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導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2802
颗粒名称: 生活的導師
并列题名: ——三年來對蘇聯文藝的介紹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1月19日,当代日报刊登一篇中國人民的英明領袖毛澤東主席,給中國人民選擇了一條康莊大道:「走俄國人的路」(論人民民主專政)。
关键词: 蘇聯 毛澤東 共產主義

内容

中國人民的英明領袖毛澤東主席,給中國人民選擇了一條康莊大道:「走俄國人的路」(論人民民主專政)。這是有歷史意義的英明無比的重大決擇。這抉擇不但是關乎中國五萬萬人民的命運,而且是决定着全世界進步人類的命運。因為中國人民的偉大勝利,是繼偉大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之後,更促使全世界人類决定了自己應走的道路。中國人民勝利的光芒,更照亮了全世界進步人類的光明前途,鼓舞了他們爲幸福而鬥爭的意志,堅定了他們對勝利的信心。
   「走俄國人的路」,這是走勝利的路,是走自由、獨立、和平、幸福的路,這是通到人類最高理想——共產主義的路。
   向先行者學習,這是「走俄國人的路」的英明抉擇中的具體任務之一。
   三十年來,在毛主席和黨的領導下,中國革命文藝的先驅者如魯迅、瞿秋白等,對蘇聯文藝的介紹,都是當作戰鬥的政治任務來完成的。國民黨反動派曾長期的採取了最殘暴野蠻的手段,來絞殺這些工作,可是都遭到可恥的失敗。這誠如毛主席所說:「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共產主義是不可抗拒的。」三十年來,蘇聯文學好像不可遏止的鐵的洪流似的,冲毁了國民黨所設的種種防堤,奔入廣大的讀者中間,起了巨大的敎育、鼓舞作用。
   世界上最反動的美國帝國主義者所扶植的蔣匪幇,被這不可抗拒的洪流,從中國大陸上冲洗去了。蘇聯文學正如魯迅二十多年前所殷切期望的「鮮豔而鐵一般的新花」,隨着毛主席光輝勝利的旗幟,開遍了全中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我們的偉大盟邦蘇聯,首先就派出了以法捷耶夫和西蒙諾夫爲首的文化代表團。這給兩國文化交流開闢了新的一頁。一九四九年十月創刊的「人民文學」雜誌的社論說:「………中國的革命的和進步的文學藝術,很久以前就從蘇聯文學藝術受到深刻的啟示和影響。向蘇聯學習,是我們的目標」(「歡迎蘇聯代表團,加强中蘇文化的交流」)。
   蘇聯文化代表團的訪華,這並不是一般國際間外交上普通酬酢的事,而是志同道合,久共患難的兩大民族的精神的融合。丁玲同志在一九四九年十月號的「文藝報」上說:「中蘇兩個民族,兩個國家的人民,有他相近的處境和要求,有他的共同意志和思想。像一個哥哥和弟弟,他們是在一條路上前進,一個在前一點,一個在後一點。」這也正是愛倫堡在去年中蘇友好協會總會第一次全國代表會議上所說:「我們蘇聯的東方共和國有一句諺語:『不好的朋友像影子,只有天空出太陽的時候,他才同你在一起。』可是我們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却經得起許多年考驗:天空出太陽的時候,我們同在一起,黑雲密佈天空的時候,我們同在一起,在患難中,在勝利中,我們都同在一起。」
   這也就說明了中國人民為什麽熱愛蘇聯、熱愛蘇聯文藝,說明了蘇聯文藝爲什麽在中國起這麽大的作用。同一的利害,同一的道路,同一的目的,把這擁有七萬萬人口的兩大强國緊緊的捆在一起,「這是不可觸犯的兩個巨人」。
