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影片在五十多個國家上映受到了各國人民和華僑的熱烈歡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7227
颗粒名称: 我國影片在五十多個國家上映受到了各國人民和華僑的熱烈歡迎
并列题名: 中國人民雜技團在北歐演出後已於上月底返抵北京
分类号: G210
摘要: 三年來中國人民電影影片已在五十多個國家上映,受到各國人民和華僑的熱烈歡迎。
关键词: 中國 文化 影片

内容

(新華社北京二十日電)三年來我國人民電影影片已在五十多個國家上映,受到各國人民和華僑的熱烈歡迎。
   首先歡迎我國影片的,是蘇聯的廣大勞動人民。從一九五〇年八月到一九五一年四月,蘇聯各地曾陸續上映「中華女兒」、「光芒萬丈」、「無形戰綫」、「中國人民的勝利」、「解放了的中國」等影片,觀眾達兩千萬人。一九五一年十月一日起,蘇聯又在十六個加盟共和國的首都和其他各大城市舉行了爲期十天的「中國電影節」,在此期間,僅莫斯科一地的觀眾就達一百多萬人。以後蘇聯各地的影院和各大工廠的文化宮都經常上映譯成俄語的中國影片。「白毛女」、「鋼鐵戰士」、「上饒集中營」等影片,都得到蘇聯人民很高的評價。
   各人民民主國家的觀眾也以極大的興趣歡迎我國影片。匈牙利和羅馬尼亞都在一九五一年舉行過「中國電影週」。一九五〇年七月,「中華女兒」在平壤上映時,四天卽有三萬八千觀眾。平壤各大報都爲此發表專文。從一九五〇年起,我國影片在捷克斯洛伐克舉行的歷屆「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有「中華女兒」、「百萬雄師下江南」、「鋼鐵戰士」、「白毛女」、「人民的戰士」、「抗美援朝」等。
   海外華僑帶着對祖國無限的熱愛來看祖國每一部影片。「新中國的誕生」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上映時,許多住在一百多公里以外的華僑也趕去觀看了。「中華女兒」、「趙一曼」在南洋上映時,都在華僑中引起一種爭相觀看的熱潮。許多在印度的老年華僑在看了「中國民族大團結」等影片後,都感動地表示:只有現在才感到作一個中國人民的光榮。
   我國影片在各資本主義國家上映時,也給了進步觀眾以莫大的鼓舞。他們在影片中看到了中國人民保衛和平的意志,看到中國人民鬥爭的道路和鬥爭的成果。「中國人民的勝利」曾在意大利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中上映。「團結報」曾為此發表文章說:「這個影片鼓勵了我們的鬥爭。我們不是孤獨進行鬥爭的。我們有千千萬萬的蘇聯同志與中國同志和我們在一起。」印尼一個著名的詩人在看了中國影片後說:「這些影片帶給印尼人民以新生命的熱力。」日本人民看了「白毛女」之後,把影片和日本人民目前受美帝國主義和日本反動政權壓迫的苦難聯系起來,因而增加了他們鬥爭的勇氣和勝利的信心。許多來我國參加各種國際性會議的各資本主義國家人民的代表,返國時都要求帶些中國影片囘去,向本國人民進行宣傳敎育。
   到一九五二年年底,先後放映過我國影片的國家,除蘇聯、波蘭、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國、阿爾巴尼亞、朝鮮、蒙古、越南等兄弟國家外,還有印尼、緬甸、印度、巴基斯坦、瑞典、丹麥、芬蘭、瑞士、英國、法國、奧地利、澳大利亞、錫蘭、美國、意大利、日本、菲律賓、伊朗、土耳其、智利、巴西、以色列、墨西哥、冰島、哥倫比亞等四十多個國家。
   在這些國家上映的影片,計有故事片「橋」、「中華女兒」、「趙一曼」、「鋼鐵戰士」、「南征北戰」、「上饒集中營」、「光芒萬丈」、「白毛女」、「人民的戰士」等三十部,記錄片「百萬雄師下江南」、「中國人民的勝利」、「解放西藏大軍行」、「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中國民族大團結」、「勝利之路」、「錦繡河山」、「反對細菌戰」、「和平萬歲」等二十六部,中小記錄片十九部。輸出拷貝近七百個,其中有很多拷貝經各國翻譯配音和加印字幕後大量製洗。
   (新華社北京廿日電)由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派出應邀赴北歐表演的中國人民雜技團,在演出工作結束後,已於一九五二年十二月底返抵北京。該團在一九五二年七月間應芬蘭「芬中協會」的邀請前往芬蘭表演,隨後又應丹麥社會名流及文化界知名人士邀請,於九月間赴丹麥,再應瑞典瑞士友好協會的邀請於十月間轉赴瑞典。五個月期間,共在芬蘭、丹麥、瑞典三個國家的六十七個城市作了大小一百二十次的演出。該團在演出中受到三國廣大觀眾和各界人士的熱烈歡迎和讚揚。觀眾在雜技團表演時常報以響亮的掌聲與歡呼,並且一致認爲,從來沒有見過這樣好的節目。三國報紙紛紛讚譽,有些評論說:這是「世界最高級的藝術,節目的演出都表現了驚人的精巧」,「中國團體的技巧稱之爲稀有的也不過分,有些技巧簡直令人不可想像」。一位曾週遊歐洲考察各國馬戯的名雜技演員,看過該團演出後,對記者發表談話說:「最近在瑞典演出的中國團體貢獻了一些絕對獨一無二的節目」。
   該團此行給各國人民留下了深刻的良好的印象,芬蘭觀眾這樣寫道:「北極圈裡有熱愛中國人民的熱情的朋友」,各地人民都將該團稱爲中國人民派出來的善意的、和平的文化使者。丹麥觀眾說:你們贏得了並將繼續贏得終身的誠懇的朋友。哥本哈根一位皇家醫院的醫師對該團的演出致謝說:中國人民雜技團的到來引起了當地人民提高對新中國認識的興趣,並且改變了一些向來以爲只有西方文化才是領導着全世界文化的人的看法。
   該團於一九五二年十二月十七日返抵北京時,首都文化曲藝界人士曾前往車站歡迎。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