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是「為修壩而修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5016
颗粒名称: 我們不是「為修壩而修壩」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2月19日当代报登载蘇聯專家小故事。
关键词: 水閘 修壩 設計

内容

蘇聯專家布可夫同志參觀淮陰船閘時,曾感嘆地說:「從前的工程師設計這樣的工程,似乎以爲中國的鋼鉄是太多了。」
   每次水閘工程的設計,布可夫總是掌握着一個原則:「經濟合理」。例如建閘不用基樁,也不用板樁,鼓勵並幫助我們自己的工廠製做各種閘門。先前認爲單靠自己做不成的事,一九五一年,潤河集大水閘首開紀錄。在一九五三年的計劃中,僅在蘇北地區,要修建的大型水閘就有二十五座。不知有多少木材、鋼鉄、水泥,被節省下來了。
   談到修水壩,過去有少數工程人員認為:「要就不修,要修,起碼就得修個水泥的。」
   布可夫同志對他們說:「我們是爲了蓄水而修壩,不是『爲修壩而修壩』。土壩、石壩、水泥壩、鋼筋水泥壩,都好,就得看什麽地方用什麽樣的壩?原則應該是:儘可能修土、石壩;只有在土石壩不濟事,不能修的地方,才該用水泥的;也只在非用鋼筋不可的地方,才該用鋼筋。你可以用土而不用水泥,修成一個水壩;當然你决不可能用土而不用水泥,造一個鋼鉄工廠。
   布可夫同志這個透徹的發揮,使得技術人員深深體會到「物盡其用」、「因地制宜」的意義,批判了資本主義國家工程□說給我們的「浪費物料」、「鋪張場面」等等腐朽思。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布可夫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