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偉大的法蘭西史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6305
颗粒名称: 一部偉大的法蘭西史詩
并列题名: 介紹路易·阿拉貢的『共産黨人』
其他题名: 新書推薦;文藝第二十四期
分类号: G210
摘要: 路易·阿拉貢的小說「共產黨人」的中譯本第一部第一卷,已由平明出版社出版。譯者爲葉汝璉。
关键词: 共產黨人 資產階級 法蘭西 史詩

内容

每逢星期三出版
   編者按:路易·阿拉貢的小說「共產黨人」的中譯本第一部第一卷,已由平明出版社出版。譯者爲葉汝璉。
   法蘭西的優秀代表,偉大的人民詩人路易·阿拉貢的新作「共產黨人」的出版。這不但是文學界的,同時也是政治界的一件大事。尤其正當世界和平受威脅,迫害進步份子,煽動戰爭成爲時髦的今天,這本共有一〇四二面的巨著的出版,更具有文化的與政治的雙重意義。
   法共領袖多列士曾在法共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中說:「針對着資產階級藝術家的墜落藝術,我們拿出了一種工人階級所能瞭解,並將助它解放鬥爭的新藝術與之對抗……讓我們對阿拉貢和他的書「共產黨人』表示特別的敬意」。
   阿拉貢的書是爲工人階級而寫的。他不但是從工人階級的角度來寫,爲了工人階級的娛樂面寫,同時並照顧到工人同志的經濟情況,分爲數部發表,以使他們買得起,而且,在書出版之後,又召集了一個大會,讓「所有願意與阿拉貢討論這本書的人」都來參加,向他發問、建議、提出批評,而他也在那次會中解釋其創作方法和他的寫作目標。山此可見阿拉貢是怎樣全心全意地願爲工人階級服務,作一個眞正的人民藝術家。
   「共產黨人」爲阿拉貢所計劃的巨著「現實世界」中的一部,也是其最後的一部。前面的幾部是想「給具有各複雜面的法國繪出一個圖像」,並表現「共產黨宣言」中所說的,到了一個時候,所有資產階級的良好份子都將加入工人階級的預言。「共產黨人」所寫的就是正當法國工人階級以及資產階級良好份子成爲國家的領導羣,和戰鬥行列中的英雄的那個時期。
   據阿拉貢的計劃,「共產黨人」這部小說所要描寫的時期是自一九三九年二月起至一九四五年一月止。全書共分爲三部分。而每部分又再分爲若干册。
   在「共產黨人」中我們看到有兩種相反的思想,互相交織着,貫串了全書。一種是資產階級的絕望與徬徨,企圖逃避進他們的象牙塔,雞尾酒會,政治陰謀或金融力量和特權等;另一種,相反地,就是政治覺悟的工人們的明確目標與力量,在無產階級的先鋒隊共產黨領導之下,走向他們自己和法蘭西都解放的道路。
   當情勢愈益惡劣的時候——當政府「假戰」政策破了產一直到向希特勒投降,逃出巴黎,及法國之被佔領——反動派們的生活也就愈益醜□腐爛;但共產黨人,始終沒有迷失方向,或忘掉目標,終於證明她們每一次的判斷和行動都是正確的——譬如一九三九年要求與蘇談判,要求團結,保衛巴黎等。
   階級鬥爭的基本事實——一方面是「變節與愚蠢」,另一方面是「英勇與目標明確」——是「共產黨人」這本書的凝固劑。這是很重要的認識,否則你就可能感到其結構很鬆懈,而不相關連。阿拉貢自己也曾解釋過,在每一冊中,人物還沒有足够的時間充分發展其性格。但如果我們記得其背景為階級鬥爭,則卽可看到每個人是在怎樣的受着影響。
   譬如賽絲爾,她是威斯納汽車廠廠主的太太,基本上是個誠實而敏感的女人,因而當其社會圈子的人們暴露出反共衝動時,她就目擊到現實了。
   賽絲爾的故事發展就是全書的主要綫索之一。我們的興趣和同情心會被她吸引住。她逐漸擺脫開弗萊得,而愛上一個中產階級的年靑大學生。他也像她一樣,在摸索着光明;只因爲不快樂而陷入不幸的糾纏;老在爲一切事情找理由解釋。但後來賽絲爾忽然也認淸了她的女傭也是一個人(弗萊得仍舊待她像待機器一樣),因而特爲她駕車去前綫看她受傷的哥哥;而那個大學生也會坐到深夜看護,並煑湯給一個臨死的妓女吃,漸漸都與現實有了接觸。也只有使他們接觸了現實,他們的生命才有意義。但在現已發表的一部分中,還未把他們兩個的道路交代清楚。
   與這些困惑徬徨的資產階級相對照的,就是充滿了樂觀與自信心的共產黨人。這裡有各種的典型,譬如吉洛姆·瓦里埃,當被召去作戰時,他就把年靑的妻子交與黨部照顧(黨部的會議爲全書中最動人的插曲之一);布蘭察爲其工人朋友們解釋德蘇條約;他的妻子幫助散發違法的宣傳品。……還有,銀行小職員勤伯克,最初雖有點遲疑,但一加入工作後,就無限熱情,並在被捕後表現無比的勇敢;有一個殘廢母親的四十五歲的老處女柯維莎,是一個非常忠誠的黨員,在一九三九年九月時,她那個支部只剩下她一個黨員,但她仍能發動許多人幫她出版地下報紙,散發傳單。……
   對於兩種知識份子的典型,阿拉貢也有生動的刻畫:一個叫奧菲拉,具有膚淺的理論基礎,但無實際羣衆工作經驗,因而到了德蘇簽訂條約時,他就變節了。另一個叫巴本丹納,同樣地不慣於羣衆工作,但比較堅强些,可是也如其他中產階級出身的同志們一樣,他須經過許多自尊心受損傷的經驗,而到了要他在非黨員工作者中展開工作時,他就不知所措了。
   巴本丹納的性格的發展還須待阿拉貢的續編發表後才知道。
   但就這已發表的三册來看,也可窺見一斑了。曾經有人說,巴爾札克的「可見又不可見」的背景是金融首都,托爾斯泰的,是受剝削的農民,高爾基的,是革命工人。那麽阿拉貢的「可見又不可見」的背景則就是共產主義運動和階級覺悟的工人,這也就是那些苦難年頭中挽救法國的基礎。
   在技巧方面,「共產黨人」也有新創的風格。資產階級的批評家可能認爲其性格刻劃過於簡略,並對其用口語寫的不停歇的思想與對話(很少或完全沒有描寫的詞句)會感到憤怒,對於那種水銀般快的電影手法會感到不慣。如果他們沒有抓住根本思想,那就無法看出只有這種閃電般,新聞電影片般的手法,才能描繪得完全阿拉貢所着眼的廣大畫面。他的行文節奏中充滿了有如音樂上的頓音,使讀者有喘不過氣來的感覺,因而也最能傳達出那個動亂時期的氣氛。阿拉貢實際上也已把握到那時代的精神。(馬淮根據五〇年十月份的英國「勞工月刊」上的「一本偉大的法國小說」一文改寫。原作者爲「F·5」)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F·5
责任者
路易·阿拉貢
相关人物
多列士
相关人物
賽絲爾
相关人物
奧菲拉
相关人物
巴本丹納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