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蘇軍紅旗歌舞團團長亞歷山大羅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4327
颗粒名称: 訪蘇軍紅旗歌舞團團長亞歷山大羅夫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2月蘇聯紅旗歌舞團在北京的演出,筆者采訪了蘇軍紅旗歌舞團團長亞歷山大羅夫。
关键词: 蘇聯 藝術 中蘇友誼

内容

亞歷山大羅夫
   敬愛的斯大林把蘇聯最優秀的音樂演奏團之一——蘇軍紅旗歌舞團派到我國來了。這幾天來紅旗歌舞團在北京的演出,受到我國人民的熱烈喜愛。雄壯的歌聲,愉快的舞蹈,優美的音樂,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穿着灰綠色制服、戴着紅邊軍帽的合唱隊員們,排着整齊的弧形,前邊坐着樂隊。幾乎每人的胸前都掛着獎章和勳章,它們在陽光裏閃着金光。這是為祖國立功的光芒,這是藝術成就的光芒。當你望着他們的面孔,聽着他們歌聲時,你會自然地想到他們的過去。他們經歷過艱苦的鬥爭。他們走遍了遼闊廣大的蘇聯國土。從莫斯科直到遼遠的邊疆,從南方山麓直到北冰洋,他們到處都受到蘇軍和蘇聯人民的歡迎。
   大詩人聶魯達曾經在一首詩中用這樣的詩句來描寫蘇聯人民:他們是「開朗的,勇敢的,鋼鐵似的,微笑的,隨時準備歌唱隨時準備作戰的。」——紅旗歌舞團正是由這些人組成的。
   紅旗歌舞團成立於一九二八年,到現在已經二十四年了。
   當記者訪問紅旗歌舞團領導人鮑·亞·亞歷山大羅夫時,他曾向我們介紹了歌舞團的發展過程。這使我們對這個歌舞團有了更多的了解,因此對它感到加倍的親切。
   當鮑·亞·亞歷山大羅夫的父親——亞歷山大·亞歷山大羅夫開始創立這個歌舞團時,只有十二個人:八個歌手,兩個舞蹈演員,一個指揮,一個負責對外聯絡的人。那時只有小型的演出,演出的節目都是反映部隊生活的歌曲。
   這個歌舞團最初是屬於「伏龍芝中央紅軍之家」的一個音樂團體。「紅軍之家」是那時部隊的文娛活動中心。
   紅旗歌舞團誕生在蘇聯紅軍中,並和它一起發展壯大。歌舞團一開始就把自己的活動深入部隊生活中,經常到紅軍的宿營地、兵營、邊境前哨和軍艦上去演出。演員們帶來的新的戰鬥歌曲和俄羅斯的民間舞蹈,很快地就在紅軍戰士們之間流行起來。
   歌舞團自成立的一天起,就一直從紅軍戰士的戰鬥生活中,從他們的崇高精神中汲取創作的無窮泉源,而使自己的作品充分表現了對祖國和共產黨的無限忠誠,英勇精神和樂觀主義。亞歷山大·亞歷山大羅夫曾說:「我們的歌就是紅軍的聲音,紅軍的豪邁,紅軍的剛毅,就是紅軍爲保衛我們祖國的邊疆、偉大列寧——斯大林的事業而流最後一滴血和吐最後一口氣的决心。」歌舞團的歌曲一開始就受到紅軍的歡迎,從士兵直到紅軍將領伏羅希洛夫和布瓊尼,都喜愛這些歌曲。
   一九三三年,斯大林同志看到了這個歌舞團的演出。他决定把它擴大,並指示要在節目內容方面增加民間歌曲和古典歌曲,要使用民間樂器。亞歷山大羅夫說:「從此以後,歌舞團不論在數量上或在質量上,都得到很大的發展。」
   到一九三八年,紅旗歌舞團已經擁有二百人了。他們走遍了每個部隊的駐紮地。在烏克蘭繁茂的大草原上和中亞細亞的荒漠裏,在高加索的羣山中和西伯利亞的森林地帶,都能聽到紅旗歌舞團的令人振奮的歌聲。他們不僅在部隊中演出,而且也到建設地區和遙遠的邊疆地區去。在一九二九年間,他們曾到過遠東廣大地區。伯力、海參崴、靑年城和庫頁島,都有他們的足跡。
