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起來,走蘇聯農民的道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5299
颗粒名称: 組織起來,走蘇聯農民的道路
并列题名: ——訪省二屆一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農民協會代表陳雙田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2月23日,当代日报刊登筆者訪問省二屆一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農民協會代表陳雙田的事迹。
关键词: 筆者 訪問 陳雙田

内容

在這次省二屆一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上,我再次會見了剛從蘇聯回來不久的、全省農業特等勞動模範陳雙田同志。
   前年九月裏,我曾經訪問過他。那時候他以一個剛剛打斷枷鎖、翻身作主的農民的激奮心情,控訴他在舊社會裏所受的苦難:「我沒田也沒地,給地主當了二十二年雇工,被反動派抽壯丁抓去八次,母親被惡霸嚇死,哥哥被反動軍隊害死,妹妹被債主逼得氣死,我自己雖然沒有死,但是長期的牛馬生活已經把我磨折成殘廢!只有共產黨來了我才翻了身……」
   從那時候到現在已經二年了,時間並不算長;但陳雙田同志的進步是飛速的。這次當我再向他提起他過去受苦的情况時,他充滿着勝利者的愉快與驕傲微笑着說:「過去的老帳嘛,不談它了吧,那樣的日子是永遠過去了。我現在成天考慮的是怎樣使農民兄弟進一步組織起來,怎樣使我們的生活過得更好,怎樣早點走上社會主義的道路……」
   一談起這一問題來他就說到了蘇聯,說到了蘇聯的集體農莊。確實,在訪蘇四個月中給他的敎育與啓發實在太大了。「蘇聯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這一句老話。在陳雙田的腦子裏不是抽象的,而是完整的,具體的。正因爲如此,所以他看得遠,他能够走在生活的前面。
   組織起來,是「由窮苦變富裕的必由之路」,這個眞理,在他未去蘇聯之前是有些懂得的,並且他早在開始走這條路。前年他組織了互助組,今年三月裏又把互助組提高爲農業生產合作社;組織起來以後的好處他是親眼看到了。但是到蘇聯參觀以後,他更深刻地認識到:農民只有組織起來才能用機器進行大生產,才能得到徹底翻身,除此以外沒有別的道路。他說:「在蘇聯的集體農莊裏只看見機器在奔跑,不但從耕種到收割都用機器,就是種樹、採棉花也都用機器,並且還用飛機施肥。在朝鮮,美國强盜用飛機屠殺朝鮮人民,而在蘇聯却是把飛機當作農具的。你想,這麽多的機器,單幹的農民不但買不了,就是送給他也沒法用。像我們現在這樣豆腐乾一樣一小塊一小塊的田地,拖拉機掉不過屁股,康拜因機連擺也不好擺!」本來他以爲已經組織了農業生產合作社,也不錯了;但和蘇聯的集體農莊一比,才知道自己相差得太遠了。目前,他正在準備把自己的農業生產合作社更加擴充和鞏固起來,以備條件成熟時再向前發展一步。
   以前他曾經聽到人家說蘇聯沒有農民,只有農業工人,當時他有些想不通。他想:不管進到什麽社會,吃飯的米總是農民種出來的,怎麽會沒有農民呢?這次到了蘇聯去參觀以後這個問題解决了。他說:「在蘇聯的集體農莊裏幾乎樣樣工作離不了機器,樣樣離不了電。剪羊毛、擠牛奶這一類工作,照我們想總是非用手不行,但是在蘇聯也是用機器的。明天天晴天雨我們沒法知道,但在蘇聯每一個集體農莊裏都有預測氣象的儀器。各種耕作的機器都是七個輪子八個盤,你說沒有技術推得動嗎?這些人雖然在生產粮食,其實都是開動機器的工人。」從這裏,他就更進一步認識到工農聯盟的重要性,不單是農民生產原料供給工人、工人製造機器供給農民,更重要的是:農民在工人老大哥的領導之下,隨着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將来也要成為能够掌握機器的農業工人。
   陳雙田同志不但從蘇聯人民先進的生產經驗和幸福生活中認識到組織起來和工農聯盟的重要作用,並且更深刻地體會到蘇聯人民所以會有今天,是和蘇聯共產黨和蘇聯政府領導得好分不開的。
   陳□田在沒有去蘇聯以前,有時曾經想:現在敵人打倒了,土地回家了,吃飯穿衣用不到愁了,以後對生產建設的領導放鬆一點也沒關係了。但是蘇聯的事實吿訴他:越是在大建設的時候,越需要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他談起這樣一件事:「當我們剛組織農業生產合作社的時候,有人問起以後機器從什麽地方來?當時大家毫不猶豫地說:我們有百分之四的公積金,積了幾年我們合作社裏就可以買起一部拖拉機,像蘇聯一樣用機器生產了。現在想想這種說法眞好笑。在蘇聯集體農莊裏耕作的大機器都是屬於國家機器站的,靠自己的公積金最多只能解决一部分困難。應該把眼光放得遠,只有整個國家工業化了,才能根本解决集體農莊的大機器耕作問題。」所以他感覺到召開這次省二屆一次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的意義十分重大。他在「中蘇友好月」中曾經到全省六個專區作訪問蘇聯後的傳達報告,每到一個地方都受到羣眾的熱烈歡迎,有的農民聽不到報吿,還特地趕到車站來拉住他講幾句。全省農民羣衆的這種情緒,充分表現了大家要求走蘇聯的道路。他說:「就在全省人民熱火朝天地迎接國家大規模建設的情况之下,來民主選舉我們自己的省主席、副主席和省府委員,是一定能够選好的,選出來的人一定能够領導全省人民繼續前進。」他引用蘇聯的例子來作爲證明:「我們參觀蘇聯『共產主義燈塔』集體農莊時,我曾經問過他們:爲什麽有這麽好的成績。他們囘答說:獲得成績的最大保證是民主制度。他們農莊的主席是由全體莊員選舉的,因此選出來的人就是最能够爲全莊辦事的人。正因爲他們農莊一直有着好的主席在領導,所以才保證了農莊裏的事業不斷發展,生產不斷提高。我們也是一樣,在毛主席、共產黨和我們人民自己的政府的領導下,我們一定能够完成我們的新的建設任務!」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張若煌
责任者
陳雙田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