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人工林建设振兴中国纸业的建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 1999》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010
颗粒名称: 关于加快人工林建设振兴中国纸业的建议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3
页码: 6-8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国造纸工业面临市场需求增长与原料结构不合理的挑战,需进行结构调整。专家预测未来纸品需求将持续增长,高档纸品比重将加大。发展木浆造纸成为关键,林业资源具备条件。政策建议包括发展人工林、加大投入和消除中间环节。
关键词: 纸业发展 人工林建设

内容

最近,中国造纸学会邀请纸业、林业、经济学各界专家,就我国造纸工业发展战略进行研讨。专家们对中国造纸工业的未来作了科学的预测,提出催人奋进的奋斗目标,探索了振兴中国造纸工业现代化的良策。
  一、纸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文化和信息产业的飞速发展,当代的纸业在全世界产业位置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一些发达国家,纸业成为基础产业。1995年,全球造纸工业总销售额达2600亿美元,资产4000亿美元,林纸产业排序位居电信制造业和汽车工业之后,超过了钢铁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国际纸业如此发达,其一是实现了从单纯耗费木材资源向林业纸业互相促进和少污染、不污染的转变,其二是美国、日本、北欧纸业明显具有集中度高、企业规模大、资本技术密集的特点。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全球纸和纸板产量已由1950年的4300多万吨发展到1997年的2.99亿吨。我国纸和纸板产量也从1950年的38万吨发展到1997年的2733万吨,居世界第三位。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纸张不仅仅作为文化、教育和生活的载体而存在,而且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各工业部门必需的基本原料之一。据资料介绍,世界上纸和纸板产品结构中35%用于包装材料,43%用于信息传递材料,15%用于工农业生产资料,只有7%左右用于生活消费。作为基本原材料用途的纸品,对其性能特性的要求比一般纸品高出几倍到几十倍。我国国产纸品的生产是以非木浆为主要原料(非木浆占85%,木浆占14%),在经济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我国造纸工业已不能满足纸产品不断增长和日益高档化的需求,因此,近年来不得不大量进口。1997年进口纸和纸板552万吨,纸制品67万吨,纸浆154万吨,废纸162万吨,共计935万吨,使用外汇43.88亿美元。
  由于国内市场对高档纸需求的不断快速增长,使我国造纸行业落后的技术水平与原料结构不合理所造成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大,铸成了国外造纸业对我国纸业市场的冲击,目前我国纸业确实面临着能否生存下去的问题,形势迫使我国纸业必须进行大规模、根本性的结构调整。
  专家认为,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中国纸业的增长应高于GDP增长率并略高于工业平均增长率,如果预期中国未来的GDP平均增长为8%,预测2000年中国纸品的消费将达到4000万吨,2010年将达到7000万~8000万吨。从需求结构看,到2010年8000万吨的总需求中,中低档品种将逐渐递减,而高档纸品的需求比重将越来越大。如果到那时没有相当规模的高档纸品供应市场,将对我国进出口平衡带来无法承受的压力。而这种巨大的市场需求,如能通过发展国内生产加以满足,将使中国造纸工业及林业成为我国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全世界纸和纸板产量中,利用木材纤维达94.7%,而我国近几年国产木浆仅200万吨左右,只占纸浆总量的9%。为此,要提高纸的品质,塑造中国现代造纸工业,就必须逐步地把造纸产业放在以木浆为主的基础上,尽快跟上林纸一体化和现代化大生产的潮流。
  专家认为,我国林业的发展已具备大力发展木浆造纸的资源条件,理由是:(1)调整木材消耗结构,增加纤维用材潜力相当大。目前国内每年森林资源消耗蓄积为3.5亿立方米,折合木材约为2.3亿立方米,其中商品材1亿立方米,占消耗总量的45%,农民自用材和培植用材为21%,烧材约占34%。而造纸年用材900多万立方米,占消耗总量的4%左右,从资源合理利用考虑,现时的用材结构不合理。(2)现有人工林将为造纸提供丰富的木材纤维资源创造条件。据林业部门统计,我国现有人工林6.2亿亩,其中人工用材林2.6亿亩,在人工用材林中最近十多年营造的速生丰产林有7000万亩,本世纪内可达1亿亩左右。按照国务院批准的规划,到2020年速生丰产林要达到3亿亩。而发展木浆造纸主要利用人工林,培养速生丰产林以及天然林抚育下来的次小薪材和加工剩余物,与天然资源的保护并不矛盾,在人工林获得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将会促进天然林及生态环境的保护及改善。
  二、政策建议
  1.国家应把发展人工林作为国民经济基础产业之一,放宽政策,加大投入,依靠科技,以造纸和林产工业为龙头带动速生丰产林的产业化建设。应借鉴林业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林业采取轻税赋政策,地方应严格贯彻中央精神,减少有关木材的不合理收费,对于定向培育的造纸原料林应视为造纸厂的“第一车间”,以消除不必要的中间环节,降低木材原料价格和造纸原料成本,使林农及营林企业既得到实惠,企业又能够承受,提高营林造林的积极性。
  2.为加快我国以木浆为基础的现代化造纸工业,需要巨额资金投入。据有关专家粗略估算,到2010年我国造纸一所需投资以数千亿元计,单靠国家财政和国内银行贷款来解决资金问题是不现实的,走国际合作和融资道路比较可行。由于我国巨大纸张市场的吸引力,目前,国际一些纸业集团正处于大规模进入我国纸业投资的前期准备阶段,这对我国纸业筹集资金是难得的机遇。专家建议,通过产融结合,资本运营,以其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对外进行国际融资和引进合资项目。希望国家支持和鼓励境外厂商投资于林业和纸业,放宽投资条件,允许采用多种投、融资形式,为造纸工业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
  3.专家建议在人工林资源丰富、造纸基础较强、投资环境较好的福建闽西北地区、广东湛江地区分别兴办木浆纸业集团示范点。这种集团拥有一定规模的造纸企业和与之规模相配套的原料生产基地,可实行造林、营林、采运、木材加工、制浆、造纸等一条龙经营和一体化管理。同时在广西、湖南、江西等适宜人工林发展的地区,加快建设造纸专用林基地。请国家将其纳入重点基础建设项目计划,采取国家、地方、外资联合筹资建设,为加快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树立样板。
  专家们对我国纸业腾飞充满信心,未来的我国纸业一旦造纸年产量达到8000万吨,年产值约为4000亿元,届时将超过钢铁、煤炭、石油业的产值,成为国家的支柱产业。

附注

注:中国造纸学会于1998年10月以15位专家名义向中央领导呈报“关于加快人工林建设,振兴中国纸业”的建议,温家宝副总理对建议亲自作了批示,王忠禹秘书长也作了重要指示,国家轻工业局、国家林业局根据国家经贸委盛华仁主任要求,联合提出建议方案,1999年6月报送国家经贸委。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 1999

《中国造纸年鉴 1999》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中国造纸年鉴》是一本全面、系统地记录、反映中国造纸工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工具书,其内容主要包括1996至1998年间中国造纸工业的基本发展情况,有关制浆造纸经济、技术、生产的统计数据,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境内外造纸市场动态等。

阅读

相关机构

中国造纸学会
责任者
中国造纸学会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