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蘇聯電影藝術工作者代表團團長費道羅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3906
颗粒名称: 訪蘇聯電影藝術工作者代表團團長費道羅夫
分类号: G210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記者訪蘇聯電影藝術工作者代表團團長費道羅夫的問答。
关键词: 記者 費道羅夫 問答

内容

來到北京不久的蘇聯電影藝術工作者代表團團長費道羅夫同志,在一個夜晚,剛從京郊石景山鋼鐵廠作報告回來,不顧一天的疲勞,就熱情地接待着來訪他的記者。
   他一開頭就興奮地講他來到中國的印象。他說當他們的飛機一着中國陸地時,中國人民的熱烈歡迎和對他們的眞誠的熱愛,就使他們深深地受到感動。他說:「將來我們回國時,一定把中國人民的熱情和友誼帶回去,一定把中國人民歡欣鼓舞地建設祖國的情形吿訴給我們的人民。」費道羅夫同志特別提到他對毛主席的熱愛,他說:「我感到是那的樣幸福,我能够緊緊地和中國人民偉大的領袖毛主席握手。在『中蘇友好月』慶祝晚會那一天,我和毛主席坐在一起,同他講話,這使我感到驕傲。」
   接着他就開始回答記者的問題。
   談到蘇聯電影事業發展的情形,費道羅夫同志說:「電影在我國已有五十年的歷史了,但是在十月革命以前,電影也就和工廠一樣,都在資本家手裏。那時資本家們利用電影來獲得利潤,來愚弄人民,維持他們的統治。當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我國人民獲得勝利後,在俄羅斯電影藝術上才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我們的黨和政府和偉大的領袖列寧同志對電影事業非常重視,認爲蘇維埃電影藝術是最重要的大衆化的藝術。在一九一九年我們國家由列寧親自簽署了一條『關於全國攝影與電影工業移交人民教育委員會管理」的法令。從此蘇維埃人民的國家電影事業誕生了。」
   在蘇聯電影發展的道路上,蘇聯共產黨和蘇維埃政府給予了最大的關懷。費道羅夫同志說:「在革命以前俄羅斯電影事業大部分是依靠外國,那時我們還不可能製造攝影機,我們要從英國、法國運來,這樣我們就得付出很高的代價。在革命以後,我們黨和政府提出了這個問題,並幫助電影工作者組織電影厰。而且建立了電影工業。」
   人們都知道在蘇維埃政權建立初期,蘇聯人民進行了非常激烈的鬥爭,反對外來資本主義對年靑的蘇維埃的進攻,反對國內白匪軍的叛亂。就在那個時候,蘇聯人民開始用電影抗議外來的干涉者,開始利用電影作武器和敵人進行鬥爭。費道羅夫同志說:「從那時起我們首先發展了新聞片,我們的攝影師們到戰地前綫紀錄下了我們人民軍隊英勇反對白匪軍的鬥爭。那時曾經拍攝了偉大的領袖列寧的偉大眞實的鏡頭,這使我們經過二十八年以後,在今天還能活生生地看到我們領袖的英雄形象。那時我們攝影師們不只在前綫,而且在後方攝製了我們的人民怎樣英勇的修建工廠的情形。這樣一來通過影片就動員了人民和敵人作戰。從那時起,同時開始廣泛攝製了宣傳鼓動片。在紀錄片之後,我們攝製了文化敎育片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我們國家經濟遭受破壞,疾病流行得很厲害,我們就拍攝了許多防疫醫療的片子。」
   「一九二〇年我們開始攝製了無聲藝術片(故事片),那時我們攝製了不少片子,其中最優秀的片子像愛森斯坦的『戰艦波將軍號』和由高爾基的小說改編的電影『母親」。前者是描寫一九一五年俄國水兵的英勇鬥爭;後者是表現俄羅斯人民的偉大母親的影片。
   「從一九三〇年起,我們已經開始擁有很好電影裝備了。我們開始製作了有聲影片。有聲影片的出現,使電影藝術更進一步推廣到羣衆中去了。」從此在蘇聯銀幕上響起了强有力的布爾什維克的語言。從一九三一年起,蘇聯已經完全停止了無聲片。也就是從那時起蘇聯電影開始獲得了巨大的成就。在那些年代裏,拍攝了一些非常卓越的影片,像「夏伯陽」、「馬克辛三部曲」、「列寧在十月」、「列寧在一九一八」、「黨證」、「偉大的公民」等。在這些年代裏,蘇聯電影事業很迅速地發展了,無論是新聞紀錄片,還是科學教育片都開始發展起來,同時設立了規模宏大的製片廠以及電影機械工廠。
   一九四一年,當希特勒匪軍進攻蘇聯的時候,蘇聯人民英勇的起來保衛祖國,所有的電影工作者也起來抗擊敵人。費道羅夫同志告訴我們:那時有許多攝影師到前綫上去拍攝前綫戰士英勇和敵人戰鬥的事蹟,這些攝影師們有的就在戰鬥的崗位上犧牲了。在戰爭年月裏,蘇聯也攝製了許多優秀的影片,像「丹孃」、「虹」、「偉大的轉折」等,反映了偉大的戰爭現實,動員了廣大人民向敵人進行神聖的鬥爭。
   衛國戰爭結束以後,開始轉入和平建設時期。蘇聯電影工作者動員了所有的力量,更深刻地來表現蘇聯人民在偉大衛國戰爭中的英勇,和在和平年代蘇聯人民如何進行恢復和建設,製成如「斯大林格勒大會戰」、「宣誓」、「攻克柏林」、「頓巴斯礦工」、「金星英雄」、「幸福的生活」等優秀的影片。
