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中國文學前進的道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6802
颗粒名称: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中國文學前進的道路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53年1月14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中國文學前進的道路的文章。
关键词: 文藝 中国 写作

内容

編者按:這篇文章是周揚同志爲蘇聯文學雜誌「旗幟」寫的,載於該雜誌一九五二年十二月號。現轉載於此,供文藝工作者參考。
   偉大的蘇聯文學在中國人民的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並給與了中國文學以巨大的影響。
   中國人民,不論在解放之前或者在已經取得偉大勝利之後,總是經常地從蘇聯文學中吸取鬥爭的信心、勇氣和經驗。在這個文學中,我們看到了世界上從所未有的一種最先進的、美好的、眞正體現了人間幸福的社會制度,看到了人類最高尚的品格和最崇高的道德的範例。蘇聯文學的强大力量就在於:它是站在共產主義思想的立場上來觀察和表現生活,善於把今天的現實和明天的理想結合起來,換句話說,它的力量就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方法。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現在已成爲全世界一切進步作家的旗幟,中國人民的文學正在這個旗幟之下前進。正如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是無產階級社會主義世界革命的組成部分一樣,中國人民的文學也是世界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的組成部分。毛澤東同志在「新民主主義論」中,關於「五四」新文化運動,曾經說過:
   「『五四』運動是在當時世界革命號召之下,是在俄國革命號召之下,是在列甯號召之下發生的。」
   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毛澤東同志更深刻而明晰地述說了俄國十月革命對中國人民的意義。他說:
   「中國人找到馬克思主義,是經過俄國人介紹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國人不但不知道列甯,斯大林,也不知道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聲砲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甯主義。十月革命幫助了全世界的也幫助了中國的先進分子,用無產階級的宇宙觀作爲觀察國家命運的工具,重新考慮自己的問題。走俄國人的路——這就是結論。」
   「走俄國人的路」,政治上如此,文學藝術上也是如此。
   沒有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偉大影響和蘇聯的援助,中國人民革命的歷史性的勝利是不可想像的。同樣,沒有由十月社會主義革命所誕生的蘇聯文學的偉大影響和示範,中國人民文學在今天的成就也是不可想像的。
   現代中國人民的文學是在中國現實生活的肥沃土壤上生長起來的,它繼承了中國悠久的、豐富的、燦爛的文學遺產中的一切優良傳統,並將這些傳統和國家當前的新的任務巧妙地聯結起來。在文學藝術的領域內,我們曾經反對了而且仍要繼續反對一切盲目崇拜西方資產階級文學的傾向。中國文學必須具有自己獨特的鮮明的民族風格。但是中國文學的民族特點,决不是什麽孤立的、狹隘的、閉關自守的東西,恰恰相反,中國文學可能而且應當在自己民族傳統的基礎上吸收世界文學的一切前進的有益的東西。
   中國文學,在它整個發展過程中,就始終是以學習世界文學的先進經驗來豐富和提高自己的。在各種外國文學中,俄國文學和蘇聯文學給了中國文學以特別巨大的影響。中國最偉大的作家魯迅,早在一九三二年所寫的「祝中俄文字之交」一文中,就以充滿感激的心懷熱情地描寫了俄國和蘇聯文學對中國人民的深刻影響以及由此而建立起來的中俄兩國人民的牢固的精神聯系。
   魯迅囘憶着十九世紀末葉俄國文學剛被介紹到中國來的情況,這樣地寫道:
