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學習蘇聯的高潮,建設我們的國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8722
颗粒名称: 掀起學習蘇聯的高潮,建設我們的國家
其他题名: ——慶祝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三週年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3年2月当代报登载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的三年來,只要我們依照毛澤東同志的號召,在全國範圍內掀起學習蘇聯的高潮,誠心誠意地向蘇聯學習更多的革命理論,學習一切先進的科學技術,一定能够勝利地完成國家建設的計劃,穩步地向着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遠大的理想目標前進。
关键词: 號召 學習蘇聯 高潮

内容

偉大的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於一九五〇年二月十四日在莫斯科簽訂之後,到今天三周年了。這個條約在這三年間所已經發生的巨大作用,充分地顯示了包括七萬萬人口的中蘇兩國人民團結的力量是不可戰勝的。
   三年的事實證明,這個偉大的兄弟同盟的力量,對於遠東和世界的和平是一個决定性的保障,對於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和一切愛好和平的人民是一個極大的鼓舞,對於帝國主義的侵略集團的戰爭政策是一個致命的打擊。人們記得,在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的第二天,帝國主義侵略中心的華盛頓就感到了極大的不安。美國共和黨參議員福開森就發表談話說:「這個同盟嚴重地打擊了我們在亞洲的地位。已公布的條約在全遠東都會發生效力。」但是,我們中蘇兩國人民牢不可破的團結所已經發生並將繼續發生的無敵的力量,還遠遠不是帝國主義者所能够估計得到的。
   中國人民在三年的實際體驗中,深深地認識了偉大的蘇聯人民,在斯大林同志和蘇聯共產黨的領導下,對於我國人民的深厚友誼是難以用言語來形容的。毛澤東同志在一九五〇年二月十七日離開莫斯科時的演說說得對:「在中蘇兩大國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礎上所建立起來的充分了解與深厚友誼,是難以用言語來形容的。人們可以看得見:業已經過條約固定下來的中蘇兩大國人民的團結將是永久的、不可破壞的、沒有人能够分離的。而這種團結,不但必然要影響中蘇兩大國的繁榮,而且必然要影響到人類的將來,影響到全世界和平與正義的勝利。」事實正是這樣。中蘇兩大國人民的偉大同盟,已經改變了並將繼續改變帝國主義侵略陣營和和平民主陣營的力量的對比。它已經在過去三年中大大限制了和破壞了帝國主義的侵略計劃,而在今後,隨着中蘇兩國力量的繼續迅速增長,必將對世界和平事業發揮更偉大的作用。
   在我國經濟恢復的過程中,無數的事實都已經證明,蘇聯的援助對我們具有頭等的重要性。人人都知道,在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之後,蘇聯政府就以優惠條件貸款給我國,大批的蘇聯專家應邀來到我國,幫助我們迅速修復了京漢、粵漢等鐵路,迅速建成了成渝、天蘭等鐵路,迅速完成了第一期治淮的工程和荊江分洪等水利工程,迅速完成了塘沽新港的建設工程,迅速撲滅了內蒙古等地的鼠疫,並將蘇聯的各種先進經驗無保留地介紹給我們,引起了我國許多企業家門在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方面的一系列的改革,獲得了很大的成績。蘇聯的同志們以忘我的勞動和自我犧牲的精神,帶動和培養了我國工人階級的大批積極分子和不少的勞動模範,爲我國今後大規模的五年計劃的建設創造良好的條件。
   蘇聯政府在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將共同管理的中國長春鐵路的一切權利和屬於這條鐵路的全部財產無償地移交給我國,是蘇聯對我國偉大友誼的新的生動的證明。周恩來同志在這一移交的最後議定書簽署儀式上的講話中說:「中國人民對蘇聯人民這一兄弟般的友誼援助將永誌不忘。……我們兩國之間的這種完全新型的兄弟般的合作關係,毫無疑義地是國際外交史上無可比擬的光輝榜樣。」
