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油脂公司職工創造速算器等工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4313
颗粒名称: 寧波市油脂公司職工創造速算器等工具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52年中國油脂公司寧波市公司職員楊宰候和油工小組工人,創造了速算器、迴氣油漏斗、安全保險鉗等三件工具。
关键词: 安全工具 製造 研發

内容

(本報寧波訊)中國油脂公司寧波市公司職員楊宰候和油工小組工人,在愛國主義循環紅旗勞動競賽運動中,發揮了工人階級的創造智慧,提出合理化建議,創造了速算器、迴氣油漏斗、安全保險鉗等三件工具。
   速算器是一個計算賬目的工具,適用於貨物進出簡單的商店與收購站等,可以代替算盤算賬。它的製法是做好一個梯形的盒子,再用一根圓棍裝在盒子裏面。在梯形盒子正面刻好一斤至一百斤的記號,在圓棍上寫好貨物每斤至一百斤的價格。這樣把圓棍的價格與盒上斤量對準後,就可以找百斤以下的價格了。但為了使圓棍旋轉得準確,還必須在圓棍上裝齒輪,用彈簧夾住,使棍子不會轉過頭。同時,其他貨物的價格可以在棍上四週塡上。顧客要買什麽就旋到什麽,每斤價格已經在速算器上塡明,可以一目瞭然了。
   一般的油漏斗,使用時都非常麻煩,你要倒下油去,它偏不肯順順地流下去,常常在小瓶口上吐氣泡。這樣就會浪費許多營業時間,而且油常常濺在地上,浪費很大。原因是倒油時,瓶裏空氣向外跑,而油要從漏斗鑽到瓶裏去,兩相對碰就起泡啦!油工小組的工人們想法子,在油漏斗旁另外裝一個迥氣管,不過要比油漏斗口長出一公分,這樣油濯入時,就不會糊住迴氣管。用這種油漏斗倒油,油就能很順利的倒進瓶裏。
   過去工人們扛油筒的時候,都担心油筒壓壞脚。因為扛油筒的「單扎鈎」極易滑脫,一滑脫就要傷人。本月份公司裏實行了勞動保險集體合同後,油工小組工人們更積極地加强安全操作,防止發生事故。大家認爲「單扎鈎」太不安全了,便創造出安全保險鉗。用這鉗抬油時,兩鉗緊咬,油桶不會滑脫,扛油的操作也就從此安全了。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楊宰候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寧波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