   「那時就知道了俄國文學是我們的導師和朋友。因爲從那裡面,看見了被壓迫者的善良的靈魂,的酸辛,的掙扎……從文學裡明白了一件大事,是世界上有兩種人:壓迫者和被壓迫者!從現在看來,這是誰都明白,不足道的,但在那時,却是一個大發見,正不亞於古人的發見了火的可以照暗夜,煑東西。」
   這個崇高的估價是完全符合實際的,因爲在文學作品中對階級的矛盾和鬥爭的深刻揭露和描寫,極大地幫助了中國人民尋求解放的道路,同時也幫助了中國文學走上革命的現實主義的道路。魯迅自己在他的創作生活中從一開始就受到了俄國文學的益處。他在介紹俄國文學和蘇聯文學上做了模範的工作。他十分出色地翻譯了果戈理的「死魂靈」和法捷耶夫的「毀滅」。
   中國革命的民主的知識分子,從最老的一代起,幾乎都或多或少地接觸過俄國文學並爲它所深深吸引。俄國文學之所以具有特別的吸引力,就在它表現了俄國人民如何爲爭取人類崇高理想而對人民的壓迫者、奴役者作了堅忍不拔的鬥爭,表現了俄國人民的愛好自由的、智慧而勇敢的民族性格。不論是普式庚和果戈理、托爾斯泰和屠格湼夫、契訶夫和高爾基,在中國讀者的心目中是如同本國的作家一樣親近的;他們筆下的人物,對於我們也是一樣地親近。俄國古典文學作品中的人物,雖然有的,像俄國的偉大批評家杜布洛留勃夫所曾正確指出的一樣,還缺少足够的行動的力量,但這些人物却總是和他們周圍醜惡的現實不相容的,熱烈地追求自由和光明的,正是在這點上,對當時中國先進的民主的知識分子給與了極大的啓示和鼓舞。
   高爾基在中國讀者中享有了任何外國作家所無法比擬的最崇高的地位。讀了他的「海燕」和「鷹之歌」,我們感到了一種眞正俄國的革命氣魄。讀了他的「母親」,我們第一次在文學中看到了戰鬥的俄國工人階級的性格,這種性格可以作爲世界工人階級的光榮榜樣。
   法捷耶夫同志說:「在中國人民和俄國人民的性格中,有很多東西是相近的」。這種相近毫無疑問是由於兩國人民曾處於類似的歷史條件,因爲兩國人民都曾爲爭取自己民族的獨立和自由而作了長期的鬥爭。我們爲中蘇兩國人民在性格上的這種相近而感到自豪。
   由於中國人民的歷史性的勝利,爲魯迅所歌頌的中蘇兩國人民早已心心相印的「文字之交」,就在一個完全新的條件下獲得了空前的開展和更進一步的鞏固。現在蘇聯的文學、藝術和電影已經不祇是作爲中國作家和藝術工作者的學習的範例,而且是作爲以共產主義思想敎育和鼓舞廣大中國人民的強大精神力量,成為中國人民新的文化生活的不可缺少的最寳貴的內容了。蘇聯的作品,如「鐵流」、「毀滅」、「士敏土」、「靜靜的頓河」、「被開墾的處女地」、「鋼鐵是怎樣鍊成的」、「靑年近衞軍」、「日日夜夜」、「俄羅斯人」、「前綫」等,早已爲中國廣大讀者所熟習。蘇聯的文學作品中所描寫的蘇聯人民的高尚典型,已經不僅被千千萬萬的中國讀者所熱愛,而且永遠活在中國人民的心中了。保爾·柯察金、丹孃、馬特洛索夫和奧列格已經成爲我國無數靑年的表率。
   使我們感到特別高興的,是年靑的新中國的文學、藝術和電影的作品在蘇聯受到了重視,它們的思想和藝術價值得到了蘇聯讀者、觀眾的推崇。丁玲的「太陽照在桑□河上」、周立波的「暴風驟雨」、賀敬之、丁毅的「白毛女」獲得一九五一年斯大林獎金,使中國人民和中國文藝工作者感到極大的光榮。這是對於我們中國作家的一個最高酬報,而更重要的,也是對我們中國作家的一個鼓勵,鼓勵我們寫出更好的作品。
   中蘇兩國之間正在日益加强的文化交流,對幫助中國文學藝術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這個意義還不祇是文學上的,同時也是政治上的。大家都知道,偉大的中蘇友誼是保衞東方和世界和平的最重要因素,而進一步加强中蘇文化交流也就是進一步鞏固這個偉大友誼的良好方法。
   擺在中國人民,特別是文藝工作者面前的任務,就是積極地使蘇聯文學、藝術、電影更廣泛地普及到中國人民中去,而文藝工作者則應當更努力地學習蘇聯作家的創作經驗和藝術技巧,特別是深刻地去研究作爲他們創作基礎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
   目前中國文學,就整個說來,還不完全是社會主義的文學,而是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指導之下社會主義和民主主義的文學。毛澤東同志在「新民主主義論」中十分明確地指出:
   「新民主主義的政治、經濟、文化,由於其都是無產階級領導的緣故,就都具有社會主義的因素,並且不是普通的因素,而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我們在政治上經濟上有社會主義的因素,反映到我們的國民文化也有社會主義的因素」。