   三年來,不但中國廣大讀者,都以如飢如渴的心情,閱讀着蘇聯文藝,中國的一切部門,都掀起了學習蘇聯的狂潮。不懂俄語,是我們學習蘇聯,勝利前進的極大障礙,爲着克服這障礙,三年來全國又展開了學習俄語運動。除正規的各地俄專及各大學俄語系以外,更廣泛的用廣播、唱片、錄音、補習班、夜校等方式,展開大規模的、羣衆性的俄語學習運動。全國第一個介紹蘇聯調車法的張林同志,雙目失明,用蘇聯七十五倍的驗血顯微鏡來讀俄文。他一次只能看見盤子大的一個俄文字母,看完一個字母,拼成一個單字,才明白這個字的意思。他就是這樣學習和介紹蘇聯先進經驗的。他用這新調車法,僅中長路每年就替祖國節省一千餘億元。這都是生動有力的說明向蘇聯學習的事例。
   解放以来對蘇聯的文藝的介紹,到今年二月爲止,據極不完全的統計,就有七百二十七種書籍。得斯大林獎金的文藝作品,幾乎全譯爲中文。其中書兩譯的成了極普通的事。如古里亞的「薩根的春天」,愛倫堡的「暴風雨」等,同時有三種譯本,巴甫連柯的「草原太陽」格林的「南邊的風」,梭弗朗諾夫的「莫斯科性格」等同時有四種譯本,而蘇洛夫的「莫斯科的黎明」同時有五種譯本。解放前的譯本,大半也都重新校正,大量印行。如「鋼鐵是怎樣鍊成的」「鐵流」等,都有適應各種不同文化程度讀者的通俗本。而「日日夜夜」「虹」「夏伯陽」等都被繪成連環畫,供給初識文字的成人及兒童。
   中國靑年學生廣泛地閱讀着「靑年近衛軍」「鋼鐵是怎樣鍊成的」及柯斯莫捷米揚斯卡亞的「卓婭和舒拉的故事」等。這些作品中的英雄形象,成爲他們光輝的範例,他們在這些動人事蹟的鼓舞下,曾經組織以「保爾·柯察金」「奧列格」「卓婭」等爲名的戰鬥隊,踴躍地響應了祖國的號召,參加了國防建設。
   只要舉幾個簡單的事例,就可看出蘇聯文藝對中國讀者及觀衆的影響來;
   比如「卓婭和舒拉的故事」一書,從今年二月起,到現在就銷了三十五萬册。就北京一地來說,好多中學校裏,整個級、整個班的同學,都爭着閱讀他,討論他。敎師、班主任,靑年團幹部,少年兒童隊輔導員,都把他當作自己的工作手冊,當作生活的敎科書。有好多學校的班就名為「卓婭」班。如「鋼鉄是怎樣鍊成的」,由北京靑年藝術劇院演出,從去年九月十五日起,到去年十二月十八日止,共演了八十七場,有七萬三千零八十個觀衆。票子極難購到。劇團因有新的任務,才改換了別的戲目。當時各校學生看了這戲之後,就成立「保爾·柯察金」班,工人看了這戲,就在工廠成立「保爾·柯察金」組,車間也名爲「保爾·柯察金」車間,並舉行隆重的命名儀式,展開小組討論,向保爾·柯察金學習。
   解放後,蘇聯影片的華語對白,完全撤除了中國廣大電影觀衆不懂俄語的障礙,而且配音與原片表情、傳神的口形完全符合,華語對白,使中國觀眾看蘇聯影片如同國產影片一樣,這樣,蘇聯影片就成了中國人民學習蘇聯的主要工具之一。著名影片如「列寧在一九一八」「斯維爾德洛夫」「攻克柏林」等,在中國放映時,工人、部隊、學生、機關幹部都集體包場,整隊往觀。看後分別舉行小組討論,學習。就東北一地而言,解放後到今年二月爲止,電影觀衆就有三千六百萬人。
   總之,蘇聯文學作品,戲劇,電影對中國廣大讀者、觀衆來說,不但是把他當作文學藝術來欣賞,而且把他當作政治思思的主要敎材來學習,把牠當作培養共產主義的高尚道德品質的力量。中國的廣大讀者與觀衆,用這些作品的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來敎育自己,鍛鍊自己,鼓舞自己,向這些光輝的蘇維埃人的英雄形象學習,向他們看齊,使自己成爲偉大毛澤東時代的自己祖國美滿生活的建設者與捍衛世界和平的戰士。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毛澤東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