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櫃台做生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8276
颗粒名称: 走出櫃台做生意
并列题名: ——唐山市飲食雜貨業改變了經營方式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一九五三年唐山市飲食雜貨業改變了「坐等」生意的經營方式,勞資雙方一齊「走出櫃台」做生意。
关键词: 雜貨業 經營方式 發展

内容

唐山市工商聯合會有個統計數字,這個統計數字說明:飲食雜貨業從一九五一年到一九五二年全業的戶數和資本額都沒有變化,而它一九五二年三個季度的營業額却比一九五一年全年的營業額增加了約百分之五十。如果拿這個行業全業的資本額與一九五一年全年的營業額來比較,營業額等於資本額的二十一倍多,這就是說,在十二個月之中,資金流轉了二十一個圈。再拿這個行業的資本額與一九五二年第一、二、三個季度的營業額來比較,營業額等於資本額的三十一倍多,這就是說,在九個月之中,資金流轉了三十一個圈。事實很顯明,在最近一年之中,飲食雜貨業的業務是向前發展了一大步。研究它發展的原因,是有內因和外因的。外因是全國經濟根本好轉,人民購買力提高;內因是飲食雜貨業改變了「坐等」生意的舊經營方式,勞資雙方一齊「走出櫃台」,在農村建立了廣闊的、固定的商業網,使業務跟上了經濟形勢的要求,因而獲得發展。唐山飲食雜貨業一九五二年的營業額裡面農村的生意佔百分之七十左右,如果不改變舊的經營方式,而在唐山市內「坐等」主顧,那祇好少做百分之七十左右的生意,也就談不到發展業務了。
   「老一套」不靈驗了
   舊的商業有舊的一套經營方式。唐山市飲食雜貨業的許多資本家認爲自己是「老商人」,論做生意是有一套的,這一套的特點是:進了貨,坐等主顧,「有錢的來買貨」。這一套在「老商人」看來是能够「以不變應萬變的」。一九五〇年端陽節,唐山市許多雜貨商店使用「老一套」,在節前就大量的進節日需要的貨物,甚至借欵存貨,想多賺些錢。他們沒有料到那時候正是全國財經統一不久,到了端陽節,物價穩步地下落了,盲目進貨的吃了大虧,但是他們並沒有認識到「以不變應萬變」的老一套不靈驗了,給自己造成損失,反而錯誤地認爲私營商業沒有前途,或者埋怨職工不出力,感到生意今後是越發難做了,有些雜貨商店甚至準備「舖房出兌」。唐山市人民政府和各雜貨商店的職工,對那些失去經營信心的資本家進行敎育和具體幫助,特別是政府在貸欵方面給了很大的支持,並要求他們有計劃的經營,別再盲目使用「老一套」。這時候,資本家們的信心又恢復了一點,他們自己也曾在一起討論過如何改變經營方式,如何有計劃的進貨,如何有計劃的銷貨。談到這些問題,一大部分資本家們又是搞不通了,他們說:「我又不是諸葛亮,怎能未卜先知呢?」在他們看來,有計劃的進貨,主動地去做生意,是不可想像的。
   走出櫃台面向農村
   一九五一年各地普遍舉行城鄉物資交流大會,唐山市飲食雜貨業在唐山市工商聯的領導下,曾到天津參加過大會,他們在會上買到了產地的貨物,比倒手貨便宜,運到唐山以後,又很快的銷到了農村去,這囘才發現了竅門,才認識到商業應該爲城鄉物資交流而服務,農村有廣大的市場;坐在城市的櫃台裡做生意,是沒有多大發展的。從此以後,飲食雜貨業四十四家與城鄉貿易有關的商店就組織起來了,逐漸扭轉「坐等」的舊經營方式,到唐山市周圍二百里以內的鄉鎮去推銷貨物。這四十四家的職工幾乎全體動員了,三分之一的經理也走出了櫃台,到農村去調查市場。他們騎車帶着貨樣下鄉,採取「串門」的方式,挨戶拜訪座商和小販,進門談家常,然後報行市,對方一「吐實」,要什麽貨,給什麽價錢;這就摸到了底,於是進一步談生意,建立關係。