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蘇見聞録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3246
颗粒名称: 訪蘇見聞録㈣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1月25日,当代日报登载了文章「訪蘇見聞録㈣」,讲述了參觀了斯大林格勒一個著名的拖拉機廠的經過。
关键词: 蘇聯 斯大林格勒 拖拉機廠

内容

一個著名的拖拉機廠
   十一月三日,我們參觀了斯大林格勒一個著名的拖拉機廠,這個廠的範圍非常大,簡直像一座小城市。
   一進門就看到兩旁高大整齊的工人住宅和工人俱樂部、文化宮。我們乘汽車赴了很久,才到廠房附近一座辦公室的大樓前面,車子停下後,該廠共靑團書記即陪同我們到共靑團辦公室休息。在辦公室中,已有很多斯達哈諾夫工作者、團車間書記、車間主任、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代表和附屬機械學院的學生在歡迎着我們。
   座談會開始後,首先由該廠的共青團書記向我們介紹該廠的歷史,他告訴我們:這個廠是在蘇聯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建立的,當時蘇聯還沒有一所拖拉機廠,或汽車廠。爲了使國家迅速的工業化,政府决定在這個地方建立一個規模宏大的拖拉機廠。本來這裏是一片荒原,什麼也沒有,當時這個廠的建築立刻成為。全民的運動,許多共青團員和靑年紛紛要求來廠工作。共靑團中央派來了七千個共靑團員參加建廠工作。爲了把這個廠迅速的建立起来,參加建廠的工人和靑年們,下了决心在冬天也繼續工作;這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當時一些外國專家們,就譏笑他們,認爲冬天絕對不能建造,即使造起來也不牢固,但當時團員和工人一面向人民宣傳,一面在零下四十度的氣候下仍繼續工作,用實際的行動,粉碎了敵人的謬論,不僅如此,還提早完成了建築計劃。在房子造好後,共靑團員們作出了决定,要在四十天內裝好所有機器作爲他們對黨第十六次代表大會的獻禮。終於在一九三〇年六月十七日,該廠正式開始出產拖拉機了。從開始建廠直至開工,只化了十一個月。這個成績是非常驚人的,也是資本主義國家所無法想像的。有力地說明了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
   到一九三二年四月,他們就超額完成該廠的生產事業,並光榮地得到了列寧勳章。以後他們每年都超計劃完成任務。到一九四一年,這個廠擴展得更大了,廠內已有附屬的十一個中等學校,一所機械學院,一所中等技術學校,還有醫院、托兒所、俱樂部、電影院、運動場、水站等設備。工人們的生活已非常富裕。
   但就在這個時候,瘋狂的德國法西斯強盜發動了對蘇聯的進攻,企圖破壞蘇聯人民幸福和平的生活。可是英雄的蘇聯人民是「從來不侵略別人,也不容許別人侵略他們」的,在偉大的斯大林英明領導下,立刻進行了偉大的衛國戰爭。這個有着光榮歷史傳統的拖拉機廠,也毅然担任起保衛祖國的神聖責任,立刻進行軍事生產,並有許多工人參加了紅軍。剩下的大多數是女工和小孩,他們都以斯達哈諾夫的精神,進行勞動生產,產量不僅沒有減少,相反地增加了。因此,在一九四二年二月,他們又得到了勞動紅旗勳章。
   這以後,就開始了偉大的斯大林格勒戰役。德國人本來不想炸燬這個廠,企圖到手後為自己服務。但是拖拉機廠的工人們,白天生產,晚上組織了自衛隊,給敵人以無情的打擊,粉碎了敵人無恥的企圖。敵人惱羞成怒了,就用一切辦法來摧毁這個廠。當時投到這個廠的炸彈有一萬多個,礮彈有十六萬多發,使拖拉機廠成了一片焦土,一座好房子也沒有了。
   一九四三年,斯大林格勒又回到了人民的手裏,斯大林格勒的共靑團員們,立刻進行了恢復工廠的工作,共靑團中央又派了四萬五千個團員前來幫助。這些英雄的人們一面修建厰房,一面就開始生產,把許多坦克立刻修好參加了新的戰役。德寇以為這個廠破壞慘重,一時不可能恢復生產,當他們在戰綫上看到拖拉機廠修復的坦克時,個個都不寒而慓,簡直沒法理解是什麽力量使得蘇聯人民這樣勇敢堅强。一九四四年他們恢復了和平生產,並且製造了戰後第一批拖拉機。由於這個廠在衛國戰爭中創建了特殊的功勳,又得了蘇維埃衛國一等勳章。從此這個厰的工人又投入了和平的勞動,並且一直站在和平戰鬥的最前列,生產力大大提高,一九五〇年出產的拖拉機要比一九四〇年增加四倍。
