加拿大、英国、美国等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其中亚洲国家的外商投资占80%以上。
  ——外商投资呈增长趋势
  外商投资中国造纸工业始于改革开放以后,18年来,中国造纸工业吸收外商投资有了较大发展,大体在分起步、持续发展、高速发展三个阶段,年均投资额目前是起步阶段的14倍,外商投资呈逐年增长趋势。
  (二)利用外资的积极作用
  1.弥补了中国造纸工业发展资金不足
  1991~1996年,轻工系统造纸建设项目利用外资4亿美元,约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7%。
  2.推动了中国造纸工业技术进步,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外商投资带来的先进技术与装备,填补了中国造纸工业的某些产品技术空白,使一些产品更新换代,促进了产品结构调整和企业规模升级。
  借用外资在引进技术、进口设备改造国内造纸企业和发展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提高了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竞争能力。
  据不完全统计,到1996年,中国造纸工业,利用国外贷款和外商投资已从17个国家引进技术、进口设备700余项,分布在全国21个省市(除西藏、青海、贵州)的300多个企业,总成交额超10亿美元。
  从轻工统计的造纸行业引进技术、进口设备成交额情况分析看,中国造纸工业、引进技术进口设备成效额呈增长趋势。改革开放以后的18年,中国造纸工业引进技术、进口设备成交额是改革开放以前29年成交额的7.8倍,年均成交额是改革开放以前的12.6倍。
  3.推进了中国造纸工业建立以国有造纸企业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与经营方式共同发展格局的形成
  4.加快了中国造纸工业与国际造纸接轨,将促进中国造纸工业开放型经济发展
  (三)利用外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需进一步解放思想,努力改善投资环境,争取保持外商投资规模稳定增长,使之与中国造纸工业发展相适应。
  (2)吸收外商投资在国别(地区)方面,有待多元化。
  (3)需进一步优化利用外资结构,使对外借款,对外融资,吸收外资与国内资金的配置更趋合理,以利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效益。
  (4)需加强和完善利用外资的宏观管理
  二、中国造纸工业利用外资的发展前景
  (一)中国纸张市场潜力巨大
  消费量增加,人均消费量低,进口量呈增长趋势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纸张产品市场需求量呈快速增长趋势,1980—1995年间,年均递增9.8%,其中1991~1995年间,平均每年增长13.6%。但目前中国的人均纸张消费量只有24.7公斤,距世界人均消费量54.9%公斤有相当大的差距。另外,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推进了中国纸张市场的国际化和消费需求的多元化,使国内短缺纸产品进口量增长很快,1980年进口量只有75万吨,到1997年进口量达552万吨,1997年是1980年的7.4倍,预计今后纸及纸板进口量仍有增长趋势。
  中国纸张市场潜力巨大,今后将会有较大发展。据专家预测:到2000年,纸及纸板总消费量3400万吨以上,年增长率大于5.1%,人均消费量26公斤以上;到2010年,纸及纸板总消费量5000~6000万吨,年增长率4~5.8%,人均消费量36~43公斤。
  (二)中国造纸工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1996—201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综观世纪之交的中国造纸工业形势,机遇和挑战并存。
  机遇——世界造纸工业的科技进步和结构调整形成了目前造纸工业国际化的世界格局,今后国际竞争全球化的趋势会更加明显。中国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吸引着国际资本和技术向中国转移,给中国造纸工业提供了一定发展机遇,形势喜人。
  挑战——国际竞争的激烈给国内现有造纸企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与沉重的压力,不努力实现产业现代化,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就难以应付这一挑战,形势逼人。
  (三)中国造纸工业利用外资发展前景良好
  1.利用外资必要性
  展望今后十几年(至2010年)中国造纸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国内外市场变化趋势,中国造纸工业要实现二十一世纪发展目标,必须要保持适当的增长速度,为此,既要立足国内深化改革,以调整和优化结构为核心,着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发展;又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抓住国际机遇,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国外资金、资源、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推进中国造纸工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中国造纸工业利用外资的战略目标:1996~2010年间,以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增强总体效益为中心,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
  2.利用外资可能性