   蘇聯和我國在經濟上的合作互助的事實,生動地證明了斯大林同志在「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中所指出的:「這個合作的經驗表明,沒有一個資本主義國家能象蘇聯那樣給予各人民民主國家以眞正的幫助和技術精湛的幫助。問題不僅在於這種幫助是極度便宜的,技術上是頭等的。問題首先在於這種合作的基礎,是互相幫助和求得共同經濟高漲的眞誠願望。結果,在這些國家中便有了高速度的工業發展。」我國人民應該特別感謝斯大林同志,感謝蘇聯,因爲我們只有從蘇聯才得到了完全頭等的、技術精湛的友誼援助。這在中國人民所經歷的全部歷史中是空前未有的。在國民黨反動統治時期的中國,人們曾看到美國的所謂「對華援助」,那完全是爲了滿足美國壟斷資本家剝削中國人民的貪慾。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極力摧殘中國的工業,以致在中國解放的時候,我們的工業基礎還非常可憐。僅僅在解放以後,我們才有可能迅速恢復了國民經濟,並且從今年開始能够按計劃地、有步驟地爲我們國家的工業化而奮鬥。
   爲了實現我國的工業化,擺在我們面前的頭等重要的事情,就是向蘇聯學習。毛澤東同志在中國人民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四次會議上號召我們:「要學習蘇聯。我們要進行偉大的國家建設,我們面前的工作是艱苦的,我們的經驗是不够的,因此,要認眞學習蘇聯的先進經驗。無論共產黨內、共產黨外、老幹部、新幹部、技術人員、知識分子以及工人羣眾和農民羣眾,都必須誠心誠意地向蘇聯學習。我們不僅要學習馬克思、恩格斯、列甯、斯大林的理論,而且要學習蘇聯先進的科學技術。我們要在全國範圍內掀起學習蘇聯的高潮,來建設我們的國家。」
   毛澤東同志的這個號召,對於我國正在開始的五年計劃的建設,具有極大的重要性。我們應該在全國範圍內迅速展開有系統地學習蘇聯的運動。我們必須懂得:爲了保證我們國家建設工作的勝利,一方面是蘇聯對我們眞誠無私的援助,一方面是我們向蘇聯誠心誠意的學習,這兩方面是缺一不可的。而後一方面比前一方面更為重要。因爲我們國家的建設畢竟是我們自己的事情,無論蘇聯怎樣援助,如果我們自己不努力學會建設事業中的各項知識,從而把我們的工作作好,那末,我們的建設計劃總是不會自動實現的。
   要學習蘇聯,這是肯定了的,因此就必須虛心地學、决心地學,要克服學習中的任何困難。我國人民的革命,就是學習蘇聯才成功了的,過去的困難既然克服了,今後的困難當然就更加容易克服。中國人民是善於學習的,這是我們優良的歷史傳統之一。毛澤東同志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追溯我國人民近代學習外國的經驗時說:「自從一八四〇年鴉片戰爭失敗那時起,先進的中國人,經過千辛萬苦,向西方國家尋找眞理。洪秀全、康有爲、嚴復和孫中山,代表了在中國共產黨出世以前向西方尋找眞理的一派人物。那時,求進步的中國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麽書也看。向日本、英國、美國、法國、德國派遣留學生之多,達到了驚人的程度。國內廢科舉,興學校,好像雨後春筍,努力學習西方。」但是這個學習老是不能畢業,因為「先生老是侵略學生」,學生的情形愈來愈悲慘了。這樣一直到了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一聲砲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甯主義。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為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結論。」這個結論是歷史的結論。我國人民以這個歷史的結論為指導,堅决地走俄國人的路,才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我們把那些老是侵略我們的「先生」——帝國主義趕跑了,取得了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民主的國家。我們從患難中找到了眞正的先生和朋友——蘇聯。它是已經消滅了階級剝削、正在建設共產主義的國家,因此,它是眞誠無私的。它的光輝照亮着我們前進的道路,照亮着全人類的未來。這樣,我們又怎麽能够不努力學習蘇聯,又有什麽困難能够阻擋我們呢!
   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簽訂的三年來,我們已經從蘇聯學到了不少先進的經驗,我們的國家已經以空前的速度在進步着。今後只要我們依照毛澤東同志的號召,在全國範圍內掀起學習蘇聯的高潮,誠心誠意地向蘇聯學習更多的革命理論,學習一切先進的科學技術,我們就一定能够勝利地完成國家建設的計劃,穩步地向着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遠大的理想目標前進。(新華社北京十四日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