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轻工业局潘蓓蕾副局长关于我国造纸工业的形势和今后任务的讲话要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 1999》 图书
唯一号: 110120020230000008
颗粒名称: 国家轻工业局潘蓓蕾副局长关于我国造纸工业的形势和今后任务的讲话要点
分类号: F426.83
页数: 2
页码: 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中国造纸工业面临技术挑战与市场变革,但发展前景广阔。政府与企业正通过引进技术、机制转换、建设现代化企业等措施推进发展。未来应关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及环保生产,以提升行业竞争力。
关键词: 造纸工业 潘蓓蕾 发展

内容

1997年造纸工业概况
  造纸工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但我国造纸工业底子薄,设备陈旧,越来越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近几年我们正努力从各个渠道推进造纸工业技术进步。一方面通过引进、消化、吸收提高造纸装备水平,一方面组织科技攻关,发挥产、学、研相结合的优势,使科技成果向生产力方向转化。
  1997年国内的造纸企业面临从卖方市场转到买方市场,部分企业经济效益不佳。中国造纸市场所发生的变化从客观来看我认为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三年前国家提出治理淮河流域水污染问题,先后关停了4000多个小造纸厂,削减生产能力300多万吨;二是一部分造纸企业的产品、品种、档次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产品销路不畅;三是由于国家进口关税的调整,进口纸和纸板猛增,进口纸占国内年消费纸的15%以上。
  中国造纸工业的发展前景如何?这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我可以十分乐观地告诉大家,中国造纸工业会得到大的发展。这是基于以下三点:一是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造纸工业必将得到相应的发展,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规律;二是随着中国各项改革的继续和深化以及组织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市场经济日趋成熟,中国造纸企业的产品、品种、档次必将会逐步适应市场需求,实际上这个过程正在发生,也正在逐步显效。三是目前中国纸产量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消费只有24.7公斤,与世界人均消费54.9公斤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未来造纸工业市场趋势及发展目标
  世界造纸工业的科技进步和结构调整形成了目前造纸工业国际化的世界格局,今后国际竞争全球化的趋势会更加明显。中国市场潜力巨大的优势吸引着国际资本和技术向中国转移,给中国造纸工业提供了一定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国际竞争的激烈,给我国造纸工业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压力。
  根据有关部门的需求预测,2000年中国市场纸及纸板消费总量为3400万吨以上,年增长率大于5.1%,人均消费量26千克以上。2010年消费总量为5000万吨以上,年增长率大于4%,人均消费量36千克以上。
  从我国造纸工业的实际出发,2000年纸及纸板产量计划为3000万吨,平均年递增4.6%;2010年纸及纸板产量规划为4000~4500万吨,年平均递增3%~4.1%。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全方位地开展工作,大力促进造纸工业的发展。
  一是加快国有造纸企业的机制转换与制度创新,在本世纪末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造纸骨干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引导一批企业向企业集团方向发展,使造纸工业逐渐形成规模效益型制造业;对现有小型制浆造纸企业,应通过调整、改组、改造等措施,使一些条件较好的企业上规模、减污染;对一些产品质量差、市场滞销、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应该坚持关停并转。
  二是建设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造纸企业;充分利用国外木材与木浆资源,鼓励外商在境内外合资、合作建设大型制浆造纸厂,继续保持木片、木浆、废纸及纸和纸板的适当进口,弥补中国木材资源和木浆生产能力的不足;欢迎外商直接投资,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投资。中外合资、合作项目应建立在新技术和高效率管理基础上,以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和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三是通过技术进步,促进新产品开发与老产品更新换代工作。纸及纸板产品应向薄型化、上质量、上档次、多品种方向发展,使高中档产品比重有所提高。大力发展彩色胶印新闻纸、彩色胶印书刊纸、低定量涂布纸、信息用纸、生活用纸、涂料白纸板、强韧纸板等。
  四是造纸工业需要逐步增加木材纤维比重,合理配比非木材纤维和积极扩大废纸回收利用。以木材为原料的老厂或新、扩建浆纸厂要通过自建或共建的方式相应建立林业基地,逐步提高自产自用木材数量。
  五是基本建设项目需采用国内外先进可行的制浆造纸及环保新工艺、新设备,充分体现科技进步,实施清洁生产,采用节能降耗新技术装备,发展高得率制浆生产线,通过高起点,实现高效率,以推动整个造纸工业的发展。
  发展造纸工业的对策和措施
  造纸行业要依靠科技进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根据各企业自身特点,既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又要挖掘自身潜力,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产品。
  要提倡企业之间联合,以名牌产品、龙头企业为主,通过兼并、收购、联合等多种形式建立企业集团,实现规模生产、集约化经营。最近一段时间,国家对企业的兼并破产,对120个企业集团、1000户大型企业、100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110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都有一些优惠政策。列入1000户企业、已公布的512户中轻工17户,其中造纸企业有7个(吉林、佳木斯、南平、广州、金城、齐齐哈尔、寿光)。国务院确定的100户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中轻工占13户,造纸有2户。因此,造纸行业还是有许多有利条件的,各地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政策,实现资本的优化组合,以加快造纸业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实现。
  中国高起点启动“绿色包装计划”,责无旁贷地把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放在了首位。目前,中国大型工业品包装的绿色改革,已经逐步与国际接轨,增强了包装环保政策、法规的建设。为争“九五”末期70%以上的重点包装产品的包装质量,达到发达国家90年代初的水平。这对造纸工业既是压力也是动力。美国、加拿大、法国、瑞典、丹麦等国凭借各自造纸业的优势使纸浆模塑工业在80年代就形成了规模。中国的工业品绿色包装暂时难以满足市场需要,纸浆模塑制品大约只占包装总量的1%~2%。根据市场的发展和需求,造纸产品深加工、特种纸板的研制、纸浆模塑产品已经引起造纸行业和其他相关行业的重视,这类产品既有利于造纸行业的发展,也能为清除“白色污染”做贡献,我们在这个产品上应该有所作为。
  我国是一个贫水国,中国人均拥有水量仅占世界人均拥有水量的1/4,但我们却是最大的“费水国”。比如,我国工业用水量占用水总量的20%,重复利用率只有40%,相当于西方国家60年代末水平。全国日排放污水已近1.3亿吨,其中80%以上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有78%流经城市的河段已不适合作饮用水源,城市地下水的50%受到污染,这就更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根据国家环境保护“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到2000年,全国污水排放总量要控制在480亿吨,其中工业废水300亿吨,城市生活污水180亿吨,工业废水处理率要达到74%,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25%。要达到这一目标,水污染防治仍是今后环保工作的重点。今后造纸新建项目不仅必须达标排放,而且还要争取做到以新带老,使排污总量减少。现有老企业要结合企业技术进步,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加快治理老污染源的步伐。
  (节录自国家轻工业局潘蓓蕾副局长在1998年3月26日“98’中国浆纸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及1998年5月14日在“中国造纸学会在上海召开的团体会员会议上的讲话”)

知识出处

中国造纸年鉴 1999

《中国造纸年鉴 1999》

出版者: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中国造纸年鉴》是一本全面、系统地记录、反映中国造纸工业发展情况的资料性工具书,其内容主要包括1996至1998年间中国造纸工业的基本发展情况,有关制浆造纸经济、技术、生产的统计数据,相关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境内外造纸市场动态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潘蓓蕾
责任者
潘蓓蕾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吉林省
相关地名
佳木斯市
相关地名
南平市
相关地名
广州市
相关地名
金城镇
相关地名
齐齐哈尔市
相关地名
寿光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