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總會等在津舉行盛大集會熱烈歡迎赴朝慰問團勝利歸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3237
颗粒名称: 抗美援朝總會等在津舉行盛大集會熱烈歡迎赴朝慰問團勝利歸來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1月23日下午二時,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天津市抗美援朝分會在天津舉行盛大集會,熱烈歡迎中國人民第二届赴朝慰問團勝利歸來。
关键词: 慰問團 勝利 歸來

内容

據新華社天津二十三日電: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天津市抗美援朝分會於二十三日下午二時在天津舉行盛大集會,熱烈歡迎中國人民第二届赴朝慰問團勝利歸來。
   大會由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郭沫若主席主持。出席大會的有各民主黨派組織、各人民團體、部隊、機關負責人等共二千多人。
   大會在天津市抗美援朝分會主席黃松齡致開幕詞後,由郭沫若致歡迎詞。他代表抗美援朝總會、代表全國人民對慰問團勝利歸來表示熱烈歡迎,並對於參加慰問工作中光榮犧牲的高慶生烈士表示深切的悼念,對於在工作中光榮負傷的幾位同志表示慰問。他接着說:慰問團同志們勝利歸來了,我們希望你們把在朝鮮前綫所見到的偉大勝利和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朝鮮人民的英雄氣魄,廣泛地向全國各階層人民傳達;同時,希望慰問團的全體同志把在前綫所感觸到的我們最可愛的人最迫切的需要,向全中國各階層人民作廣泛的報吿,我們全國人民一定以最大的熱情來滿足我們最可愛的人最迫切的需要。郭沫若最後說:現在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工作,已臨到我們面前來了。目前全中國人民正需要以高度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的精神,來迎接行將到來的國家建設的高潮,所以我特別希望慰問團的同志在回到各地之後,把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的精神作更進一步地普遍、深入的傳達,要使我們全中國人民以志願軍的戰鬥精神,來加強增產節約運動,加强支援朝鮮前綫的工作,來準備担當大規模計劃建設的神聖任務。
   劉景範總團長代表慰問團全體同志向全中國人民和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以及各地分會致以誠摯的感謝□崇高的敬意。他敍述了慰問團工作的情况,他說:在這次慰問工作中,慰問團的同志們不避艱險,積極工作。攝影助理高慶生同志在前綫慰問中,爲了保護機器,貢獻□自己寶貴的生命,另外幾個同志光榮負傷。我們對高慶生烈士表示沉痛的悼念,對光榮負傷的同志表示親切的慰問。他說:慰問團到了前綫以後,受到了前綫普遍的、熱烈的、親切的歡迎。我們最可愛的人——中國人民志願軍十分珍視祖國人民的深情厚意。他們把慰問團看成是祖國人民的使者,毛主席的代表;對我們關懷倍至。朝鮮人民和人民軍也對我們同樣的熱愛,慰問團到達平壤時,受到平壤各界人民非常熱情的歡迎。劉景鐘說:祖國人民的慰問,給志願軍很大的鼓舞。某部冷槍手呂中和,曾經打死過一百一十三個敵人,這次接到祖國人民的□問糖後,他數數一包糖有一百二十六塊,他决心今後每打死一個敵人,才吃一塊糖,以此來報答祖國人民的慰問。劉景範在詳述朝鮮前綫的偉大勝利和中朝人民部隊高昂的士氣之後說:我們保證遵照郭主席的指示,把前綫的偉大勝利和慰問團工作的所得普遍深入的傳達給全國人民,以推動全國人民更加深入抗□援朝運動,廣泛開展增產節約運動,以迎接明年的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的偉大勝利。
   劉總團長講話畢,天津市少年兒童隊隊員向慰問團負責同志獻花,最後,並由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文工團京劇隊演出精彩節目,慰問慰問團。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天津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