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蘇友協總會收到大批蘇聯友人寫的文章敍述蘇聯勞動人民在新社會中的幸福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3445
颗粒名称: 中蘇友協總會收到大批蘇聯友人寫的文章敍述蘇聯勞動人民在新社會中的幸福生活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1月26日,中蘇友好協會總會在「中蘇友好月」期間,收到大批蘇聯友人寫的文章,敘述蘇聯勞動人民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幸福生活。
关键词: 蘇聯 勞動人民 社會主義制度

内容

(新華社北京二十六日電)中蘇友好協會總會在「中蘇友好月」期間,收到大批蘇聯友人寫的文章,敘述蘇聯勞動人民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幸福生活。
   蘇聯新聞記者克里文科在一篇文章中敍述了蘇聯石油工程師巴伊拉莫夫的一生。他說:巴伊拉莫夫現年五十一歲,出身於阿塞拜疆的貧農家庭。他在五歲時喪失了父母,由姐姐和哥哥照料。後來,姐姐和哥哥都死於流行症。這個元全無依無靠的小孩子曾作過牧童,度過了窮困的日子。他到巴庫石油場工作之後,忍受過奴隸式勞動的痛苦。但是,十月革命以後,阿塞拜疆石油場變了樣子。先進的蘇維埃技術代替了外國企業主用以掠奪石油的古老的絞車和簡陋的蒸氣機。石油工作者的勞動大大減輕了,生活大大改善了。巴伊拉莫夫也成長起來了。克里文科接着說:在蘇維埃政權建立的頭幾年,巴伊拉莫夫只想學到能讀能寫就够了。但是,過了一些時候,第一本書讀完了,油場開辦了工人夜校,一股不可抑止的力量吸引着他,使他感到需要繼續學下去。從夜校畢業後,他進了兩年制的工人專科夜校,接着,只不脫離生產地在高等學校預備班畢了業,最後進了工業學院,經過四年緊張的學習,終於獲得了工程師的文憑。從夜校到工業學院畢業這段時期內,巴伊拉莫夫的學習完全是免費的,在工業學院學習時,他還領國家的奬學金。現在,巴伊拉莫夫領導下的油場已被大家稱爲這個企業的「先進生產經驗實驗室」。在巴庫的石油工作者中,巴伊拉莫夫是第一個提出並採用油井的地下修理法的。這種辦法使油井的使用期限延長,並增加了石油的開採量。
   哈爾科夫州薩赫諾夫申區伏龍芝集體農莊工作隊隊長捷爾加奇寫道:我已經是五十開外的人了。在蘇維埃政權時代,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從一個愚昧無知和受壓迫的農民,變成了農業專家。我在二十歲的時候,由於有了蘇維埃政權,才能開始學習,我一方面學習,一方面也沒有躭擱田間工作。我在七年制學校畢業後,又進農業——飼畜業訓練班學習,掌握了現代農業技術的基本知識。我所學習的知識大大地改進了工作,使我們得到豐收。在蘇維埃政權還沒有建立以前,我日夜辛勤地在自己的一小塊土地上工作,年成最好的時候,每公頃(合十五市畝)才收一到一·二噸(每噸合二千市斤)的糧食。今年,我所領導的工作隊在一百一十公頃土地上,每公頃平均收四·七五噸的冬小麥。從前,我的家庭只是在糧食剛打下的時候,能够吃幾天麵包,其餘的日子就靠吃馬鈴薯度過的。現在,我和我的妻子、小女兒每年按勞動日報酬總共可以從集體農莊領到約兩噸半穀物、兩·三噸馬鈴薯和蔬菜等,此外還存八千到一萬盧布的現金。今年,從集體農莊領得的東西,光是穀物一項就有四噸。我的家庭還有一塊宅旁園地、一個菓園、一頭乳牛、兩口猪、三十五隻鷄和鵝。我的大兒子常拖拉機隊隊長,小兒子當工程師。女兒在師範學校畢業後,現在在我們集體農莊幼兒園當敎師。捷爾加奇又說:在我們這裏,有私人小汽車、摩托車、自行車、收音機和私人圖書舘已不是稀奇的事情了。
   蘇聯友人蒙·李哈契夫在一篇文章中記錄了阿拉木圖州阿拉木圖農業區加里寧集體農莊女莊員阿茲節克·冉巴巴耶娃的談話。冉巴巴耶娃說:在十月革命前,我的父母、叔叔和嬸嬸都是替人扛活。當我還是一個年靑的姑娘的時候,我曾幻想過要穿綢子衣服,可是那時從來沒有穿過一件不打補綻的蔴布衣服。當時,普通的哈薩克人連什麽是學校,什麽是報紙、書籍、電影和戲劇,都搞不清楚。但是,十月革命給我們帶來了幸福。我們不再爲地主和富農們扛活,而是爲自己工作了。集體農莊成立後,我們開始用機器耕地,開始按照科學方法管理飼畜業。從那時起,我們的集體農莊就接二連三地獲得了巨大的勝利。同時,每一個集體農莊莊員家庭的生活也在不斷地改善。冉巴巴耶娃接着談到她的家庭情况說:我的兒子謝特冉和女兒卡莎伊姆都受到了高等敎育,現在在我們的集體農莊學校裏工作。我有四個孫兒孫女。我常常想到他們的將來,替他們高興。兒子和女兒都當了敎師了,而我的孫兒和孫女將來又做什麽呢?他們生長在這樣美好的時代裏,在他們面前展開的是幸福的道路。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