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韓村農民看到了遠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3306
颗粒名称: 庫韓村農民看到了遠景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1月26日,当代日报登载了張學修從蘇聯回到俺們庫韓村,蘇聯友人送的留聲機、照像機,村裏人們都很喜歡;可是喜歡的還是聽我介紹了蘇聯農民的情况。
关键词: 庫韓村 蘇聯 農民

内容

平原省清豐縣訪蘇農民代表張學修講
   我從蘇聯回到俺們庫韓村,蘇聯友人送的留聲機、照像機,村裏人們都很喜歡;可是喜歡的還是聽我介紹了蘇聯農民的情况。因為在蘇聯農民情况的介紹裏,每個人都望見了社會主義集體農莊的遠景。人們眼光一亮,心胸也就開闊了。別看庫韓村還是那片房子,可是人們的心勁兒,和我從蘇聯回來以前却大不一樣了。
   我們村裏,土地改革以後大家都生產得很起勁,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人思想上有問題。比如中農庫喜彥,家裏有老倆口、小倆口,還有兩個小孫孫;三十畝地一頭牛,年年打的糧食滿够吃。他參加了一個由五家組成的互助組,可是幹的不算很起勁,覺得新社會不興地主,共產黨員又不興剝削人,過到這樣就行了,再好也不過如此。最近他聽我介紹蘇聯的集體農莊後,才又看見了新路。有一天他對我說:「你回來以前,我有這麽個思想:咱們革命沒白革,日子鬧得不錯了,就像一棵菸長够了四個葉,把興一揪齊住頂,不上升、不下降,光向這四個葉上使勁就行了;現在讓你這麽一說,才知道蘇聯農民生活那麽好;看起來咱這玉米麵饃今後還能換成白饃饃理!」他和我商量把互助組變成農業生產合作社,我問了問別的組員,庫明漢、庫明衡、陳雲姣都表示:「誰不盼早到社會主義社會!喜彥還同意呢!俺們更同意!」我答應幫助他們研究研究,要想將來實行社會主義,現在就必須合作互助搞豐產,才能一步步的前進,過更美滿的生活。
   我到蘇聯去的時候,村裏有些人猜我是到蘇聯「搬法」去了,說我一回來,村裏就要「入大夥」。現在這些人知道自己想錯了。不敢在地裏上肥料的也放開勁了;不願意互助的也互助起來了。他們是想組織起來提高生產,一步一步的提高,將來走到社會主義,過起像蘇聯農民那樣的幸福生活。
   現在,全村街頭巷尾、家家戶戶,到處談論的都是互助合作走到集體化這個問題。全村單幹戶沒有了,長期互助組和農業生產合作社增加了,因為六個單幹戶都已經分別參加了互助組,有七個臨時互助組已經改成長期的了。大韓村(自然村)離我那村有一里多地,大韓村農民庫俊和庫魁聽說我們的互助組改成了農業生產合作社,找來要求參加。因爲離的遠,怕做活不方便,我答應以後幫助他們去組織。
   村裏人們聽我談了蘇聯農民種地方法比咱們强,人家的單位面積產量不斷提高以後,再不說沙地不能增產了。今年的小麥平均每畝打五斗,老輩兒沒有這麽好收成,可是人人相信明年還能提高。我回村的時候,上級正號召小麥窄行密植,羣衆本來有懷疑,一聽我說蘇聯的小麥是密植的,才都相信了。結果有百分之八十五□的是三壠麥。往年一畝用種籽二升二、三合,今年都增加到三升。一千三百八十五畝麥子,每畝普遍上到六千斤草糞,六十斤豆餅。蘇聯社會主義勞動英雄阿爾節諾夫玉米豐產的事蹟,給羣衆啓發很大。庫喜彥說:「人家一畝玉米收了二千九百七十多斤,還要收三千多斤,看起來地勁眞大,生產永遠也到不了頂!」
   蘇聯農民的集體主義精神,對羣衆影響也很大。過去互助組想攢些公共財產,可這就很難辦;因爲人們光願意多分點,覺得只有攢在自己手裏才是自家的。現在都知道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是相連的。我們的互助組轉爲農業生產合作社時,已規定每年從總收入中抽出一部分算做生產基金,用它來買牲口、農具、肥料、種籽之類的東西;抽出百分之五算做福利基金,誰家有個意外的困難,用它來接濟;抽出百分之一算做獎金,一年三次總結生產,誰勞動好、貢獻大,就用這筆款買獎品獎勵誰。聽了蘇聯土地國有,莊員「按勞取酬」以後,大家也認識到應該憑自己的勞動掙飯吃,不能光靠土地掙飯吃,農業生產合作社分紅時,勞動報酬要酌量提高。俺們社裏還學習了蘇聯集體農莊按件計工的辦法,明年全社要種三十畝棉花,除耕耩以外,棉花地裏的活,由七個婦女包下來。計劃每畝收一百二十斤棉花,如果收了一百四十斤,多的二十斤裏就有她們五斤;如果收了二百斤,多的八十斤裏就有她們二十斤,按四分之一提獎。
   俺村男女們聽說蘇聯集體農莊婦女們的勞動情形,都興奮極了。可是隨着就來了個問題:沒文化那能學技術開機器呢?婦女會主任王素珍,過去上過幾天民校,因為家裏的事兒牽扯着,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到現在沒認幾個字,想到往後,就着起急來。她跑來對我說:「你看到了社會主義社會,我不識字可怎麽辦?現在我想上小學從頭學起,可是家裏的飯不做,老人們又不高興!」我找她公公明漢和她丈夫朝經去商量,說爲了往後好,現在就得克服困難,讓年靑人多學點本事。朝經當然不反對;明漢也滿口贊成,他說:「旣是那樣,她儘管上學去,家裏一點也不限制,飯不做不要緊,我和她娘說去。」現在村裏十八歲以上、三十歲以下的婦女有二三十個,都已拿定主意要入學;縣裏聽說後,特地給派來一位女敎員。現在俺村小學敎員有兩個人了。今後還準備在村裏推行速成識字法,我看今年冬天學文化一定能成高潮。
   幹部們看到前程遠大,也不怕誤工了,一說到區到縣開會,爭着要去;說叫誰受訓,誰也不推辭。庫明才說:「給羣衆辦事,自己就得犧牲點,咱不在工作裏鍛鍊,到那時可就幹不成了。以後得克服困難,不能光覺得冤枉。」王素珍十月裏一連兩次到縣裏開會,頭一次是各界人民代表會,第二次是勞動模範會,她公公庫明漢一點也不嫌她躭誤工夫,還說:「去吧,讓朝經給你扛着被子!」
   王芝琳的老婆已經有六個孩子,現在又懷了孕,要不是以前死了兩個,很快就是九個了。王芝琳聽說蘇聯奬勵多生孩子,覺得最合自己的口味,他很高興的對我說:「老張,要是早十年前咱中國就到社會主義,兩個孩子也死不了,我老婆就可當『母親英雄』啦。」他知道社會主義不是等來的,最近也參加了農業生產合作社。
   前些天,庫閣挑着担子到閻村和蘇兒莊賣油□一到街頭就講起了蘇聯的集體農莊,連油也顧不得賣了,買油的提着罐子喊他半天,他也聽不見,有人大聲問他:「庫閣!你的油還賣不賣?」他說:「賣不賣不要緊,說就說得透徹。」不光是庫閣,全村的人都成了宣傳員,趕集串親戚,見人就講。(新華社新鄉二十三日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張學修
责任者
張學修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庫韓村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