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蘇聯知識分子,獻身祖國建設事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2790
颗粒名称: 學習蘇聯知識分子,獻身祖國建設事業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1月19日,当代日报刊登一篇學習蘇聯知識分子,獻身祖國建設事業。
关键词: 蘇聯 建設 知識分子

内容

在列寧、斯大林的親切教導下成長起來的蘇聯知識分子,正依據着馬列主義的理論,不倦地努力鑽研科學,改造大自然,來完成共產主義建設的偉大任務。他們朝着這個方向而努力,已獲得了卓著成績;目前有八千四百七十位科學、工業、運輸、農業工作者和二千三百三十九位文藝工作者榮獲了斯大林獎金。還有許多知識分子,正自覺地設計研究改造大自然的科學方法,爲祖國建設事業開動着腦筋。如曾經為新華社介紹過的蘇聯著名水利工程師達維多夫,以二十多年的時間,研究如何使西伯利亞各河流改變方向這一偉大工作,終於在一九四八年二月間,初步完成了他的計劃總綱。
   以達維多夫來說,他是一個在中亞細亞工作的水利工程師。他研究改變西伯利亞各河流的方向,計劃將這些河流,向南倒流,引入中亞細亞酷熱的沙漠地區,並流入裏海。這將替中亞細亞人民解决灌溉與水力的問題。因為在西伯利亞,水是很多的。蘇聯許多河流都在西伯利亞,像鄂畢河、葉尼塞河和勒拿河都是很大的河流。但是這些大河都是向北流的,流經終年積雪的地帶,注入北極海。但乾燥的中亞細亞,正需要大量的水源才够灌漑那片廣闊的土地,才能開發那裏的無盡富藏。因此,祗有把西伯利亞的水源改變方向,把北流的水引向南流,是解决這個問題的最好方法。
   達維多夫這一驚人的計劃總綱在一九四八年完成之後,引起了蘇聯科學界熱烈的討論,幷獲得蘇聯政府的支持。現在國家已撥款進行擬訂最後計劃所必需的準備工作與研究工作。
   要是這個計劃實現後,中亞細亞地區每年將有二千五百萬公頃的土地及三千五百萬公頃的草地和牧場獲得灌溉滋潤。這個巨大的面積將比美國、日本、埃及、意大利、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全部有水灌漑的土地面積的總和還要大。中亞細亞和哈薩克的農產品將要增加到五倍或七倍。沙漠將生長棉花、甜菜、穀類、大米、葡萄、橡膠植物,而變爲肥沃與豐茂的地方·同時對中亞細亞及西伯利亞的氣候,都將發生有益的影響。中亞細亞的氣候,大陸性可以減少。西伯利亞大部份地方可以變得比較濕潤,冬天也要比較暖和些。這對農業發展來說是出現了一塊新大陸。
   這是一件造福人民的偉舉;亦是增强人類控制自然力量的又一創舉。與其他巨大的建設工程一樣,達維多夫的計劃,祇有在蘇聯政府的和平政策下,才可能出現。
   從這裏,我們深深的體會到:一個知識分子,只有其本身具備了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政治覺悟,才會運用他自己的智慧,去鑽研解决最大多數人民羣衆所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問題。所以技術必須建立在政治的基礎上。沒有高度的政治覺悟爲基礎,高明的技術,對人民不一定有用處,有時反會被利用來作爲反對人民殘害人民的工具。
   高度的政治覺悟的具備,是與蘇聯共產黨的敎育分不開的。我們不能想像在自私的資本主義國家裏面,會有這樣的人去研究這樣的問題;更不能想像,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會去大力支持這樣偉大的計劃。就說美國羅斯福時代的「田納西流域計劃」吧,論規模遠不及蘇聯目前普通的建設計劃,但已引起了祗知掠取暴利的華爾街老闆們的大怒。現在已無人再敢搞這一套了。理由很簡單,就是對人民大衆有利的事,對資產階級是無利可圖的。這就是資本主義制度和社會主義制度本質上不同之處。
   新中國的知識分子,已親受到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的敎育和薰陶,也已感受到新民主主義制度無比的優越性,正應提高每個人的政治覺悟,學習蘇聯的榜樣,發揮每個人的智慧,獻身於祖國的建設事業。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列寧
相关人物
斯大林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蘇聯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