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蘇聯農民的道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2547
颗粒名称: 走蘇聯農民的道路
并列题名: ——介紹艮山區弄口鄉中蘇友協支會
分类号: G210
摘要: 艮山區弄口鄉中蘇友好協會支會,走蘇聯農民的道路,工作有了蓬勃發展。
关键词: 農民 蘇聯 生產 工作 思想

内容

艮山區弄口鄉中蘇友好協會支會,是今年二月正式成立的。半年來由於中共區委和區、鄉人民政府的重視、上級中蘇友好協會的正確領導,以及支會基層幹部的努力,緊密聯系各項中心工作,配合各種大小會議,運用各種方式進行廣泛的宣傳,使友協工作有了蓬勃發展。該鄕原來只有三十個友協會員,現在已發展到六百七十五個會員,基本上達到每個農會小組都有會員,幹部都參加了中蘇友好協會的組織。
   起初,弄口鄉農民對參加中蘇友好協會存在着一些不正確的思想。爲了糾正這些不正確的思想,發展會員,打下今後友協工作的基礎,領導上就把重心放在對農民的宣傳敎育上,同時,要求每個參加中蘇友好協會的會員必須明確認識中蘇兩國的深厚友誼和政治意義,通過各種學習,在思想認識上能提高一步,藉以發揮高度的工作積極性,成爲推動中心工作的骨幹。開始進行工作時,先以錫箔村爲重點,利用幻燈、圖片展覽、讀報、講蘇聯革命的英勇故事、組織討論、漫談等方式,進行廣泛的思想敎育,在有計劃、有步驟的基礎上鞏固、提高和發展。在重點試驗後,然後從點到面,由幹部到羣衆,自常年民校到廣大靑壯年,結合各種會議,緊緊地圍繞着當前的生產任務,介紹蘇聯的先進生產經驗,爭取達到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克服「生產到頂」,依賴政府「貸款、貸肥、貸種」的錯誤思想;並進行政治敎育和前途敎育,使農民羣衆進一步認識到中蘇友好是保衛世界和平的强大堡壘,加强對保衛世界和平、反對美帝國主義侵略的信心和决心;同時通過介紹蘇聯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及□國解放前後的各種對比,鼓舞了農民羣衆增加生產、勵行節約,支持中國人民志願軍,爲建設祖國、爭取社會主義前途而奮鬥的决心。
   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敎育,使廣大農民對中蘇友好、蘇聯人民的偉大成就以及他們美好的生活、爭取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前途都有了較明確的認識。如全陽村第一、二組農民看了「勞動模範參觀蘇聯火星集體農場」、「中蘇友誼史」等彩色幻燈片後,在小組會上提出要向蘇聯學習,把互助組鞏固起來,變成常年互助組,爭取發展爲集體農場;池塘、弄口等村農民看了蘇聯「顆狀肥料」播種培肥辦法的燈片後,都覺得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有了把握,並採用了這種先進生產經驗。在常年民校和互助組裏輪流舉行的十九次蘇聯圖片展覽,更對農民的生產熱情有了很大鼓舞,認識到組織起來集體生產的優越性,如錫箔村農民邵阿姚、沈福泉都糾正了單幹思想,要求組織起來,爭取社會主義早日到來;將軍村第七、八組農民看了拖拉機和打稻機的岡片後,都說:蘇聯農民的生活才真正美好,我們一定要聽毛主席的話,走蘇聯農民的路。
   此外,收聽廣播、口頭宣傳等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如在全鄕互助組長會議上,收聽了訪蘇回國的省勞動模範陳雙田「組織起來,爭取豐收」的廣播和中蘇友好節目後,馮家村的沈德興回到組裏,把組織起來的好處講給大家聽,當即動員了十一個婦女,組織了治虫小組下田捉蟲,在村裏的治虫工作起了推動作用。
   又如將軍村農民,聽了村長胡水根關於蘇聯人民在衛國戰爭中響應政府號召,積極支援前綫的故事後,加强了增加生產、支援前綫的信心,全村有一百二十一人參加了友協組織,表示要向蘇聯學習。並且還向合作社訂購了挾稻根用的鐵鉗五十把,提出了「男女老少齊動手,下田掘稻根,根治害虫」的口號,迎接明年的大生產運動。
   經過長期的宣傳敎育,弄口鄉農民已清楚地認識到蘇聯是自己的榜樣,爲了更好地向蘇聯人民學習,要求參加中蘇友好協會的人日益增多,如錫箔村原來只有五個會員,到發會員證時又有三十二人填寫了志願書,要求入會。在參加友協組織時,也出現了兒子動員父母參加、妻子動員丈夫參加的模範故事,如全陽村小先生朱金玉、朱玉根兩兄弟除積極向羣衆宣傳中蘇友好的偉大意義外,同時也在家中進行宣傳,使父母兄弟都加入了友協組織,在村裏起了帶頭作用。將軍村婦女薛阿英聽了「互助組是發展生產合作社到集體農場的道路」後,回到家裏,就鼓動她丈夫參加了中蘇友好協會。
   弄口鄕的農民現在都認識到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前途是美好的,蘇聯農民的今天,就是中國農民的明天。他們都愉快地歌唱着:
   勝利的旗幟嘩啦啦地飄,
   千萬人的歌聲地動山搖;
   斯大林、毛澤東,
   斯大林、毛澤東,
   像太陽在天空照………。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