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要學習「政治常識讀本」? 主要應學習些什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2566
颗粒名称: 為什麽要學習「政治常識讀本」? 主要應學習些什麽?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1月16日,当代日报刊登了為什麽要學習「政治常識讀本」?和主要應學習些什麽?
关键词: 革命 政治 常識 讀本

内容

為什麽要學?
   「政治常識讀本」是一本很好的學習理論的入門。首先是因爲這本書觀點明確和寫的有系統,大家都知道學習理論,不是爲了背詠辭句裝飾門面,而是要學習它的立場、觀點、方法,用来解决革命的各種問題,但是三年來雖然不斷地開展過幹部政治理論學習,但有不少人因受自己原有的理論、文化水平的限制,對於基本的政治理論至今還缺乏明確的觀點和了解,那麽,認眞地學習這本「政治常識讀本」,對於建立和鞏固革命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觀察分析和解决問題的方法,都將有很大的幫助。
   其次,這本書對於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知識結合中國革命的具體實踐、關於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國共產黨的常識等,都作了比較系統、通俗的分析和介紹。我們知道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是非常□大精深的、完整的和系統的科學。如果我們連關於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入門知識也不懂,或懂得很少,要想眞正領會它們的精神和實質,那是十分困難的。因此必須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系統地學習理論,在系統地學習理論中,首先由「政治常識讀本」學起,這完全必要的。
   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是一種革命的科學,我們如果沒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祗滿足於一知半解、或好高鶩遠不從實際出發,不願認眞地下苦工夫一步步地循序前進,結果必定是學不好理論的。
   ×××
   政治常識讀本共有八章,包含的內容相當豐富和廣泛,要想在三個月內將全書中所有的問題都懂得是有困難的,因此應當有重點地研究下面幾個問題:
   中國社會的性質和中國革命的任務
   在學習第一、二兩章時,應當初步了解舊中國的社會性質,中國人民革命的任務,和新中國應走的道路。毛主席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裏面曾說:「只有認清中國社會的性質,才能認淸中國革命的對象、中國革命的任務、中國革命的動力、中國革命的性質、中國革命的前途和轉變」。又說:「認淸中國社會的性質,就是說,認清中國的國情乃是認淸一切革命問題的基本的根據。」因此我們在學習這兩章的時候,第一步要認識舊中國是怎樣從古老的封建社會變爲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認識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在舊中國的統治和它們與舊中國貧窮、落後、人民生活痛苦之間的關係;其次,對於中國革命爲什麽一定要有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的指導和中國工人階級的領導才能取得最後勝利;爲什麽中國現階段的革命祇能走新民主主義的道路而不能走資本主義的老路或立即實現社會主義革命等,都要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因爲祗有對於舊中國的情况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科學的社會主義革命學說有了初步了解,才能正確認識中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必要性和正確性;也祇有對於這些基本問題有了概括的了解,才能正確領會黨在中國革命不同的時期所制訂的不同的路綫,政策、方針和策略的依據。
   當學習這些問題的時候,必須着重弄淸現階段中國革命的性質,以防止在實際工作中犯「左」或「右」的錯誤。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就是因為誤認爲中國革命是舊式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因而放棄了無產階級的領導,招致了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的失敗;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又由於一些「左」傾機會主義分子,過早的要超過資產階級性質的民主革命,急於向社會主義革命轉變,因而也使革命遭受嚴重損失,這都是因爲他們違背了毛主席對於中國革命性質的分析而造成的。因此我們在學習這些問題的時候,不要因爲這些問題早已解决了或自以爲對於它已有些認識了就自滿起來而不再深入研究。
   國家性質
   在學習第三、四、五章時,應初步懂得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關於國家的學說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性質、政權形式以及新中國的各種政策的原理。因爲在人類的歷史中,馬克思主義第一次揭露了國家的實質。列寧說過:「國家問題是一個最複雜最困難的問題,幷且可以說是被資產階級的學者、著作家和哲學家弄得最混亂不過的問題」,馬克思列寧主義吿訴我們:國家問題不是開天闢地以來就有的,而且是在階級社會產生以後才有的,也就是說,國家是階級社會的產物,是代表着一定階級的利益的。正因爲這樣,所以過去的統治階級,都用各種反動的國家思想,如說國家是「超階級」的,代表全體國民的是神意」、「天命」「正統」「法治」「自由平等的理想」等,不一而足剝削階級利用這些神祕和唯心的觀點和詞藻,來欺騙和麻醉勞動人民,以維護他們的利益。因此我們在學習這個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擺脫剝削階級的國家學說的影響,樹立正確的馬克思列寧主義和毛澤東思想的國家觀,認識新中國的國家性質和人民民主專政,了解爲什麽在中國革命勝利後還要加强和鞏固人民民主的統一戰綫(特別是工農聯盟)。人民民主制度為什麽比資產階級的「民主」制度優越百倍;新中國的人民爲什麽應自覺地運用和享受共同綱領上所規定的民主權利和履行對國家的義務;在國家建設中,各項建設工作之間的關係怎樣;爲什麽國家工業化是新中國經濟建設的基本任務;幷須了解新中國的經濟結構和基本的經濟政策,以及當前國際形勢的基本情况,中國人民革命勝利的國際意義和新中國對外關係的基本政策等。
   在學習這些基本政策時,由於每個參加學習的人的工作崗位不同,因此學習中最好能根據具體情况着重硏究和自己業務有關的問題,但對於國家經濟建設及經濟政策部分,則每個學員都應進行踏實的鑽研。因爲我國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即將開始,而經濟建設又是我們今後國家建設中的中心任務。
   共產黨和共產主義
   學習第六、七、八章時,應該懂得中國共產黨對中國革命的領導作用,黨的組織原則,以及共產主義的基本知識。毛主席說過:「領導中國民主主義革命和中國社會主義革命這樣兩個偉大的革命到達徹底的完成,除了中國共產黨之外,是沒有任何一個別的政黨(不論是資產階級的政黨或小資產階級的政黨)能够担負的。」這個結論不僅爲中國革命勝利以前的事實所證明,也爲新中國的經濟恢復和改造的經驗所證明。現在人們對於中國共產黨在革命和國家經濟建設中的領導作用。是不會懷疑的了;但是爲什麽中國革命一定要工人階級的政黨——共產黨來領導方能取得勝利;中國共產黨是依靠什麽來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爲什麽我們要□設「一個全國範圍的、廣大羣眾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完全鞏固的布爾什維克化的中國共產黨」,以及什麽是「一個有紀律的、有馬、恩、列、斯的理論武裝的,採取自我批評方法的、聯系人民羣衆的黨」等問題,並不是每個同志都能很明確地認識到的,因此對這些問題都需要很好的研究。其他如做一個共產黨員應具備那些條件;中國共產黨的組織原則是怎樣的;什麽是共產主義社會;從新民主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共產主義要具備那些條件;我們今天應怎樣努力為在中國實現社會主義創設條件等問題,如果這些問題在進行「共產主義與共產黨」的學習時已經學過,應做進一步的複習,如果沒有學過,還應仔細地學習一下。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鄭永暉
责任者
馬克思
相关人物
列寧
相关人物
毛澤東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