   判斷一個作品是否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主要不在它所描寫的內容是否社會主義的現實生活,而是在於以社會主義的觀點、立場來表現革命發展中的生活的眞實。我們的許多作品,例如上述得獎的丁玲等同志的作品以及趙樹理和其它作家的一些作品,都是描寫農民的生活和鬥爭的。但這些作品却不是農民文學或一般民主主義的文學,而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文學。因爲在這些作品中,作者並不是以普通農民的或一般的民主主義的觀點而是以工人階級的社會主義的觀點來描寫農民的,他們以工人階級的眼光觀察了農民的命運,表現了在共產黨領導之下農民的從事革命鬥爭,他們的生活地位的變化和思想覺悟的過程。他們歌頌了農民無窮無盡的革命毅力,同時也批評了他們的各種保守的、落後的心理、意識和習慣。描寫了農民的翻身,實際也就是描寫了工人階級對描民的領導。作品中的農民的積極分子和共產黨員,已經不是普通農民,而是在農村的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描寫人民解放軍和人民志願軍的作品,在人民戰士的身上體現了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的高度的結合。
   我們的國家正進入大規模經濟建設的新的歷史階段。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的社會主義的因素無疑地將日益增長。在工業生產戰綫上,工人階級是站在國家的領導階級的地位,他們的高度的勞動熱忱是和他們的社會主義的覺悟分不開的。在農村中,農民將逐步走上農業生產合作的道路。知識分子和靑年學生正受着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敎育。這一切就將要為文學上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提供日益擴大的現實的基礎。
   自然,中國要變爲社會主義的社會,還需要經過一個相當的過程。雖然社會主義經濟是整個國民經濟的領導力量,並正在以可驚的速度發展着,但在廣大範圍內,中國目前仍可以說是一個小生產者的國家。在中國還有資產階級存在,這種情况反映到文學上,就是文學中資產階級、特別是小資產階級思想的廣泛影響以及由此產生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者對於小資產階級、資產階級影響的强烈鬥爭。
   必須承認,今天中國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還是速不够成熟的,它還在成長的過程中。這主要地是因爲中國作家的馬克思列甯主義的修養,生活經驗和藝術造詣都還不够的原故。這就使得我們向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學習成為史加必要了。
   那末,究竟向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學習一些甚麽,以及如何去學習呢?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首先要求作家在現實的革命的發展中眞實地去表現現實。生活中總是有前進的、新生的東西和落後的、垂死的東西之間的矛盾和鬥爭,作家應當深刻地去揭露生活中的矛盾,清楚地看出現實發展的主導傾向,因而堅决地去擁護新的東西,而反對舊的東西。因此當我們評論一篇作品的思想性的時候,主要就是看它是否揭露了社會階級的矛盾——這種矛盾是無微不至地表現在生活的各方面的——以及揭露是否深刻。任何企圖掩蓋、粉飾和冲淡生活中的矛盾的傾向,都是違背現實的眞實,減低文學的思想戰鬥力,削弱文學的積極作用的。
   三年來,中國人民在抗美援朝的英勇鬥爭中,在土地改革以及其它各種社會改革運動中,在經濟的恢復和建設中,獲得了偉大的成就,在國家建設的各個戰綫上出現了無數的英雄模範的人物和事蹟。這是我們的文學首先應當加以表現和歌頌的。但是同時必須指出:三年來我們的國家在毛澤東同志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所獲得的巨大成就是從克服了重重的巨大困難得來的。中國人民一方面要繼續和帝國主義進行鬥爭,另一方面要開始大規模的國內的和平建設。在我們國家,廣人的分散的小生產者的存在是和國家工業化的要求相抵觸的;人民意識和生活中殘留的舊思想、舊習慣,例如農民的自私保守觀念,是和人民日益提高的政治覺悟相抵觸的。我們的有些作家往往不敢去描寫現實中的困難和矛盾,而不知道,表現我們國家的成就,就是要表現克服困難的艱巨的過程。我們的有些作家往往把革命的樂觀主義簡單化、庸谷化了,把勝利的得來寫成非常容易。他們接觸到生活中的矛盾的時候,不但不敢去展開它,並且把它冲淡,磨平,爲的避免犯「錯誤」。這樣,他們就把生活的奔流寫成了風平浪靜或者僅有微小的波瀾了。