   一九三八年八月,日本帝國主義在張鼓峯和哈桑湖地區侵犯蘇聯國土,戰爭正在進行。紅旗歌舞團立刻請求到前綫去。那時候東海濱省正受到颱風的侵襲,路上大水泛濫。歌舞團團員們克服了行軍的困難,加入了保衛祖國、保衛和平的戰鬥行列。
   彈藥箱集成臨時舞台,樂師們坐在乾草堆上。全副武裝的紅軍戰士們坐在山坡上。周圍是彈坑、鐵絲網、障礙物。在哈桑湖平靜的湖水上響起一支勝利之歌:
   驚慌的敵軍馬仰人翻,
   越過邊境慌忙逃竄,
   在張鼓峯的山頂上,
   驕傲地飄揚着我們的紅旗。
   哈桑湖畔生長着無數的百合花。戰士們就拿這些素色花朶編成的花圈贈給歌舞團的演員們。紅軍戰士們請歌舞團團員們報告斯大林同志:日本侵略者是不會再有機會聞到哈桑湖畔百合花的芬香的。
   紅旗歌舞團的演出深深鼓舞了保衛祖國的士兵們。這樣的生動故事是很多的。
   亞歷山大羅夫談起紅旗歌舞團在蘇聯偉大衛國戰爭時期的活動。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三日——蘇德戰爭爆發的第二天,紅旗歌舞團就已出現在戰場上。在整個戰爭期間,它去過各個戰場。有許多演員在戰爭中受傷,有的更立了功。歌舞團常常分成小組到戰鬥最激烈的地方去,在砲火熾烈時就爬着到陣地去,或者在電話中演出。這使士兵們非常感動,他們看到,歌舞團在嚴重困難的條件下,還是這樣關心他們。
   亞歷山大羅夫說:「我們有時就在戰場上創作歌曲,把立功者的英勇行爲及時編成歌子,接着就在部隊中演唱。」
   歌舞團在休息時候,常常幫助部隊運送傷兵,協助部隊監視敵人的傘兵,或接受其他軍事任務。歌舞團的許多演員參加過斯大林格勒大會戰。和亞歷山大羅夫一起接待記者訪問的歌舞團舞蹈組長維爾斯基,就因參加過這次具有歷史意義的大會戰而榮獲紅星獎章。同時在座的歌舞團合唱隊長維諾格拉陀夫因參加莫斯科保衛戰而榮獲紅星獎章。
   亞歷山大羅夫說,歌舞團在部隊中不僅自己演出,而且常常舉行座談會,講音樂課,敎唱歌。他們常常和部隊軍官開會,了解和研究那些歌曲受戰士歡迎,如何協助部隊的政治敎育,如何加強部隊的紀律。歌舞團也常常演唱一些輕鬆的詼諧的歌曲,使戰士們的精神活躍,情緒愉快。
   在戰後和平時期,紅旗歌舞團和全國人民一起積極參加國內各種政治生活,爲在蘇聯建立共產主義社會和保衛世界和平而努力。歌舞團用宏亮聲音歌頌和平,歌頌勞動,歌頌美好的未來。
   亞歷山大羅夫談到歌舞團人員的來源。現在歌舞團已經有二百五十人,其中包括歌唱家、音樂家和舞蹈家。歌舞團不僅在部隊中注意尋找有音樂或舞蹈才能的人,而且也到工厰和集體農莊的文娛團體中去尋找。發現這些人後,再加以培養訓練。因此歌舞團的人員是來自各個不同地方的。
   亞歷山大羅夫着重地說:「我們的歌舞團不僅進行業務學習,比如練習唱歌、演奏和跳舞等,我們還有政治學習,音樂家不能是不問政治的人,音樂家必須在政治上也很有修養。」
   當談到歌舞團的節目及其創作過程時,亞歷山大羅夫說:「在業務上,爲什麽我們紅旗歌舞團發展得這樣快呢?主要由於我們把自己的創作工作建立在人民創作的基礎上。我們的創作活動是和人民的創作密切聯系起來的。我們不僅把藝術演給人民看,而且向人民學習。我們常常把民間的優秀作品紀錄下來,加以研究,進行藝術上的加工。這樣我們就不但取得豐富的創作泉源,而且可以不斷地創作出屬於人民、爲人民所喜愛的東西來。因此我們非常注意搜集人民的創作。」
   「不僅是蘇聯人民的創作,而且包括其他各國人民的創作。」亞歷山大羅夫又加上一句說。