   書記同志講到這裏,面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說道:「這就是我們廠的一點歷史。」這段英雄的歷史,也是斯大林格勒人們的英勇鬥爭史,使我們每個人無比的感動與敬佩。接着我們和許多斯達哈諾夫工作者進行了談話,一個才二十四歲的女工,已經是俄羅斯加盟共和國的最高蘇維埃代表了。她驕傲地告訴我們,蘇聯婦女的地位,已和男子完全平等,婦女們同樣可以做政府委員、工程師、拖拉機手……以至任何工作,她拿自己作比喻:她是一個五級鏇工,也是俄羅斯共和國最高蘇維埃代表。
   她還談了一些自己的幸福生活:每月收入有一千四百多盧布,生活非常富裕,今年夏天,由於她工作做得好,免費去休息宮休息,在休息中常與作家及別的斯達哈諾夫工作者見面,還看了許多電影和小說,她對中國的電影「白毛女」、「鋼鐵戰士」都很感興趣。從她的談話中使我們更清楚地看到了蘇聯婦女的地位及在建設中所發揮的力量。
   最後和我們交談的是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年工人,他是一個七級鏇工,是最優秀的工人。在戰後的五年中,他完成了十七年的工作。當時,他已從事一九六三年的工作了。他每月的薪金有二千盧布,生活極其富裕,要什麽就有什麽。他自己有一座近代化設備的住宅,生活過得很舒適,他告訴我們拖拉機廠大半是靑年工人,自己把所知道的一切,都敎給靑年工人們,他說:「我不但希望他們不差於我,而且希望他們超過我,因為青年是我們的繼承者,正如你們是你們父親的繼承者一樣。」最後我們問他,今後還有什麽希望,他說以後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在共產主義社會內生活一段時期,他深深相信自己的希望一定能實現。另外一個希望,就是到北京作客。他的這段談話使我們很感動。其他許多工人也都想和我們談話。
   座談會結束後,我們就開始參觀。首先參觀的是廠房,我們跑進去的兩個廠房,第一間是做翻砂、製模型、鑽洞、熔鉄及製造零件等工作,第二間是裝配間,從這裏出去的就是一輛輛新的拖拉機。車間內大部生產過程都已自動化,只有很少的工人在管理。廠房的規模大極了,走一趟就要化不少時間。蘇聯同志告訴我們,由於生產力的提高,及生產過程的自動化,現在製造一輛拖拉機從製造零件到裝配好,只要六至八分鐘。走出車間,我們就看到無數剛製好的新拖拉機,一輛輛駛向一個望不到邊的廣場。已經裝配好的拖拉機簡直敎人數也數不清。廠內還有鐵道,一輛輛拖拉機裝上了長列的火車,被送到全國各地的集體農莊去。從這裏,我們充分看到了蘇聯重工業的發展,我們爲我們有這樣的朋友而感到自豪。最後我們被邀請去參觀該廠的文化宮,這個文化宮,是戰後首先被恢復起來的,可見蘇聯政府對工人文化生活的重視。文化宮內有着各種文化娛樂設備,設置了許多小組,如打獵組、合唱組、巴蕾舞組、繪畫組等,每個小組都有專門藝術工作者領導。工人們在文化宮裏過着內容極爲豐富的文化生活。從而培養了他們高度的藝術水平,如巴蕾舞的表演在斯大林格勒州得到第一名。除了這些以外,文化宮還有自己的電影院、運動場和藏書豐富的圖書館。由於參觀時間有限,在這很短的時間內,要看完這個規模宏大的工廠是不可能的,但即使是這片刻的參觀,也給予我們不可磨滅的印象。最使我們驚奇的是在整個參觀中,已看不出任何戰爭痕跡,我們簡直不敢相信這些高大廠房的所在地,在六年前還是一片焦土。我們爲斯大林格勒人民英勇堅強的鬥爭精神所感動,他們的確不愧作一個英雄城的人民。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方開瑞
责任者

相关机构

拖拉機廠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蘇聯
相关地名
斯大林格勒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