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我認清了;道路,我找着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2878
颗粒名称: 「目標,我認清了;道路,我找着了」
并列题名: ——學習馬林科夫報告的收穫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1月20日,当代日报刊登一篇學習馬林科夫報告的收穫。
关键词: 馬林科夫 報告 收穫

内容

當我在去年第二次學習了社會發展史以後,我在思想上領會了共產主義實現的必然性,明白了整個人類社會發展的前途,必然是共產主義社會。
   最近,學習了馬林科夫的報告,我更具體地看見了蘇聯經濟建設飛躍發展的情况。拿國民經濟收入來說,蘇聯人民在一九五一年每人平均的收入比一九四零年提高到百分之八十三。這樣飛躍的發展,只有在社會主義國家裏才是可能的,在資本主義國家裏是做夢也夢不到的。蘇聯人民收入的提高,從蘇聯人民的幸福生活上具體地表現了出來。今年,我國農民代表去蘇聯參觀,新華社駐莫斯科記者李何曾有這樣一段報道:蘇聯阿塞拜疆共和國集體農場的女農民阿里耶娃家中,在一九五一年的收入為四萬一千四百盧布,另外還有許多奶油、糧食等。她以一萬盧布蓋了一所房子,以三千七百多盧布添置了包括三雙高跟鞋在內的新的衣着。另一個集體農場的農民沃格達沙洛夫家中,在一九五一年的收入為三萬四千二百盧布,另外還有許多小麥、奶油、葡萄酒等。他家的早飯是糖茶、牛奶、鷄蛋、麵包;午飯是肉湯、肉餅帶蔬菜、麵包;晚飯是牛奶、糖茶、抓飯。他用剩下的錢買了價値九千盧布的小汽車一輛及價值五百盧布的收音機一架。從這段報道中,就可以完全看出蘇聯人民的生活是如何美滿、幸福,也可以明白像阿里耶娃、沃格達沙洛夫過着這樣幸福生活的人,在蘇聯國家裏是極其普遍的。在資本主義國家裏,在被帝國主義奴役着的殖民地國家裏,過着每餐有肉有牛奶、糖茶的生活的人並不是完全沒有的,但那只是極其少數的、壓迫剝削人民的統治階級。只有在社會主義國家——蘇聯,過着每餐有肉,有牛奶、糖茶的生活的人,才是勞動人民的全體。
   由於蘇聯經濟建設的飛躍發展和蘇聯人民生活普遍提髙的事實,擺在我的面前,使我更具體地看到了共產主義社會的美麗遠景已經不是什麽遙遠的東西了。
   經過社會發展史的學習,使我找見了共產主義必然實現的理論根據;經過馬林科夫報吿的學習,使我看見了已經開闢出來的、正確的、指向共產主義的寬廣大道。蘇聯的今天就是我們中國的明天,蘇聯是我們的好榜樣。我們光榮的、偉大的、正確的中國共產黨,我們偉大的、英明的領袖毛主席領導我們所作的一切努力,正是踏着蘇聯老大哥已經走過的大道,為了爭取美好的明天的早日到來。也就是爲了使我們祖國的全體人民,早日獲得像阿里耶娃、沃格達沙洛夫在斯大林領導下所已經獲得的那樣幸福的生活,並由此前進獲得更高級的幸福生活。目標,我認淸了;道路,我找着了;領導者,我們也有了。因此,我更加堅定了爲爭取共産主義實現而努力的信心與决心!
   我該怎樣努力呢?這也是可以從馬林科夫的報告中獲得指示的。馬林科夫敎導我們說:「一個人如果在思想上和政治上落後,按照外記的公式生活,喪失對於新鮮事物的感覺,他就不能正確地分析國內外的形勢,不能而且也不配站在運動的前列,而且遲早終有一天他會被現實生活抛棄。」我要接受這個寳貴的指示,繼續努力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以及蘇聯的先進經驗,用學習提高我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以迎接祖國大規模經濟建設任務的到來!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馬林科夫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