   紅旗歌舞團的著名歌曲「沿着高山,沿着平原」(「遠東游擊隊之歌」),就是根據一九二九年間在遠東流行的民間歌曲而創作的。這個歌子具有一種特殊的風格。在演唱時,不但有歌聲,而且有形象,整個合唱隊按着彷彿進軍步伐的節拍而左右擺動。鼓聲和歌聲由遠而近,又由近而遠。人們好像看到一支英勇的游擊隊在羣山的小路上走過來……。
   他們擊敗了主將
   不讓敵軍留在
   太平洋的海岸上——
   在那裏他們結束了戰鬥。
   歌聲裏充沛着生氣勃勃的力量,勝利的信心和樂觀精神。
   紅旗歌舞團的節目有五百多個。除了蘇聯歌曲、民歌及古典作品外,最近幾年更增加了許多兄弟國家的歌曲。紅旗歌舞團曾去過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蒙古人民共和國、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等兄弟國家,也去過法國和芬蘭。
   亞歷山大羅夫說:「我們到兄弟國家去演出,對我們和這些國家人民的進一步接近,起了很大作用。因爲藝術是来自人民的,是人民的靈魂,是可以爲各國人民所領會和接受的。我們的演出,使他們親眼看到社會主義藝術的成就,使他們加深了對蘇聯的了解。同時,我們也了解了這些國家的藝術,促進了文化交流。」
   記者要求他談談他自己的創作生活,亞歷山大羅夫非常謙虛,只簡單地講了一些。
   亞歷山大羅夫曾寫過許多歌曲,在人民和戰士中間非常流行,比如「偉大的斯大林光榮」、「我們的祖國萬歲」、「斯大林之歌」、「列寧之歌」、「祝十月革命」、「勝利歌」等。為了紀念不久以前召開的蘇聯共產黨第十九次代表大會,他又作了一首「歌頌共產黨」。亞歷山大羅夫也創作了一些喜劇,如「在馬林諾夫卡村的婚禮」等。他寫過一些巴蕾舞曲和舞曲,如「左拐子」等。他也寫過交響曲。
   亞歷山大羅夫於一九二九年畢業於莫斯科國立音樂學院。在戰時曾組織廣播音樂團。一九叫六年他的父親、蘇聯國歌的作者亞歷山大·亞歷山大羅夫逝世後,他□担任蘇軍紅旗歌舞團的領導人。由於亞歷山大羅夫對國家的卓越貢獻和在藝術上的成就,從一九四六年到現在,蘇聯政府授給亞歷山大羅夫以人民演員稱號,並獎給他列寧勳章和斯大林獎金。
   同時在座的歌舞團副團長羅蒙諾索夫補充說:亞歷山大羅夫是一位參加實際工作的領導者,他親自担任合唱的指揮。他還常常改編民間歌曲。比如捷克斯洛伐克的歌子「我自己來吧」,經他改編後,大受捷克斯洛伐克人民的歡迎。亞歷山大羅夫不僅是一位音樂家,還是一位社會活動家,他是莫斯科蘇維埃的代表。他經常幫助和培養靑年的音樂家,有的靑年音樂家由於他的培養,獲得了斯大林獎金。
   最後,亞歷山大羅夫說:「這次我們以非常興奮和偷快的心情來參加中蘇友好月的活動,我們願把我們的藝術演給中國人民看。另一方面,我們也準備熟悉中國的藝術。我們還想在中國搜集材料,編一個中蘇友好舞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與蘇軍友好舞。毫無疑問,所有這些都將更進一步加深我們兩國人民之間的偉大友誼。」
   (原載北京人民日報)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崔奇
责任者
亞歷山大羅夫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北京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