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中的合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8296
颗粒名称: 戲曲中的合唱
分类号: G210
摘要: 一九五三年演出的越劇中,在「唱」的方面,有了一種合唱的形式出現。
关键词: 戲曲 越劇 唱法

内容

在最近演出的越劇中,在「唱」的方面,有了一種合唱的形式出現。這並不是由担任角色的演員在場上合唱,而是由合唱者在幕後司唱,這使越劇在唱的方面有了新的變化。這種合唱的方法,在杭州演出的各種地方戯中,像杭劇、紹劇、滬劇、蘇劇,過去都沒有出現過,而是越劇最先採用的。
   在戲曲的發展過程中,關於「唱」的方面,都是由簡單到複雜,由單調到多樣化的。在元代的雜劇中,我們叫它為元曲或北曲的演出中,只能有一個「正旦」或是「正末」這樣一個角色獨唱;丑角參加唱的是例外,像「蝴蝶夢」是由正旦王婆唱的,但也可以讓旁邊飾丑角的王三來唱幾句凑凑趣。在元曲的一折裡面,必須是一調一韻,就是要一韻唱到一折的完了,而每一折又必須用說白開場,不能用唱開始的。由於唱的單調,沒有變化,隨着元曲而崛起的傳奇,我們稱它爲南曲或戯文的,它在唱的方面,就有了很大的進步和發展,解除了元曲結構太嚴的束縛。
   傳奇在唱的方面,並不像元曲一樣地限於一個脚色的獨唱,而是劇中各種角色都要唱了,而且有接唱、同唱、合唱的變化,在一齣中可以變換幾個韻來唱,而又可以用唱來開場,不是像元曲必須先說白而後才能唱的。傳奇在戯曲中代替了元曲優勢的地位。
   戲曲中的「唱」,大都有四種用法,一是當做對話用的。二是說明和表示劇中人物的意思的。三是描寫戲曲中四週的環境的。四是說明一件事物的情形的。在我所看到的三齣——「牛郎織女」、「西廂記」、「紅樓夢」——採用合唱的越劇中,合唱是用來對劇情作爲一種叙述或說明用的,它不是以劇中人物的身份和立場來唱述的,而是以第三者的立場來唱述的。
   這是在各種戲曲中出現了的一種新穎的唱法,這是一種概括和提示的手法,這種合唱能增加戯劇的氣氛,增加了劇情的明朗性,使全劇也更為氣象飽滿。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馮玉衡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