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暨楓橋召開物資交流大會打開了滯銷土產的銷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2778
颗粒名称: 諸暨楓橋召開物資交流大會打開了滯銷土產的銷路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1月諸暨縣楓橋區打開了滯銷土產的銷路。
关键词: 土產 銷路 電影

内容

(本報諸曁訊)諸暨縣楓橋區利用農曆九月半舊廟會形式,於十一月一日至七日召開了初級市場物資交流大會。購銷總額共計二十五億餘元。通過大會,不但提高了私營工商業者的經營信心,而且解决了滯銷土產品的銷路,如楓橋區合作社帶頭收購了長久沒有銷路的綠報紙和烏梅等土產,同時爲了滿足廣大農民的需要和解决外來手工業者生產品的推銷,又收購了陶器、木器等共達五億七千一百零四萬六千六百三十元,鼓舞了羣衆生產的積極性,解决了滯銷品的出路和生產者的困難,爲今後楓橋市場的繁榮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大會並結合舉辦了電影、越劇、歌劇等文娛活動,及愛國衛生、新婚姻法、取締反動道會門、中蘇友好、血吸虫病防治法等圖片展覽會。使七萬餘羣眾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敎育,如有些農民在參觀了展覽會後說:過去我不知道血吸虫病有這樣厲害,現在看了展覽會上陳列的顯微鏡才曉得,今後一定要好好防治。有些農民反映說:以前不清楚反動道會門幹了這許多卑劣無恥危害人民的反革命勾當,看了圖片,才恍然大悟,我們應該揭發和檢舉反動道會門的罪惡,向他們展開無情的鬥爭。
   (陳家良、趙惠民)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陳家良
责任者
趙惠民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