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公路修上「世界屋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3381
颗粒名称: 把公路修上「世界屋脊」!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1月27日,当代日报登载了康藏公路通車到昌都,是偉大的祖國人民在「世界屋脊」上頑强地征服自然的輝煌成就。
关键词: 康藏公路 世界屋脊 自然

内容

新華社記者趙慎應
   聯貫着祖國內地和西藏邊陲的康藏公路,從西康北部玉隆縣的馬尼根果草地出發,連接着康靑公路,翻越橫斷山脈,向西方已伸展到昌都了!康藏公路通車到昌都,是偉大的祖國人民在「世界屋脊」上頑强地征服自然的輝煌成就。
   康藏公路從馬尼根果草地到昌都這一段,共長四百四十六公里零四百五十公尺,中間經過六座拔海四千五百公尺到五千公尺的大雪山,最低綫路也在拔海三千三百公尺以上。這一段,有八十公里的路程爬行在雲層裏和雪綫上,有一百五十多座橋樑架在金沙江、怒江、瀾滄江三大河流上游的懸崖深谷、驚湍急流上。
   在這條綫路上,一望無際,都是石山,還有很多潮濕的沼澤地帶,土質鬆軟,因此開山築路十分困難。但是,祖國需要這條公路,居住在康藏高原上的藏族人民更渴望着這條公路。
   毛主席和朱總司令派人給高原上築路的部隊和工人送來了關懷和鼓舞的題詞。毛主席的題詞說:「爲了幫助各兄弟民族,不怕困難,努力築路!」朱總司令的題詞說:「軍民一致,戰勝天險,克服困難打通康藏交通,爲完成鞏固國防繁榮經濟的光榮任務而奮鬥!」毛主席和朱總司令的題詞,給高原上築路的人們帶來了不可動搖的信心和勇氣。
   爲了堅决執行毛主席和朱總司令的指示,領導築路的幹部們都深入工地,和軍工、民工們同甘苦。進藏部隊後方司令部兼築路司令部司令員陳明義和西南軍政委員會交通部副部長兼築路司令部政治委員穰明德,曾親赴工地,解决困難,督促築路,達四個月之久。康藏公路工程局和築路部隊各首長更長期居住在帳篷裏,往返在工地上,不避雨雪冰雹,親自指揮施工。
   在首長們的領導下,軍工、民工和工程人員們發揚了高度的堅苦奮鬥精神。工程人員爲了在山巒密佈的高原上勘測出一條完美的路綫,曾三番五次地翻越每一個山峯,或沿着河流兩岸的懸崖和峽谷進行設計、繪圖工作,遇到沒有人煙的地方,他們就睡在山洞裏或草地上。具有人民軍隊優良傳統和愛國主義精神的進藏部隊的後方部隊,從開始進藏的那一天起,三年來就一直担任着艱巨而繁重的築路任務。他們修復荒廢塌陷的川康公路、康靑公路,接着又來修築康藏公路。他們熱愛祖國,熱愛藏族人民,他們决心「揹着公路前進」,迅速把幸福繁榮帶給藏族人民。成千成萬的民工們,大部來自成渝鉄路上,他們在成渝鉄路上取得了築路的經驗,來到康藏高原上又繼續投入了這一偉大的築路工程。軍工和民工們團結一致,互相鼓勵,克服着自然環境的種種困難。高原氣候十分寒冷,當地流行的諺語說:「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泥沒足;七八九,正好走;十冬臘,皮開折」。沿綫又是人烟稀少,甚至有四百公里沒有人烟的。軍工和民工們就長年睡在墊上樹枝和石頭的濕地上或者雪地上。大雪不斷地把帳篷壓倒。高山上沒有水,他們就化雪水煮飯。糧食供給困難的時候,他們爬過高山自己揹粮,甚至吃稀飯,吃糌粑糊糊,吃野菜,還是照常堅持工作。他們在零下二三十度的寒冷氣候中,在雨雪冰雹的襲擊下,不斷地進行挖土和爆炸,手上凍裂了口,流出了血,也不顧惜。懸崖絕壁上沒有下脚的地方,他們就搭起架子或者用繩子攔住腰,懸在半空中,照樣打眼爆炸。最緊張的施工日子,整個山頭都進行着激烈的「砲戰」。他們在工作中,不僅克服了重重困難,還發揮了高度的創造性。在築路部隊中,「工程民主運動」成了最響亮的口號,各單位出現了二三十種新發明和新創造。戰士曹喜創造的「飛燕」排土法,曾使工作效率提高了十幾倍。在築路過程中,軍工們的實際工作效率(按實際參加工作的人數來算)平均提高三倍,民工們的實際工作效率也提高百分之五十。
   修築公路所需的一切物資,都須從遙遠的內地運來。爲了及時地充分地供應糧秣、材料以及築路部隊和工人們的必需品,巨大的汽車運輸隊伍日夜不停地在高原上來往,夜間,汽車的燈光照亮了漫長的公路。駕駛員們在搶運的日子,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瞌睡了用冷水洗臉;實在不能支持了,走到那裏就睡到那裏,大衣就是他們的被子。去年冬季從康定向甘孜搶運期間,拔海四千多公尺的折多山上被雪封閉,駕駛員們就挖着比車輪還高的積雪繼續前進。爲了把物資送到最前面,公路剛剛修到那裏,汽車就立即通到那裏。駕駛員們和新路綫上的泥濘、碎石搏鬥,艱難地前進着。他們提出的口號是:「我們要把物資直接送到部隊和工人的手裏!」。
   康藏公路是藏族人民自己的公路,爲了迎接幸福繁榮的日子到來,公路沿綫各地的藏民組織了上萬頭的牦牛,把大批物資送到工地。在運輸中,藏民像愛護自己的東西一樣,蔴袋破了,他們自帶針綫縫好,下雨落雪天,他們用自己的氆氌蓋在物資上面。拉多宗(縣)土司喜饒生根除完成自己的運輸任務外,並以一千二百頭牦牛越界到其他宗(縣)担任運輸任務。昌都地區各宗(縣)藏族人民更踴躍組織「藏族民工大隊」,成百成千的藏族民工參加了修路。在築路工作中,部隊幇助他們逐漸熟練地使用工具,提高技術;藏民得到了足够的工资,改善了生活。
   康藏公路像祖國西南邊陲的一條大動脈一樣,已經通車到昌都了。康藏公路通車到昌都,更加強了祖國人民建設西藏的信心。祖國人民有充分的力量克服康藏高原上自然環境的一切困難,把西康和西藏建設成爲一個幸福樂園。康藏公路通車到昌都,使廣大藏族人民心中更加充滿了無限的興奮愉快,來迎接迅速到來的美好的日子。
   (新華社昌都廿六日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趙慎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