   「我們從戰爭的環境轉到和平的環境並不是毫無阻礙的」,費道羅夫同志接着說:「因爲那時候,我們有些電影工作者還不能很好地表現蘇維埃人民的偉大崇高的品質。還不善於很好地表現勝利者的蘇聯人民,還不能很好地理解做一個勝利者的蘇聯人民,因此也製出了一些思想性較弱的影片。但聯共中央及時發現和指出了電影工作者的這些錯誤。在一九四六年關於影片『偉大生活』的决定中,指出了電影的正確的創作道路。戰後我們很快地恢復了電影工業,並且很快地就超過了戰前水平。現在不僅是在莫斯科、列寧格勒,而且在每一個加盟共和國首都,都有一個電影廠。在戰後我們在新的技術基礎上建設了我們的電影工業。這樣就使我們有力量可能創造彩色影片了。現在大部分藝術片、新聞片、紀錄片、時事片,都是拍五彩的了。」說到這裏,費道羅夫同志愉快地告訴記者:「我們感到非常高興,這次在中國放映的片子,都是五彩的。這些影片說明了在戰後我們根據斯大林同志的指示,在新的工業上發展了我們的電影事業。」
   當我們談起蘇聯電影如何爲保衛世界和平和共產主義建設服務這個問題的時候,費道羅夫同志說:「在我們國家裏,有一條法律,這是在任何資本主義國家都沒有的,就是絕對禁止宣傳戰爭,我們把宣傳戰爭作爲絕大的罪行。我們的電影也和其他藝術部門一樣,把最大力量貢獻在保衛世界和平,反對戰爭的威脅。」
   在保衛和平方面,蘇聯電影首先廣泛地用新聞片與藝術片介紹了蘇聯的和平建設,表現偉大的共產主義建設工程以及城市與農村的建設,表現政府如何盡力發展人民的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費道羅夫同志說:「我們國家盡力在進行和平的建設,正像斯大林同志所說,我們全力從事創造生活的和平建設,我們不可能侵略別人。這也就是說,當一個國家以全力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時候,他絕不會侵略別的國家。」其次,「在保衛和平方面,我們還表現與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特別是和平民主陣營之間的友誼。蘇聯電影工作者與許多人民民主國家電影工作者,共同合作,攝製了許多片子,如與中國的電影工作者合攝的『解放了的中國』『中國人民的勝利』。與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阿爾巴尼亞、波蘭也合製了許多影片。與各民主國家合作的影片,也正說明了各國人民之間的和平與友誼。我們還拍攝了一些揭露帝國主義戰爭販子發動戰爭陰謀罪行的片子。這一類影片,有『俄羅斯問題』、『祕密使節』。」
   談到蘇聯電影如何反映現實生活時,費道羅夫同志說:「我們蘇維埃現實生活是如此豐富,因此我們的電影也就要趕上這豐富的生活。我們拍攝了許多新聞片,報道蘇聯生活的五彩影片,我們攝製了介紹每一個加盟共和國的影片,這些影片很好地表現了現代的蘇維埃人民。如『頓巴斯礦工』、『金星英雄』等都是表現蘇聯現代人民生活的影片。此外我們還根據一些文學作品來改編了一些電影如『眞正的人』等。這些都是根據蘇聯讀者所最心愛的作品改編的,都是蘇聯人民所最喜愛的反映現實生活的影片。」說到這裏,費道羅夫同志補充一句說:「但是我們的蘇聯電影工作者絕不拘泥於狹窄的文學著作的改編裏,我們的電影却是文學作品的新的補充。」
   費道羅夫同志是從專科學普及影片工作很久的專家,當我們要求他談談這一方面的情形時,他笑着回答道:「關於這個問題,我知道得很清楚,我眞可以和你們談到天亮呢!」
   「關於科學普及影片,在蘇聯電影中也是一個重要的部分,每年我們攝製幾百部科學影片。這是很明顯的,我們是要使得蘇聯科學的成就推廣到人民羣衆中去。蘇聯科學成就是多方面的,整個科學戰綫上都有很大成就·這種情形也將在中國出現。一個大國家的科學非這樣發展不行。我們的數十門的科學同時在發展着,我們的人民非常關切所有科學上的成就。除了科學普及片以外,我們還攝製了許多科學敎育影片,以推廣科學方面的先進經驗。我們許多科學敎育片,主要是幫助交流人民的生產技術經驗。我們特別注意農業方面,如棉花增產方法的推廣等。
   我們最近製出了一些敎授專門職業的影片。如開汽車,我們國家需要成百萬的汽車司機,這是最大衆化的職業。在著名的科學家幫助之下,我們就製出了汽車製造的影片,以幫助汽車司機掌握駕駛汽車的技術。許多人就是根據影片學會了開汽車。此外還有敎開火車、開拖拉機的影片。我們每年要出產幾百部科學敎育片。」
   最後,費道羅夫同志和我們談到蘇聯人民對新中國影片的觀感。他說:「蘇聯人民是以極大熱情和興趣來看中國影片的,中國影片給了我們極强烈的印象。就我所知道的,僅去年半年之內,看『白毛女』和『鋼鐵戰士』的觀眾就達兩千萬。我們的報紙如『眞理報』、『消息報』等都讚揚中國的電影。我們熱愛它們,因爲它們眞實地表現了建設着美好生活的人民,表現了為和平而鬥爭的人民。這些影片給我們介紹了中國人民的新的英雄主義和忘我的工作精神。我們希望今後能在銀幕上看到更多的表現現代生活的中國影片,表現在共產黨、毛主席領導下的人民如何進行偉大建設的影片。」(原載人民日報)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柏生
责任者
費道羅夫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北京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