  中国造纸工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长远规划,拟新增浆、纸生产能力2300万吨,其中:商品纸浆生产能力400万吨,纸及纸板1900万吨,估算共需投资2000亿元以上。调整投资结构,扩大利用外资和多渠道筹集资金是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长远规划目标的重要保证措施之一。为此,中国造纸工业将进一步加大对外商投资的引导力度,适当提高利用外资的比重。特别是大型纸浆和纸项目建设,需增加外资的投入。展望未来,中国造纸工业利用外资的发展前景良好。
  目前,正在建设和计划建设的限额以上外商独资,中外合资造纸项目有20多个。总计投资额约90亿美元,将可形成490万吨高档纸及纸板生产能力和155万吨商品纸浆生产能力。
  目前,正在进行和计划实施国家安排的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的项目有40个,估算总投资额140亿元左右,将可新增纸及纸板生产能力265万吨。对国家鼓励发展的国内投资项目,国家将给予加大投资力度的支持和进口设备在规定的范围内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的优惠。
  另外,在各地还将有外商投资的“三资”企业和地方更新改造项目,将利用外资及各种渠道的资金实施。
  三、利用外资的有关政策
  (一)中国造纸工业利用外资的基本原则
  (1)项目选择必须符合中国国家产业政策和造纸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及技术经济政策。
  (2)吸收外商投资应注重发展长期合作,并坚持优势互补、平等互利的原则。
  (3)外商投资项目应有利于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发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保证外汇平衡。
  (4)中外合资、合作项目应建立在新技术和高效率的管理基础上,以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和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二)吸收外商投资的适用范围
  中国造纸工业吸收外商投资的适用范围,应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联合发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有关规定。执行日期1998年1月1日。
  (三)鼓励外商投资中国制浆造纸业的相关内容和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1.相关内容
  鼓励投资建设年产17万吨以上的纸浆厂,并建设相应的原料基地如速生林基地,芦苇基地等;
  鼓励投资造纸用高科技化学品的生产;
  鼓励投资新型造纸机械(含纸浆)等成套设备制造;
  鼓励投资造纸工业资源再生及综合利用技术工程;
  鼓励投资造纸工业环境污染治理工程;
  对于投资高档涂布、未涂布书写、印刷用纸,高档涂布、未涂布包装纸板,高档信息用纸等技术含量高,国内市场供不应求的纸及纸板项目,也将受到鼓励。
  2.有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1)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鼓励类和限制乙类的外商投资项目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设备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2)所得税:对经营期在十年以上的“三资”企业,从获利年度起,给予“两免三减”定期减免税,即第一、二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三年至第五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若是产品出口企业和先进技术企业,可延长三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3)再投资退税:外商以其在中国投资所获取的利润再投资该企业,增加注册资本,对已缴所得税的40%退还企业。
  对外商投资的“三资”企业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
  对外商投资的“三资”企业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对设在中国经济特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外商投资生产性企业和中西部地区的外商投资项目,地方政府还有一些更优惠的政策。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长期基本国策。中国将继续稳步开放市场,改进和完善投资环境,依法保护外商投资企业的权益,进一步为外商投资创造良好条件。21世纪,中国经济将会继续发展,中国造纸工业也必将有一个新的飞跃。中国造纸工业将以改革开放的姿态大踏步走向21世纪,在扩大对外开放,促进中国造纸工业利用外资的发展方面也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 1999

《中国造纸年鉴 1999》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中国造纸年鉴》是一本全面、系统地记录、反映中国造纸工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工具书,其内容主要包括1996至1998年间中国造纸工业的基本发展情况,有关制浆造纸经济、技术、生产的统计数据,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境内外造纸市场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曹朴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西藏自治区
相关地名
青海省
相关地名
贵州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