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了的稅制能進一步促進城鄉物資交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7777
颗粒名称: 修正了的稅制能進一步促進城鄉物資交流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3年01月29日,当代报刊登一篇中央修正了稅制,這對於國家整個經濟的發展和公私企業的經營,都有很大的好處。
关键词: 營業稅 稅制 稅率

内容

這次中央修正了稅制,這對於國家整個經濟的發展和公私企業的經營,都有很大的好處。對於促進城鄉物資交流也將起很大的作用。本文單就促進城鄉物資交流方面來談談修正了的稅制的優越性。
   過去徵稅是以交易次數爲定的,就是說有一次交易行為就納一次營業稅。一般的商品從產到銷都要經過四五道轉手,由工廠到批發,到批發商間的配貨,到小城市批發,再到零售商,而後才到消費者手中;邊遠地區有的還要經過六七道轉手,這就要課四五道或六七道稅,使商品在產地和銷地價格相差很大,而兩地的消費者的負担也不平衡。現在,按照修正了的稅制,把納稅手續固定在一定的環節上,工業產品一般的繳納三道營業稅,農林產品一般的都只繳納兩道營業稅。這樣,不管是中小城鎭或邊遠地區在稅務負担上,和產地大城市都是一樣的。這對於工業品下鄉或者土特產進城,有極大的促進力量。從下面的例子,我們就可以看淸這一點:
   (一)納商品流通稅的貨物,以丙級機製捲烟爲例,新稅率爲百分之六二。但按舊稅率,工廠出售應納貨物稅、營業稅、營業稅附加、印花稅等一共是百分之五三點七五,然後,每經過一道手納印花稅、營業稅及其附加共百分之三點七五,如果是在產地只經過了批發、零售兩道轉手,香烟就到了消費者手裡,那麽,總共納稅應該是百分之六一點二五,比新稅率只少百分之零點七五,如果在中小城鎭,以轉手四道計算,總共要納稅百分之六八點七五,比新稅率要多納百分之六點七五。如果在邊遠地區,就超出得更多了。
   (二)納貨物稅的商品,以瓷器爲例,按新稅率納貨物稅百分之八,加上批發、零售各一道營業稅每次百分之三點五,一共是百分之十五。按照舊稅率,由工廠出廠時要納貨物稅、印花稅、營業稅及其附加一共是百分之七點三六,然後,每交易一次,納稅百分之三點七五。以在產地的兩次轉手計算,共納稅百分之十四點八六,只比新稅率少百分之零點一四,可是到了銷地,如果以轉手四次計算,一共就要納稅百分之二二點三六,超過新稅率百分之七點三六。
   (三)不納商品流通稅,也不納貨物稅的貨物,如新藥,按照修正了的稅制,由工廠出廠時,納百分之二工業營業稅、百分之二點五商業營業稅,而後,批發時不納稅,零售時再納百分之二點五營業稅,三道一共是百分之七。按照舊的稅率,出廠時納一道稅計百分之二點零二五,以後,每轉手一道,納稅百分之二點六,轉手兩道就一共要納稅百分之七點二二五,已經超過了現在的稅率,如果轉手四五道超過就更多了。
   (四)完臨商稅的貨物,過去稅率是百分之六及百分之八,現在把臨時商業稅附加及印花稅併入臨商稅內,稅率仍是百分之六及百分之八,等於減免了附加和印花稅。而且,臨商稅的起徵點已經由十五萬元提高到二十萬元,擴大了免稅範圍,更便於城鄉間商品的運銷。
   從以上的例子來看,稅制修正以後,納稅固定在一定的環節上,無論轉多少次手,只納三道營業稅(農林產品一般只兩道),使得貨物在產地與銷地稅負平衡,價格相差也就不會像過去那樣大,這就必然溝通了產地銷地的物資交流,使城鄉經濟日趨活躍。
   不僅如此,在修正稅制之中,中央確定了某些商品試行商品流通稅,這是一種從產到銷的單一稅制,應稅商品在第一次售出或者調撥時,就把以前分別課徵的各種稅合併在一次繳淸,以後就可以行銷全國,再不納稅。這就大大便利了城鄉之間的販運者,使他們能够不再在納稅問題上花費手續和精力。另外,工商戶應納的印花稅、營業稅及其附加,一律併入營業稅內繳稅;臨時商業應納的地方附加及印花稅,併入臨時商業稅內繳納;這些對於工商戶,都比過去方便得多。
   稅制修正以後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核定專營批發的商戶不納營業稅(已移前繳納),這就使得從事於各地運銷的批發商人,不怕自己的營業額做大了,能够發揮力量,放手經營,以他們的資金和經營力量為城鄉物資交流服務。
   另外,從修正後合併計徵營業稅的稅率看,合併以後的稅率大都比以前低。從計稅價格方面來看,也減少了稅負:過去是經過一次交易課一次稅,因為加了毛利、營業稅及其附加和印花稅,轉一次手,價格便高一些,稅負也多一些。現在,納商品流通稅的貨物,是把應納各稅移前一次繳納,一般的貨物批發商的一道營業稅也移前繳納,計稅價格就比過去稍低。
   由上述幾方面看來,修正以後的稅制,不但能够保障國家收入,貫徹了公平負担的精神,而且在促進城鄕物資交流方面,也一定能起着積極的作用。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