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來不出次貨的奇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6282
颗粒名称: 三年來不出次貨的奇蹟
并列题名: ——記織綢工人徐志維怎樣消滅次貨
分类号: G210
摘要: 杭州市私營浙江第一絲織廠的織綢工人徐志維,解放三年多來,他從來沒有織過一疋次貨,因此,大家一致評選他爲全廠的生產模範。
关键词: 絲織廠 模範 次貨

内容

本報通訊員陳伯水
   杭州市私營浙江第一絲織廠的織綢工人徐志維,是全廠最有名望的老年工人。解放三年多來,他從來沒有織過一疋次貨,因此,大家一致評選他爲全廠的生產模範。
   徐志維今年已有五十三歲了,頭髮、髭鬍都斑白了。但是他幹起活来却挺起勁,不僅出活快,而且織出来的綢旣細緻又匀稱,疋疋合乎中蠶公司訂貨的規格。他說:「我不好好地幹,怎能對得起共產黨和毛主席!」
   不錯,這句由衷的話,充分表達了他誠摯的心意,因爲他親身經歷過舊社會中的苦難,同時也享受過翻身後的溫暖。他出身在一個貧農的家庭裡,九歲時失去了父親。從此,他就不得不担負起自己的生活。先後替人放牛、刈草、砍柴,受盡揍打謾駡。直挨到十七歲的那一年,他才開始進入一爿綢廠去當學徒。可是,在這三十二年的綢廠生活裡,—他吃够了苦頭。白天織綢,夜裡拉黃包車,做得腰酸背痛,終年還吃不上一頓好飯。這種生活直挨到杭州解放才結束。
   解放後,工人生活有了保障,勞保福利也顯著地改善了。加上物價的穩定,徐志維一家的生活過得很好,不但育吃、育穿,就連三個孩子也都入學去讀書了。所以當他與人談到目前的生活時,總是一次又一次的感激地說:「這個好日脚,是毛主席和共產黨給我們的。要不,我們老早被折磨死了。」
   這就是徐志維積極生產三年不出一疋次貨的原由。解放以後,徐志維對工作一向是那麽認眞、負責的。每次開機前,他總要仔細地將機子檢查一遍,同時,細心地將機子和梭子絞穩;將機子的開校狹堂絞得很小,不使開校後發出磨擦聲。並且還把梭子裡面的毛皮貼得長一些,超過梭子裡面的紓管,再在梭子上打上了幾個瓷器梭眼。於是,大大減少了斷頭、頭路、夾起、粗糙以及斷紓脚、赤脚等毛病。三年沒有軋過一次窗(軋窗,是梭子軋斷經絲);只有一天斷過一次頭。此外,他在織綢時也特別精密細緻。正如他自己所說:「雙眼檢查成品,雙耳靜聽梭掠。」「落窗看生活,起窗看狹堂。」在每次上輻吋時,他也總順便檢查一下成品;織上三吋綢就去瞧一瞧機子下面所裝的反光鏡,有沒有出了毛病;他並時時刻刻注意織物上的花位和織物的緊、鬆現象;徐志維還經常關注機子,天氣潮濕時,就將機子的前走橋搖進大半轉,天氣乾燥時搖進半轉,儘量不使機子受影響,引起織物過緊或太鬆等檔子的病疵;他對清潔工作也很重視,他用紙版,覆蓋了機子的油眼,防止了絲、綢染上油漬。因此,解放三年多來,他織了一四六疋二十八吋織錦緞,不論花紋、輕重、匀度,每疋都合乎中蠶公司的規格,替全廠創造了消滅次貨的新紀錄。
   徐志維同志的成就,該廠工會領導上非常重視。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廠裡特地召開一個先進工人座談會,討論並總結了徐志維同志消滅次貨的先進經驗,並準備先在廠內普遍推廣。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徐志維
相关人物
毛澤東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