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鞍山鋼都的靑年技術人員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8134
颗粒名称: 在鞍山鋼都的靑年技術人員們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3年「鋼都」鞍山的基本建設,是我國大規模建設的信號。在那裡的靑年技術人員,生氣勃勃,充滿着建設祖國的熱情,不怕勞苦,肯負責任,眞是叫人喜愛。
关键词: 鞍鋼 靑年 技術人員

内容

大家知道:「鋼都」鞍山的基本建設,是我國大規模建設的信號。在那裡的靑年技術人員,生氣勃勃,充滿着建設祖國的熱情,不怕勞苦,肯負責任,眞是叫人喜愛。
   二十二歲的潘殿松,剛到鞍山時還不懂什麽,現在已是機器基礎工程的許多年輕的專責領工之一。他曾幾天幾夜不睡覺地工作,遇到困難,一想到國家建設的百年大計,便馬上振作起來。初軋廠的見習技術員于寳剛,龐大複雜的初軋機,連見也沒見過,可是在黨的支持下,他和工人們創造了快速軋鋼法,提高了百分之三十五的速度,因爲他想到,這個初軋廠出的鋼材在全國說來佔極重要地位,爲了國家,他下了决心,而居然做出了成績。
   像這樣的靑年,在鞍鋼到處可見,他們每一個人都熱愛自己的工作,把自己工作看得十分重要,因爲他們熱愛祖國。
   在鞍鋼,因爲建設規模大得不得了,城市的供應一時還趕不及龐大的生活需要,吃飯、理髮、看電影都要排隊,但靑年們的情緒仍是很高漲,他們說:「我們是來建設的,如果一切都建設好了,就用不着我們來了。」
   但是,這些靑年們對他們的技術是不能滿足的,他們正在努力學習俄文,學習蘇聯先進經驗。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