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蘇軍紅旗歌舞團演出後我要做一個好的文化工作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4552
颗粒名称: 看了蘇軍紅旗歌舞團演出後我要做一個好的文化工作者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1952年12月12日,当代报读者来信看了蘇軍紅旗歌舞團演出後我要做一個好的文化工作者。
关键词: 文艺 演出 表演

内容

編輯同志:十日下午,我榮幸地看到了蘇軍紅旗歌舞團在杭州的盛大演出,我認爲這是我生平最值得紀念的一樁事情。
   通過這一次表演大會,使我在思想上明確了三個認識問題。
   第一,這些節目都深刻的體現了蘇聯人民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的精神。他們唱斯大林之歌,歌聲就像千軍萬馬一樣的奔騰,使人們一聽就懂得蘇聯人民熱愛自己的領袖,對自己領袖無限忠誠。也正由於他們這樣熱愛自己的祖國,所以對兄弟國家也是那樣的愛護和關懷。當他們用中國話高唱「東方紅」、「莫斯科—北京」、「全世界人民心一條」等歌曲時,我就想:爲什麽他們能够唱得這樣好?發音又這樣準確呢?我認爲這不僅是因爲他們的藝術天才,同時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國際主義精神,因爲他們像關懷自己的祖國一樣在熱愛着中國人民,語言的界限也會自然的打破了。
   第二,我從這裏看到了蘇聯藝術的現實主義。在每一個歌曲或者舞蹈裏,我們都可以看到像亞歷山大羅夫一樣的蘇聯藝術家們,是怎樣在塑造着蘇維埃人的英雄形象。像「馬刀舞」、「瓦夏—好瓦夏」、「太陽落山」等歌舞,都典型而細緻的表現了蘇聯紅軍的勇猛氣質和生活的活潑愉快。因此,也使人認識到:只有在社會主義的國家裏,在斯大林敎導底下的軍隊,才有這樣的英雄形象。也只有在社會主義的國家裏,才會產生像亞歷山大羅夫一樣的現實主義的藝術家。同樣,也敎導我們文藝要爲工農兵服務,要向着毛澤東的文藝方向前進。
   第三,使我深刻的體會到中蘇兩國的友誼是牢不可破的和偉大無私的。表演會自始至終融和在一種激動的熱情的氣氛裏,觀衆們不斷的鼓掌、歡呼,甚至全場高抛着帽子,揮動着圍巾,每一個觀衆都認爲能够參加這樣盛大的表演會是平生最榮幸的事情,每一個演員,也是那麽熱情的表演着,差不多每一個節目都要「再來一個」,這不是偉大無私的友誼是什麽呢?這不是牢不可破的友誼是什麽呢?
   我是一個中蘇友好協會的會員,一個文化工作者,但我過去在工作和學習上的表現都是非常不够的。比如說學俄文吧,我學了兩次,而兩次的結果都是因爲唸不準音就不高興唸了。主要原因是因爲我缺乏國際主義的素養,所以就不能克服困難,堅持學習。今後我下定决心要學習蘇聯友人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學習他們現實主義的文藝方法,使我能够做一個好的中蘇友好協會會員和一個文化工作者。
   黃鑄華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黃鑄華
责任者

相关机构

蘇軍紅旗歌舞團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杭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