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榮是毛主席給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8454
颗粒名称: 「光榮是毛主席給的」
并列题名: ——記湯溪一等軍屬模範劉炳炎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2月湯溪厚大鄉峯邊村的劉炳炎,被選爲縣一等軍屬模範后更積極工作,搞好生產,為祖國爭光。
关键词: 軍屬 模範 榮譽

内容

湯溪厚大鄉峯邊村的劉炳炎,去年十二月被選爲縣一等軍屬模範,那時候他眞笑得合不攏嘴來,他說:「這光榮是毛主席、共產黨給我的。爲了感謝毛主席和共產黨,保持模範光榮,今後我將更積極工作,搞好生產,並鼓勵我兒子在前方多殺敵人,為祖國爭光。」
   劉炳炎今年五十二歲,是個貧僱農。解放前,自己沒有一塊地,生活很痛苦,到現在,一當誰給他提起過去,他的眼淚就會撲簌簌地流下來。
   一九四九年,湯溪解放了。劉炳炎踏進了另一個世界。他馬上叫兒子去參軍。對於這,他的心意是斬釘截釘般的堅决,就是「為了不受二遍苦!」此後他兒子在部隊裡常常來信告訴他怎樣地過着快樂的日子。家鄉土地改革時,他分得了二十七畝田,自己有田地,這是他過去連做夢也是想不到的。
   當美國侵略軍的砲火燒到我國大門口的時候,劉炳炎又積極響應了抗美援朝的號召,動員十七歲的第二個兒子根源去參軍,但因年齡小沒被錄取。在這個時候他又帶頭捐獻飛機大砲;盡自己力量捐獻了十二萬八千元。
   劉炳炎自己雖是軍屬,但他却帶頭做好「擁軍優屬」工作。前年十月他當了村農會主任,他想,今後一定要多給人民辦事。去年上半年村裡農民劉如芝、劉鴻鈞對他說:「你是軍屬,又當上主任,工作忙,我們替你代耕一部份吧!」他想:我雖然是軍屬,却不能單純依靠救濟,依賴代耕,家裡還有勞動力,有困難應該自己多想辦法。他就謝絕了代耕。前年政府發棉衣給軍屬,他又讓給了另一有困難的軍屬劉作斌。
   劉炳炎除了積極搞生產外,還熱心做社會工作。他很關心村上生活困難的人家,像他同村的劉碓奶家,全家三口,一個是八十四歲的老太婆,一個是瘋了的媳婦,剩下一個是七歲的小孫子,生活、生產都很困難;在插秧後一個月,大家的稻已開始發棵,而她家的秧才轉活不久,田裡還長滿雜草。劉炳炎看到這種情况就發動了一些人給劉碓奶家耘田除草。在割稻時候,她家的稻草晒在田裡沒人挑,而天快要下雨了,他又連夜給她們把稻草堆好。去年春天,他還發動自由借貸,把自己的大麥一百二十斤借給張卸奶、劉壽田等困難戶。清明過後,張卸奶和劉碓奶種穀還沒着落,劉炳炎又自動幫助了他們。
   劉炳炎在鄉裡已是個被擁戴的人了。但他總是謙虛地說:光榮是毛主席、共產黨給的。(根據金華報文改寫)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劉炳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