   法捷耶夫的「毀滅」敍述了內戰時期的一支游擊隊的故事,這支游擊隊打到最後只剩下了十九個人,但從他們的不可征服的革命意志和信心來看,他們仍然是勝利的。因此,這篇作品感動讀者的東西,就不但絲毫不是失敗的情緒,而恰恰是頑强的革命樂觀主義的精神。對於他的「靑年近衞軍」,也同樣可以這樣地說。「疾風知勁草」,祇有在克服巨大的困難和矛盾中,才能顯示出革命樂觀主義的眞正力量。
   要表現生活中的新的力量和舊的力量之間的鬥爭,必須着重表現代表新的力量的人物的眞實面貌,這種人物在作品中應當起積極的、進攻的作用,能够改變周圍的生活。祇有通過這種新人物,作品才能够眞正作到用社會主義精神敎育羣眾。我們的作家,一般地還不善於描寫新的人物,對於描寫舊的人物和事件倒是比較更爲嫻熟的。新的人物往往缺少性格,作家們常常祇是描繪了新生活的外表,新人物的共同的政治的輪廓而沒有深入地刻劃出他們的個性,他們的心靈。這樣,就造成了我們的許多作品的缺乏生命、枯燥無味和公式主義的毛病。蘇聯的文學創造了正在建設共產主義世界的完全新的人物的形象,這是特別值得我們的作家去學習的。
   向蘇聯文學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學習,對於我們,今天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如何描寫生活中新的和舊的力量的矛盾和鬥爭,學習如何創造體現了共產主義高尚道德和品質的新的人物的性格。
   許多優秀蘇聯作家的作品,在這一方面都是我們學習的最好的範本。斯大林同志關於文藝的指示,聯共中央關於文藝思想問題的歷史性的决議,日丹諾夫同志的關於文藝問題的講演,以及最近聯共十九次黨代表大會上馬林科夫同志的報告中關於文藝部分的指示,所有這些,爲中國和世界一切進步文藝提供了最豐富和最有價值的經驗,給與了我們以最正確的、最重要的指南。
   我們向蘇聯文學學習,决不妨礙,而是恰恰相反,正足以幫助我們的文學繼承和發揚自己民族的優秀傳統。中國文學的現實主義傳統是歷史久遠的。「五四」以來革命的民主主義的現實主義,以魯迅爲代表,則在中國文學史上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並準備了向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發展的條件。
   魯迅的現實主義精神,主要表現在他對於舊中國的黑暗的仇視和對於新中國的熱望和追求,以及他的是非分明,愛憎熱烈的原則的態度上。他創造了阿Q的典型,一方面,對他的被侮辱與被損害寄予了充分的同情,另一方面,對他的不覺悟的致命的弱點給與了沉痛的鞭撻。
   中國古典作家的許多現實主義作品,也都眞實地描寫了社會鬥爭,刻劃了人物性格。六百年以前所產生的中國第一部偉大的小說「水滸」,就深刻地描寫了農民對封建官僚地主的鬥爭,這個鬥爭,儘管帶有它的不可避免的落後性和原始性,却達到了如此高度的形式:反叛的農民們建立了自己的根據地——梁山泊,組織了自己的軍隊和政府。在「水滸」中刻劃了一百零八個英雄,許多都是具有完全不同的個性的典型人物。另一部偉大的小說「紅樓夢」中所創造的男女人物共達四百四十八人之多。這在世界文學史上也是罕有的現象。今天的中國文學應當把中國古代文學的這個善於描寫鬥爭和性格的優秀傳統很好地加以繼承和發揚。新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文學,祇有當它有意識地、自然也是批判地吸收了自己民族遺產的優秀傳統的時候,才能成爲眞正的人民的文學。
   因此,我們必須以本國人民的生活和自己民族的文學傳統爲依據,向先進的蘇聯文學學習·追蹤在蘇聯文學之後,我們的文學已經開始走上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道路;我們將在個道路上繼續前進。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周揚
责任者
毛澤東
相关人物
馬克思
相关人物
高爾基
相关人物
法捷耶夫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蘇聯
相关地名
俄國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