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機器二廠、華中鋼鐵公司分別試製五噸蒸氣錘、四噸半汽錘成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7436
颗粒名称: 東北機器二廠、華中鋼鐵公司分別試製五噸蒸氣錘、四噸半汽錘成功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3年1月23日,東北機器二廠職工試驗五噸蒸氣錘成功。這是該廠職工迎接全國大規模經濟建設和支援鞍山鋼鐵公司基本建設的重大獻禮。
关键词: 試驗 五噸 蒸氣錘

内容

(新華社瀋陽二十三日電)東北機器二廠職工試驗五噸蒸氣錘成功。這是該廠職工迎接全國大規模經濟建設和支援鞍山鋼鐵公司基本建設的重大獻禮。五噸蒸氣錘試製成功,不僅克服了目前中國機械工業中不能鍛製大型部件的困難,同時給繼續試製各種大型工作母機創造了技術條件。
   東北機器二廠試製的五噸蒸氣錘,全高九點五公尺,全重約一百五十噸,最大打擊能力達四萬三千八百公斤公尺(按公斤公尺爲打擊能量的計算單位)。試製這樣巨大的新產品,按照該廠的設備條件來說,是有很多困難的。但由於該廠技術人員和工人密切結合,學習了蘇聯先進經驗,克服了各種困難,把原計劃要十個月完成的試製工程,只用了六個月時間就在去年十二月完成。在開始設計時,該廠只有一張美國圖紙作參考,其中有很多錯誤,而且沒有安全保護裝置。爲了克服這一困難,該廠技術人員就把蘇聯的二噸和三噸蒸氣錘設計圖紙加以研究,運用在五噸蒸氣錘的設計上,結果獲得成功。新產品的最大特點是裝設了安全設備,幷照顧到工人操作的方便。比如錘體橫樑最初設計的高度在一點八公尺以下,工人說,這樣操作時要彎腰,改為一點九公尺高以後,工人就可直起腰來幹活了。
   (新華社武漢二十三日電)國營華中鋼鐵公司提前四十二天試驗四噸半汽錘成功。根據國家的要求,華中鋼鐵公司在基本建設中需要添設一部巨型的四噸半汽錘。這部機器有一百一十多噸重,全部需用鋼鐵鑄成。試鑄這種新的產品,無論在技術上或是設備上,都存在着很多困難。例如:這樣大型的鑄件,在澆鑄時會發出强烈的膨脹力,僅澆鑄四噸半汽錘上底座所發出的膨脹力,就有三十多噸,若是不能有效地加以控制,不僅鑄件會成爲廢品,還會損壞設備和造成人身事故。鑄件的質量要求也得嚴格,全部鑄件不許有任何冲砂、夾砂現象,鑄造汽缸如有一個細小的砂眼,產品就得報廢。當開始設計鑄造這種新產品時,有一位工程師認爲,要求承製這樣巨大的鑄件,必須添設許多工具,增建一座載重四十五噸天車所需用的大廠房。按照他的計劃,從擴建厰房、添製工具到汽錘的澆鑄完工,需要一年半至二年時間。而且產品的質量仍無法保證。
   按照國家經濟建設計劃的要求,該公司必須在一九五三年春季把四噸半汽錘鑄造成功,並投入生產。鑄鋼工段的工人們,在接受澆鑄四噸半汽錘的光榮任務後,爲了支援祖國大規模的經濟建設,高度地發揮了勞動積極性和創造性,克服了重重困難。在解决工具和廠房的問題上,他們正確地採用了充分發揮現有設備濳在能力的辦法。例如:該工段廠坊狹窄,他們就設法利用了臨近的鍊鋼工段一部分廠房隙地。原有鑄鋼坑不能容納五噸以上的鑄件,他們就在原鑄鋼坑附近挖一個臨時鑄鋼坑。天車運輸能力不够,他們便設法把兩三部天車組織起來,密切配合,同時吊運一個大的鑄件。爲了解决鍊鋼和熔鐵設備的不足,他們還採用了下冷鐵和把現有熔煉設備組織起來進行流水作業的方法來作鑄件。在澆鑄鐵鑄件時,他們把冷鐵做成像蓋房子所搭的鋼筋架子,放在鑄模裡面,就少用一部分鐵水,克服了鐵水供應不足的困難。澆鑄時鐵水的溫度很高,冷鐵可以吸收熱量,使鑄件冷却均匀,所以又避免了縮孔現象。這樣鑄出的鑄件,質量和全用鐵水鑄的完全一樣。其次,在澆鑄過程中,爲了使質量達到規定標準,避免發生事故,全工段的技術工人組成了技術研究組,集體解決技術上的困難。爲了避免鑄件冲砂或夾砂現象,工人出身的工段長彭華飛提出學習蘇聯先進澆鑄經驗。採用「下注法」和「漩渦形澆鑄法」,像澆上下底座便是採用「下注法」,把澆目開在鑄件下面,使鋼水或鐵水由下向上冒,從而減少鋼水或鐵水對砂模的冲擊力,使砂模不受損傷。但是,這樣的上注澆口是不容易開的,老技工李德啓提出了採用筒形耐火磚砌成澆口的合理化建議,結果克服了開澆口的困難。這樣澆鑄的結果,完全避免了冲砂現象。工段長彭華飛使用鑄造鋼鑄件用過的「天然砂」,經過水洗後,混以鉛粉,代替人造砂,作鑄鐵鑄件的砂模。這樣不僅節省了十幾噸人造砂,並且完全消滅了鑄件的夾砂現象。
   經過鑄鋼工段全體工人的努力,這部鋼鐵的巨型機器,從去年十一月五日正式試製,到一月二十二日就較原訂計劃提前四十二天完成了全部澆造工程。質量完全合乎標準。由於他們在生產過程中,做到了充分發揮現有設備的潛在能力,僅在砂箱和烘模等工具備品方面,就爲國家節約了六億多元財富。目前這部機器正在加工車間進行最後加工,預計今年春季就可安裝起來投入生產。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東北機器二廠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東北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