與甲戶建立了往來關係,通過甲介紹乙,由乙介紹丙,業務關係愈來愈多,漸漸由甲村發展到乙村去,生意是大有可做了。他們與鄕鎭座商和小販多用賒購的方式做生意,這集欠了下集還,「長拉短欠」,唐山市飲食雜貨業稱這種交易方式爲「流水作業法」。在農村建立了廣闊的、固定的商業網,業務就大大發展起來,據統計:一九五一年全業經營額為二百十九億三千三百九十二萬元,一九五二年第一季度營業額為一百十二億九千五百七十九萬元,第二季度因「五反」運動關係,營業額暫時降到八億四千三百八十四萬元,第三季度營業額又增到一百十六億六千七百十四萬元。現在,唐山市飲食雜貨業四十四戶與唐山周圍二百里以內各鄉鎭有往來的座商和小販約有三千戶,這三千多鄕鎮的座商和小販聯繫着廣大的農民,保證了唐山市飲食雜貨業有計劃的進貨,有計劃的銷貨,老一套的「坐等」的經營方式淘汰了。現在,唐山市飲食雜貨業許多經理都這樣說:「現在越看咱們這行道越有發展前途!」
   組織起來計劃經營
   唐山市飲食雜貨業四十四戶在面向農村的口號下,自動地組織起來,在同業公會內成立了生產組。這類組織其他公會是沒有的。生產組專門研究本行業的業務問題,盡量做到有組織、有計劃的經營,大家互相幫助,彼此關心,共同發展。當去年唐山市飲食雜貨業兩次到天津參加華北區城鄉物資交流大會的時候,生產組在唐山負責製定購貨計劃,集體收欵、匯欵,指導本業在天津的代表購貨。貨物運到唐山,又由生產組按照各戶的計劃驗貨、分貨,督促大家快買、快運、快賣,多做生意。最近快到春節,生產組又和大家研究供應應節貨問題。去年春節四十四戶雜貨舖銷紅糖三萬斤,今年摸了農村的底,計劃進貨十八萬斤,而且有把握銷出。因為組織起來了,計劃性加强了,這次他們買紅糖,拿着計劃到唐山市人民銀行集體申請了兩億六千七百萬元貸欵。
   小本也做了大生意
   面向農村,走出櫃台去做生意,鴻泰號是一個典型。這家只有一間門面的雜貨舖是一九五〇年開業的,當時資金只有一百八十萬元,裡外一共四個人。一年來,共做了一億元的生意,累積了資金,一九五一年資本增到五百六十萬元,還累積了一千萬元公積金,這一年做了六億四千萬元的營業額。一九五二年又累積了資金,資本增到一千萬元,這一年雖稍受「五反」運動影響,但還做了六億二千萬元的營業額。資本是那樣的小,營業額却比資本額多了六十多倍,這是因爲經營得法,同時有國家銀行的扶植,資金流轉得快,所以小本也做了大生意。
   鴻泰號究竟是如何經營的?據它的經理趙國謨說:「小本生意,不能經營太多的商品,應該選擇銷路最快的東西來賣,這樣就不會積壓資金。」鴻泰號一開業就决定以經營紅糖爲主,另外賣些花椒、大料、土紙等。他們裡外四個人經常輪流下鄉,到唐山市周圍二百里以內的鄉鎭去趕集,集上瞭解了幾個鄉鎭的需要,返囘唐山馬上進貨,下一集便按照計劃把貨銷出去,幾天之內資金就轉囘來,一點也不積壓,完全做到計劃經營。趙國謨說:「要是在櫃台裡坐等,心中一點底都沒有,那只好瞎買瞎賣,積壓十包糖,我就沒有資金了。」
   鴻泰號在農村有一定的往來關係,有很好的貿易路綫,同業不會去侵佔嗎?趙國謨說:唐山市飲食雜貨業是互助的,共同發展的,避免互相排擠。每戶下鄉有自己的主要貿易路綫和次要貿易路線,主要的貿易路綫經常去,次要的貿易路綫隔三跳五的走,互不侵犯,因此大家都有生意做。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張高峯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唐山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