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向大沙漠發動總攻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7969
颗粒名称: 準備向大沙漠發動總攻勢
并列题名: 蘇聯共產主義建設工程進行情况介紹之一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3年2月1日,当代日报登载了在偉大的斯大林同志的創議下,蘇聯部長會議决定開鑿土庫曼大運河,要向綿亙在中央亞細亞西南部的卡拉·庫姆大沙漠發動總攻勢,把它征服。
关键词: 大運河 工作 蘇聯 沙漠

内容

兩年多以前,在偉大的斯大林同志的創議下,蘇聯部長會議决定開鑿土庫曼大運河,要向綿亙在中央亞細亞西南部的卡拉·庫姆大沙漠發動總攻勢,把它征服。那時,這裡除去山麓下的一些綠洲以外,到處都是一望無際的沙丘。起風時,飛沙漫天,一切都要被風沙所淹沒。不起風時,死一般的靜寂籠罩着一切。有些地方,甚至數世紀都沒有人到過。但是,在這偉大的工程完成以後,卡拉·庫姆沙漠將改變成為繁茂的大花園。
   現在,從鹹海到裡海,在未來土庫曼大運河的綿延一千一百多公里的地帶上,蘇聯的科學家、探測隊、勘察隊進行的調查快要結束了。他們爲運河各段的詳細設計而進行的最後調查工作也即將結束。大運河的主要土方工程今年就要開始了。在偉大的斯大林和蘇聯政府的號召下,已有成千成千的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土庫曼人、烏茲別克人、格魯吉亞人、拉脫維亞人和蘇聯其他民族的人,帶着世界頭等的技術裝備,在這一未來大運河的路線上忙碌着。這支勞動大軍的人數還在不斷增加。他們都懷着一個崇高的心願:爲偉大的征服自然計劃作出最大的貢獻。人們興奮的熱情氣氛統治着一切,機器的轟鳴聲日夜不停地震動着空曠的沙漠。在建築據點塔赫亞·塔什,入夜電燈的光海驅逐了黑暗,把天空照得通明。
   在新起的建築據點,情景眞是美麗壯觀。在塔赫亞·塔什,一個都市型的大居住區已經興起了。和平大街、斯大林林蔭大道、共產主義建設工程大街、各族人民友誼大街,這些名字就是征服自然和幸福的標誌。寬闊的柏油馬路的兩旁排列着新種的小樹和設備齊全的房屋。無數為了建設大運河而設立的輔助企業,以及學校、餐廳、俱樂部、幼兒園、圖書館、郵電局和許多其他機關的高大建築物,矗立在公寓房屋之間。電燈、自來水、電話等一切應有盡有。運輸交通也很方便。一條新建的鐵路線已把塔赫亞·塔什和國家的鐵路幹綫連系起來。蘇聯各地製造的龐大機器零件和各種建築器材正經由火車源源不斷地運到這裡,並由建築者們迅速地分別運到塔赫亞·塔什第一個造船廠、連接阿姆河與未來大運河的水渠工地以及未來大運河沿岸各工地去。造船廠的土方工程已經開始了,它將為大運河工程所需的船隻進行裝配工作。爲了使阿姆河水流入未來的大運河河道,正在開鑿兩者之間的水渠。今年春天,汲泥機就可以順着這條八公里長的水渠開入未來大運河河道,發揮驚人的力量。在這未來大運河西南部的據點卡山吉克,也有成千成千的人忙碌着,一座座附屬企業正在建築起來。在沙漠的中心地區——查巴耶夫斯克和沙敍涅姆,建設工作也已經開始了。
   克服困難和按照實際能力打破成規是建設者們活動中的特色之一。開路機手亞·庫圖耶夫的事蹟,便是一個很好的範例。爲了修出一條通往建築工地的大道,必須把一個久已乾涸的舊運河兩岸的積土排除出去。而積土已堆成了連綿不斷的山丘,這些土丘竟有十五公尺高,而且陡峭。按照普通情况,開路機是無法在這裡工作的。築路段主任巴格達沙羅夫决定用人力把沙丘除去。但是,經過仔細考慮一切情况之後,庫圖耶夫認爲這件工作用開路機是完全可以辦到的。他保證用開路機把土丘統統剷掉。巴格達沙羅夫檢查了他的計劃之後,同意了他的建議。土丘就這樣地除去了。
   努力掌握事務的規律,然後加以利用,這是建設者們的另一個特色。在沙漠中有非常重大意義的水保存法的發現,是很好的例子。大家知道,水在沙漠上像金子一樣寶貴,可是下雨和融雪帶來的水却常常被白白地蒸發掉。而沙漠上的共產主義建設需要大量的水。運河的建設者們細心觀察沙漠中水的規律。他們發現許多地方很深的地底下有很好的淡水。他們就由這種觀察出發,在沒有任何植物的平坦低地上進行試驗。他們把低地上的水用水井通到地下沙層中去。結果說明,水雖然在地面上消失了,可是並沒有眞正消失,它却在地下存儲起來。這樣,在需要的時候,就可以再設法把水汲取出來。
   運河的建設者們還不斷進行學習,提高自己的知識和技術水平。因爲國家供給工地的是頭等設備,而且工作都是在工程技術最新成就的基礎上進行的,因此,他們就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和技術。塔赫亞·塔什已經建立起一個巨大的敎育中心,許多半熟練的工人都在那裡進行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的學習。在各個建築工地上,也組織專門研究建設各方面最新成就的學習班。第一個完成的蘇聯偉大共產主義建設工程,即伏爾加河—頓河運河的建設者,時常在這些班上介紹自己的豐富經驗。由齊姆良水電站工地前來的第三〇三號汲泥機的司機長說:「伏爾加河—頓河運河上的工作就像是一所巨大的學校。從那裡來的建設者正把高度的技能敎給這裡的建設者。我們隊裡的許多新隊員都在短期內學會了操使汲泥機工作的技術和方法。」(新華社北京三十日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斯大林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蘇聯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