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電化廠蔡春生等在安全衞生大檢查中改進電槽間生產工具降低成本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4388
颗粒名称: 大同電化廠蔡春生等在安全衞生大檢查中改進電槽間生產工具降低成本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2月,公私合營大同電化廠電槽間技工蔡春生、修配間技工白根海,通過安全衛生大檢查,提高了政治覺悟,共同開動腦筋,改進了電槽間生產工具,使生產時間縮短,也降低了生產成本。
关键词: 電槽間 生產工具 生產成本

内容

(本報訊)公私合營大同電化廠電槽間技工蔡春生、修配間技工白根海,通過安全衛生大檢查,提高了政治覺悟,共同開動腦筋,改進了電槽間生產工具,使生產時間縮短,也降低了生產成本。
   蔡春生與白根海,原來彼此有意見,互不團結,互相認爲對方沒有什麽了不起。十月上旬,廠裏展開了安全衛生大檢查,他們兩人在黨的敎育下,認識到工人階級的光榮地位,彼此應該親如兄弟,響應毛主席的號召,爲完成增產節約的偉大任務而努力,並且也明確了互相鬧不團結,已經影響到生產。他們兩人通過批評與自我批評,互相作了虛心的檢討,解决了這一個一向存在的問題,變爲團結互助了。
   在這一個基礎上,他們兩人就開始在生產上動腦筋,共同改進了電槽間的生產工具,把原來在電解食鹽水時所用的導體即正極炭板中的紫銅皮,改用舊電綫;將次電綫插入炭板中,兩端用鉛封口。這樣改進以後,一方面可避免因銅皮容易被氯氣腐蝕,而產生氫氧化銅、妨礙導電的缺點,增加電解效能;同時每年可因此而節約價値四百多萬元的銅皮,節省電力、提高生產效能。其次,在電解食鹽水的工作過程中,爲防止氯氣外溢,在電槽上的封口工作也作了改進。原來在電糟上是用硬瀝靑封口的,但是這辦法不但會浪費大量的硬瀝靑和火油,而且在這一工作中,要浪費很多人力。現在經過蔡春生、白根海兩人的研究,和其他工人的幫助,改用石棉綫封口,再塗上一層軟瀝靑,這樣,一方面每年可節省七百五十餘斤硬瀝靑與不少火油,同時在不使氯氣外溢方面也比硬瀝靑封口的功效大,並且在操作上亦可達到節省人力的目的。原來每人每天只能做兩只電槽的封口工作,現在可做四只,等於提高工作效率一倍。(通訊員陳佩玲、毛新培)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陳佩玲
责任者
毛新培
责任者
蔡春生
相关人物
白根海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